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ppt 95页).ppt_第1页
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ppt 95页).ppt_第2页
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ppt 95页).ppt_第3页
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ppt 95页).ppt_第4页
国际贸易政治经济学分析(ppt 95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贸易政治 思考题 什么是贸易政治 贸易政治的主要理论有哪些 什么是 内嵌式的自由主义 embeddedliberalism 主要有哪些观点 国际贸易体制 GATT和WTO 的发展包括几个重要的阶段 各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GATT和WTO有什么不同 什么是 自由贸易 公平贸易 与 战略贸易 在国际贸易政治中有什么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体制中的作用 利益以及互动关系 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不同流派有什么不同的观点 贸易政治如何反映国家与市场的关系 如何用贸易政治理论来分析中国加入WTO的努力 案例 中美贸易争端 美日贸易争端 一 有关贸易的经济学理论 有关贸易的经济学理论 AdamSmith 绝对优势 absoluteadvantage 分工从事最擅长的生产 得益 单一产品之间 英国 葡萄牙DavidRicardo 比较优势 没有绝对优势 贸易同样有利益 1817年 PrinciplesofPoliticalEconomyandTaxation 即使葡萄牙产生葡萄酒和布都比英国便宜 两国贸易葡萄牙仍然得利 TheHeckscher Ohlintheorem TheHeckscher Ohlintheorem 赫克歇尔 俄林模型 瑞典人 1920 30年代 进一步论证了李嘉图的观点 提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主要是由在生产方面的诸要素如资本 劳工和资源的相对丰裕和缺乏 丰裕程度或匮乏程度 决定的 再次基础上开展国际分工 区分出资本密集型国家 发达国家 劳动密集型国家 发展中国家 对TheHeckscher Ohlintheorem的修正 影响贸易的因素除自然禀赋外 还包括历史事件 政府政策与累积原因 理论发展 人力资本 humancapital 干中学 learningcurve 技术革新 innovation 规模经济等 吉尔平 2003 228 里昂惕夫悖论 引入 人力资本 规模经济等概念到贸易理论与新古典主义经济增长理论 解释了悖论 同上 229 土地的因素 TheStolper Samuelsontheory TheStolper Samuelsontheory 1940s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解释 一国为什么存在反对 赞成自由贸易的集团 tradeliberalizationbenefitsabundantlyendowedfactorsofproductionandhurtspoorlyendowedfactorsofproductioninastate 自由贸易有利于该国比较丰富的生产要素而不利于该国较稀缺的要素 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命题 自由贸易使发展中国家得益 中国 自由化有利于中国的工人 法国 农民反对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农民赞成农产品自由贸易 产业内贸易与公司内贸易 比较优势 的有关理论解释不了 产业内贸易 比较优势相似的国家之间的贸易仍会发生 主要的原因 根据经济自由主义理论 推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因素 规模经济 economiesofscale 消费者不同的口味 更为专业化 更为复杂的生产 productionofmorespecializedandsophisticatedmanufacturedproducts 发达国家之间的汽车贸易 公司内贸易 跨国公司带来的直接投资的结果 全球范围内的产品布局 产业组织问题 价格转移问题 到1990年代末 50 以上的美日贸易是公司内贸易 战略贸易政策 现实主义 从比较优势 comparativeadvantage 到竞争优势 competitiveadvantage 例证 鞋子与飞机 战略贸易政策的基本观点 1 强调国际竞争与贸易方式是以日益增加的利润为基础的独有的专业化的结果 不是资源禀赋差异的结果 2 技术与规模经济日益重要 3 国家通过确立产业政策 industrialtargeting 可以创造竞争优势 4 强调国家干预经济 更倾向于人为的比较优势或竞争优势 arbitrarycomparativeadvantageorcompetitiveadvantage 发展高科技 5 把高收入工作岗位留在国内 例子 日本和东亚 国家与市场 是十分复杂的问题 自由主义对战略政策的批判 产业政策风险大 得益小 引起国际贸易摩擦 PaulKrugman到底是贸易保护主义者还是自由贸易者 战略贸易理论 STT 或新贸易理论 构成战略贸易理论的新理论元素 不完全竞争 规模经济 范围经济 干中学 研究与开发等 不完全竞争 寡头垄断竞争 应用不完全竞争的数学模型与博弈论模型 高科技产业出现 规模经济决定不能容纳更多的竞争者垄断租金国家出于国家安全或国际竞争的需要 容忍甚至鼓励寡头垄断的存在 主要是通过帮助企业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技术 将利润从国外公司转移到国内公司 应用的产业 计算机 半导体 信息处理 生物技术 航空航天等 与战略贸易有关的几个理论 产品周期理论 productcycle 1966年 雷蒙德 弗农 RaymondVernon 提出 解释美国1960年代对外直接投资 美国具有产品创新的竞争优势 美国海外投资旨在阻止或先发制人排斥国外竞争者的愿望 观点 竞争优势论 竞争优势论 哈佛大学迈克尔 波特 MichaelPorter 提出 解释的现象 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公司在某些特定生产部门比其他国家的公司有竞争力 观点 1 比较研究发现 国家经济或政治经济的国家体系的内在特点影响国内公司的环境 促进或阻碍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的发展 这些内在特点 影响国内竞争 包括 民族文化与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资本赫劳动力的地位有效需求的本质支柱产业的状况经济的产业结构 观点 2 国内竞争决定该国公司在国际的竞争力 寡头垄断公司 目标获得市场份额 不是利润最大化 主要通过产品创新 把科技运用于生产过程与重视质量控制来实现 观点 3 国家政策的差异 一国政府在帮助或阻碍公司创造竞争优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政府影响供求因素 新兴产业的保护政策 支持研发 帮助公司获得外国技术 专利保护等 见吉尔平 2003 232 233 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1950 7 1997 22 19824 1994 贸易的增长速度是全球经济增长的2 8倍 投资是贸易的推进器 没有投资就没有贸易 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 intrafirmtrade 及其伙伴间的贸易 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 3 正如WTO的秘书长指出 商业现在呈现出为投资而贸易 为贸易而投资的格局 贸易与投资已经越来越成为跨国贸易整个战略的一部分 TheodoreH Cohn GlobalPoliticalEconomy theoryandpractice Longman 2000 p 199 战略贸易论 国际规则与中国的产业发展战略 中国当前正在致力推行发展中国战略产业的政策 航空 航天 半导体等按照战略贸易论 中国可以或正在采取的措施 通过自己的技术标准扶持自己的技术企业国家采购国际规则的限制今后贸易摩擦会更多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关摩擦会更多 二 国际贸易政治的理论 内嵌式的自由主义公共选择 利益集团 论双层博弈论国际机制约束论 内嵌式的自由主义 embeddedLiberalism 内嵌式 深嵌式 自由主义 概念由鲁杰最早提出 见Ruggie J InternationalRegimens Transactions andChange EmbeddedLiberalisminPostwarEconomic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ume36Spring 1982 p38 主要观点 国际经济体制的建立 要把效率与更广大的价值结合在一起考虑 在全球化面前 国内弱势群体 以及在国际社会中的弱势国家最易受到打击 国家要发挥管理经济的作用 在设计国际经济体制的时候 必须兼顾国内劳工利益 国际组织要发挥协调作用 减少弱势国家的风险 newembeddedliberalismcompromise Whatisneededinstead forthesakeofAmericaandtheworld isanewembeddedliberalismcompromise anewformulaforcombiningthetwindesiresofinternationalanddomesticstability onethatisappropriateforaninternationalcontextinwhichtheorganizationofproductionandexchangehasbecomeglobalized andadomesticcontextinwhichpastmodalitiesofstateinterventionlackefficacyorlegitimacy Untilthatisfound whatCharlesKindleberger inhisclassicstudyoftheGreatDepression called transitiontraps momentsofdiscontinuitywhenthingscouldgoterriblywrong lurkahead JohnGerardRuggie GlobalizationandtheEmbeddedLiberalismCompromise TheEndofanEra MaxPlanckInstitutefortheStudyofSocieties WorkingPaper97 1 文献 Ruggie J InternationalRegimens Transactions andChange EmbeddedLiberalisminPostwarEconomicOrder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ume36Spring 1982 p38 后收入 JohnG Ruggie InternationalRegimes TransactionsandChange EmbeddedLiberalisminthePost WarEconomicOrder StephanD Krasnered op cit pp 195 231 JohnG Ruggie ConstructingtheWorldPolity EssaysonInternationalInstitutional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 1 39Kirshner Jonathan 1999 Keynes capitalmobilityandthecrisisofembeddedliberalism ReviewofInternationalPoliticalEconomy6 3 313 337 JohnGerardRuggieTakingEmbeddedLiberalismGlobal TheCorporateConnection LSE 2002 公共选择 利益集团 论 BrunoS Frey 国际政治经济学 1987年 主要研究发达国家的保护主义市场 保护主义的需求方 保护主义的供给方 反对保护主义的需求方 跨国公司 消费者 保护主义的供给方 关税的决定机制 关税是政治市场的均衡决定 贸易政治的若干理论 利益集团竞争论公共选择理论在贸易政治中的应用多元主义 政治市场的存在 利益集团有益论 两个集团 进口竞争集团 出口促进集团 政策结果 利益集团与政府互动的结果 利益密度 产业与消费者游说的过程 双层博弈论 two levelgames 谈判者的双层博弈 Levelone 国际谈判 Leveltwo 国内批准达成协议的过程 win set 赢集 核心概念 即指 在特定的立法机关不变的情况下 在第一层达成的并且能够在第二层获得必要多数支持的所有协议的总和 RobertD Putnam DiplomacyandDomesticPolitics TheLogicofTwo levelGames in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 Vol 42 Summer1988 pp 427 460 p 23 决定win set大小的因素 谈判破裂的代价 代价越小 win set越小 国内是否团结一致或意见一致 议题的政治化 政治符号化 多个议题之间的联系程度 谈判者的谈判策略 如何影响本国和谈判对手国家的win set 谈判者的谈判策略 如何扩大对手的国内win set 包括 增加谈判破裂对他国的国内利益集团的损失 在议题间建立联系 加强谈判对手在本国的谈判地位 改变对方对于协议和对自我利益的看法 增加对方决策过程的参与者等 高军硕士论文的尝试 国际机制制约论 三 案例分析 案例一 1930年代美国为什么没有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 1919 1939年保护主义时期 主要是 欧洲各国对于战后的经济困难的回答 采取了提高关税的保护主义的回答 美国也是如此 1922年美国国会通过 theFordney McCumberTariff 来自农业区的McCumber参议员为了获得对农产品 木材的保护 转而支持对进口工业品实施高关税 进口关税提高到38 远高于1913年UnderwoodTariff 1929年 国会通过1930年Smoot HawleyTariffAct 把美国的名义关税提高到了52 8 达到美国20世纪关税的顶峰 1930年代美国为什么没有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 续 观点一 霸权稳定论 美国有能力但没有意愿承担领导责任 CharlesP Kindleberger pp 291 307 观点二 美国没有能力 其在世界贸易和投资上的份额远远少于19世纪后期的英国 如StephenD Krasner StatePowerandtheStructureofInt lTrade WorldPolitics18 3 April1976 p 338 1930年代美国为什么没有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 续 观点三 国内政治的解释 国内一些工业部门害怕欧洲的竞争 农业对世界农产品价格的下跌感到失望 美国宪法规定 国会制订关税 但是国会议员比总统更受到压力的影响 两党政治的影响 共和党比民主党更倾向于保护主义 在通过1930年Smoot HawleyTariffAct时 共和党是参议院的多数党 GPE pp 203 204 案例 美国的 201 条款与钢铁保护 201 条款也主要是为了获得westvirginia和中西部邻近各州的票数 影响包括 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损害了那些采用进口钢的厂商的竞争力 使得过时的 没有竞争力的钢铁厂不能调整 在国际上 美国的形象遭到破坏 美国的形象是不负国际责任 更严重的是 共和和民主两党均欢迎这一决定 为未来的选举做准备 英国 卫报 JeffreySachs Theglobaleffectsoflocalpolitics March7 2002 案例三 中美最惠国待遇 MFN mostfavorednation orNTR normaltraderelations 美国国内最惠国待遇的条款最惠国待遇与美国国内政治总统与国会的斗争 政党斗争 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中间势力成为延长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关键布什与克林顿时期的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中国加入WTO与中美最惠国待遇问题1999年11月 中美WTO协议2000年美国政府给予中国PNTR的努力 四 多边贸易体制的政治分析 GATTvsWTO 修改GATT1947并充实内容成为GATT1994长期游离在关贸总协定之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与服装分别签定了协议 强化了处理贸易争端的机制就乌拉圭回合的三个新议题 即知识产权 服务贸易和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都签定了协议WTO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建立了更加密切的相互关系 因此 世界贸易组织已成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际经济组织之一 乌拉圭回合的协议已成为重要的国际经济贸易的规范 WTO的基本原则 WTO的基本原则是在继承GATT 关贸总协定 基本原则的基础上 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而来的 它们源自于GATT 服务贸易总协定和历次多边贸易谈判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 最主要的几项原则如下 非歧视性原则 具体表现为 一般最惠国待遇 及 国民待遇 最惠国待遇原则为 如果一成员给予另一成员某种优惠的待遇 它应该 立即 无条件地 将同样的优惠待遇扩展到所有成员 以保证没有任何成员受到 歧视性 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是指一项进口产品支付了关税和其它费用进入一国市场后 它必须享有不低于该国国内生产的类似产品的优惠待遇 即各成员必须同等地对待进口产品和本国生产的类似产品 公平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要求用市场供求价格参与国际竞争 各成员的出口贸易经营者不得采取不公正的贸易手段 扭曲国际贸易竞争 尤其不能采取倾销和补贴的方式在他国销售产品 如以倾销或补贴方式出口本国产品 给进口方国内工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或有实质性损害威胁时 进口方可以根据国内受损工业的指控 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 贸易壁垒递减原则主要通过关税减让谈判 相互约束部分或全部产品的关税税率 三年内不得提升 三年后如果提升还要同当初进行对等减让谈判的国家协商 用其它产品的相当水平的减税来补偿提升关税所造成的损失 同时还通过服务承诺及对非关税壁垒采取约束和减少的措施 减少贸易壁垒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消极作用 透明度原则透明度原则是指WTO要求各成员的贸易法律 规章 政策 决策和裁决必须公开 其目的在于防止缔约方之间进行不公平的贸易 一般禁止数量限制原则一般来说实行进出口数量限制都是违反WTO基本原则的 尤其是以配额和许可证为主要方式的 数量限制 但也有一些例外 如允许国际收支困难的国家实施数量限制 允许对发展中国家的 幼稚工业 加以保护 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原则世贸组织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特殊优惠待遇 如发展中国家关税可较发达国家高 可继续享受普惠制 有较长的过渡期 履行义务时有较大的灵活性 可从世贸组织得到特殊援助等等 允许例外和实施保障措施原则考虑到成员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为减少经济发展中出现不稳定和突发因素的破坏作用 允许成员方采取例外和保障措施 即不承担和履行已承诺的义务 对进口采取紧急的保障措施 如提高关税 实施数量限制和特殊限制等 保障措施 temporarysafeguards importsurges balance of payment infantindustriesandgeneralwaivers permanentmeasures generalexceptions nationalsecurityandtariffrenegotiations 紧急贸易措施原则 Contingenttrademeasures antidumpingduties ADDs countervailingduties CVDs 关贸总协定协定下的多边贸易谈判 在 年世贸组织成立之前 关贸总协定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第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于 年 月 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主要进行削减关税的谈判 关贸总协定的 个创始缔约方参加了谈判 并正式创立了关贸总协定 谈判共达成双边减让协议 项 使占应税进口值约 的商品平均关税降低 第二轮多边贸易谈判于 年 月 月在法国安纳西进行 有 个成员参加 谈判达成了约 项关税减让 第三轮多边贸易谈判于 年 月 年 月在英国托奎举行 有 个成员参加 谈判达成了约 项关税减让 从而把 年确定的关税水平下调了 第四轮多边贸易谈判于 年 年 月在瑞士日内瓦进行 个成员参加了谈判 由于美国国会对美国政府的授权有限 使谈判受到严重影响 所达成的关税减让只涉及 亿美元的贸易额 第五轮多边贸易谈判 亦称 狄龙回合 谈判 于 年 月 年 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 个成员参加了这一回合的谈判 谈判达成的关税减让涉及 亿美元的贸易额 第六轮多边贸易谈判 亦称 肯尼迪回合 谈判 于 年 月 年 月在瑞士日内瓦进行 有 个成员参加 这轮谈判确定了削减关税采取 一刀切 的办法 在经合组织成员间工业品一律平均削减 的关税 第七轮多边贸易谈判 亦称 东京回合 谈判 于 年 月在东京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发动 年 月谈判结束 个成员参加了这一回合的谈判 最终结果是将世界 个主要工业品市场的关税平均削减 制成品的平均关税由关贸总协定成立时的 左右降至 另外东京回合还产生了一系列关于非关税壁垒的协议 第八轮多边贸易谈判 亦称 乌拉圭回合 谈判 是 年 月在乌拉圭的埃斯特角城举行的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上决定的 开始旨在全面改革多边贸易体制的新一轮谈判 经过 年多艰苦的谈判 于 年 月 日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结束 参加方从最初的 个 增至谈判结束时的 个 谈判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均降税 发达国家工业制成品平均关税水平降为 左右 谈判最重要的成果是签署了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资料来源 新华社记者顾德伟 背景资料 历次全球多边贸易谈判成果 新华社北京2001年 1月14日电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宗旨和原则 根据1994年4月15日在马拉喀什部长会议由104个政府代表签署的 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宗旨是 协定的成员方认识到在发展贸易和经济关系方面应当按照提高生活水平 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定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并扩大生产和货物与服务贸易的观点 并为着持续发展的目瞪口呆以扩大对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 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 并根据它们各自需要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加强采取响应的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宗旨和原则 续 WTO的宗旨与1947年签订的关贸总协定的宗旨基本相似 但由于时代的不同而有所补充 第一 有关全球性环境保护的补充 协定提出了 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 乌拉圭回合虽然未对环境保护签订专门的协议 或在大多数协议中都有环境保护的条文 这种补充是必要的 但是 需要防止某些国家借环境保护推行贸易保护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第二 有关发展中国家待遇的补充内容 宗旨中对于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待遇提出要 根据它们各自需要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并且在宗旨中指出了 进一步认识到有必要作出积极的努力 以确保发展中国家 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能获得与它们国际贸易额增长相适应所需要的经济发展 FinalAct originaltext Recognizingthattheirrelationsinthefieldoftradeandeconomicendeavourshouldbeconductedwithaviewtoraisingstandardsofliving ensuringfullemploymentandalargeandsteadilygrowingvolumeofrealincomeandeffectivedemand andexpandingtheproductionofandtradeingoodsandservices whileallowingfortheoptimaluseoftheworld sresourcesinaccordancewiththeobjectiv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 seekingbothtoprotectandpreservetheenvironmentandtoenhancethemeansfordoingsoinamannerconsistentwiththeirrespectiveneedsandconcernsatdifferentlevelsofeconomicdevelopment WTO多哈回合谈判 年 月在美国西雅图举行的世贸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计划发起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由于种种原因 会议以失败而告终 原定于 年 月开始的 千年回合 谈判也未能按时启动 2001年11月 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届部长会议上 世贸组织142个成员一致同意自2002年1月31日开始启动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亦称多哈回合谈判 多哈回合是世贸组织自1995年成立以来发动的首轮多边贸易谈判 发展中国家要求发达国家切实落实乌拉圭回合协议 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农业和纺织品问题上 发达国家却未真正对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 对此发展中国家感到不满 要求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在讨论和确定新议题之前 首先应检查乌拉圭回合协议的执行情况 而不是搞更多的新议题 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同意将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作为多哈回合贸易谈判的重要议题列入议程 并设立一个特别机构负责审查 多哈回合谈判确立的新议题 包括贸易与投资关系 贸易与竞争政策互动 贸易便利化和政府采购透明度 此外 还涉及农产品 非农产品市场准入 服务贸易 世贸组织规则 反倾销 反补贴和区域贸易安排 贸易与环境等议题 全部谈判将以一揽子承诺方式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 为此 世贸组织成立了贸易谈判委员会 委员会及其下属的7个谈判小组在世贸组织总理事会授权下 监督和实施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 FinalAct originaltext Recognizingthattheirrelationsinthefieldoftradeandeconomicendeavourshouldbeconductedwithaviewtoraisingstandardsofliving ensuringfullemploymentandalargeandsteadilygrowingvolumeofrealincomeandeffectivedemand andexpandingtheproductionofandtradeingoodsandservices whileallowingfortheoptimaluseoftheworld sresourcesinaccordancewiththeobjectiv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 seekingbothtoprotectandpreservetheenvironmentandtoenhancethemeansfordoingsoinamannerconsistentwiththeirrespectiveneedsandconcernsatdifferentlevelsofeconomicdevelopment 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 背景 80年代 NTBs明显增多 美国贸易平衡恶化 美国国内保护主义压力增大 力图开启新一轮谈判 把服务 农业纳入到新的贸易机制中 加拿大首先提议成立更为正式的贸易组织 取代GATT WTO 1995年成立 包括了GATT GATS TRIPS TRIMS等 WTO的主要机构 部长会议 最高权力机构 两年一次会议 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 theGeneralCouncil 所有成员 代部长会议行使日常职能 下设thecouncilsfortradeingoods trade relatedaspectsofIPR andtradeinServices的活动 专门委员会 tradeanddevelopment tradeanddevelopment regionaltradeagreements balance of paymentsrestrictions andaccessiontotheWTO TheGeneralCouncil必要时以两种形式开会 theTradePolicyReviewBodytheDisputeSettlementBody 发达国家对贸易谈判的影响 因为按照互惠原则 国内市场大 贸易额的大国要作出最大的减让 因此 他们也具有最大的谈判筹码 themostleverage GATT四边贸易部长委员会 theQuadrilateralGroupofTradeMinistersorQuad 1981年在渥太华G 7会议上成立 指导全球贸易体制的非正式委员会 由欧洲委员会 指导欧盟的贸易政策 美国 日本和加拿大 在新加坡部长会议后作用减弱 面临挑战 机制 部长定期举行会议 在乌拉圭回合中所有阶段起了重大作用 1993年月1日东京7个工业国首脑会 四方宣布重新发起谈判 打破僵局 欧 美 日最重要 其中欧美又是重中之重 东京回合 美欧在不同的领域达成协议 标志完成谈判 通常是美欧先提出协议 其他国家来讨论 3 发展中国家与国际贸易体制 在WTO中 发展中成员现已占世贸组织的80 左右 商品贸易已超过全球贸易总额的35 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WTO中的重要力量 与过去相比 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地关注和参与多边贸易规则的制定 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这将决定着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方向 发展中国家的活动表明 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对WTO谈判进程以及对整个多边贸易组织的影响力增加了 2003年5月 38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贸易部长在孟加拉的达卡聚会 就最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谈判中应采取的共同立场达成共识 呼吁并要求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谈判中做出让步 兑现其承诺 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增加最不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 并向它们转让技术及提供与贸易相关的支持 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2003年6月中旬 40个非洲国家的贸易部长共同发表 大湾宣言 制定了参加世贸组织多边贸易谈判的共同立场 表达了对在农业 知识产权 卫生 特殊与区别待遇等方面的谈判尚未能取得进展的忧虑 要求发达国家对纺织 服装和海产品的进口多开 绿灯 2003年9月14日WTO的坎昆会议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矛盾与冲突的爆发 坎昆会议上 以印度 巴西 中国为代表的 21国集团 坚持反对美欧的农产品自由化方案 并得到了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与此同时 反对正式启动以欧盟 日本为首的发达国家提出的 新加坡问题 谈判 新加坡议题包括 包括贸易便利化 政府采购透明化 贸易与投资 贸易与竞争 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政治经济分析 多边贸易体制的贡献制约了以国家为基础的保护主义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整合政治意义明显 经济利益纷争有了机制化解决的渠道 为其他领域冲突的解决提供了一个范例多边贸易体制的局限发达国家的主导问题 存在为其政策目标服务的问题贸易分割问题存在 正在得到逐步解决对发展中国家利益的照顾问题 即特殊待遇问题灰色领域问题区域化问题 秘书长人选的斗争 GATT和WTO秘书长人选斗争激烈 GATT时叫secretary general 现在叫director general SirEricWyndham White 48 68 British OlivierLong 1969 80 Swiss ArthurDunkel 80 93 Swiss PeterSutherland 1993 95 Irish RenatoRuggiero 1995 Italian 素帕猜 2001 泰国人 秘书长人选的斗争 续 第一任WTO秘书长之争 在欧美之间存在一个默契 tacitagreement 即美国人担任世界银行行长 欧洲人担任IMF总裁 managingdirector 但是GATT人选上没有这种默契 WTO首任秘书长 美国支持非欧洲人 前墨西哥总统CarlosSalinasdeGortari 日本 多数亚洲国家 韩国贸易部长KimChul su 欧洲支持意大利前任外贸部长RenatoRuggiero 后来 美国支持鲁罗杰 条件是 鲁罗杰只任一任四年 下任由非欧洲人担任 TheodoreH Cohn p 216 217 WTO决策程序与IMF WB的比较 WTO一国一票制 与GATT一样 根据不同的问题 WTO投票时需要简单多数 simplemajority 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的特别多数 aspecialmajorityoftwo thirdsorthree fourths 或unanimity 全体一致 看起来 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上升 实际不然 这是因为consensusdecisionmakingisfarmorecommonthanformalvotetaking 发展中国家通常不会采用正式投票方式来反对发达国家 此外 四边委员会仍是决定谈判议程的重要的非正式组织 p 217 解释保护主义政策 CletusCoughlin等的文章 Protectionisttradepolicies Asurveyoftheory evidenceandrationale p 303 按照publicchoice的理论 保护对某些集团有利 保护还来自几个方面的动力 资源重新配置的成本 心理成本 转业不轻松 政治体制等 保护主义的形式 关税 配额 管制壁垒 补贴 外汇管制 tariff quotas regulatorybarriers subsidies exchangecontrols 贸易保护的代价 美国 消费者损失 1983年 仅在汽车 纺织品 钢铁和糖等方面损失127亿美元 所得方 政府和国内生产商 p 308 1984年 仅衣服 糖和汽车 消费者损失140亿美元 其中 低收入家庭 收入少于10000美元 损失最大 这些相对于23 的收入附加税 对于收入超过60000美元的家庭只有3 因为收入的差异 p 309 支持限制贸易或保护主义的理由 国防 都认为自己对国家安全重要 忽视了 可以从友好国家进口 在石油等方面 存货而不是限制进口更有利 收入再分配 国家的职能之一 即保护弱势群体 贸易并不对收入不平衡负责 最好的办法是 征税 支付转移 transferpayment 最佳关税论 optimumtariffargument 对于对世界市场有控制力的国家 可以有所谓 最佳关税 即可以通过此 使外国产品更便宜 但是 大多数国家无此能力 计算不易 外国报复 平衡贸易论 贸易赤字未必不好 如资本与货物贸易要平衡 减少进口 也将导致出口下降保护工作职位 幼稚工业论 外溢效益论 spillovereffects 对其他产业 个人的好处 如技术扩散效应 非市场交易行为 政府含义确定补贴的行业对象 战略贸易政策 所谓比较优势是政府干预的结果 Krugman 1987 指出 波音与空中客车的竞争 问题 信息问题 外国政府的同样政策 补贴谁难以确定 贸易互利 reciprocity 和 铲平竞技场 levelplayingfield 双边贸易不可能完全平衡 批评 是披着伪装的保护主义 不关心国家的整体竞争地位 赤字与否不能代表公平不公平 因为供需不同决定双边平衡的不同 RonaldRogowski RonaldRogowski CommerceandCoalitions HowTradeAffectsDomesticPoliticalAlignments 1989 根据theStolper SamuelsonTheorem 经济理论 认为 自由贸易将有利于供应丰富的生产要素 如土地 劳动和资本等 伤害相对希缺的要素 指出 随着贸易的增多 加强了当地资本 禀赋丰富的要素的政治权力 而贸易下降 则伤害它们的政治地位 也即资源丰裕者支持自由贸易 相反 资源希缺者则支持保护贸易的政策 根据此理论 提出了贸易政治的假设和模型 p 320 土地 劳动力比率 预测城乡斗争 土地与工人 资本的斗争 阶级斗争 工人与资本的关系 两次大战 都提高了工人 妇女和黑人的地位 土地 劳动力比例 land laborratio 最能贸易政治的问题 因为一个国家不可能在土地和劳动力方面都丰裕 以资本丰裕程度 来判断给出了土地 劳动力比率 p 320 322 1 capitalrich landrich andlaborpoor 当前的美国 阶级冲突 扩大贸易 有益于资本家和农场主 结果劳工遭到很大的竞争 结果阶级冲突扩大 即资本对劳工的斗争 2 capitalrich landpoor andlaborrich 19世纪末的英国 城乡冲突 结果 扩大贸易 有益于资本家和工人 不利于农业 畜牧业 因此造成城乡差别 3 capitalpoor landrich andlaborpoor 19世纪末的美国 城乡冲突 结果 经济落后 资本家和劳工均主张保护主义 而农场主则主张自由贸易 4 capitalpoor landpoor andlaborrich 19世纪末的德国 阶级冲突 工业资本家和地主联合 反对自由贸易 而劳工则主张自由贸易 结果导致阶级冲突 贸易扩大即increasingexposuretotrade的政治影响 产生两种经济形式的城乡冲突 其他两种经济形式的阶级冲突 P 322 1870 1900年间 德国 经济相对落后 即资本匮乏 大量引进资本 人均工业生产能力低于英国或比利时 劳动力丰富 但是土地缺乏 结果 劳工要求自由贸易 土地和资本团结起来要求保护和推行帝国主义政策 自由主义遭到了打击 州一级的普选权受到了限制 资产阶级革命的热情更高 德国 阶级斗争激烈 美国 经济相对落后 即资本匮乏 大量引进资本 人均工业生产能力低于英国或比利时 土地丰富 劳动力贫乏 结果 美国 城乡斗争 土地要求自由贸易 民粹主义严重 英国 经济发达 工业生产能力第一 资本丰富 同时 劳动力丰富 英国的劳动力 土地比率是日本的一倍 是美国的30倍 结果 资本家和工人团结在自由党周围 要求扩大普选权 限制土地贵族的权力 结果 英国 radicalism 城乡斗争 作者还强调了一个概念 即 潜在获益者 和 实际获益者 的区别 潜在获益者会受到利益的驱动 团结起来进行行动 贸易下降的政治影响 由于成本提高 或安全感下降 导致对外贸易的风险或成本大幅度上升 受益者和受损者正好与贸易扩大时的情形相反 p 324 1 土地 劳动力比率高的发达国家 阶级冲突大规模展开 工人主张保护 作为丰裕要素的土地和资本因素 它们成为利益受损者 工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将把它们的经济力量转变成经济影响力 资本家和农场主将联合起来 反对劳工的要求 例证 美国新政 2 土地 劳动力比率低的发达国家 贸易下降引发城乡冲突 资本和劳动力作为丰裕因素 成为利益受损者 而土地作为稀有要素 则成为潜在获利者 它们动员起来影响政策 例证 西欧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3 经济落后的土地丰裕国家 导致城乡冲突 资本和劳动力是匮乏资源 是潜在受益者 而土地是唯一丰裕要素 是潜在受损者 例证 南美民粹主义 4 经济落后的土地 劳动力比率低 阶级冲突 资本和土地要求保护 而劳动力者要求开放贸易 结果导致资本和土地所有者的联合 反对劳工的联合 亚洲和东欧的法西斯主义的崛起 贸易政治联盟 sectoralapproach 部门 JamesE Alt等文章 ThePoliticalEconomyofTradingStates FactorSpecificity CollectiveActionProblems andDomesticPoliticalInstitutitions 关键词 集体行动成本 指群体所遭致的组织政治行动的开支 贸易政策实际上是 集体政治行动 的结果 VilfredoPareto与Schattscheider则都认为 保护主义之所以产生 就是因为少数人得益甚多 而成本被分摊到消费者头上并不算多 p 328 以部门为标准划分的理论依据 Ricardo Vinermodel Samuelsonmodel假定 要素可流动 Ricardo Vinermodel假定 资本等要素不能流动 这些要素是某些产业特有的 产业衰落时 它们不能流向其他产业 实际上是 进口竞争集团 和 出口促进集团 的理论基础 流动要素对真实收入的影响取决于使用量 也取决于消费 两个模型的比较 Samuelson假定简单 过于宏观 Ricardo Viner模型 又叫个别 特殊 要素模型 specificfactormodel 认为 不同产业有不同产业的特性 例如资本并不能很容易的从一个衰落的部门转向另一个新兴的部门或产业 当然 不能转移是相对的 要素之所以 特殊 或 个别 主要是因为下面的几个原因 经济发展要求的专业化的结果 不同部门转移的交易代价 地理分隔 种族斗争等等构成了进入的门槛 entrybarriers p 332 结果 进口竞争部门和出口促进部门形成 零和 对局的局面 p 333 论证方法 主要看进口增加对于物价的影响 即相对价格变化的影响 假定 有两个产业 一个是出口产业 一个是进口产业 每个产业都有一个 特别 要素 同时共有一个流动的要素如劳动力 进口竞争产业 进口增加 进口竞争产业产品价格下降 生产减少 劳动力流出 特别要素的命运 劳动力流出 生产率下降 特别要素的收入要下降 相对于出口产品 也相对于进口产品 p 333 出口产业 在进口竞争产业紧缩生产的情况下 劳动力流入出口产业增加 生产率提高 特别要素的收入提高 相对于出口产品和进口的产品 p 333 在theRicardo Vinermodel 对流动要素真实收入的影响是复杂的 该模型的特点是 出口产业 exportingindustry 与进口竞争产业 import competingsectors 之间是利益相互冲突的零和对弈的关系 它们的利益直接对立 一方所得是另一方所失 利益得失并不是在两个部门的要素所有者之间分摊 但是 一个产业的要素所有者倾向于与流动要素所有者进行结盟 流动要素的利益与特别要素所有者的利益要小 流动要素与贸易政治结盟 经济模型 首先排除体制的影响 然后再重新考虑国内政体的影响 流动要素 观点 新模型下的几种情况 关键是流动因素劳动力如何与进口竞争产业和出口产业进行结盟 即劳工根据自己的利益 如何决定自己对贸易的态度 1 出口产业是劳动密集型的 同时消耗进口产品 劳动力倾向于支持自由贸易 同样 出口产业中的特别要素的所有者也支持自由贸易 如p 335图 例证 美国的皮衣加工厂 皮革制品原料来自于中国 该产业为劳动密集型 该产业支持自由贸易 制裁的结果是进口皮革价格上升 2 进口竞争产业 出口产业是劳动密集型 但是在特别要素上存在进口的竞争 进口产品在出口部门使用的越多 对于出口产业的竞争越激烈 该特别要素支持保护 劳工集团也支持保护主义 例证 美国纺织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受到竞争 资本等特别要素要求政保护 该行业劳工也有同样的要求 3 进口产业 为劳动密集型 出口产业的特别要素中外国制成品消费比率高 劳工支持自由贸易 结论 集体行动的成本和贸易政策的联盟 假定 成本大小 成本越大 结盟的可能性越小 四种情况 p 338 339 1 可流动的要素 由于freeriding严重 没有贸易政策联盟 成本高 2 Rogowski分析模型 成本低 要素可流动 包括劳动 资本和土地 要素可以完全在不同部门行业间流动 导致阶级 城乡冲突 假定是 在要素不能完全流动的情况下 国际贸易扩大的成本将主要集中于不能流动的要素 因此 其他要素没有理由反对自由贸易 也因此 它们将支持 Rogowski所讲的广泛的同盟不会形成 p 338 3 特别要素 成本低 主要是个别产业要求保护 消费者反对保护 寻求保护的产业将联合其他产业要求保护的其他产业 尽管消费者不会freeriding 它们仍能将消费者打败 4 贸易同盟的理想模式 特殊利益集团模式 标志的贸易政策模型 Pareto olson schattschneider的研究提出 即该标准模型提出 集体行动中存在的问题 把多数公众排除出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