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7、背影.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7、背影.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7、背影.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7、背影.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校 际 公 开 课 教 学 设 计课 题:背影 时 间:2015.10.9节 次:第一节 地 点:八年级教室执教人:郭传顺背 影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文章的线索,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难点:明确本文的明线、暗线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母爱如涓涓细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共同沐浴这份深深父爱。2、板书课题、作者 背影 朱自清介绍作者朱自清:朱自清(1898.11.22 1948.8.12),原名自华、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其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语言洗炼、文笔清丽、极富有真情实感。二、指导学生谈谈读课文后的体会和感受,合作探究1、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明确:(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2)感触最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3)“背影”贯穿始终。2、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的?你认为用得最生动的动词有哪些?明确:买橘子时的背影的刻画: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几个生动的词语运用:蹒跚、探、攀、缩、倾3、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本段,熟读成诵,再次体会父亲的爱子深情。三、品味语言,感悟主旨1、文中父亲的话语不多,请找出最让你动情的父亲的话语,谈谈你的体会。找出后,合作交流。2、文中有几处,作者的泪在无声的流,请找出来细心品味,探究交流。第一次: 家境惨淡 悲哀的泪第二次 望父买橘 感动的泪第三次 背影消逝 惜别的泪第四次 思念父亲 伤心的泪四、合作探究,明确文章的线索通过阅读欣赏,我们觉得,背影跟其它散文一样,也有它明确的线索,试试看,能发现吗?(1)“背影”在文中共出现了四次:点出背影 刻画背影分别背影 照应背影结论:文章的明线背影(2)文章开始引出回忆,而后渲染浓厚的悲凉氛围;接下来的送别,更是直接表现父子情深;结尾思念,催人泪下。结论:文章的暗线父子情深五、课堂小结 俄国作家高尔基回忆自己在少年时,读完福楼拜的小说一颗单纯的心后,曾被这个朴素的故事感动得如痴如醉。他不明白文学的魅力来自何处,竟将小说的书页对着太阳照,试图有所发现,可是未能如愿。背影比起福楼拜那篇小说来,篇幅更短小得多,情节也更加简短,却同样也激起了读者的情感共鸣。请大家课下探究,文学的魅力究竟来自何处?六、作业 仿写一篇我的 附:板书设计第十一课 背 影点题的背影 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