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专业班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doc_第1页
高二专业班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doc_第2页
高二专业班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doc_第3页
高二专业班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doc_第4页
高二专业班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专业班政治第一学期期中检测题政 治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75分)一、选择题I: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06年4月18日,共青团中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就深入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出部署。上述做法符合下列道理( ) A、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 B、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 C、文化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样的 D、人们的文化素养是通过文化活动、文化教育逐步培养的2、实现共同富裕是( ) (1)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2)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3)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 (4) 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A、(1)(2)(3) B、(1)(2)(4) C、(2)(3)(4) D、(3)(4)3、2006年3月17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文化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这说明( )A、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决定 D、每种社会形态都有自己特定的生产方式4、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其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 ) A是为了扬中华民族之名 B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C有助于保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D能够展示世界文化的魅力5、我们的时代是一个倡导多元和谐的时代,这和过去非此即彼流行的时代,在思维方式上大大不同。在80余年前,一批青年倡导自由、民主、科学,并以此去打倒传统和反对别人继承传统。这样一种态度,本身恰恰成为自身所倡导自由、民主、科学的反面。这告诫我们( ) A文化应在传承中发展 B应承认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应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D应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6、2006年5月16日光明观察周刊载文指出,发展出民族的、人本的、科学的、开放的、富有竞争力的先进文化,就一定能产生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这说明( ) A文化创新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B文化创新的作用巨大 C文化创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文化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7、文化创新,就是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说明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 ) A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B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创造出有特点的文化 D抵制民族虚无主义 8、2006年5月17日中国网载文指出,悠久的文化传统必须经过“现实”的途径,进行创新、转化,才能成为“软实力”。这说明( ) A不能离开传统,空谈文化创新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C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文化继承 D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和融合9、2006年4月2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时发表演讲指出,应该尊重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性特点,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共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人类文明发展。这告诉我们( ) A不同民族文化之间需要交流、借鉴与融合 B不同民族文化之间没有差别 C对外国的文化应该全面吸收 D必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10、“相约北京”从2000年起至今已历六届,每届都有世界五大洲上千名艺术家和中国艺术家同台演出,交流技艺。“相约北京”成了世界文化交流的平台。这种文化交流( ) A是通过大众传媒进行的文化传播 B有利于促进中国和其它国家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C能够超越时空的局限 D是当今时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11、2006年5月15日,位于芝加哥市瓦尔特培顿大学预科高中的芝加哥孔子学院隆重揭幕。这个事例说明( ) A世界文化是一体的 B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精粹 C中华文化走向了世界 D中国是古代文化强国12、19世纪照相技术的发明,直接导致了电影这种崭新的艺术形式的出现;20世纪中叶电视机的发明,使得电视连续剧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艺术品种;电脑的出现,使网络语言兴盛一时;手机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主要说明( )A文化发展是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B科技进步决定了文化的发展C科技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文化发展与科技进步相互促进13、2006年是“中国意大利年”。意大利大使说,我们这次文化年就是试图让更多人了解意大利的先进技术。虽然意大利的中小企业不能直接到中国来,至少可以让他们参加博览会,让中国人了解自己从中挑选什么,然后去意大利选购或合作。材料体现了( )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决定经济D我们欢迎任何文化在中国传播14、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凡是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是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人文化。”许多旅居海外的潮人心中仍有一个永恒的潮州音乐情结,仍保留着喝潮汕功夫茶的习惯。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强制性15、“福娃”设计组的负责人韩美林说:“我要设计出一种形象,代表出源源流长的中国文化,表达出中国人民的热情,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里,我要让福娃的每一个细胞里揉进“中国”这两个字。”福娃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这说明( )A艺术创新离不开继承B艺术创新来源于艺术家的创意C艺术创新必须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上 D艺术创新来源于传统文化16、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是( ) A、工人运动的发展 B、无产阶级的形成 C、工人阶级 D、劳苦大众17、帝国主义的实质是( ) A、垄断 B、资本输出 C、金融寡头 D、竞争1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 ) A、新中国的成立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一届人大的召开 D、一五计划的完成19、有位教授曾用三首诗词来形容三大江的文化特色,如黄河文化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长江文化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珠江文化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此时”三字就很能体现广东文化的包容性与共时性。上述材料表明( ) A 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文化 B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C文化与政治、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D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20、邓小平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阐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是( ) A、解放生产力 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 发展生产力 D、共同富裕 2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这句歌词说明了我国( )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又具有共同性的特征 当前在我国已不存在民族问题 各民族在传统文化中没有差别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A. B. C. D.22漫画孟母四迁给我们的启示是( )A网络文化的发展,给人造成了不利影响B孟母的做法不利于孟子的全面发展C孟母不懂得文化具有多样性,其做法偏激D国家应加强对网络和文化市场的管理23、时下,在广告市场上,有些企业竞相采用纂改古诗或成语的方式追求广告效应,喜欢利用谐音修改成语,于是出现了许多令人不快的“创造”:“默默无闻”改成了“默默无蚊的奉献”(灭蚊器广告);“依依不舍”改成了“某某服装,衣衣不舍”(服装广告);“天长地久”变成了“天尝地酒”(啤酒广告);“无微不至”变成了“无胃不治” 、“刻不容缓”改为“咳不容缓”(药物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是中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2)妨碍了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4)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 A、(1)(3) B、(2)(4) C、(1)(2)(3) D、 (1)(2)(3)(4)24、2005年11月举行的国际旅游文化节为广东名牌升华到中国名牌提供了舞台,带来了市场。旅行社为了推广旅游文化资源,重新挖掘,推出了数十条独具岭南特色的南粤文化旅游路线,如“陈家祠民间艺术游”、“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游”、“梅县风情客家文化游“等。这些线路一亮相,就受到国际买家的热烈追捧。这体现了( ) A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建设生态文化 B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C 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 D文化是对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得分。25、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C科学、文学、艺术 D信念、信仰、道德、教育26、下列对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阐述,正确的有( ) A改革是目的,发展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B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C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27、2006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11部门向全国发出“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倡议书”,提倡人人读书,学习传统文化。这样做的原因在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B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对政治、经济具有重大影响 D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传统文化,对人与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28、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适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这是( )A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B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体现C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D党加强组织建设的体现29、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理想,具有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内涵,同时又渗透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优秀文化思想。这表明,传统文化( )A具有继承性B具有相对稳定性C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内涵不断改变30、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十一五建议最鲜明的特点。科学发展观是编制“十一五”规划最重要的指导方针。对科学的发展观的理解正确的是( )A科学的发展观是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唯一保证B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C科学发展观的目的为了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D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31、江苏无锡华西村原党支部书记吴仁宝认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要实现物质精神“双富有”,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具体标准有三条:一是物质生活不断富足;二是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民主法制不断加强。只有这样,才能既建设好“小家”,又奉献“大家”。上述要求的依据在于( )A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呼唤着先进文化的蓬勃发展 C社会主义社会应全面发展、全面进步 D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32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吃什么补什么”。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流传广,影响大。在科技发达和文明进步的今天,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不少人还认为食用或药用野生动物大补。这表明( )A、认为吃野生动物大补是愚昧的表现B、饮食文化是落后文化的表现C、吃野生动物既是科普问题,更是文化观念问题D、在饮食文化中也有一些糟粕,需要我们鉴别并剔除33、从2006年9月新学年开始,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这一做法的依据是( ) A教育在提高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的过程中处于基础性地位 B国民教育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C提高文化竞争力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政 治姓名: 学号: 成绩: 请把第一部分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下面的方框中一、(单选每小题2分,24题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二、(不定项每小题3分,9题共27分)题号252627282930313233答案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5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 34、简述列宁的帝国主义论答: 35、简述如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答: 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不得分。36、教育只能传承文化,科技进步只能发展文化。答: 37、背景材料:在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676家参展企业、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在文博会上与市场直接对话,上演着一场价值380亿元的交易大戏。文化产业的发展拉动了经济的发展。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我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0.38,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辨析:文化推动经济的发展就是依靠文化产业 答: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 38、邓小平曾讲过了以下几条道理。 “经济不发展,诸如就业等社会、政治问题永远不能解决”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解决国内各种矛盾,保证稳定的政治局面,做到长治久安。” “只有发展经济,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 “反对霸权主义,实现祖国统一,最终决定于我们自己的事情干得好不好” 请结合科学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对“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 39、材料一: 2005年10月20日下午,南海一中第十一届体育艺术节隆重开幕。本届体艺节有“流金岁月”大合唱、“成长的历程青春的风采”文艺汇演、“星光从这里升起”班徽设计大赛、田径运动比赛、还有摄影、书画大赛以及特邀嘉宾的表演等一系列体育艺术活动。为期三天的体艺节活动全面展现了各班学生的体育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凸现出南海一中校园文化生活的独特韵味,展示了南海一中素质教育的成果。材料二:然而体育艺术节的另一现象同样令人担忧:比赛过程中,台下观众吃零食、起哄、往前台丢荧光棒的现象仍然存在,随着比赛的激烈,整齐的观众席也随之热闹起来,离位走动的人明显增加,每一场的比赛结束,整洁干净的校园总是留下同学们随手扔下的色彩斑斓的垃圾。材料三:随着麦当劳、肯德基在中国的生意越来越好,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也成为饮料市场的品牌。走进电影院、打开电视机,外国的电影、电视节目充斥着我们的视野。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越来越受一些年轻人的欢迎,一些中国传统节日却有走向衰落的迹象。有人认为,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体现着中华文明特点的传统节日受到冷落,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我国民间文化的冲击。对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1)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分析,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艺术节活动的重要意义。(分)答: (2)结合材料二,有人认为,经济先行一步的南海,如果青年学生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将会成为制约南海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请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之。(分) 答: (3)针对材料三,从文化创新角度,我们应如何弘扬民族文化?(分) 答: 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ABCABBBABC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CAAABABADBC题号252627282930313233答案BCDBCDABCDABCABCBCDABCACDABCD34、(1)垄断是帝国主义的实质和基础,是帝国主义最根本的特征。(3分) (2)帝国主义是腐朽的资本主义 ,具有寄生性和腐朽性 (3分) (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集中表现为三大矛盾的发展和激化。(3分)35、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1分)具体来说就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分)就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分)就要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分)就要建设创新型国家(2分)36(1)教育和科技进步都能够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2分)(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事文化创造。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学术研究、实验、理论创新,创造新文化,推动文化发展。(4分) (3)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可以使文化继承的方式发生改变,促进文化继承。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继承。(4分) (4)可见,题目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37、(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经济是基础,文化由经济决定;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对经济有重大的影响。(3分)(2)文化产业是关于文化内容的创造、生产和商业化的产业,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推动经济的发展。(3分)(3)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远不至此。在经济发展中,文化的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等都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4分)(4)题目的观点把文化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简单归结为依靠文化产业,是片面的。(1分)38、(1)要把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含义,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4分) (2)要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党的基本路线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党的基本路线中最根本的内容,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关键。(4分) (3)把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意义,即“三个才能”:才能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5分) (4)实践证明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始终坚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