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专项练习知识练习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项练习知识练习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项练习知识练习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项练习知识练习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物理二轮专项练习知识练习透镜及其应用 【中考透视】 新课改以来,各地中考中有关透镜及其应用的考点较多,主要围考查学生的应用技能,如眼睛及视力的矫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等、二是对探究实验的考查,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题型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为主,试题难度以中低等为主、但是近年的中考题中呈现出透镜与其他知识点综合考查的特点、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本章内容占总分的35、【知识网络图示】【名师解读】【一】知识性专题专题1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例1如图396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对侧焦点;从焦点发出或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通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答案:如图397所示、【解题策略】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理解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例2如图398所示,画出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分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入射侧的焦点;欲过对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答案:如图399所示、规律方法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另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简记为“一边平行同边焦,过心方向变不了”、专题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例3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常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假设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拍得的像的底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50MM,那么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A、100MM以外B、大于50MMC、略小于50MMD、恰为50MM分析航空摄影是指在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由于物距较远,相当于光线从无限远处入射,它成的像在焦点外侧附近,像距略大于焦距、故正确答案为C.例4如图3100所示,甲、乙是小丽的两张清晰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相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拍摄甲时,照相机到人的距离比拍乙时大B、拍摄甲时,胶卷到镜头的距离比拍乙时大C、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大D、拍摄甲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的直径比拍乙时小分析甲照片比乙照片的像大,凸透镜成实像时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由此可知拍摄甲时,照相机与人较近、镜头与胶卷较远,才能使照片上的像较大、镜头直径的大小决定进光量的多少,只影响照片的亮度,而不影响像的大小、故正确答案为B、例5投影仪成的像较小,为了使学生看清投影的内容,应()A、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B、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C.减小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减小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D、增大投影仪到屏幕的距离,增大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分析为了使学生看清投影的内容,需要把像放大,因此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对于投影仪来说,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为像距,故正确答案为A.【解题策略】清楚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像及物距的大小变化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成实像时,假设物距增大,那么像和像距减小;假设物距减小,那么像和像距增大、专题3远视眼、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例6如图3101所示,甲为小刚看近处物体的情形,乙为小刚看远处物体的情形,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判断他所戴的眼镜是什么眼镜、分析可从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征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两方面加以分析考虑、答案:方法1:由图可知小刚看近处物体时需用眼镜,看远处物体时不用眼镜,说明他看不清近处物体,这符合远视眼的特征,那么小刚戴的是远视镜(凸透镜)、方法2:由图可知通过眼镜看到小刚的眼睛比实际偏大了,那么镜片为凸透镜,眼睛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小刚戴的是远视镜、例7以下关于远视眼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小明是远视眼,这说明他的眼睛非常好,看物体非常清楚B、远视眼要戴凸透镜来看清近处物体C、远视眼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D、远视眼不管看近处还是远处的物体。像都成在视网膜的后面分析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物体,却能看清远处物体,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后,而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线恰能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能看清远处物体,却不能看清近处物体、故正确答案为B.例8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3102所示,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无需配戴眼镜分析由题图可以看出,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眼睛的晶状体会聚在视网膜前,所以小强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他的眼睛是近视眼、为了矫正近视,应使来自远处的光略微发散一些,所以他应配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二】规律方法专题专题4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专题解读】粗略地测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常用以下三种方法,根据所给题意不同,选择的测量方法也不同、(1)会聚法: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透镜到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测出这个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该凸透镜的焦距、(2)观察虚像法:在光具座上放置光屏、凸透镜,将一较大的字贴在光屏上,透过凸透镜看光屏上的字,当出现该字正立、放大的虚像后,逐渐加大凸透镜到光屏的距离,直到该字的虚像正好消失为止,测出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3)物像等大法: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光屏、凸透镜、燃烧的蜡烛,保持凸透镜不动,同时移动燃烧的蜡烛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倒立、等大的烛焰的像为止,那么物距或像距的一半即为焦距、例9将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恰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分析物体放在二倍焦距处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此可知U2F,即30CM2F,F15CM、答案:15【三】思想方法专题专题5控制变量法【专题解读】为了研究某物理量同影响它的几个因素中的某一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可将另外几个因素人为地控制起来,使它们保持不变,以便观察和研究该物理量与要研究的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例10李明最喜爱的玩具是叔叔送给他的生日礼物,那是三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由玻璃、水晶、塑料制成、拿到透镜后,李明想探究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凸透镜的焦距与制作材料是否有关、请你帮他完成探究过程、要求:写出所需器材、探究步骤,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并指出这次探究活动中所运用的一种主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分析该探究实验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三个凸透镜的大小、形状都相同,而材料不同,用会聚太阳光的办法分别测出三个凸透镜的焦距,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答案:(1)器材:李明的三个凸透镜、刻度尺、白纸、(2)探究步骤:用玻璃凸透镜会聚太阳光,通过调整它到白纸的距离使白纸上出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透镜到光斑的距离即为焦距、用水晶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用塑料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比较三种透镜的焦距,得出结论、(3)如下表所示、透镜材料玻璃水晶塑料透镜焦距CM(4)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专题6类比法【专题解读】在学习一些十分抽象且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量(物体)时,由于不易理解,我们就拿出一个大家能看见且与该物理量很相似的量(物体)来进行对照学习、例11人的眼睛与照相机类似,请将以下人眼结构与相应的照相机的结构用线连接起来、人眼照相机瞳孔胶卷晶状体光圈视网膜镜头分析此题考查了人眼的成像原理、外界物体在人眼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像,而人看到的却是正立的像,这是人眼和人脑中的视觉神经的调整作用所致、答案:人眼照相机;瞳孔光圈;晶状体镜头;视网膜胶卷、专题7比较法【专题解读】所谓比较法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知识点、事物或现象作系统的比较和全面的分析,找出它们的异同点、通过比较,不仅可以完整、系统地理解它们,还可以发现它们的个性或共性,而且有利于培养综合分析能力、例12看书本上的字,测出你的近点。和其他同学比较一下、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和讨论,完成下表内容、分析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对于近视眼来说,近点、远点和明视距离都比正常眼睛的小,而远视眼的近点和明视距离比正常眼睛的大、答案:如下表所示、例13显微镜和望远镜在结构特点、作用及成像原理上有哪些异同点?分析解答此题需全面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作用及结构上的特点,并结合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答案:相同点:(1)显微镜和某些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的,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2)物镜成的像都是实像、(3)目镜成的像都是放大的虚像、不同点:(1)显微镜的作用是用来观察微小的物体,望远镜的作用是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2)显微镜的物镜使物体成放大的实像(原理相当于投影仪),望远镜的物镜使物体成缩小的实像(原理相当于照相机)、(3)显微镜物镜的焦距小于目镜的焦距,望远镜物镜的焦距大于目镜的焦距、(4)望远镜物镜的焦点与目镜的焦点基本重合,显微镜物镜的焦点与目镜的焦点不重合、专题8图像法【专题解读】所谓图像法是指将数据图像化,利用图像把一个物理量随另一个物理量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这种处理数据的方法直观、明了,给我们研究问题带来了方便、例14如图3103所示、线段AB表示一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倒数和像距倒数的关系,假设用此凸透镜成像,那么当物体距此透镜0.3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如何?(需说明像的虚实、大小、正倒立情况)分析由题图可知,AB有一点,5M1,UV0.2M即该凸透镜的2倍焦距为0.2M,F0.1M,当U0.3M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答案:当U0.3M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沙场练兵】【一】选择题1、如图3104所示,小兵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放大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2、一束平行光沿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CM的地方、假设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5CM和6CM处,那么两次成的像()A.都是放大的像B、都是正立的像C.都是实像D、都是虚像3、当物体从距凸透镜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动到2倍焦距处时,以下各量减小的是()A、像的大小B、像到透镜的距离C、像到焦点的距离D、像到物体的距离4、在烛焰和光屏的中间放一个凸透镜,光屏上成放大的像,把蜡烛和光屏固定后移动透镜,光屏上()A、还可成放大的像B、还可先成放大的像,再成缩小的像C、还可成缩小的像D、不能成清晰的像5、报纸上放有小明的近视镜、爸爸的老花镜、奶奶度数更深的老花镜及妈妈的平光眼镜,如图3105所示,那么奶奶的眼镜是图中的()6、以下关于近视眼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一般是由于长期不注意用眼卫生造成的B、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C、需要戴发散透镜进行矫正D、晶状体太薄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短7、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观察微小的物体时,物体应放在物镜的焦点之内B、物体通过物镜形成的像应在目镜的焦点之内C.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虚像D、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8、在放投影片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钥匙的像,像的形状如图3106所示,那么投影片的形状应是图3107中的()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108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潜望镜10、有甲、乙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是F甲,F乙。,将它们分别放在光具座上做烛焰像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假设两次实验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那么()凸透镜像的性质甲倒立、缩小的实像乙正立、放大的虚像A、F甲F乙B、F甲F乙C、F甲F乙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1、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中使光线发生反射的是,使光线发生折射的是,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是,对光线有会聚作用的是、12、有一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要用它仔细观察昆虫的脚,那么应将凸透镜放在距昆虫的位置;如果用这个凸透镜去观察窗外远处的景物,会发现景物是(填“倒立”或“正立的,并且是(填“放大”或“缩小”)的;如果将凸透镜放在距课本15CM左右处观察时,我们会发现书上的字是(填“放大”或“缩小”)的,并且是(填“正立”或“倒立”)的、13、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不仅和有关,还和有关、14、观看远处物体时,睫状体,晶状体变,焦距变,远处物体射来的光刚好会聚在上,眼睛便可以看清楚远处的物体了、15、如图3109所示,小球置于水平放置的凸透镜的上表面的中心上,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假设球做竖直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大小为V2CMS,那么经过S后,小球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16、(1)在使用显微镜时,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道理就像一样、目镜的作用那么像一个普通的,把这个像再一次、(2)望远镜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把这个实像再次、17、一种微型手电筒的灯泡做成如图3110所示的形状,它的前端相当于一个,这种手电筒可以省去一般手电筒中的一个零件,这个零件是、18、照相机“调焦”不是调凸透镜的焦距,而是调节和之间的距离、19、清晨,草地或树木上的露珠下面的叶脉看起来比较大,这是露珠产生功能的结果,形成了像、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A,B,C,D、四个不同的位置,如图311L所示,其中蜡烛放在处所得的实像最小,放在处得到正立的虚像,放在处的成像规律是投影仪的工作原理、【三】作图题21、完成如图3112所示的光路图、【四】探究与实验题22、根据所学的凸透镜知识,某同学自制了一个“平行光源”,如图3113所示,装置的主要部分是开有细缝的小盒、充满水的小药瓶、小灯泡、电池和导线等,其中装水的小药瓶对光起作用、移动小药瓶,当灯泡处在小药瓶的位置时,就有平行光束从细缝中射出、23、小军从市场买了两条小鱼放到了装水的塑料袋里,回家后正要把小鱼放入鱼缸时,他发现窗外一束光线通过他手中的水袋在窗台上形成了一个光斑,原来“水袋”能会聚光,于是他又想到一个问题:把水和鱼倒入鱼缸中,把塑料袋里吹上气再放入水中,不知还能否会聚太阳光?(如图3114所示)(1)你对上述问题的猜想是什么?(2)通过实验验证你的猜想,简述实验步骤、(3)一束平行光通过水中的气袋,这束光线会怎样偏折?(画图说明)24、(1)如图3115所示,这只眼睛存在什么视力问题?(2)要想使这只眼睛得到矫正,应该配戴什么透镜?为什么这样做能使眼睛看清楚物体?25、李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