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盖包边基础-PPT课件.pptx_第1页
门盖包边基础-PPT课件.pptx_第2页
门盖包边基础-PPT课件.pptx_第3页
门盖包边基础-PPT课件.pptx_第4页
门盖包边基础-PPT课件.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门盖包边基础 密级 内部资料 发放范围 3 5 2020 目录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二 门盖包边缺陷的分类及识别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1 包边形式的种类 目前 国内外的主流的包边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2 门盖包边的工装的分类 通过对各主机厂量产车型的四门两盖工装的调查 及各知名工装供应商的相关介绍 目前主要的包边工装主要分成三大类 压合模具 包边专机 机器人滚边 压合模具 机器人滚边 包边专机 最原始的包边技术 目前我公司大部分车型使用的是该项技术 近十年开始流行的新技术我公司B12 B21 S16 S32采用 近二十年开始发展的技术我公司M16 T21 A16采用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3 压合模的简单介绍 工作原理 压合是将压合模安装在压力机上上下运行 利用驱动斜楔 推动扣合模块 压外板工件边缘成45 后推出 上模扣合模块下行将边缘45 制成平角的过程 如图1所示 1 上模扣合模块2 上模压料芯3 下模 1 上模扣合模块 2 上模压料芯 3 下模 含预弯机构 胎膜 顶料 传送机构 压合模整体机构 含工作台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3 压合模的简单介绍 包边机构及简单的原理介绍 1 插刀 2 斜楔 1 2组合使用 NO1 预弯 NO2 压合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3 压合模的简单介绍 实物图片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4 包边专机的简单介绍 包边专机 将设备和模具设计为一体来进行包边 主要由包边机构 动力源和电控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动力源可以为液压缸或伺服电机 个人认为 包边专机实际是将压机 压合模具转化成液压 气压 电控等多种系统的一个集成体 其中压力部分由气缸 液压缸代替 压合部分由液压缸 电机等代替 M16包边专机国内开发 仿制国外产品 观致后盖包边专机德国蒂森克虏伯 泰国福特后盖包边专机西班牙Ingemat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4 包边专机的简单介绍 图1M16包边专机 图2M16包边专机工作原理图 M16包边专机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4 包边专机的简单介绍 观致包边专机 观致后盖如下图所示 B区域为大角度区域 约120 A C D区域包边角度满足传统包边角度要求 B区域一次预弯采用活动压芯压住外板内侧预弯 由120 预弯至90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4 包边专机的简单介绍 西班牙包边专机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4 包边专机的简单介绍 西班牙包边专机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5 机器人滚边的简单介绍 机器人滚边 由机器人手臂驱动滚轮将折边辊压并包裹住另一个零件 以实现装配 包边过程一般为两个或三个阶段完成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5 包边专机的简单介绍 机器人滚边工艺系统主要包括三部分 滚边夹具系统 滚轮系统 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 2 滚轮系统 1 滚边夹具系统 2 滚轮系统及工作状态图 3 机器人系统 XXXXX部 一 包边形式的分类及简单介绍 1 6 几种包边形式的特点 简单对照 行业中常用的三种包边工艺奇瑞均有使用 综合分析产品实现能力上无明显差异 投资方面 产地使用 后期改造等需要综合考虑 XXXXX部 二 门盖包边缺陷的分类及识别 2 1 门盖包边过程中的缺陷 包边通常出现8种缺陷 在三种包边工艺及公司新老车型中均有发生 乘用车提供 XXXXX部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3 1 具体零件压合变形的展示 冲压自行控制 M11前门缺陷展示 XXXXX部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M11后门缺陷展示 3 1 具体零件压合变形的展示 冲压自行控制 XXXXX部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M11发盖缺陷展示 3 1 具体零件压合变形的展示 冲压自行控制 XXXXX部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M11后盖缺陷展示 3 1 具体零件压合变形的展示 冲压自行控制 XXXXX部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3 2 压合变形的产生原因及纠正措施 1 棱线轻微变形 预弯过程中制件会发生卷入的情况 力矩 力矩 压死过程中 刚接触 会再次发生旋转 单件已经发生加工硬化具体强度较大 压死过程中 下压过程中 会再次发生旋转 由于力距的倒转加压点内部会浮起 从长期的压合模具开发过程中可知 压合变形最多的是变形 R角不顺 尺寸超差等几个方面 下面将重点介绍以上三种质量缺陷及其纠正措施 暂无较好的纠正措施 且目前制件R角要求越来越小 此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力矩 XXXXX部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3 2 压合变形的产生原因及纠正措施 2 棱线变形 R角不顺 多向受力 全部集中到中间方向 容易造成A面变形 预弯刀块型面 外板翻边轮廓 轮廓不一致 接触时间不同 导致先接触的部分先受力 整个R角不顺 面变形 轮廓不一致 接触时间不同 导致先接触的部分先受力 导致R角不顺 A面变形 外板单件翻边长度过长 造成包边褶皱 导致R不顺 A面变形 无措施 1 加强外板单件轮廓的精度要求2 使用外板轮廓的数据 加工预弯刀型面 1 使用外板轮廓的数据 加工预弯刀型面2 后期回厂后加强局部型面研和 1 按照规范设计数据2 后期回厂后加强局部型面研和 特别是预弯刀型面研和 XXXXX部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3 2 压合变形的产生原因及纠正措施 3 包边双棱线 预弯刀的磨损 将导致制件包边双棱线的情况 只有定期的检查预弯刀型面 及时保养 维修 正常的预弯刀型面 预弯刀长期工作后磨损 4 局部棱线高出 R角局部整体变形 正常的胎膜型面 胎膜长期受力磨损 每次压合过程中 力量 整体约60吨 都通过压合刀 制件 专递到胎膜部分 长期使用后 胎膜会出现下榻 导致制件此部分出现外凸 局部棱线高出 R角局部整体变形 F XXXXX部 5 R角棱线部位低进 高出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3 2 压合变形的产生原因及纠正措施 6 轮廓超差 正常的内外板修边线间隙 内外板间隙超差较多 制件的轮廓主要靠单件翻边角度和预弯刀块位置来确定 需要调整外板翻边轮廓 或者调整预弯刀块位置 正常的平度 低进 高出 内板的包边面平度 直接影响总成的平度 需要调整内板包边面平度 XXXXX部 8 翻边面 R角周边 内卷 制件平度低进 轮廓偏小 7 包边面波浪状变形 三 压合模具包边质量的提升 3 2 压合变形的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