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创新服务(PPT 25页).ppt_第1页
创新管理创新服务(PPT 25页).ppt_第2页
创新管理创新服务(PPT 25页).ppt_第3页
创新管理创新服务(PPT 25页).ppt_第4页
创新管理创新服务(PPT 25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应对挑战清华大学图书馆薛芳渝2008 1015 一 大学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1 随着网上信息资源数量的大量增加 图书馆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学术信息的唯一来源 到馆人数逐年减少 图书借阅量下降 期刊阅览室 门可罗雀 2 图书馆经费增长滞后于文献资源价格的增长 3 转变中的大学研究与学习模式 研究型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和探索式教学 自主学习 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 数字科学系统及全面数字化e science 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在不断改善 二 改革与创新 1 重新审视大学图书馆的定位与功能 图书馆的使命应从传统的为本地区服务的书籍的采购 编目保存和提供借阅发展到如今的参与学术活动的全部过程 包括知识的创造 出版和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SarahE Thomas 信息消费者把图书馆看作是一个学习的场所 阅读的场所 免费获取信息的场所 提高素养的场所 支持研究的场所 提供免费的计算机 互联网 存取的场所 OCLC报告 Drexel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知识 学术 社会和文化中心 2004 2006年Drexel大学图书馆战略计划 CenteroftheUniversityinbothphysicalspaceandcyberSpace Libraryasplace e g learningandintellectualcommonsaswellasresearchandinformationcenter PeterZhouassistantdirectorofStanfordUniversityLibrary 2 调整文献资源建设方针 印本资源和电子资源的比例 适应不同学科馆藏建设的需求 网上免费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校内学术资源与特色资源的建设 印本馆藏的数字化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 在不久的将来 大学图书馆将是一个巨大的网络空间 cyberspace 与若干个特藏 specializedcollections 所组成的信息机构 并具有以下特点 共有的知识空间与独特的馆藏资源结合 无限分布的信息与由实地所限的特藏结合 科学 医学和职业学科图书馆变成无纸的学习和信息空间 learning cyberinformationcommons 而文科和国际区域研究等学科仍保持传统图书馆的特点 3 信息资源的集成整合与服务 各种资源的无缝链接 OPAC功能的扩展 一站式的检索 Informationgateway informationFiltration 学科资源精品屋 资源与服务的无缝链接 资源的推送 网上学术交流平台 个人学习 研究 知识库 管理并提供对网络信息服务的可靠获取将成为图书馆的一种关键能力 用户在最可靠的环境下 以最快的速度 通过最有效的途径 获取最相关的信息 有效地管理来自不同信息源的大量信息并保证用户能够易于发现这些信息将成为大规模联机信息环境的重中之重 将馆藏和服务集成到用户环境中 使他们在学习系统 门户 研究者的工作站和个人工具中可以无缝使用 任何时间 任何地点都能对电子的 印刷的 音频的 视频的信息进行存取 图书馆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应该出现在读者最常去的地方 例如 院系的主页 学生课程管理的主页 读者的个人主页等 让读者不到图书馆网页 也能查寻馆藏 检索资源 图书馆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图书馆就在你身边 4 图书馆馆舍的重新规划 个人研读小间 小组学习空间 InformationCommons 读者培训中心 休闲区 文化展示区 咖啡间 密集书库与远程书库 文献资源空间与读者空间的适当比例 SEQ2图书馆的目的旨在通过提供馆藏资源服务和服务用户提供一个便于发布信息发现 利用 创造和管理的环境 学生可以一整天都在这里讨论问题 与老师交流 并且不必担心何时需要离开 这一设施提供的空间和服务将促进学生和教师间的合作 支持对其中的信息资源 数字和印本 的检索和发现 提供指导和讨论的机会 也为用户提供一个安静 舒适的个人和群体研究的空间 并为用户提供食品和饮料 当然 这一空间还会配备联网的计算机 无线网络接口 多媒体工具 使学生可以在其中完成作业和项目 讨论问题 使用其中的资源促进研究 斯坦福大学图书馆 5 信息素质教育 学生对信息需求的增加和信息素养下降的矛盾 新生的培训 信息启迪Informationheuristic 文献课程与特定内容的讲座 深入院系的培训 信息素质教育与普通课程的结合 面对面的培训与网络课堂的结合 信息素质教育将成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 6 用户为中心 User Centric Notforbook Notforinformation ButaboutPeople 广泛的 经常性的读者调查 建立图书馆与读者间的经常性的联系纽带 建立图书馆与读者的互动平台 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 实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 CornellUniversityLibrary 20个分馆通借通还 LibrarytoLibrary 代教授借书 并把书送到教授办公室 LibrarytoOfficeDelivery 给纽约校区读者寄书 BookDeliveryService 经教授同意 学生可以替教授借书 ProxyService 帮残疾人入库找书教授可以永不还书 除非有人预约 直至调离或去世 读者没有借书额度限制 想借多少借多少 理念 创新 已实现的 ConellUniversityLibrary 读者可以预约订购中的图书 一旦到货 立刻通知读者 等读者看完归还后再编目 出借笔记本电脑 DVDPlayer 光驱 耳机等 Uris 对研究生出借书桌 代办书桌上的借书手续 Olin 为读者提供笔记本电脑储存充电保存柜 Mann laptopsLocker 提供图书馆信息的播客 podcastsatMann 理念 创新 已实现的 ConellUniversityLibrary 理念 创新 实现中或酝酿中 远程书库的资源共享和资源共建 把一些没有版权的图书数字化 与Amazon网上书店合作 快递给读者 顺应读者爱用Google的趋势 与OCLC和Google合作 把WorldCat中Cornell书目提取出来 让读者能在Google中查到 然后点击按钮 就连到CUL的OPAC 可以要求借书 GoogleScholar中 点击 FinditinCornell 进入本馆资源 把教参资料自动转换成语音资料 供读者用MP3听 7 合作 学术图书馆与商业机构和信息提供商 vendor 之间合作 建设一个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下一代图书馆 日益扩大的馆际互借合作 与校内各机构的合作 科研院 教务处 网络中心 院系 与教师 学生的合作 8 机构和队伍的重组 1990 1998美国大学图书馆编目人员减少了大约63 1990 1998特殊专业人员 specialists 和非传统部门人员增加了72 非传统部门包括信息管理IT部门 电子出版 版权 读者教育 筹款 公关等部门人员 以上非传统人员在1985年时仅占在编人员的7 而到2005年时 此类人员增加到了23 目前 IT人员在人数上的比例仅次于读者服务和参考咨询部门的人数 IT人员分布到读者服务和馆藏管理的前沿 以促进服务创新 MacquarieUniversity Australia 新的组织形式的目标 ConnectiontoourcommunityInnovationandchangeDevelopmentofservicesandresourcestailoredtospecificclientgroupAresearchapproachtoourowndevelopmentanddecision makingDeliveryofservicesanytime anywheretosupportthe borderless university UniversityLibrarian LibraryServicesGroup InformationAccess Find evaluateanduseinformation ResourceAccess getaccesstodocumentinallformats InformationResources managethelifecycleofdocumentinallformats DeputyUniversityLibrian LibrarycapabilitiesGroup LibraryIT clientsupport infrastructureandapplicationsupport Librarydevelopment staffandorganizationaldevelopment communicationsAndmarketing communityengagement LibraryBusinessServices facilities compliance financialand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