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设计说明.doc_第1页
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设计说明.doc_第2页
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设计说明.doc_第3页
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设计说明.doc_第4页
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设计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设 计 总 说 明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概况工程名称: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建设单位:文昌市教育局项目性质:教育用地设计单位:长宇(珠海)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1.1.1项目地点:“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工程项目位于海南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校园内。1.1.2气象条件:基地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季风性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3.9,最高平均气温28.2,最低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2361毫米,雨日140天;年平均蒸发量1872毫米,干燥1.08度,平均相对温度86%。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3.3米秒。冬季时有强寒流侵袭,带来短时阵寒;8-11月,常有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影响。1.2项目建设概况: 项目地块位于校园内。拟新建1栋3层多层,拟建总建筑面积1199.29。宿舍数量:18套。第二章 设 计 依 据1.建设方提供的设计委托书和双方签订的“设计合同书”、;2.建设方提供的“文昌市会文镇烟墩小学-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工程用地红线图及用地规划许可证”;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12);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32693)2002版;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50016-2006);7.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2005);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9.其他相关法规法则第三章 规 划 原 则1. 坚持高起点而又具有经济性的思想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借鉴国内省内成功经验,结合当地规划的最新理念与表达成果,体现校园文化特征,使本建筑的立意新、起点高,而又切合实际可行的原则。重点表达重视建筑单体的长久性及与校园环境的相协调性。2. 坚持整体性与个性统一的思想校区内建筑保持其整体性,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规划原则,在此基础上突出自身的特点,体现其富有个性的一面,丰富校园景观,展现校园特色。3. 高效率利用土地原则针对本地块的特性,利用城市环境现有的条件发挥土地的最大的潜能,力求通过合理的布局,充分凸现本地块的优势。4. 坚持景观化学区的原则从校园空间的角度出发,最大化地留出绿色空间,营造景观的开放空间,保证每间宿舍均能获得良好的景观视线,并使景观能向校园空间进行渗透和开放。5.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规划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积极创造健康、宜人的居住环境,贯彻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建筑设计充满海南热带风情,力图为居住者提供温馨自然的空间;注重整体环境质量,以崇尚自然,强调健康,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与当前时代精神相一致,与未来发展相适应,与周边环境相融合。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遵守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节约用地、节约能源、节约用材、节约用水等有关规定。第四章 规划设计4.1 总体布置4.1.1 用地条件评价: 用地有利条件:校园内,西面为教学楼,南边是学校操场,北面为学校围墙,东边为学校围墙4.1.2 总平面的布局:方案从居住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文昌地处热带的地理优势,营造开放、通透、舒适的空间,与校园原有建筑呼应,形成和谐统一的建筑群体。建筑空间布局上,建筑间距大于日照间距要求,充分满足日照卫生要求,宿舍前后通透,大大改善了通风条件,提升了居住者的生活及居住环境品质。 第五章 建筑设计5.1.指导思想以创造有着高质量教育环境为宗旨,使该地段达到功能组织合理,道路顺畅。功能合理,通风及朝向良好。5.2.设计共设1栋-学生宿舍食堂综合楼面积指标见第6章经济指标一览表。5.3.建筑立面设计该项目采用现代设计手法,与原校区内含元素合理组合。加强了建筑与建筑间,建筑本身间的整体性。着重于对建筑竖向线条、细部及色彩的推敲。檐口加之装饰支撑构件,使其丰富具有细部可看性.5.4. 安全防护设施1)女儿墙完成面的防护高度大于1.1米;2)玻璃门窗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玻璃;5.5. 装修构造1)根据建设单位要求住宅内部作为简装毛坯房出售。2)外墙: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涂料与面砖结合。3)内墙:200、12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砂浆打底。4)楼地面:一层地面均为混凝土地面。5)顶棚:水泥砂浆抹面。6)门窗:内门详二次装修;铝合金外门窗。甲、乙级防火门。第六章 经济技术经济指标6.1 规划控制指标总建筑面积:1199.29平方米第七章 结构设计说明7.1 设计依据1、基本风压:小于60米的按50年一遇取值W0=0.85kN/,高层按一百年一遇取值W0=1.05kN/;地面粗糙度按B类。2、抗震设防烈度:文昌市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3、建筑 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4、主要设计规范、规程: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GB50108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GB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其他国家现行有关规定、规程7.2 建筑物分类等级1、本项目共由2栋高层住宅组成,采用抗震墙结构。2、根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4.根据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本工程为丙类建筑。7.3主要活荷载标准值1.住宅:2.0k/, 阳台:2.5kN/ 2.电梯机房7.0 kN/3.电梯间:2.5 kN/、 消防楼梯间:3.5 kN/4.上层屋面(屋顶花园):3.0 kN/5.不上人屋面:0.5 kN/7.4结构选型 上部建筑采用剪力墙结构,基础拟采用预制管桩,待甲方提供地质勘察报告后确定。7.5结构主要材料 1.混泥土强度等级:C25C45。 2.钢材:Q235B及Q345B钢。 3.钢筋: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 4.墙体材料:外墙采用蒸压水泥砖,内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和分户墙200厚,楼梯间及卫生间墙200厚,其余内墙隔100厚。第八章 给排水设计说明8.1、工程概况 项目地块一用地面积为5542.96。拟新建1栋25层高层,拟建总建筑面积18563.53,其中地上部分面积16627.98;地下部分面积1935.55;项目地块二用地面积为2421.99,拟建建17层1栋,拟建总建筑面积7130.06。总户数:326套。8.2、设计依据1、甲方提供的区域市政给水排水现状及规划资料。2、建筑平、剖面图、总平面布置图及有关专业提供的用水资料。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3)4、住宅设计规范 (GB50368-2005)8.3、设计内容1、室内外给水系统。2、室内外排水系统。3、屋面及场地雨水系统。8.4、冷热水系统1、水源为市政水源,从市政管网上,自小区两侧各引一DN140给水管,与区内环状管网连接,由环状管网供消防,生活用水。市政给水管网压力按0.20Mpa计算。2、用水量:用水单位用水定额数量单位用水时数(h)时变系数(K)日用水量m3/d最大时用水量m3 /h酒店式公寓250L/人.D168人242.5424.4不可预见水量占总用水量10%计4.20.44总计42.24.84用水单位用水定额数量单位用水时数(h)时变系数(K)日用水量m3/d最大时用水量m3 /h酒店式公寓250L/人.D840人242.5210.021.88不可预见水量占总用水量10%计21.02.188总计23124.073、供水系统:市政水源地下水池加压给水泵屋顶水箱用水点地下泵房内设60m3生活水池一座,泵房及水池设于地下室内。4、供水方式:上行下给式供水方式。8.5、污废水系统1、室内屋废水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后,与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2、污水排放量按生活给水的90%计,酒店式公寓(17F)Q=37.98m3/日。 酒店式公寓(25层)Q=207.9m3/日8.6雨水系统1、暴雨强度计算公式:q=2338(1=0.41gp)/(t+9) 0.65 2、设计重现期:屋面p=5a;室外p=1a;综合径流系统:=0.65。8.7、管材1、室外给水管采用PE给水管;室内给水管为PPR给水管。2、室内污废水管:污废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3、屋面雨水管:采用UPVC塑料给水管。4、室外排水管:采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第十章 通风设计说明10.1、设计依据1、采暖通用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化 (GB50019-2003)2、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6、建筑专业提供的本工程的有关资料10.2、设计范围1、地下室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详消防专篇)10.3、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w=34.5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s=27.9 夏季通风调节计算干球温度:Tf=32 夏季大气压力:P=1002.4mbar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2.8m/s(2)、室内设计参楼:房间名称设计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m3/h.p)住宅266465自然进风(3)、通风换气次楼 水泵房 6次/小时 变配电室 10次/小时 车库 6次/小时 发电机房 6次/小时 储油间 6次/小时10.4、空调系统设计1、本工程的产权式酒店公寓根据业主要求采用分体壁挂机或落地式柜机的形式,室外设于建筑预留空调机平台处,冷凝水的排放由给排水专业统一收集。10.5、通风系统设计 1、设备用房通风根据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设有送、排风系2、地下室车库不小于6次/小时换气,设上排风口,进风时风采用机械送风与进车道自然补充相结合的方式。 第十一章11.2.2设计内容 1、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灭火器配置11.2.3消防用水标准及消防用水量 具体用水量见表:序号用水性质用水标准(L/S)一次灭火延续(h)一次灭火用水量(M )1室内消火栓系统2021442室外消火栓系统2021443自动喷水系统3011084合计25211.2.4消防设施(1)室外消火栓系统从市政管网引两路DN140管道进入小区,与区内环状管网连接,由环状管网供给室外消防,室外消火栓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米,不大于40米,距路边不大于2米。(2)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保证室内任何部位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防箱内将同时配置消火栓、水龙带、水枪以及消防泵启动按钮。(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室车库按中危II级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餐厅、酒店式公寓公共走廊设置喷淋,柴油发电机房、配电间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4)建筑灭火器配置 公寓按严重危险级设计配置3具2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个消火栓附近。 车库按中危险级设计配置3具2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个消火栓附近。中餐厅按中危险级设计配置3具2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个消火栓附近。 (5)系统设计 本工程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泵房设置于地下室,和生活泵房合建,内设252m消防水池一座。泵房内设置消防泵、喷淋泵各二台,均为一用一备。25层楼层顶置18m消防水箱一个,提供火灾初期消防用水。 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设一个压力区。动压超过0.5Mpa的消火栓支设稳压消火栓,动压超过0.4MPa的喷淋支管是减压孔板11.2.5管材室内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第九章 电气设计说明9.1设计依据1、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6、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8、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0348-2004)9、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 )13、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14、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系统技术规范(GB50343-2004)16、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设计要求17、建筑设计资料及有关专业提供的资料9.2、设计范围建筑物内的供配电系统、照明配电系统、防雷及接地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电话及宽带网系统、有线电视系统.9.3、负荷估算住宅公寓按照50W/平方米计,地下车库按照15W/平方米计,总计算设备有用功率约为1600KW,采用电力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5以上,选用一台1250KVA的干式变压器。9.4、负荷性质本工程由住宅(1#楼为二类建筑;酒店式公寓为一类建筑),地下室等组成。一类建筑的消防泵房、消防控制室、消防电梯、消防风机、排水泵、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走道及楼梯间照明、值班室照明、客梯、排污泵、生活水泵等用电按一级负荷供电;二类建筑的消防电梯、消防风机、自动报警系统、应急照明、走道及楼梯间照明、客梯、排污泵等用电按二级负荷供电,其它一般照明配电为三级负荷供电。9.5、电源本工程由市政电网引来一路10KV高压线至小区变配电房,再由高低压配电室提供380/220V低压电源。应急电源由自备柴油发电机组提供,选用一台250KW的柴油发电机做为应急电源。9.6、照明本小区建筑的管理及设备用房主要采用节能日光灯作为照明光源,配电子镇流器。走道和楼梯间采用节能灯照明。住宅内每户采用吸顶灯、日光灯作为照明光源为主,全部采用节能光源。楼梯走道设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灯。9.7、计量采用高压计量,低压计量方式。9.8、配电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方式供电。用电设备由双电源供电,一路电源引至变压器,另一路电源引至自备柴油发电机。消防用电设备的双回路电源实行末端切换。住宅按单元分回路供电,应急电源由发电机组提供,容量为250KW。9.9、线路敷设室外电缆埋地敷设。楼内竖向设有管线井的,低压干线则采用沿桥架明敷;无管线井的则沿楼梯间的墙内暗敷。其他配电照明线路穿硬质PVC管沿墙、板吊顶内暗敷设。9.10、电话、宽带及有线电视系统弱电线路由市政弱电网埋地引入小区规划电信机房,弱电线路由电信机房直接埋地引至小区各建筑物弱电设备间。电话门数估计: 住宅按每户12个终端考虑,引500对城市电话线进小区,住宅楼每层设分线箱。一根6芯单模光纤、一根SYV-75-12同轴电缆给新建建筑物提供电话、宽带信号、闭路电视信号。小区有线电视线路引线来自城市,小区管理处统一分配至各幢单体。干线采用SYV-75-9,支线采用SYV-75-5。9.11、建筑防雷设计及接地保护本工程按二类防雷布防, 建筑物的屋脊和沿屋顶女儿墙设避雷带。用电设备接地保护与防雷共用综合接地。防雷引下线,接地装置主要利用结构基础主筋。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1、设计依据(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3)、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系统技术规范(GB50343-2004)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其它现行相关标准及规范。2、防雷分类计算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经计算,该建筑属于第二类防雷建筑。3、防雷措施(1)、沿屋角、屋脊、屋檐和檐角等易受雷击的部位敷设避雷带,并在屋面组成不大于10X10或12x8的网格,并与引下线可靠焊接。(2)、屋面上所有金属设备及构件应与避雷带焊接。(3)、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18米。(4)、利用建筑基础作综合接地体。要求接地电阻R1,不满足者,应补打接地极。(5)、变压器,高压柜,低压配电柜,无功补偿柜,各层配电箱,各层的金属风管、水管,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以及各大型金属设备构件应与防雷装置相连,进行总等电位的连接。(6)、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体均应在LPZ0A,LPZ0B与LPZ1区的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接地。当被保护设备安装位置不在界面上,线路能够承受所发生的电涌电压时,保护设备处可安装电涌保护器。(7)、弱电线路进线箱应设适配的电涌保护器,进行过电压保护。第十章 通风设计说明10.1、设计依据1、采暖通用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化 (GB50019-2003)2、200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2003)5、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6、建筑专业提供的本工程的有关资料10.2、设计范围1、地下室通风与防排烟系统(详消防专篇)10.3、设计参数 (1)、室外设计参数: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w=34.5 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Ts=27.9 夏季通风调节计算干球温度:Tf=32 夏季大气压力:P=1002.4mbar 夏季室外平均风速:V=2.8m/s(2)、室内设计参楼:房间名称设计温度()相对湿度(%)新风量(m3/h.p)住宅266465自然进风(3)、通风换气次楼 水泵房 6次/小时 变配电室 10次/小时 车库 6次/小时 发电机房 6次/小时 储油间 6次/小时10.4、空调系统设计1、本工程的产权式酒店公寓根据业主要求采用分体壁挂机或落地式柜机的形式,室外设于建筑预留空调机平台处,冷凝水的排放由给排水专业统一收集。10.5、通风系统设计 1、设备用房通风根据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设有送、排风系2、地下室车库不小于6次/小时换气,设上排风口,进风时风采用机械送风与进车道自然补充相结合的方式。第十一章 消防设计专篇11.1、建筑设计11.1.1、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5-87)2001年版11.1.2、基本概况 1、工程名称:吉时花园 2、建设地点:海南文昌 3、建筑规模:建设用地7964.95平米 4、拟建总建筑面积:26101.62平方米(含地下) 地上部分:24166.07平方米 地下部分:1935.55平方米 4、高层建筑,高度分别为61.3米,57.4米。 5、建筑性质:高层住宅楼 6、建筑耐火等级:一级11.1.3、总图防火设计 1)、小区内设环形消防车道,所有建筑至少两个长边有消防登高面。区内所有建筑均可设U型或环形消防车道;条形单元住宅楼至少两个长边达到消防等高面,整个小区的出入口共4个,与城市市政道路直接相连。 2)、各栋建筑之间最小间距12米 3)、消防车道及消防车登高作业地面,隐蔽式车道应能受36T消防车辆的压力。11.1.4、建筑防火设计 1)、小区所有建筑均属一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等级为一级。 2)、防火分区设置和建筑构造。 a、地下室:地下总建筑面积为16023.71平方米。 b、出地面部分各栋住宅楼每个单元均按自然层划分成一个防火分区。 c、电缆井、管道井每层在楼板外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分隔,井壁口的检查门为丙级防火门。11.1.5、安全疏散和消防电梯1)、安全出口(1)1号楼为十六层单元式住宅,每个单元有一个封闭楼梯间,两个消防电梯。 (3)酒店式公寓为十八层单元式住宅,每单元有一个防烟剪刀楼梯,。两个消防电梯。2)、疏散楼梯间和楼梯: (1)住宅楼的疏散楼梯间的设计符合高规6.2.5条规定,有自然通风、采光。没有自然通风的楼梯间及前室将设计正压送风。 (2)地下室疏散楼梯利用住宅楼部分的楼梯,其设置满足高规6.2.8条的规定。3)、消防电梯 1)各单元均设一部消防电梯,客梯与消防电梯合用。 2)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共用开敞前室,面积符合要求。 3)消防电梯载重量800,运行速度为1h/s。11.2.1设计依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5-2006)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5-87)2001年版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30-2005)6、国家现行的有关规定及相关专业提供的资料。11.2.2设计内容 1、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3、灭火器配置11.2.3消防用水标准及消防用水量 具体用水量见表:序号用水性质用水标准(L/S)一次灭火延续(h)一次灭火用水量(M )1室内消火栓系统2021442室外消火栓系统2021443自动喷水系统3011084合计25211.2.4消防设施(1)室外消火栓系统从市政管网引两路DN140管道进入小区,与区内环状管网连接,由环状管网供给室外消防,室外消火栓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布置。消火栓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米,不大于40米,距路边不大于2米。(2)室内消火栓系统室内消火栓系统保证室内任何部位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消防箱内将同时配置消火栓、水龙带、水枪以及消防泵启动按钮。(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地下室车库按中危II级设计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餐厅、酒店式公寓公共走廊设置喷淋,柴油发电机房、配电间采用气体灭火系统,。 (4)建筑灭火器配置 公寓按严重危险级设计配置3具2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个消火栓附近。 车库按中危险级设计配置3具2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个消火栓附近。中餐厅按中危险级设计配置3具2KG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在每个消火栓附近。 (5)系统设计 本工程水灭火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泵房设置于地下室,和生活泵房合建,内设252m消防水池一座。泵房内设置消防泵、喷淋泵各二台,均为一用一备。十七层楼层顶置18m消防水箱一个,提供火灾初期消防用水。 消火栓系统和喷淋系统设一个压力区。动压超过0.5Mpa的消火栓支设稳压消火栓,动压超过0.4MPa的喷淋支管是减压孔板11.2.5管材室内消防管采用热镀锌钢管,沟槽式连接。11.3电气消防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08)(4)、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5)、其它各专业提供的条件2、消防设计消防用电负荷为一级负荷,消防用电设备采用双电源供电,末级自动切换。楼梯及走道设有疏散指示和应急照明。3、火灾报警与消防控制系统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商铺、消防泵房、发电机房、消防电梯前室、走道、门厅等设置烟感探测器,车库等设置温感探测器;走道、门厅、电梯机房、楼梯间前室分别装消防手动报警按钮(带消防电话孔塞)、声光报警控制器、警铃等,在每个消火拴箱设有消防按钮能直接起动消火栓泵。在配电室、消防控制室重要部位装设消防对讲电话。发电房及变电所设气体灭火设施;消防控制中心设有火灾报警控制器(联动型);消防广播系统;二线直通电话、总线消防电话系统并与城市119报警系统连通。并设有彩色显示器、打印机各一台。4、各种信号线穿镀锌钢管敷设。第十二章 建筑节能专篇12.1、电气专业节能设计:12.1 .1供电系统的节能1)将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低压侧线路长路,降低线路损耗。2) 配电系统尽量做到三相平衡。 3)根据负荷特点和经济运行等因素,合理的选择变压器。12.2.2 功率因数补偿:变配电室在低压侧设置功率因数集中自动补偿装置,电容器组采用自动循环投切方式,要求补偿后高压侧功率因素不小于0.9。12.2.3变配电设备选择1)本工程变压器采用节能高效干式低损耗变压器,变压器负荷率75%85%。2) 正确的选择导线以降低配电线路的损耗。3) 选择符合国家节能标准的配电设备。4) 选择柴油发电机组作为本项目的应急电源。5)电梯、水泵、风机等设备选用高效节能型产品及节电控制措施。6)根据给排水专业提供的太阳能系统做节能配电设计。12.2.4 照明系统及节能设计12.2.5设计选用高效节能灯具,采用高效T5或T8直管荧光灯(选用电子镇流器)。吸顶灯、筒灯采用紧凑型电子荧光灯。悬挂灯、投光灯采用带就地补偿的金属卤化物灯。照度及功率密度值的设计均满足GB50189-2005,GB50034-2004规定值。楼梯间及走廊内采用节能自熄开关。第十三章 节水设计专篇13.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2、住宅建筑规范 3、建筑中水设计规范12.2 设计内容 设计被容包括:1、给水系统, 2、排水系统, 3、空调系统,13.2.1给水系统 生活给水管材采用优质管材,如PPR给水管、PE给水管,减少管道渗漏。采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如陶瓷芯等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3升或6升)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等。13.2.2、排水系统室内污废水分流,污水经化粪池后与其它废水经过中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用于小区绿化和卫生间冲厕,多余的排入市政污水管。13.2.3、空调系统: 住宅采用分体空调机,每个房间设置一台室外机,一台室内机,室外机设置在每层的室外机专用搁板上。新风由门、窗缝隙渗透。室外机上下位置对齐,空调排水统一组织,排入PVC排水管中,最后集中排入小区雨水管中,可直接用于绿化及浇花。凝结水排水管采用PVC管。第十四章 园林绿化专篇14.1 园林绿化设计:小区绿化系统以点,线,面三种形态,结合道路绿化、平台绿化。形成错落有致的绿化系统。分块绿地和集中绿地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创造能和自然充分沟通的绿野空间和集中绿地,小区内设计一不规则游泳池,增添居民的娱乐设施。水体及环境小品的设计,将山水园林的景观布置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充分融合,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绿化环境。14.2 绿化指标:小区总绿地面积6682.90平方米,绿地率为40%第十五章 环境保护专篇15.1 环境卫生设计本项目有效地控制地面环境卫生手段是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