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中华文明的鼎盛 魏晋 隋唐 220年 907年 时序大事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是中华文明的承上启下阶段 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隋唐时期 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中华文明达到鼎盛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 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文化辉煌灿烂 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中华文化圈 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具体表现 政治上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继续发展 制度成熟经济上 小农经济继续发展发展 技术更加成熟 封建经济空前繁荣思想文化上 佛 道发展 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传统文化内容更加丰富 中华文化圈形成 政治 1 三省体制逐步形成2 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3 孝文帝改革经济 北方经济破坏与恢复 南方经济长足发展1 土地 赋税制度 2 农业 3 手工业 思想文化 1 思想 三教合一2 书法 魏晋进入自觉阶段 楷书 定鼎之功 草书 3 绘画 顾恺之 以形写神 4 科技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魏晋南北朝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世家大族把持选官权 均田制和租调制 耕耙耱技术 翻车 灌钢法 钟繇 王羲之 王羲之 王献之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 大臣主张 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 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 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 强调历时长久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 所以是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 这一事件最有可能发生在A 秦汉B 南北朝C 宋元D 明清 B 诗言志 歌咏言 唐人杜牧有诗云 周公恐惧流言日 王莽礼贤下士时 若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有谁知 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A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B 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C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D 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 A 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场景 根据史实判断其中完全搞错的道具 书案上毛笔 纸张 一叠印制的书籍 墙上挂有临摹的 洛神赋图 墙角放有琵琶A B C D D 琵琶 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 在敦煌艺术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大多宣传佛教悲惨牺牲的善行和现实的悲苦无奈 隋唐壁画则更多的宣传享受和娱乐 表现幸福与祥和 宋朝壁画中 世俗场景大量渗入佛界 这种变化说明了A 佛教文化的中国化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C 艺术形式的多样化D 艺术内容的时代性 D 政治 1 中央集权制的成熟 2 唐太宗经济 1 土地 赋税制度 2 农业 3 手工业 制瓷 丝织 4 商业 文化科技 文学艺术 唐诗 书法 绘画 科技 火药 印刷 隋唐时期 封建社会的繁荣 中华文明达到鼎盛 完善三省六部制创立完善科举制 分权 集权 选官任官权收归中央 均田制 租庸调制 曲辕犁 筒车 南青北白 唐三彩 秘色瓷 波斯织法 柜坊 飞钱 长安 洛阳 广州 瓷器大量外销 佛教能在中国广为流传 但始终没有能取代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其根本原因是A 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是最进步的思想B 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 儒家思想不断改造完善 一直能够适应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D 儒家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C 翻倒 翻倒 唱得醉来吐掉 转来转去自行 千匝万匝未停 停未 停未 禾苗待我灌醉 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 调笑令 描写的是 A 1 按唐代有关兵役法规定 男子二十一岁为成丁 开始服兵役 六十岁免兵役 有一次简点使右仆射 丞相 封德彝等人要把当年征兵范围扩大到十八岁 虽然唐太宗已同意 诏敕也已草成 但受到魏征的坚决抵制 敕三 四出 魏征拒不署敕 严辞反驳唐太宗说 竭泽而渔 非不得鱼 明年无鱼 最终此提议没有通过 由此可以看出A 当时唐朝已具备君主立宪制的特征B 中书省草拟的诏敕超越其部门权限C 当时魏征供职于门下省D 体现了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的原则 C 2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相比 最能说明其特色的是A 唐代中央官吏日益增多B 唐代以分权实现了集权C 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 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散到兵部与吏部 B 3 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 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是 世界各国中所以选拔人才之最古老 最好的制度 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A 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B 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 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C 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 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D 营造了尊师重教 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C 4 改变 世胄居高位 英雄沉下僚 状态的改革是推行A 郡县制B 察举制C 三省六部制D 科举制 D 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势族 5 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民族融合的加强 丝绸之路的畅通 文化政策的开放 古代商帮的推动 C 少数民族和外国人 6 唐朝时富商王元宝 杨崇义 郭万金等 各以延纳四方之士 竞于供送 朝之名僚 往往出于门下 每科场文士集于数家 时人目之为豪友 指这表明唐代A 废止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B 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 政府注重调动商人的积极性D 开始形成官商勾结的风气 B 7 唐人姚合 庄居野行 客行野田间 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 尽去作商贾 反映出唐朝的商业繁荣与发展 但唐人张籍 贾客乐 中有关商人 年年逐利西复东 姓名不在县籍中 农夫税多长辛苦 弃业宁为贩宝翁 的描写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 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B 农民赋税沉重 被迫弃农经商C 商人好逸恶劳 弃农经商D 商人赋税沉重 被迫弃商经农 B 8 新唐书 百官志 载 两京置市署 令一人 从六品上 丞二人 正八品上 掌财货之易 度量器物 辨其真伪轻重 凡市 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 日入前击征三百而散 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 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 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 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A B C D D 管理商业 市场的机构 10年广东卷 14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 主要评议皇帝得失 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A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题眼 古代唐宋代谏官的职能变化 考点 古代皇权加强解析 唐代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即从某个侧面说明了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A君权 不受制约 提法错误 宋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B排除 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 向皇帝负责 C项也不对 答案 D 10年浙江卷 16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 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 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 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 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 解析 抓住时间信息 唐朝 和关键信息 科举制 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 指的是九品中正制 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 排除A项 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 与时间信息不符 排除B项 四书为儒家经典 南宋学者朱熹将 礼记 中 大学 中庸 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 和 论语 孟子 合为四书 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与时间信息不符 排除D项 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故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 C 10年福建卷 14 朱子语类 云 唐制 每事先经由中书省 中书做定将上 得旨 再下中书 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 则门下缴驳 若可行 门下又下尚书省 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 体现三省分权制B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C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D 分做相权加强皇权 答案 B 解析 此题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 显然根据材料和概念的理解 ABC均是正确的 B选项转换换了概念 它不属于监察范畴 启示 新课程一标多本 但历史基本概念是不变的 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到位 也是今后高考必然会考到的 2008山东文综 8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 主要原因在于A 增设机构 独立施政B 分工明确 相互协调 C 一职多官 互相牵制D 简化机构 总揽于上 答案B 10年广东卷 13 北魏均田制实行后 文献中出现了 庄园 一词 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唐代均田制实行后 庄园 一词的使用更普遍 这反映了均田制实施后A 井田制得以恢复B 不存在土地私有现象C 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D 庄园由中央直接管理 解析 C庄园指被圈占的成片土地 证明仍存在土地集中现象 疑 庄园 一词 是不是北魏之后出现的 汉代的豪强地主没有庄园么 10年上海历史卷 6 一个唐朝商人从长安出发 沿着丝绸之路的陆路通道行走 途中可以与他进行商品贸易的国家或地区有A 西域 大食 波斯B 大食 波斯 新罗C 西域 日本 大食D 波斯 新罗 日本解析 此题考察的是第2分册第15课唐朝中外文化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在课文中有 选项中的日本 新罗是不能通过陆路通道过去的 必须走海路 故选A 2010 安徽文综13 西晋杜育的 荈赋 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 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 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 其中最合理的是 A 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 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 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 唐代 茶经 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 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 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B文学作品不能作为信史 但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 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排除A 荈赋 是以茶为主题的作品 出现在西晋 所以排除C 传说不可以作为史实 排除D 2010 全国 卷文综14 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 文选 在唐代备受青睐 宋初仍有 文选 烂 秀才半 之说 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B 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C 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D 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B解答此题 首先要明确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纂的文学总集 文选 文选 中选录了自先秦到齐梁时期的许多诗文作品 本题可以用排除法解答 首先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后 儒学就没丧失过独尊地位 故A不符合史实 其次是唐宋时期 是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高潮时期 故C项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不符合史实 第三 唐朝人喜欢南朝文化太过牵强 应排除 唐太宗时期 实行进士科考诗文策论 符合题意 山东潍坊五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 A 今朝半醉归草市 指点青帘上酒楼 B 勒坊内开门 向街门户 悉令闭塞 C 夜市直至三更尽 才五更又复开张 D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 俱是铺席买卖 答案 B 山东青岛2010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谢灵运在其 山居赋 中说 春秋有待 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 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 采药救颓 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 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 生产分工明确 交换频繁C 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D 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 D 材料一 唐朝 长安中 苏寰 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扬州地当冲要 多富商大贾 珠催珍怪之产 前长史张潜 于辩机皆致之数万 唯寰挺身而去 材料二 唐朝大历 十四年七月 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 无得与人争利 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 罢之 先是 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 扬州 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 多以军储货贩 列置邸肆 名托军用 实私期利 材料三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 尽斡 掌管 利权 判官多至数十人 商贾如织 故谚称 扬一益二 谓天下之盛 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张祜诗云 十里长街市并连 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 禅智山光好墓田 13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商人聚集 货物 商品 丰富 店铺林立 城市繁华 材料一 唐朝 长安中 苏寰 累迁扬州大都督府长史 扬州地当冲要 多富商大贾 珠催珍怪之产 前长史张潜 于辩机皆致之数万 唯寰挺身而去 材料二 唐朝大历 十四年七月 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 无得与人争利 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 罢之 先是 诸道节度观察使以广陵 扬州 当南北大冲 百货所集 多以军储货贩 列置邸肆 名托军用 实私期利 材料三唐设盐铁转运使在扬州 尽斡 掌管 利权 判官多至数十人 商贾如织 故谚称 扬一益二 谓天下之盛 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张祜诗云 十里长街市并连 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 禅智山光好墓田 13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地理位置优越 保护商贸的政策 材料一 陆 睿 原姓步六孤 始十余岁 袭爵抚军大将军 平原王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 鉴谓所亲云 平原王才度不恶 但恨其姓名殊为重复 时高祖 即孝文帝 未改其姓 魏书 卷四十材料二 迁都洛阳后 高祖曰 今恂 即太子 欲违父背尊 跨据恒朔 今山西大同 内蒙古河套一带 此小儿今日不灭 乃是国家之大祸 乃废为庶人 魏书 卷二十二材料三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 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 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 旧染既除 新机重启 扩大恢张 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 陈寅恪 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14 阅读下列材料 民族矛盾 文化冲突 改革面临阻力 孝文帝改革的坚强决心 促进了民族融合 为唐朝大一统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贞观四年 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 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 朝士多言 北狄自古为中国患 今幸而破亡 宜悉徙之河南兖 豫之间 分其种落 散居州县 教之耕织 可以化胡奴为农民 永空塞北之地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 突厥虽云一国 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 今宜因其离散 各即本部署为君长 不相存属 过分则弱而宜制 势敌则难相吞灭 各自保全 必不能抗衡中国 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 此安边之策也 温彦博以为 徙之于河南兖 豫之间 则乘违物性 非所以存养之也 请准汉武故事 直降匈奴与塞下 全其部落 顺其土俗 使为中国幸蔽 策之善者也 彦博曰 王者之于万物 天翻地载 靡有所遗 今突厥穷来归我 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 孔子曰有教无类 欲救其死亡 授以生业 教之礼仪 数年以后悉为吾民 选其酋长 使入宿卫 畏威怀德 何后患之有 上卒用彦博策 处突厥降众 上戒之曰 今令尔为都督 尔宜善守中国法 勿相侵扰 非欲中国久安 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15 阅读下列材料 强行内迁突厥族至中原 将之改造为农民 分散各部 在其旧地设都督府管辖 强行内迁 分而治之 对归附者不加歧视 保全其部落 顺从其习俗 教之礼仪 怀柔政策 办法 在东突厥旧地设都督府 用其首领为官 告诫其守唐法影响 加强了对边疆的管辖 有利于少数民族的发展 唐太宗实行的是开明团结的民族政策 促进了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了民族融合 巩固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008年广东高考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 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 413 徒二万余家于大宁 计口授田 据 魏书 卷三材料二太和九年 485 下诏均给天下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魏书 卷一百一十 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方式有何相同之处 按人口分配土地 2008年广东高考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 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 413 徒二万余家于大宁 计口授田 据 魏书 卷三材料二太和九年 485 下诏均给天下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魏书 卷一百一十 材料二中的土地分配制度经北魏孝文帝推行后 一直沿用到唐代中期 除此之外 北魏孝文帝还推行了那些改革措施 易服装 改汉姓 说汉话 与汉人通婚 改籍贯 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迁都洛阳 2008年广东高考 材料一北魏建国后明显保留了鲜卑的历史传统 继续沿用村社土地分配原则 永兴五年 413 徒二万余家于大宁 计口授田 据 魏书 卷三材料二太和九年 485 下诏均给天下田 诸男夫十五以上 受露田四十亩 妇人二十亩 魏书 卷一百一十 概括说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的溯源 以及这一改革对后世的影响 溯源 汉族先进文化 鲜卑民族传统 影响 均田制为隋唐沿用 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加速了鲜卑族汉化 封建化 进程 促进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环保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验收合同范本
- 2025版汽车维修行业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石矿开采原材料采购与质量控制承包合同
- 流利货架买卖合同4篇
- 2025版食品销售合同签订与食品安全监管流程图
- 2025年铁路车辆运输合同标准模板
- 2025版三亚地下综合管廊非开挖顶管监理合同
- 诺如病毒知识培训的意义
- 2025年度房贷合同样本及注意事项
- 2025年度电子商务合作保密协议范本(含数据安全)
- 2025年机关事务管理局招聘考试大纲
- 中老年唱歌教学课件下载
- 主城区积水易涝点排水防涝管网更新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报告(参考模板)
- 早期现代舞课件
- 碳固持效应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北师大新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乘除法的应用(二)》教案
- 口腔医保政策解读
- 2024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题库附答案详解(精练)
- 油菜病虫害防治课件
- 小学一年级体育上册教案表格式
- 基于主题语境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设计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