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分层设计(全国I卷)学案:第一层练悟篇第5讲数学文化 含解析.doc_第1页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分层设计(全国I卷)学案:第一层练悟篇第5讲数学文化 含解析.doc_第2页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分层设计(全国I卷)学案:第一层练悟篇第5讲数学文化 含解析.doc_第3页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分层设计(全国I卷)学案:第一层练悟篇第5讲数学文化 含解析.doc_第4页
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分层设计(全国I卷)学案:第一层练悟篇第5讲数学文化 含解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资料范本2020版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分层设计(全国I卷)学案:第一层练悟篇第5讲数学文化 含解析编 辑:_时 间:_立体几何中的数学文化题组练透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约有()A14斛B22斛C36斛D66斛解析:选B米堆的体积为25(立方尺).从而这堆米约有22(斛)故选B.2(20xx浙江高考)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Sh.其中S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cm3)是()A158B162C182D324解析:选B如图.该柱体是一个五棱柱.棱柱的高为6.底面可以看作由两个直角梯形组合而成.其中一个上底为4.下底为6.高为3.另一个的上底为2.下底为6.高为3.则底面面积S3327.因此.该柱体的体积V276162.故选B.3九章算术中对一些特殊的几何体有特定的称谓.例如.将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直三棱柱称为堑堵将一堑堵沿其一顶点与相对的棱所在平面切开.得到一个阳马(底面是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和一个鳖臑(四个面均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在如图所示的堑堵ABC A1B1C1中.AA1AC5.AB3.BC4.则阳马C1ABB1A1的外接球的表面积是()A25B50C100D200解析:选B由题意得阳马C1ABB1A1的外接球即为堑堵ABCA1B1C1的外接球.球心在正方形ACC1A1的中心.所以外接球的半径R.表面积为4R250.故选B.4(20xx全国卷)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体ABCDA1B1C1D1挖去四棱锥OEFGH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为长方体的中心.E.F.G.H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ABBC6 cm.AA14 cm.3D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0.9 g/cm3.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_g.解析:由题知挖去的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菱形.对角线长分别为6 cm和4 cm.故V挖去的四棱锥46312(cm3)又V长方体664144(cm3).所以模型的体积为V长方体V挖去的四棱锥14412132(cm3).所以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1320.9118.8(g)答案:118.85(20xx全国卷)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个面.其棱长为_解析:先求面数有如下两种方法由“半正多面体”的结构特征及棱数为48可知.其上部分有9个面.中间部分有8个面.下部分有9个面.共有29826(个)面一般地.对于凸多面体顶点数(V)面数(F)棱数(E)2.(欧拉公式)由题图知.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数为24.故由VFE2.得面数F2EV2482426.再求棱长作中间部分的横截面.由题意知该截面为各顶点都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上的正八边形ABCDEFGH.如图.设其边长为x.则正八边形的边长即为棱长连接AF.过H.G分别作HMAF.GNAF.垂足分别为M.N.则AMMHNGNFx.又AMMNNF1.即 xxx1.解得x1.即半正多面体的棱长为1.答案:261题后悟通立体几何中的数学文化题一般以我国古代发现的球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公式、圆锥的体积公式、圆台的体积公式和“牟合方盖”“阳马”“鳖臑”“堑堵”“刍薨”等中国古代几何名词为背景考查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与表面积等.数列中的数学文化题组练透1大衍数列.来源于乾坤谱中对易传“大衍之数五十”的推论.主要用于解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衍生原理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代表太极衍生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两仪数量总和.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隐藏着的世界数学史上第一道数列题其前10项依次是0,2,4,8,12,18,24,32,40,50.则此数列的第20项为()A220B200C180D162解析:选B由0,2,4,8,12,18,24,32,40,50.可得偶数项的通项公式为a2n2n2(nN*)则此数列的第20项为2102200.故选B.2九章算术中有一题:今有牛、马、羊食人苗苗主责之粟五斗羊主曰:“我羊食半马”马主曰:“我马食半牛”今欲衰偿之.问各出几何其意思是:今有牛、马、羊吃了别人的禾苗.禾苗主人要求赔偿五斗粟羊主人说:“我羊所吃的禾苗只有马的一半”马主人说:“我马所吃的禾苗只有牛的一半”若按此比例偿还.牛、马、羊的主人各应赔偿多少粟?在这个问题中.牛主人比羊主人多赔偿()A.斗粟B斗粟C.斗粟D斗粟解析:选C法一:设羊、马、牛主人赔偿的粟的斗数分别为a1.a1.a3.则这3个数依次成等比数列.公比q2.所以a12a14a15.解得a1.故a3.a3a1.故选C.法二:羊、马、牛主人赔偿的比例是124.故牛主人应赔偿5(斗).羊主人应赔偿5(斗).故牛主人比羊主人多赔偿了(斗)故选C.3“斐波那契”数列是由十三世纪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发现的数列中的一系列数字常被人们称为神奇数具体数列为:1,1,2,3,5,8,13.即从该数列的第三项开始.每个数字都等于前两个相邻数字之和已知数列an为“斐波那契”数列.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若a2 021m.则S2 019()A2mBCm1Dm1解析:选D因为an2anan1anan1ananan1an2an1anan1an2an3an2anan1an2an3a2a1a2Sn1.所以S2 019a2 0211m1.故选D.题后悟通1数列中的数学文化题一般以古代数学名著中的数列问题为背景.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及递推关系2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将古代实际问题转化为现代数学问题.掌握等比(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算法中的数学文化题组练透1公元三世纪中期.数学家刘徽发现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逼近圆的面积.并因此创立了割圆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近似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设计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为(参考数据:sin 150.258 8.sin 7.50.130 5)()A12B24C36D48解析:选B按照程序框图执行.n6.S3sin 60.不满足条件S3.10.执行循环;n12.S6sin 303.不满足条件S3.10.执行循环;n24.S12sin 15120.258 83.105 6.满足条件S3.10.跳出循环.输出n的值为24.故选B.21927年德国汉堡大学的学生考拉兹提出一个猜想:对于任意一个正整数.如果它是奇数.对它乘3再加1.如果它是偶数.对它除以2.这样循环.最终结果都能得到1.该猜想看上去很简单.但有的数学家认为“该猜想任何程度的解决都是现代数学的一大进步.将开辟全新的领域”至于如此简单明了的一个命题为什么能够开辟一个全新的领域.这大概与其蕴含的“奇偶归一”思想有关如图是根据考拉兹猜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处应填写的条件及输出的结果i分别为()Aa是偶数?6Ba是偶数?8Ca是奇数?5Da是奇数?7解析:选D由已知可得.处应填写“a是奇数?”a10.i1;a5.i2;a16.i3;a8.i4;a4.i5;a2.i6;a1.i7.退出循环.输出的i7.故选D.题后悟通辗转相除法、更相减损术、秦九韶算法、进位制和割圆术都是课本上出现的算法案例其中.更相减损术和秦九韶算法是中国古代的优秀算法.课本上的进位制案例原本不渗透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但命题人巧妙地将烽火戍边的故事作为背景.强化了试题的“文化育人”功能.概率中的数学文化题组练透1(20xx全国卷)西游记 三国演义 水浒传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瑰宝.并称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某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情况.随机调查了100位学生.其中阅读过西游记或红楼梦的学生共有90位.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80位.阅读过西游记且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共有60位.则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A0.5B0.6C0.7D0.8解析:选C设调查的100位学生中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为x.则x806090.解得x70.所以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0.7.故选C.用Venn图表示调查的100位学生中阅读过西游记和红楼梦的人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易知调查的100位学生中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为70.所以该校阅读过西游记的学生人数与该校学生总数比值的估计值为0.7.故选C.2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勾五步.股一十二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步和12步.问其内切圆的直径为多少步?”现从该三角形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内切圆的概率是()A.BC.D解析:选C因为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步和12步.所以其斜边长为13步.设其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512(51213)r.解得r2.由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得此点取自内切圆内的概率P.故选C.3齐王与田忌赛马.田忌的上等马优于齐王的中等马.劣于齐王的上等马.田忌的中等马优于齐王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中等马.田忌的下等马劣于齐王的下等马.现从双方的马匹中随机选一匹马进行一场比赛.田忌获胜的概率是()A.BC.D解析:选A从双方的马匹中随机选一匹马进行一场比赛.对阵情况如下表:齐王的马上上上中中中下下下田忌的马上中下上中下上中下双方马的对阵中.有3种对抗情况田忌能赢.所以田忌获胜的概率P.故选A.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把三角形的田称为“圭田”.把直角梯形的田称为“邪田”.称底是“广”.称高是“正从”.“步”是丈量土地的单位现有一邪田.广分别为十步和二十步;正从为十步.其内有一块广为八步.正从为五步的圭田若在邪田内随机种植一株茶树.求该株茶树恰好种在圭田内的概率为()A.BC.D解析:选B由题意可得邪田的面积S(1020)10150.圭田的面积S18520.则所求的概率P.故选B.5.太极图是以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图案.它形象化地表达了阴阳轮转、相反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理.展现了一种相互转化.相对统一的形式美按照太极图的构图方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O被函数y3sinx的图象分割为两个对称的鱼形图案.如图所示.其中小圆的半径均为1.现从大圆内随机取一点.则此点取自阴影部分的概率为()ABCD解析:选B函数y3sinx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6,0)和点(6,0).则大圆的半径为6.面积为36.而小圆的半径为1.两个小圆的面积和为2.所以所求的概率是.故选B.题后悟通概率中的数学文化题一般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背景.考查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从实际问题背景中概括出相关的概率模型求解.函数中的数学文化题题组练透1.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内容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如图所示的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充分体现了相互转化、对称统一的形式美、和谐美定义:图象能够将圆O的周长和面积同时等分成两部分的函数称为圆O的一个“太极函数”.给出下列命题:对于任意一个圆O.其“太极函数”有无数个;函数f(x)ln(x2 )可以是某个圆的“太极函数”;正弦函数ysin x可以同时是无数个圆的“太极函数”;函数yf(x)是“太极函数”的充要条件为函数yf(x)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命题为()ABCD解析:选A过圆心的直线都可以将圆的周长和面积等分成两部分.故对于任意一个圆O.其“太极函数”有无数个.故正确;函数f(x)ln(x2 )的图象如图所示.故其不可能为圆的“太极函数”.故错误;将圆的圆心放在正弦函数ysin x图象的对称中心上.则正弦函数ysin x是该圆的“太极函数”.从而正弦函数ysin x可以同时是无数个圆的“太极函数”.故正确;函数yf(x)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则yf(x)是“太极函数”.但函数yf(x)是“太极函数”时.图象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图.故错误故选A.2.在九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