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端午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2、会写“午、节”等7个字。3、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二、学情分析读好长句子虽然有一定困难,但是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因此,要通过学生实践尝试,然后发现问题进行指导,不但要培养学生不读破句的能力,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感。切不可采用范读简单的模仿来达到目标。三、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四、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五、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六、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午、节、叶”等7个生字;2.归纳本课生字使用的“加一加”、“减一减”以及形近字的识字方法;3.有感情朗读课文,知道端午节的历史来源,感受祖国的传统节日文化。课时重难点会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生字的识记。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1.同学们,我们先来你猜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得出来。谜题是:一个白胖子,裹着绿毯子,腰里扎根细绳子。打一食物。(同学举手回答)2.对了,同学们太聪明了,都能猜得出来是粽子(出示一条粽子),你们看,这就是粽子。同学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都喜欢吃粽子,那你们知道粽子都是在哪个时候超市里卖得最多,人们吃得最多?(生:端午节)。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和端午节、粽子有关的课文端午粽,齐读课题。二、整体感知课文1.听一遍课文录音,圈出课文的生字。2.课文中说到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你们知道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吗?我们来看一个短视频,回答问题。/youeryuan/huiben/59851.html.请学生回答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是因为屈原他非常地爱国,用尽了自己能想到的办法救自己的国家,可是没有用。由于他不想看到自己的国家投降,所以最后他选择了投汨罗江。人们都不相信他死了,以为他在河神家做客呢。怕他饿了,于是人们就想到了包粽子投到汨罗江给屈原吃。屈原投江的日子是端午,所以才有了后来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三、指导书写,练习1.那么我们知道了屈原和粽子的故事,我们课文里又说了端午节粽子的什么故事呢?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我们先解决课文的生字。2.学习“真”字(1)有同学有疑问了,“真”字在生字中不是第一个啊,为什么要放它在第一个呢?因为“真”字写的时候特别容易出错,有谁可以提醒一下大家呢?(生:“真”字书写要注意里面是三横而不是两横。)你有什么方法记住“真”字?(生:加一加的方法,十加具。直加八)。写“真”字的时候还要和“具”字区分开来。3.学习“豆”字“豆”字是一个独体字,写的时候注意最后一笔横要写长一点,托住整个字。谁能给生字组词。4学习“节”字我们刚刚过去了一个节日,那就是“清明节”,“节”字组词就有很多,我们开火车来说一说组词。这里这个“节”是上下结构的字,部首是“艹”,你还能说出其它带有“艹”字头的字吗?5学习“米”字我们在田字格里看看这个字,连在一起就是个“米”字了,也称为“米字格”。“米”字的笔顺要注意什么,请生回答。“米”字的笔顺要先写点和短撇再写横。不要把笔顺写反了。6学习“午、叶、分”这三个字有一定的规律,现在分小组进行讨论。(1)字的读音,结构,部首,你用什么办法记住它。(2)“午”字和“牛”字的区别,属于形近字识记法识记。(3)“叶”字和“什”字也属于形近字,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口加叶)。“叶”字逆时针转90就成为了新的字“古”。同学们的识字出现了新的思维。(4)“分”字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式认识它(八加刀),还可以用多音字的方法记住它,它还有另一个读音,第四声,请生组词。四、生字回顾,总结识记方法(一)桃花朵朵开1.开火车读每一个生字。2.分类识记生字(1)加一加:叶、真、分(2)减一减:午(3)猜字谜:分(4)形近字:叶、午五、课堂检测1.“真”字共有( )画,第九笔是( ),可以组成词语:( )、( )。2.“节”的部首是( ),我还知道这些字也是这部首:( )、( )、( )。六、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