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理工科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专科)培养计划( 2005级)一、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建设需要,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化学、化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化工技术应用能力,能够在化工企业等相关单位从事分析、监测、技术应用、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3掌握化工产品,化学样品等物质的分析、技术应用和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初步具有分析和监测、技术应用的能力。4 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状况。5掌握本专业中外文献、资料查寻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初步具有本专业的技术应用、实验研究等基本技能以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三、主干学科 四、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有机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化工工艺设计、环境监测等。五、主要实践性环节劳动或社会调查、化工原理等课程设计、技能培训、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六、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有机分析实验等。七、 标准学制:三年八、 授予学位九、周次分配 学年周数项目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小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理论教学1616161616888入学教育、军训33实习2135劳动11课程设计22毕业设计(论文)1111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1)(1)考试1111116合 计201819202020117十、教学进程安排周次学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一二三四/五六符号说明: 理论教学 入学教育、军训 实习 劳动 / 课程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考试 技能培训十一、课程教学进程表性质类别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实验实践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内课外一二三12345616周16 周16周16周16 周8周必修课公共基础11001011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3483993210010121毛泽东思想概论2.54024162310010131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3.55639173410020111思想道德修养2.54020202510020121法律基础2322482619010071体育1363062719010081体育1363062819020011体育1363062919020021体育13630621007070011大学英语3.5565641107070021大学英语3.5565641207070031大学英语3.5565641307070041大学英语3.5565641409010011高等数学(上)4646441509010021高等数学(下)4646441603050011 大学计算机信息基础3.556282841703050111计算机语言( )464323241819小 计478326786094191896课程教学进程表(续)性质类别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实验实践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内课外一二三12345616周16 周16周16周16 周8 周必修课专业基础或专业109020011普通物理348483209020021普通物理232322309050011普通物理实验2.032322409040241科技信息检索232324509040161无机化学464644609040171无机化学232322709040121有机化学696966809040131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696966909040041化工原理4646441009060011无机化学实验2323221109060021无机化学实验2323221209060031分析化学实验2323221309060041分析化学实验2323221409040061仪器分析232161621509040071仪器分析232161621602019003电工与电子技术464442041709040101分析化学4646441809040111分析化学2323221909060051有机化学实验3484832009060061物理化学实验2323222109060071化工原理实验232322小 计60960636324671914124课程教学进程表(续)性质类别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实验实践各学期周学时分配课内课外一二三12345616周16周16周16周16 周8周限选课专业方向109040251电化学分析23216162209040031有机分析46432324309040021环境化学348483409040261环境监测36432328509060081环境工程实验248486609040271色谱分析23216162小 计162881441444714专业方向709040051专业英语232322小 计232322专业方向小 计任选课专业拓展类109040141生物化学工程232322209040281化学反应工程232324309040011化工工艺设计232322409040291化工分离工程232324509040081废弃物的资源化348483609040301绿色化学232324小 选课最低学分1专业拓展类选修课62人文社科经管类43自然科学类3小 计13十二、集中实践性环节教学进程表性质类别序号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周数各学期周学时分配一二三12345616周16周16周16周16周8周实践性环节实践实习109040311技能培训421818209041001生产实习441918-20300000011入学教育,军训231-3400000021劳动1118小 计111031213课程设计509040321课程设计2219-20609040331毕业设计111110-20小 计1313211其他小 计十三、毕业生应获得的最低学分数专业方向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实践性环节形势与政策教育小计专业拓展类人文社科经管类自然科学类应用化工技术10718643253166十四、课程学时分配表专 业 方 向课 程 性 质课内总学时占课内总学时百分比应用化工技术必修课公共基础课83235.9%专业基础课96041.4%限选课 320 13.8%任选课专业拓展类964.1%人文社科经管类642.8%自然科学类482.0%小 计2320100%实践环节总周数=22 实践教学总学时=562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1490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1.3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限选课任选课专业拓展类人文社科经管类自然科学类小 计实践环节总周数=实践教学总学时=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必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限选课任选课专业拓展类人文社科经管类自然科学类小 计实践环节总周数=实践教学总学时=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必修、限选课理论教学总学时:实践教学总学时=十五、德、体、美等素质和能力的其他培养方法、措施及安排活动名称安 排 学 期安 排 假 期备注12345612345暑期社会实践技能竞赛各类体育比赛职业素质教育十六、有关说明1.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未列入课程教学进程表,按专题进行,每学期完成一个学分。2. 军训共计4学分,包括军事技能训练2学分和军事理论2学分。军事理论2学分未列入教学进程表,在军训期间和第一学期的双休日进行。3. 技能培训共计4学分,两个学分在课堂内完成,另两个学分在双休日等业余时间完成。4. 毕业教育与就业指导2学分,未列入教学进程,在最后一学期内分散进行。专业系部主任:壮亚峰二级学院院长:沈京一教务处审核:学校审批:2005年7月 16日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制三年,培养适应现代化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基础厚、知识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分析监测能力,能够在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等相关单位从事分析监测等专业技术工作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自从02年开始招生,已有四届、一百多名学生在校学习。02级已经在今年6月毕业,就业率100%,月工资1000-2000元不等。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1、在三年内必须通过计算机二级或三级考试;2、在三年内力争通过英语三级或四级考试;3、在三年内必须通过国家劳动保障部组织的分析测试工中级考试;4、三年内修读完成167学分。无机化学知识要点课程编码:09040161/09040171 学时:64+32 学分:4+21、化学热力学初步了解内能、焓、熵、热力学第一定律等;掌握标准反应热等的计算方法;学会利用自由能状态函数研究化学反应的自发性;掌握用自由能变量计算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及在相应条件下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2、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了解化学反应速度、反应机理、基元反应、反应级数、反应分子数、碰撞理论和过渡状态理论等;掌握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等的计算方法;运用自由能函数加深对化学平衡移动的理解,理解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并且用活化能的概念解释其影响,了解反应速度与催化剂的关系。3、电离平衡 酸碱理论初步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的基本含义,了解活度、活度系数、离子强度等概念;掌握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原理及其有关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组成,理解缓冲作用原理,掌握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掌握四类盐的水解平衡及溶液PH值的计算;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内容,认识酸碱互变的辨证关系。4、沉淀反应掌握溶度积原理及其运算和应用,初步了解水合离子的热力学函数;初步了解水合离子的热力学函数。5、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基础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理解标准电极电位的意义,掌握电极电位的作用;运用能斯特方程了解离子浓度及溶液酸碱度变化对电极电位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了解电池电动势与自由能变化的关系,并以此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计算平衡常数。6、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几率密度等概念;了解用四个量子数来确定原子轨道的意义;能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三个原理。掌握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掌握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7、固体结构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本章重点讨论晶体中的离子晶体,其次是金属晶体、分子晶体和分子间力。一 晶体结构与类型晶体具有一定的几何外型,确定的熔点和沸点,并呈现各向异性。晶体的许多性质与其内部结构有关,组成晶体的原子、分子或离子在空间按一定规律呈周期性排列。将组成晶体的微粒作为三维空间的诸点联结起来形成的空间格子叫做晶格,用以表示晶体微粒的周期性排列。在晶格中,能代表晶体结构特征的最小重复单元叫做晶胞。无数个晶胞在空间周期性的紧密排列则组成晶体,展现了组成警惕的微粒采取密堆积的结构模式,所谓密堆积就是在单位体积中容纳的粒子数尽可能多,或者说,一个球形微粒在空间尽可能多地与其他微粒相接触。主要的密堆积方式有:六方最密堆积、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和体心立方密堆积。根据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间作用力的不同,可将晶体分为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和分子晶体。掌握四类晶体的分类依据和物理性质。还有些物质属于混合晶体。二 金属晶体多数金属晶体以三种密堆积方式存在。金属键理论有电子海模型和能带理论,利用这两种理论,可以说明金属的导电、导热、延展性和金属光泽等性质。三 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结构类型:典型的AB型离子晶体结构有三种:NaCl型、CsCl型和ZnS型。其类型与正负离子半径之比的关系即为半径比规则。应该注意,由于离子半径数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和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有时由半径比规则推测出的离子晶体类型与实际情况不完全吻合。离子半径:设想离子呈球形,可由实验测定出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离子中心的距离,经一定推算可确定离子半径。实际上,同一种离子在配位比不同的离子晶体中,其离子半径是不相同的。离子半径的变化规律是:(1)同一元素的单原子负离子的半径原子半径单原子正离子的半径,而且正电荷越大,其半径越小;(2)同族元素中,有相同电荷的单原子离子半径自上而下逐渐增大;(3)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带正电荷越多的单原子正离子半径越小,带负电荷越多的单原子负离子,其半径越大。离子极化:离子处在电场中时,其电子云发生变形,产生诱导偶极,表明离子具有变形性,以极化率来量度;离子本身带有电荷产生电场,使其他离子变形,离子的这种能力称为离子的极化力。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之间能够产生相互变形的作用,称为离子极化作用。离子极化能导致电子云产生较大程度的变形与重叠,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键型的过渡缩短了离子间的距离,进而使离子晶体结构类型改变,相应物质的性质也会发生改变。晶格能:离子晶体中离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可以用晶格能来量度。在标准状态下,由单位物质的量的离子晶体生成气态正离子和气态负离子所吸收的能量称为晶格能,用U表示。晶格能的数据可以由实验测定和理论计算两类方法得到。四 分子晶体及分子间力分子晶体的构型也有面心立方等密堆积形式。分子晶体中,分子间通过分子间力或氢键结合在一起。分子间力与分子的极性、变形性有关。分子的偶极矩和极化率:分子的偶极矩是用来表征分子极性的物理量。偶极矩等于分子的正电荷中心(或负电荷中心)所带电量Q与正负电荷中心距离l的乘积: = Ql偶极矩是一个矢量。对于非记性分子,=0。极性分子具有固有偶极。分子的极化率是表征分子变形性的物理量。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正负电荷中心被分开或进一步拉大的过程叫做分子的极化。任何分子都具有变形性。分子越大。其变形性也越大。分子间力:由于分子具有变形性,无论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当它们相互靠近时,分子间总会产生吸引作用,称为分子间力。分子间力有三种,分别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通常情况下,以色散力为主。分子间力主要影响分子晶体类物质的物理性质。根据分子间力的大小,可以比较某些物质的熔点、沸点的高低。氢键:当氢原子与电负性大、半径小的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时,这种氢原子能与另一电负性大、半径小的、有孤对电子的原子之间产生吸引作用(这种作用远比化学键弱,但通常比分子间力要大些),称其为氢键。在氢键中,与氢原子相连的两个原子可以是同种元素,也可以是不同种元素。氢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氢键广泛存在于水、无机酸和醇、胺、羧酸等有机物中。氢键可分为分子内氢键和分子间氢键。氢键的存在影响物质的性质,例如,沸点、熔点、密度、黏度等。8、配合物结构配合物结构理论有价键理论、晶体场理论、配位场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前两种理论是基础无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主要用来阐释配合物的空间构型、磁性和稳定性。一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和磁性配合物的空间构型:这是指配位体在中心离子或原子周围排布的几何构型。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与中心离子和配体的种类有关。配合物的磁性:这是研究配合物的重要实验数据之一。含有未成对电子的配合物具有顺磁性,不含有未成对电子(形成体的电子全部偶合成对)的配合物具有反磁性。通常用磁矩来表征配合物在磁场中产生的磁效应。通常磁矩与配合物的未成对电子数n之间的近似定量关系是: = n(n+2)0.5B.M磁矩可以借助于磁天平测得,从而可以确定未成对电子数。二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价键理论的要点是:(1)配合物的形成体与配合物以配位键结合,即配体的孤对电子进入形成体的空的价电子轨道;(2)形成体以杂化轨道接受配体提供的孤对电子,配合物的空间构型不同,形成体的杂化方式不同。价键理论讨论配合物结构的基本思路是:由实验测得的磁矩计算出形成体的未成对电子数,推测中心离子的价电子分布情况和杂化方式;并确定配合物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以解释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三 晶体场理论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是:(1)中心离子处于配体(负离子或极性分子)所形成的静电场中,中心离子与配体之间靠经静电作用结合。(2)在晶体场的作用下,中心离子d轨道产生能级分裂。(3)在不同空间构型的配合物中,配体形成的晶体场不同,中心离子d轨道的能级分裂也就不同。晶体场中的能级分裂:在八面体场中,中心离子的d轨道分裂为两个能级较高的eg轨道(二重简并)和三个能级较低的t2g轨道(三重简并)。eg轨道和t2g轨道的能量差叫做晶体场分裂能,用0或10Dq表示。晶体场分裂能可以通过实验测得。影响晶体场分裂能的因素有中心离子的电荷数(同一元素与相同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电荷多的0大)、d轨道的主量子数、 (n大,0大,即同族过渡金属相同电荷的金属与同种配体形成配位数相同的配合物,自上而下,0增大)和配体的性质(依光谱化学序)等。0P(电子成对能)的配体称为强场配体,0P的配体称为弱场配体。晶体场中d电子排布:在八面体场中,d电子在分裂后的eg轨道和t2g轨道中的排布符合能量最低原理、Pauli原理和hund规则。对于d1-3,d8-10构型的中心离子,d电子在强场和弱场中的排布是相同的,对于d4-7构型的中心离子,d电子在强场和弱场中的排布是不同的。在强场中形成低自旋配合物,在弱场中形成高自旋配合物。同种元素的低自旋配合物比高自旋配合物相对稳定。晶体场稳定化能:中心离子的d电子在分裂后轨道中的排布使系统的总能量在d轨道未分裂(球形对称场中)时有所降低,这部分降低的能量叫做晶体场稳定化能,用CFSE表示。CFSE与中心离子的d电子数、晶体场的强弱、配合物的空间构型有关。晶体场理论讨论配合物结构的基本思路是:比较晶体场分裂能和电子成对能的相对大小,判断晶体场的相对强弱;确定形成体d电子在分裂后轨道中的排布和配合物的高、低自旋状态;估算出配合物的磁矩。计算晶体场稳定化能,以说明配合物的相对稳定性。9、s区元素一 S区元素的基本特征周期表中,s区(A、A族)元素是活泼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其性质变化的规律性比较强,基本特征如下:碱金属、碱土金属的价层电子构型分别为ns1、ns2。在同一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碱金属,其次是碱土金属。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Cs是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离子半径也逐渐增大;电离能、电负性逐渐减小;金属性、氢氧化物的碱性和碳酸盐的热稳定性等逐渐增强。单质的密度小(轻)、硬度小(软)、低熔点,并具有强还原性,能与许多非金属(如O2、S、X2等)直接反应生成响应的化合物。二 重要反应和重要化合物与氢气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氢化物。与氧气反应生成含氧的二元化合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氢氧化物和氢气。三 锂、铍的特殊性对角线规则 锂、镁的相似性;铍、铝的相似性。10、p区元素(一)P区元素共31种。分三章讨论,本章主要讨论A、A族中的重要元素和化合物。一 硼的重要化合物及其相互转化A族中的元素只讨论硼(铝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在相关章节中会涉及到),B为缺电子原子,起价层电子构型为2s22P1。形成化合物时,硼原子除可形成正常的键外,还可 三中心键,配位数为3,4。硼的重要化合物有乙硼烷、硼砂、硼酸和硼的卤化物。二 碳酸盐碳的最重要的无机化合物是碳酸的盐类,尤其以碳酸盐更为重要,如Na2CO3是工业上重要的“两碱”之一。1 碳酸盐的溶解性:铵和碱金属(锂除外)的碳酸盐易溶于水,在水中CO32-水解而呈碱性。其他金属(Tl除外)碳酸盐均不溶于水。对易溶于水的碳酸盐来说,相应的碳酸青眼溶解度较小。2 金属离子与CO32-、HCO3-的反应:通常用(NH4)2CO3或NH4HCO3作为沉淀试剂(因为NH4+比较容易从系统中除去)。3 碳酸盐的热稳定性:碳酸盐受热分解是吸热熵增的反应,分解产物为金属氧化物和CO2,碱金属的的碳酸盐难以分解。金属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其极化能力越强(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也是影响极化力的因素之一),则碳酸盐的热稳定性越差。通常稳定性变化的顺序是:碳酸盐碳酸氢盐碳酸。但是特例之一是碳酸氢铵比碳酸铵稳定。三 锡、铅的重要化合物及其性质1 氢氧化物:周期表中多数两性氢氧化物属于p区元素的氢氧化物。例如,铝、镓、锗、锡、铅、砷、碲的氢氧化物都是两性的。对于同一主族元素而言,自上而下氢氧化物的酸性减弱,碱性增强;对同一元素来说,高氧化值的氢氧化物酸性比低氧化值的酸性要强,碱性要弱。2 硫化物:锡、铅的硫化物有SnS2(黄色,两性)、SnS(棕色,碱性)、PbS(黑色,碱性)。这些硫化物不溶于水和稀酸,它们的酸碱性与相应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有相似之处。即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的硫化物只有SnS2。3 Sn()的还原性:如果某元素的氢氧化物为两性,则其相应元素的离子易水解,并常常生成沉淀,。如Sn(OH)2为两性氢氧化物,Sn2+易水解,SnCl2水解后生成难溶于水的Sn(OH)Cl。Sn()的另一重要特性是其具有还原性,而且在碱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4 Pb()的难溶盐和Pb()的氧化性:除了Pb(NO3)2、Pb(Ac)2(弱电解质)可溶于水外,大多数Pb()的化合物是难溶于水的。注意它们的颜色。最重要的Pb()化合物是PbO2(褐色),它是一种强氧化剂。11、p区元素(二)本章的重点元素是A族的氮、磷、砷、锑和A族的氧、硫。一非金属单质的基本特性:与金属不同,非金属单质的结构比较多样化。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卤素(X2)、氧气(O2)、氮气(N2)和氢气(H2)等是双原子分子;正交硫(S8)、白磷(P4)等是多原子分子。上述各单质的固体都是分子晶体,其中常温常压下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如溴)或固体(如硫、磷等)。硼、金刚石、晶体硅等是原子晶体,它们有很高的熔点。非金属单质易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例如:O2与O3,正交硫与单斜硫。活泼非金属(如卤素、氧气等)具有强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比较活泼的非金属,如卤素(除氟外)、硫和白磷等在水中或碱中能发生歧化反应。不活泼的非金属,如硼、硅、砷等能从碱中置换出氢气。非金属能与具有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硝酸、热的浓硫酸等)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或酸酐(氧化物)。浓硝酸氧化非金属时,其被还原的产物为NO。二氮的重要化合物和性质 单的重要化合物有氨、铵盐、硝酸和硝酸盐等。1 氨是氮的重要氢化物,其重要性质有三:加合反应:NH3是典型的Lewis碱,与Lewis酸反应生成加合物配合物。取代反应:NH3中H可被取代上乘氨基NH2-、亚氨基 NH- 和氮化物。氧化反应:NH3中N的氧化值为-3,只能做还原剂,被氧、氯、溴等氧化剂氧化。2 铵盐的重要性质是受热易分解,其分解产物因组成铵盐的相应酸的性质不同而异。3 亚硝酸盐:最重要的亚硝酸盐是NaNO,剧毒,并能致癌。NO即可做氧化剂,又可做还原剂,以前者更为重要。4 硝酸:是重要的含氧酸,具有不稳定性、氧化性,并能与有机化合物发生硝化反应。5 硝酸盐:硝酸盐固体受热分解时,其产物因金属离子的性质不同而分为三类(1) 亚硝酸盐和氧气(2)金属氧化物、NO2和氧气 (3)金属单质、NO2和氧气四 砷、碲、铋的重要化合物及其性质1 氢氧化物与含氧酸及其盐重要反应:水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2 硫化物: 颜色;不溶于水和稀酸,As2S3、Sb2S3溶于碱和硫化钠溶液。而Sb2S3、Bi2S3则溶于浓盐酸。五 H2O2的重要性质热力学的不稳定性和动力学的稳定性;弱酸性;强氧化性;弱还原性。六 硫的重要化合物极其性质H2S的重要性质;硫化物;多硫化物;硫代硫酸钠;硫酸;过二硫酸钾。12、p区元素(三)本章主要讨论卤素及其化合物、稀有气体和p区元素化合物性质变化的某些规律性。一卤素单质: 应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制备等诸方面来学习和掌握卤素单质。卤素(A族)的价层电子构型为ns2np5,其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分子间作用力自上而下依次增强,熔点、沸点依次升高。在通常状况下,F2为浅黄色气体,Cl2为黄绿色气体,Br2为红棕色液体,I2是紫黑色固体。卤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其氧化性依F2Cl2Br2I2,的次序变化,卤素离子X的还原性依F -Cl -Br -70 时, 3Cl2 + 6OH - ClO3 - + 5Cl - + 3H2O对于Br2而言,0以下时, Br2 + 2OH - OBr - + Br - + H2O 常温下, 3Br2 + 6OH - BrO3 - + 5Br - + 3H2O对于I2而言,即使0时,生成IO的歧化反应也很快,故I2与碱只能发生如下反应: 3I2 + 6OH - IO3 - + 5I - + 3H2O氟的特性:卤素的电子亲和能按ClBrI顺序变化,但氟的电子亲和能小于氯的电子亲和能;氟只有 -1 氧化值的化合物,一般不表现为正价;F-F键能反常的小,而EB(Cl-Cl) EB(Br-Br) EB(I-I);F -半径小,某形成体形成氟化物时,有利于配位数的增加,同时所形成的氟化物具有较大的键能或晶格能。卤素单质的制备:制备与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由于氟的氧化性很强,只能用电解的方法制备F。当电解熔融的KHF2与HF的混合物时,在阳极上析出F2。工业上,电解NaCl水溶液和熔融NaCl都可以得到氯气。实验室中,用MnO2、KMnO4、K2Cr2O7分别与盐酸反应也都可以得到Cl2。工业上从海水或盐田卤水中制取溴。碘主要从海藻和智利硝石中提取。二共价型卤化物:卤化物是异类重要化合物。活泼金属和比较活泼金属的低氧化态卤化物多是离子型的。它们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性质与晶格能的大小有密切联系。非金属卤化物和区元素的多数金属卤化物都是共价型的。区元素中的一些卤化物也属于共价型卤化物。现以区元素的共价型卤化物为重点,说明它们的制备方法和性质。共价型卤化物通常的制备方法有:()直接合成(,)(,)(不能如此制备)()氧化物与碳、氧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共价型卤化物的性质:()氟化物的特殊性:某些金属卤化物中,其氟化物往往不同于该金属的其他卤化物。如的键型:在气态、液态、固态时,只有均为离子型,在固态时为离子型,其他形态以及其他卤化铝的各态均为共价型。()熔点、沸点:共价型卤化物的熔点、沸点取决于分子间力。通常,同系列卤化物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分子间力增增强,熔点、沸点增高。离子型卤化物的熔点、沸点与晶格能等因素有关;过渡型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变化不规则。()水解:共价型卤化物易发生水解反应。通常,水解生成和相应的含氧酸。例如:()、水解倾向很大,但是水解速率很慢(这与的键价已饱和有关)。实际上,它们内在通常条件下不水解。()卤素配离子:某些卤化物能与卤素离子形成以卤素离子为配体的配离子。例如:+-(黄色)-(无色)三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氯、溴、碘能形成多种含氧酸和相应的盐,其最重要的性质是酸性和氧化性。含氧酸的酸性:可用规则来说明卤素含氧酸的酸性和变化规律。含氧酸极其盐的氧化性;它们都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这一点可以由行营的元素电势图看出。总的变化趋势是:对同一元素来说,随着氧化值的升高,氧化性减弱(在酸性溶液中这一规律更为显著,但、特殊),稳定性增强。四 P区元素的氢化物:氢化物可分为三种类型:离子型(盐型)、共价型和金属型。前两者是最基本的。离子型氢化物的性质见区元素,共价型氢化物均属于区元素的氢化物,特别是AA的共价型的氢化物,其性质变化的规律性更强。在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这些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同族元素的共价型氢化物的变化规律以最具代表性:酸性:自上而下依次增强;热稳定性:自上而下逐渐减弱,键能逐渐变小;还原性:自上而下逐渐增强(没有还原性)。13、d区元素(一)一 过渡元素的通性:价层电子构型为(n-1)d1-10ns1-2,它们都是金属,其特性及某些规律性变化有:原子半径和电离能:同周期过渡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比较小,到了、族原子半径略有增大。这是由于电子逐一加到次外层的亚层中,这些增加的电子处于次外层,有着较强的屏蔽作用,使有效核电荷增加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1526-2025结构胶粘剂粘接前金属和塑料表面处理导则
- 化工制药厂安全培训课件
- 化工公司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养成好习惯课件
-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课件
- 农业公司安全培训总结课件
- 化学试剂安全培训资料课件
- 创意信息安全培训课件
- 内生骨软骨瘤CT课件
- 3《“探界者”钟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语文必修上册
- 2025至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室内装修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2025租房合同范本下载(可直接打印)
- 《公民意味着什么》课件
- 2025辽宁交投集团所属运营公司招聘30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广西福泰印染有限公司年产全棉针织面料3.6万吨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我国小学生课外培训现状调查及问题和建议浅析》10000字(论文)】
- 民航招飞面试常见的面试问题及答案
- 每日食品安全检查记录 (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