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贫水区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第四组 大纲 该报告调查石家庄西部山前的地下水概况 压以及山前地带第四系覆盖的变质岩存在发育压扭性构造 张开性较差 地下水运移困难 赋存空间狭小 属贫水地段 针对此现状 进行了踏勘 物探剖面线的实测 水点的调查以及部分单孔抽水试验工作 并针对此现状 对该地区的开发利用地下水 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需要提出合理建议 第一章概况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概况第三章区域地质概况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五章变质岩区地下水赋存规律第六章变质岩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第一章概况 该区位于石家庄山前贫水区 北起黄壁庄水库X坨河出山口 南至封龙山南南佐村 西至挂云山 抱犊寨 常河村一线 东至小壁 上庄 山尹村一线 勘察区域约300多平方公里 通过多年的水文地质调查和实际钻探资料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 石家庄西部山前地带第四系覆盖下的变质岩 发育压扭性构造 张开性较差 地下水运移困难 赋存空间狭小 属贫水区 近几十年来 随着石家庄市工农业建设的发展 地下水开采强度加大 人畜用水和土地灌溉极为紧张 主要依靠大气降水和石津灌渠输水维持 特别是黄壁庄水库大坝截流后 造成局部第四系地下水枯竭 因此解决用水成了当务之急 第二章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自然地理概况 工作区位于石家庄市区西部鹿泉境内大部 元氏县西北少部 西有太行山山脉出露 东部与石家庄市区平原接壤 地形趋势由西向东倾斜 气候与气象 工作区处于中纬度太行山山脉东侧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春季受大陆性气候影响 蒸发量大 降水稀少 夏季盛行东南风 炎热多雨 降水量集中 秋季晴朗高爽 冬季寒冷干燥少雨 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 第三章区域地质概况 区域地质概况 出露基岩 下部古界甘陶河群1 南寺掌组 下部为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和砂砾岩 千枚岩和板岩 上部为变玄武岩 玄武质角砾岩加板岩 2 南寺组 底部厚 巨厚层状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夹板岩 变玄武岩 下部砂质板岩 变质长石石英砂岩与板岩互层 中部为白云岩 板岩和变质砂岩 上部为变玄武岩及熔岩角砾岩 中元古界长城系1 大红峪组 紫褐 白色中厚层中粒石英岩状砂岩 2 高于庄组 灰色厚层燧石条带白云岩夹细晶白云质灰岩 古生界寒武系1 寒武系下统 紫红色页岩 泥岩 泥质灰岩 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 2 寒武系中统 紫色页岩 砂质页岩夹白云质泥灰岩 巨厚层鲕状灰岩 3 寒武系上统 紫灰色中层泥质条带灰岩 竹岩状灰岩及中厚层白云岩 古生界奥陶系1 奥陶系下统 灰色薄层泥质白云岩 含燧石条带状白云岩 2 奥陶系中统 灰色中厚层角砾状灰岩 泥质灰岩 白云质灰岩 第四系区内南部第四系地层不太发育 主要为上更新统坡积 洪积黄土夹有薄层冲洪积卵石 碎石层 厚度10 30米 中北部第四系较发育 主要为上更新统坡积洪积黄土层 冲积粉砂与亚粘土互层 及全新统冲洪积亚砂土 碎石及卵石层 厚度30 50层 区域地质概况 1 地质构造 工作区位于太行山隆起与华北拗陷交界处 下元古界变质岩总体为复式背斜构造形态 西侧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为复式向斜构造形态 褶皱构造轴向延伸为北东 南西方向 产状呈舒缓状 倾角小于20 区内因遭受过太古代赞皇远东 下元古代吕梁运动和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多期影响 断裂构造较为发育 呈带状出现且延伸较远 其性质以张性的高角度正断层和压扭性逆断层为主 主要方向为北东向和北西向 受两组裂隙交叉的影响 区内的基岩展布构成小的凹陷盆地和隆起的断块山 2 第四纪地质和地貌 本区在石炭纪之后长期处于剥蚀阶段 第四纪时期才有堆积物形成 仅分布在区内山间凹陷盆地及东部山前低洼地带 岩性为残破积碎石层 坡积亚砂土和亚粘土层 南部的漕河 中部的太平河 北部的X沱河受地形切割的影响 沟谷两侧第四系地层审计稍厚 岩性主要为破洪积黄土和冲积砂卵砾石层 区内南部 西部 中部及西北部均为基岩裸露区 属构造侵蚀和构造剥蚀地貌类型 且出露呈近东西走向延伸 在区内形成几个小的构造凹陷盆地 沿太平河 x沱河河谷分布有小型河漫滩及小的阶地 阶地的堆积物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 第四章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一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由于受地形地貌 地质构造的控制 这里的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接收大气降水渗入补给 西部山区底下的侧向径流补给 河渠渗漏补给以及地表水灌溉入渗补给 地下水径流条件受地形 地貌 地层岩性 区域地质构造展布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水位埋深较深主要以人工开采为排泄方式 区内的岩性分布 断裂发育较为复杂 对地下水的赋存有很大曾度的影响 基岩地下水分布不均 二 含水岩组 1 变质岩裂隙含水岩组 位于工作区中段 南段 鹿泉市城区以南至封龙山一带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发育地段 岩组有NE向和NW向两组断层带 在断裂带相交部位 裂隙较发育 地下水动态较稳定 风化裂隙厚度一般在20 50米 构造裂隙的厚度一般在30 40米 实测单井涌水量25 50立方每米小时 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镁型水 矿化度0 5毫克每升 PH值7 4 2 长城系岩溶含水岩组 位于工作区西部金柱 苗峪一带和鹿泉西南方向土门村 东北方向小毕村一线 以高于组含燧石条带白云岩为主的含水岩层 富水性较好 下部有大红峪组石英砂岩为相对隔水层 实测单井涌水量40 50立方米每小时 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 3 寒武系岩溶含水组 该岩组以寒武系中 下统毛庄组和张夏祖灰岩 白云质灰岩为组成的含水层 主要分布在鹿泉市西部白鹿泉 西北部黄岩村一带 富水性较好 含水岩层上下顶底板均有相对隔水岩层 单井涌水量40 50立方米每小时 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水 矿化度0 3 0 5毫克每升PH值7 2 7 8 4 第四系孔隙含水岩组 主要以冲洪积 残破积亚粘土 粘土和含砾碎石层组成的孔隙含水层 位于工作区大面积 覆盖在基岩之上 厚度不均 一般在10 60米 富水性较差 受季节影响水位变化大 现多数呈疏干状态 单井涌水量5 10立方米每小时 3 地形地貌的影响 本区表现为低缓的丘陵区 由于受北东方向和北西方向两组断裂的切割作用 这里被南 北 西三面的低山所环抱 地表接收大气降水的面积较大 地下水补给来源充足 具备入渗 运移 储存的良好条件 径流带方向与构造带的展布密切相关 构造型态对基岩裂隙水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 构造隆起部位地下水有时则会溢出成泉 如工作区的南任村流泉 则是典型的构造抬升成因的泉水类型 泉流量12 5立方米每小时 水温14 水中偏硅酸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均达到天然饮用水的标准 4 岩脉的控制作用 变质岩中的侵入酸性花岗斑岩脉及石英岩脉 因质硬性脆 节理裂隙发育 易于地下水富集 顺其走向的张裂隙中易形成良好的集水空间 而变质岩中侵入的基性辉绿岩脉 则因质柔且裂隙多被后期泥质充填 故透水性差起到阻水作用 三 基岩裂隙发育规律 变质岩裂隙的发育程度受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和地形地貌影响控制 同时也受降水量 补给范围 汇水条件 岩石渗透性能及储水空间等因素影响 地质构造控制富水区的分布 断层性质起着导水和阻水作用 断裂发育深度决定着含水层的埋深 变质岩中岩层的软硬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富水性差异 1 地层岩性 工作区大面积分布变质岩 如甘涛河南寺掌组底部厚层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 南寺组三段的厚层白云岩 一段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 变玄武岩因其结构致密坚硬 张开裂隙发育 连通性较好 富水性较好 2 地质构造 工作区内构造裂隙发育很不均匀 岩体中张开性构造裂隙分布不连续相互连通性差 基岩浅层因受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的影响 裂隙呈不规则状的网状互相连通 所以一般具有导水性 在第四系覆盖区常因裂隙中被泥质充填物堵塞 导水能力差 在基岩风化带裸露地表出 则有利于接收降水补给 但富水性不大 基岩深部的地下水为脉状裂隙水赋存形式 受构造应力的控制其透水性具各向异性 在张开 张扭性断裂带和影响带附近地下水较富集 并且具有承压性 而在压扭性断裂带 多发育闭合裂隙 透水性差且具有阻水作用 四 变质岩构造裂隙水补给 径流 排泄水文地质条件 五 第四系与变质岩之间的水力联系 区内山间及东部山前洼地 分布厚度10 30米不等的第四系地层 地下水的流向总体趋势与地面倾斜方向及季节性河流发育方向基本吻合 由西向东 继而转为东北流向 地下水以水平方向运移 又由于残破积碎石层和冲积沙砾层直接与变质岩接触 通过表层的风化裂隙连通 在接受外界降水补给的情况下 第四系地下水垂向补给基岩裂隙水 六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特征及变化规律 在径流条件较好 水交替作用强烈部位 水质类型较好 以重碳酸钙镁型水为主 矿化度0 5毫克每升左右 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地下水径流条件弱 水交替作用缓慢 水质较差 以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为主 矿化度稍高 在0 7毫克每升左右 工作区内第四系区域地下水以重碳酸硫酸钙镁型水为主 矿化度0 5 0 6毫克每升 PH值7 4 第五章变质岩区地下水赋存规律论证 变质岩区主要有三种构造类型 即北北东向 北西向和东西向构造 其中以新华夏北北东向为主体 构造发育强烈 并且直接控制着地下水径流带的分布状态 伴随其存在的北西15度和北东40度的一组共轭张性裂隙 在此起到了很好的导水作用 另外北西西向构造次之 主要起阻水作用 并且构成一个水文地质单元的边界 与此同时 区内还存在东西向延伸的复式背向斜褶皱带 呈南北等距离排布 这些山脊在地下延伸后形成隐伏的分水岭 对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 构造裂隙的规模 发育程度影响着变质岩中裂隙水的富水性 地下水的埋藏 分布和运移同构造断裂的性质有直接的联系 地下水径流带与构造带的延伸方向基本吻合 垂向上裂隙的发育深度即是地下含水层的深部埋深 工作区西侧分布的碳酸岩透水层和变质岩的岩石节理及风化裂隙 对地下水创造了补给条件 贯通东西的张性断裂构成地下水径流的导水通道 构成凹陷的地形和沟谷具备良好的汇水空间 因此 变质岩分布区地下水是补径排较为完整的以个水文地质单元 变质岩的富水性分区 1 在韩庄 庄窝一带第四系覆盖大面积的甘陶河群南寺组三段的结晶白云岩 其岩性和发育的构造均决定了富水性 地下水呈条带状分布 此间发育的北西西向 北西向断裂可能延伸较远 与长城系和寒武系的含水岩组向连通 具备导水连通 汇水空间等水文地质条件 而且水质良好 有些属于矿泉水 单井流量在30 40立方米每小时 2 南任村一带 构造部位处于复式向斜的核部 基岩裂隙水经过地下自西向东的径流 遇到角度压性断裂构造阻水后 在褶皱带向斜枢纽端水位抬起 上升呈泉自流于地表 实测泉流量为300立方米每天 水温14度 锶及偏硅酸含量均达到矿泉水标准 水质良好 变质岩的贫水区分布 1 封龙山北侧的上寨 北故邑村一带分布的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和辉绿岩脉 裂隙和汇水条件稍差 2 位于北侧陆军学院 北方大院一带 岩性分布为变安山岩及板岩 并且构造规模低 基岩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均不太发育 地下水的补给 径流条件差 岩性 地貌及构造条件上均不具备汇水空间 深部裂隙不太发育 第六章变质岩区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建议 针对石家庄山前贫水区的水文地质调查 对该区今后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 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提出以下建议 1 变质岩富水的埋深有3层 第一层在10 55米 属层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学工艺专业笔试宝典模拟题与答案详解版
- 2025年广告文案设计师职业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承包商安全知识培训题集及答案
- 2025年通信专业招聘笔试高频题库
- 2025年安徽安全员实操题库
- 2025年县级档案馆招聘面试题库大全
- 学前班bpmf教学课件
- 2025年宠物店店长面试模拟题集锦
- 2025年消防干部招录笔试模拟试卷解析
- 课件《两小儿辩日》
-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课件
- DB65-T 4773-2024 生物安全实验室消毒技术指南
-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期间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0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优化方案语文必修上册
- 云南省大中型水电站情况表
- 旅游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 高中历史知识竞赛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课件
- DL-T 5117-2021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PDF解密
-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TB 10638-2019)
- 国家药政法规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