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doc_第1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doc_第2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doc_第3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doc_第4页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必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合计7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王畿)内甸服(服事),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 周王b. 诸侯王c. 卿大夫d. 士2. 据史记.周本纪所载,周自文王以下到幽王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继位为王。由此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是()a. 禅让制b. 宗法制c. 分封制d. 皇帝制3. “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这说明分封制()a. 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b. 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c. 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d. 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4. 某位先秦学者提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应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四种品德,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这位学者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庄子5. “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春秋战国时期持该观点学派应该是()a. 墨家b. 法家c. 道家d. 儒家6. 钱穆在论及先秦诸子思想时说:“要视人之父若其父,不该在个人或家庭生活上浪费和奢侈。把当时社会上最劳苦的生活,即刑徒役夫的生活,作为全人类一律平等的标准生活。”这一论述提及的思想学派是()a. 儒家b. 道家c. 墨家d. 法家7. “三代”姓氏分而为二。“姓”源于母系氏族,多带“女”旁。“氏”主要源于各级贵族的分封。秦汉以来,原来的“氏”大多转化为“姓”,姓氏合而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称为“某氏”,男子反而不称“氏”。这一变化反映()a. 传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溃b. 女权社会为男权社会所取代c. 民族大融合促进姓氏的发展d. 国家的统一使姓氏走向规范8. 下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a. 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 国家一统,皇帝集权c. 疆土辽阔,臣民众多d. 法律严苛,覆盖全国9. 有学者这样评价秦朝及统治者:“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 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d.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10. 汉书载:“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记载反映出汉初统治者试图()a. 推行郡国并行制b. 强化君主专制c. 加强中央集权d. 解决土地兼并11. 有一年,位于辽东的高祖庙和长陵高园殿发生火灾,董仲舒起草了一篇灾异之记奏稿,在奏稿中指责在辽东立高庙不合礼制,发生火灾是上天的警示。皇帝应该整顿吏治,杀一批不法皇亲和大臣以谢天。这主要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a. 春秋大一统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天人感应d. 君为臣纲12. 董仲舒曾对汉武帝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又说:“一国则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一统于天下。”上述观点()a. 迎合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b. 体现社会变革时期的需要c. 融合佛、道思想的新儒学d. 完全背离传统的民本思想13. 魏晋南北朝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 郡县制的推行b. 科举制的设置c. 九品中正制的实施d. 中央集权的加强14. 齐民要术卷一耕田对耕耱技术有详细要求。首先,要求“犁廉耕细”,即要求所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其次,要求根据墒情(土壤湿度情况)确定耕作时间。再次,耕地的深度,要求因时而定。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a. 因时耕作,集体劳动b. 分工细致,技术先进c. 重视农时,精耕细作d.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15. 古代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四大名锦之首,是专供宫廷御用或赏赐功臣之物。云锦配色多达十八种,大量使用金线,形成金碧辉煌的独特风格。其织造工艺高超,用“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 民营手工业b. 官营手工业c. 工场手工业d. 家庭手工业16. 在中国古代冶铸业中,南北朝时某种炼钢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钢的性能,其具体操作是“用生铁的溶液,浇灌到熟铁的刀刃上,并用牲尿和牲脂淬火成钢”,这种炼钢术被称作()a. 高炉炼铁b. 炒钢技术c. 水排冶铁d. 灌钢法17. 唐朝时期,服饰样式多变、色彩绚丽,人们穿着比较开放,这才出现了“慢束罗裙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的诗句。但宋代一改唐代袒胸露背的穿衣风尚,变得十分拘谨而质朴、细腻而含蓄。这种审美倾向的转变是由于()a. 封建经济的发展b. 程朱理学的盛行c. 专制集权的强化d. 审美意识的觉醒18. 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19. “此犁结构完备,特别是犁评、犁箭和犁建三者有机地结合使用,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从而有利于精耕细作。”材料所述的农具出现于()a. 战国b. 西汉c. 唐代d. 宋代20. “古者冢宰制国用,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该材料应该出自()a. 秦律b. 汉书c. 宋史d. 清史稿21. 王安石在山田久欲坼诗中描述:“山田久欲坼,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龙骨已哑哑,田家真作苦。”诗中所描述的工具为()a. b. c. d. 22. 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 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b. 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 规范和稳定社会秩序d. 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23.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这说明草市的出现()a. 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b. 突破了城市坊市间的界限c. 受到官方的大力支持d. 是对自然经济的重要补充24. 据陆游入蜀记载 “市区雄富,列肆繁错,城外南市亦数里。虽钱塘建康不能过,隐然一大都会也。”这里的“南市”在宋代应该属于()a. 晓市b. 夜市c. 村落d. 草市25. 朱熹晚年受到韩胄排斥,学说被视为“伪学”,遭到禁止。但后来朱熹理学一直成为官方哲学,元代恢复科举后,朱学被定为科场程式;在明清两代被列为儒学正宗。这主要是因为朱学()a. 不断发展创新b. 取代佛道正统c. 顺应人性民心d. 迎合统治需要26. 明初,瓷都景德镇有官窑58座,民窑不过20座。但是,到明末,民窑已达到二三百座,并且“官搭民烧”现象逐步增多。这反映了()a.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b. 私营手工业迅速地发展c. 官营手工业已经破产d. 皇室对瓷器的需求减少27. 明清园林是江南不可忽略的景观。以明代为例,南浔镇有8处,双林镇有10处,藏泽镇有4处,盛泽镇有5处。园林可以用于宴集活动,为主人博得了风雅声望,成为文化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市民文化兴盛b. 思想活跃局面再现c. 市镇经济繁荣d. 经济重心逐渐南移28.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读孔子之书,而不拘泥于其书,要敢批评其书,说其未说之话,学仲尼之精神而不仿其形态。这表明李贽()a. 反对尊崇孔子b. 提倡独立思考c. 反对专制皇权d. 批判程朱理学29. 清朝后期“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能反映出清朝推行的政策是()a. 禁止走私贩运b. 抑商、海禁c. 抑制工商业d. 保护森林、渔业资源30. 史料记载:“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说明军机处()a. 保密性强且专管军务b. 参与政务且有决策大权c. 位高权重能制约皇权d. 承旨传达利于强化君权31. 顾炎武是清代学术的开山之祖。他一生激烈批评空谈心性,强调学问不仅要修诸身心,更要达于政事。由此可知其治学思想是()a. 反对君主专制b. 主张工商皆本c. 主张格物致知d. 强调经世致用32. 普罗泰格拉认为,人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价值,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主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这反映出普罗泰格拉()a. 首次承认了人的社会价值b. 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c. 有意缓和古希腊阶级矛盾d. 对人文主义已有新的认识33.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这说明他()a. 强调个体的感受和自由b. 研究重点是社会秩序c. 主张人的品德高于一切d. 注重人的理性和价值34.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重义轻利”;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由此可见,两位先哲相似点是()a. 批判精神b. 加强个人修养c. 自由观念d. 公民意识35. 中世纪某艺术家“开始关注现实的生活和自然,并在作品中表达它们,新人的形象在他的壁画中站立起来,而艺术中禁欲主义的浓眉大眼和蜡黄消瘦的面庞、夸大了比例不准确的人物形体,在他的作品中被革了命”。据此推断,该画家生活在()a. 古希腊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宗教改革时期d. 启蒙运动时期36. 十四世纪以来,画家能够把自己的形象画人宗教作品中,一方面是生动地表明创作者的身份,另一方面是这一时期画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创作”权利,他们可以像赞助人一样出现在重大宗教场合,表现了他们与赞助人一样高贵的想法。材料表明了这一时期()a. 以人为中心的自我意识日益强烈b. 自画像成为普遍的艺术表现手法c. 人与人的社会经济地位日趋平等d. 教会的神权统治受到了沉重打击37.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主人公追求世俗生活、信奉爱情至上,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这与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主人公人含蓄、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差异极大。这种差异主要是源于()a. 家族宗法意识b. 男女社会地位c. 时代文化心理d. 国家政治制度38. 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下面能够体现马丁路德这一宗教思想的是()a. 人权至上b. 神权高于教权c. 信仰得救d. 因行称义二、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每题12分,共24分)。39.(12分) 丞相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秦至汉,丞相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上至天时,下至人事,都是其职权范围。其具体职责包括:选用官吏、劾案百官、执行诛罚这一切大体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用人,二是决策,这就把国家政务中两个最重要的方面包揽了。摘编自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材料二 唐代的丞相不是只有一个人,相权可谓由集体领导,至少有代表皇帝的中书省、代表中央政府最高权力之一的尚书省和监督朝廷的门下省三省首长共同办事,从而构成了一个集体权力结构。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材料三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皇明祖训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丞相制度的设立对皇权的影响?为了限制丞相权力,秦朝是如何设置中央官制的?(3分)(2)材料二中的“集体领导体制”指的是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制度的影响。(4分)(3)据材料三,概括祖训中对丞相制度的看法,并指出 “我朝”指什么朝代?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5分)40.(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 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 若无产者,赴逐雇请,尽心殚力,计岁而受值者,曰长工;计时而受值者,曰短工;计日而受值者,曰忙工。这些长工、短工、忙工以把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换取报酬。摘编自乾隆震泽县志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5分)(2)材料二中的“本”“末”分别指什么?概括材料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并指出该政策的“首倡者”。(4分)(3)材料三中“计日而受值”指的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系的实质是什么。(2分)(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