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发展心理学 武汉大学心理咨询师培训讲稿 尹邓安 电话 13396088598027 62663558邮箱 yda1616 世界近现代史表明 凡是对儿童 0 18岁 教育和心理研究越广泛 越深入的国家和民族 越容易腾飞和强大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从新生命还未开始就进行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把握孩子成长关键期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根据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进行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适宜孩子个性特点进行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和谐而又全面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就是将儿童成长规律与未来社会的需求融为一体的教育 最有问题的教育就是不尊重人 不鼓励人 不等待人的填鸭式的教育 就是牺牲非智力去开发智力的教育 因为这样的教育培养的人不仅智力开发有限 而且缺乏 后劲 最好的教师 就是有思想的教师 总是从孩子成长的轨迹中寻找他现实问题的答案 从而选择最恰当的教育方法 第一节发展心理学概述第一单元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发展心理学是以个体从出生到衰亡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现象为研究对象 单选1 p181 总结出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其前身是儿童心理学 一 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义心理发展包含心理的种系发展 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 民族心理学 和个体心理发展 狭义心理发展仅指个体心理发展 单2 p181 个体发展心理学是对人生全过程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研究 单3 p181 二 心理发展的5个方面的基本性质 一 心理发展有方向性 阶段低级到高级 和顺序性 动作 语言 二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一生全程的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而是按不均衡的速率向前进的 单4 p182 从出生到幼儿期属于第一发展加速期 单5 p182 青春期是第二个发展加速期 单6 p182 三 心理发展的普遍性 共同性 和差异性 特殊性 四 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 五 心理发展中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单7 p182 三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4个方面的任务 一 揭示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人的一生全程划分为胎儿 婴儿 幼儿 童年 青少年 中年和老年期 二 阐明各种心理机能 作用与活动能力 的发展进程和特征 三 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 构造 功能与相互关系 四 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 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 1 遗传素质与环境和教育因素究竟是以什么样的关系制约着心理的发展 2 心理的连续不断发展与阶段性跳跃之间是如何有机统一起来的 3 在心理发展中个体的自生成 自发展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动力之间是怎样取得平衡的 4 不同心理机能发展过程中是否具有各自的 关键期 这一时期与发展可塑性的关系如何 第二单元发展心理学简史 4个阶段 一 儿童心理学诞生的准备阶段 文艺复兴以后 人本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们以自然主义的教育思想为主导 提出了解儿童 尊重儿童的观念 他们强调儿童天性在其心理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教育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 达尔文的 一个婴儿的传略 1876 等儿童心理学的早期研究成果 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研究基础 二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 W Preyer 1882年发表的 儿童心理 单10 11 p183 一书被公认为一部科学的儿童心理学著作 他是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单8 9 p183 三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 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儿童心理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时期 20世纪中期以后 儿童心理学的发展进入了演变和增新的时期 四 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演变 1957年美国的 心理学年鉴 用 发展心理学 取代 儿童心理学 作为章的名称 单12 p184 从此确立了发展心理学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第三单元发展心理学3种研究方式 一 横断研究 横断研究是在短的相同时间段内 同时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发展水平 并进行横向比较 以了解随年龄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 单13 p185 它是最常用的设计方式 单14 p185 二 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是在较长的时间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同一被试组群进行定期的系统的考查 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 单15 p185 纵向研究也叫追踪研究 三 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的交叉设计 这种横断与纵向的交叉研究 单16 p185 第四单元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 一 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单因素论 1 遗传决定论 心理发展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遗传素质的自然显现过程 环境的作用只能促进和延缓遗传素质的自我显现而已 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顿 F Galton 单17 p186 2 环境决定论 心理发展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片面地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育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否认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单18 p186 他的一段名言是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观点的典型写照 遗传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分别重视了遗传素质 环境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制约作用 但两者都因为片面强调一个因素的作用 走向极端而失却科学性 二 二因素论 二因素论主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心理的发展 把两者视为相互孤立存在的因素 他们关注各因素在心理发展中发挥作用的程度 三 相互作用论 相互作用论认为 在心理发展中 遗传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的制约关系 是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的互动关系 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受到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相互作用论的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单19 p186 二 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 皮亚杰 1896 1980 的认知发展理论在过去的数十年中 他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领域最杰出的一个代表人物 1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 皮亚杰认为 心理发展实质上是主体以客体环境的适应 适应的本质在于主体与环境的平衡 他认为心理既不是起源于先天的成熟 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 而是起源于动作 单20 p187 即动作是认识的源泉 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 心理发展的过程是主体自我选择 自我调节的主动建构过程 2 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是认知结构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认知结构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 是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做出反应的组织方式 认知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 scheme 同化 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图式是指动作或活动的结构或组织 单21 p187 同化是指主体将环境刺激信息纳入并整合到已有的图式中 以加强和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 单22 p187 顺应是指主体已建立的认知结构不能同化外界新的刺激 就要按新刺激的要求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或创造心的认知结构 单23 p187 3 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皮亚杰认为成熟 经验 社会环境和平衡是影响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 单24 p188 4 心理发展阶段说 心理发展阶段论观点为 心理发展表现为连续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具有独特的典型特征 各阶段的发展次序是固定的 前一阶段与后一阶段具有连续性 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前提 也是后一阶段的量的积累过程 先前的认知结构包含并融合在后继的结构之中 皮亚杰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的4个阶段为 单25 p188 1 感知运动阶段 0 2岁 这个阶段儿童主要凭借感知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获得动作经验 在这些活动中形成了一些低级的行 为图式 以此来适应外部环境 进一步探索外界环境 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 他知道它并非不存在 这样他逐渐获得了客体永久性 单27 p189 这时认知活动处于感知动作思维水平 只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 单26 p189 2 前运算阶段 2 6 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把上一阶段中获得的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系统 具有了符号功能 开始能够运用语言或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的事物 但还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表现为泛灵性 单28 p189 自我中心 思维的不可逆性 未掌握守恒 单29 p189 3 具体运算阶段 6 7岁 11 12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获得了守恒概念 思维具有可逆性 可以进行逻辑运算 4 形式运算阶段 11 12岁 14 15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摆脱了具体内容的约束 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 能够提出假设 他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分为3个阶段 单30 p189 1 前道德判断阶段 4 5岁 这个时期儿童尚不能判断 他们直接接受行为的结果 属于道德判断之前的阶段 单31 p189 2 他律道德判断阶段 4 5岁 8 9岁 他律道德判断又称道德实在论 这个时期儿童的道德判断以他律为主要特征 3 自律道德判断阶段 8 9岁以后 自律道德判断又称为道德相对论 自律道德判断是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己的主观价值标准所支配 单32 p189 二 弗洛伊德按其情欲说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学说的中心思想是情欲说 认为心理发展的动力来自性本能 利比多 并强调人有追求自我快乐的本能 追求性欲的满足就是心理发展的内驱力 1 口唇期 0 1岁 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 吮吸本能能产生快感 2 肛门期 1 3岁 这个时期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到肛门区域 排泄能产生快乐 3 前生殖器期 3 6岁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生活主要是指儿童对异性父母的一种爱恋 即恋母情结 恋父情结 这一早期的亲子依恋 被弗洛伊德描述为 俄底普斯情结 即恋母情结 4 潜伏期 6 青春期 进入潜伏期 其性的发展便呈现一种停滞的或退化的现象 也可能完全缺乏 也可能不完全缺乏 利比多受到压抑 性能量转移到创造性的游戏活动和学习中去 5 生殖期 青春期 始于青春期 贯穿于整个生命周期 青春期的特点 青春期的发展 个体的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 同时 到了青春期 容易产生性的冲动 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 三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8个阶段理论 重点 单33 p190 艾里克森 19021994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 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学说既承认性本能和生物因素的作用 同时更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的作用 认为现代人的一切心理上的变态都是人的本性需要和社会要求不相适应乃至失调所致 人在克服心理与社会日矛盾和危机时 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心理社会经验 从本质上讲 社会环境决定了与任何特定阶段和相联系的危机能否获得积极的解决 单34 p190 1 婴儿前期 0 2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 单35 p190 克服怀疑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希望品质 单36 p190 2 婴儿后期 2 4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 单37 p190 克服羞耻感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意志品质 单38 p190 3 幼儿期 4 7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 克服内疚感 单39 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目标品质 单40 p190 4 童年期 7 12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 克服自卑感 单41 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能力品质 单42 p190 5 青少年期 12 18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形成角色同一性 防止角色混乱 单43 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诚实品质 单44 p190 6 成年早期 18 25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 避免孤独感 单45 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爱的品质 单46 p190 7 成年中期 25 50岁 这个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 避免停滞感 单47 p190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关心品质 单48 p190 8 成年后期 50岁以后 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 避免失望或厌恶感 单49 p191 良好的人格特征是智慧 贤明品质 单50 p191 艾里克森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特点 1 人格发展是自我逐渐形成的过程 2 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 即他将个体一生人格发展视为连续的而又具有不同阶段特质的统一的过程 3 人格发展是连续一生的发展进程 他的心理发展阶段划分包括从出生到衰亡整个人生历程 4 二维性的发展阶段说 即他不是一维的纵向发展观 而是强调人格发展的成功与否与横向维度上的两极内容有关 四 班杜拉 A Bandura 的社会学习理论 他 1925 美国心理学家 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仍然在于说明 预测和控制行为 这一理论也超越了传统行为主义的局限性 成为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性理论 单51 p191 1 三元交互决定论 班杜拉认为 在人的心理机能中 人的内部因素 行为和环境影响三者之间互为决定因素 三个决定因素之间是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 2 观察学习 个人通过观察他人行为及其强化结果 习得某些新的反应 单52 p191 3 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 五 维果斯基的文化 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 1 文化 历史发展理论 他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两类 前者的发展受个体的生物成熟所制约 后者的发展则受社会文化 历史所制约 心理实质是社会文化历史通过语言符号的中介而不断内化的结果 单53 p192 2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所谓心理发展就是指 一个人的心理是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 在低级心理机组的基础上 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单54 p192 3 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 1 最近发展区 思想 最近发展区 是指 在有指导的情境下 儿童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单55 p193 实际上这种差异就是教育教学所带来的发展 是潜力的开发 2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单56 p193 环境和教育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也决定着智力的发展 其决定作用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 水平 速度和活动特点上 教学可视为 人为的发展 因此教育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 3 学习的最佳期限 对儿童的教育教学必须以生物成熟为前提 又要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最佳期限就是建立在正在开始又尚未形成的机能之上 如果错过学习某一机能的最佳年龄将不利于其发展 教育教学的最佳期限也就是儿童最容易接受有关教育教学影响的时期 单57 p193 六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柯尔伯格 1927 1987 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 他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人的道德发展 单58 p193 人的道德判断随年龄发展而发展的趋势却是一致的 大致可分为3种水平 6个阶段 单59 p193 1 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 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 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 以免受到惩罚 第二阶段 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 单60 p193 2 习俗水平第三阶段 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 考虑他人和社会对一个 好孩子 的期望和要求 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 在这个阶段 儿童已经开始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的关心别人的需求 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单61 p194 第四阶段 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单62 p194 3 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 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法律不再是死板的 一成不变的条文 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来改变 单63 p194 第六阶段 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个体 其认识超越了法律 认为除了法律以外 还有诸如生命的价值 全人类的正义 个人的尊严等更高的道德原则 单64 p194 柯尔伯格认为 儿童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这与儿童的思维发展有关 单65 p194 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只能决定发展的速度或改变其道德的内容 但不能改变它的发展顺序 在生活中 要让儿童不断接触道德环境和道德两难问题 以促进儿童道德的发展 单66 p194 三 教育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1 教育具有引导和促进心理发展的作用 首先 教育为个体发展提供方向 其次 教育 尤其是学校教育给个体发展更科学 更系统 更全面 更深刻的影响 第三 恰当而又得力的教育为个体能动发展创造主观条件 第四 教育的主导作用更表现在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2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选择启发的时期 年龄阶段与当时心态 3 教育的内容 教材 和教法要适合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 4 教育与孩子的性格形成的关系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吹毛求疵 谴责他人 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反抗他人 一个孩子在充满恐惧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害怕 担心 忧虑 一个孩子在充满嫉妒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贪得无厌 一个孩子在充满耻辱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自觉有罪 一个孩子在充满怜悯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自哀自怨 一个孩子在充满宽容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耐心 一个孩子在充满鼓励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自信 一个孩子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赏识他人 一个孩子在充满认同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爱惜自己 一个孩子在充满被接受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爱这个世界 一个孩子在充满被肯定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立定志向 一个孩子在充满分享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慷慨 一个孩子在充满公正诚实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坚持正义 一个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信任他人 一个孩子在充满友善的环境下成长 他就学会热爱人生 附 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 培养高素质的优秀学生 哈佛大学教育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用多方面的研究证明 人有7种不同的智力 语言的智力2 逻辑 数学的智力3 视觉 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5 音乐的智力6 人际交往智力进入内心的智力 爱因斯坦说 想像比知识更重要 他的相对论中的公式E mc 就是通过想象而提出来的 达 芬奇既是画家 又是科学家 门捷烈夫的化学元素期表也是通过想象而提出来的 并不是通过单纯的死记硬背提出来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心理特点 1 对自然界和科学现象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兴趣 2 从小具有一种自发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想象力 3 具有强烈的自我成长动机和成就动机 4 高度的创新性 独立性和求异性 5 具有反潮流精神 不追求物质利益 6 刻苦 顽强 百折不挠的精神 决定孩子一生的8种能力抉择能力策略思考能力学习能力 激发学习动机明白学习价值创造激励环境鼓励自信心赞扬取得的进步 调整学习情绪孩子焦虑产生的9个原因父母期望只值过高个人对学习有过高的目受同学的讥笑接触比自己强的同学父母之间互相矛盾的教育父母老师要求过严动辄受到批评多次受到挫折父母本身的焦虑 养成学习习惯A 计划学习 确定学习目标先整体后部分记好笔记强化过度学习复习计划B 学习成功的9大诀窍专注持之以恒制订目标预习作好笔记不留问题精益求精善学善问多做练习判断风险能力道德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化解危机能力生活能力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婴儿期的年龄范围是0 3岁 单67 p194 这个时期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都非常迅速 是人生发展的第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 第一单元婴儿期的动作发展一 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 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没有动作 婴儿心理就无从发展 二 婴儿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三 婴儿动作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四 婴儿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二 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1 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2 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 3 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 头尾原则 从上到下 即从头部开始向脚部发展 2 近远原则 从中心到外周 即从身体的中轴部位向周边部位转移 3 大小原则 粗细指向 即从粗的动作向精细的活动发展 从大肌肉动作向小肌肉动作发展 三 婴儿主要动作的发展 一 手的抓握动作五指分化抓取物体与视动协调活动对婴儿心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主动探索和认识周围事物 2 开始操作工具 使动作具有间接性 3 使动觉 触觉 视觉等多种感觉协调活动 为知觉发展奠定基础 二 独立行走 1 婴儿的躯体移动从被动转为主动 使活动具有一定的主动性 2 主动行走可以扩大认知范围 3 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成熟是训练的前提条件 训练对成熟只能起到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单68 p195 第二单元婴儿期的认知发展 一 感知觉发展 感知觉是个体认知发展中最早发生 也是最早成熟的心理过程 是婴儿认识的开端 单69 p196 他们通过感知觉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以此适应周围环境 婴儿感知觉的发展不是被动的过程 而是主动的 有选择性的心理过程 单70 p196 一 研究方法的突破 传统的观点一直把新生儿 婴儿视为软弱无能 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 有人认为他们一生下来就是一块 白板 这种歪曲性的认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据着统治地位 但随着研究方法的突破 特别是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的发明 极大的促进了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研究 研究发现 新生儿 婴儿具有了不起的反映外界刺激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习惯化范式又称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习惯化是指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 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 单71 p196 去习惯化是指在习惯化形成之后 如果换一个新的不同刺激 反应有会增强 习惯化和去习惯化整个过程合称为习惯化范式 通过这种研究方法能够发现以前无法了解的早期感知能力 单72 p196 优先注视范式也称刺激偏爱程序 单73 p196 这种研究方法以注视时间为指标 单74 p196 通过一个特殊的观察小屋呈现刺激 观察反应并记录注视时间 发现婴儿早期就能够察觉刺激源 根据对不同刺激物注视时间的长短 还发现他们能够区别不同的刺激物 且对某种图形产生偏爱 如鲜艳的色彩 运动的物体 物体轮廓线密集的地方或黑白对比鲜明处 正常人脸 曲线或同心圆图案等 单75 p196 二 视觉的发展 1 视觉集中 研究发展 出生后3周婴儿的视线开始集中到物体上 理想的视焦点是距眼睛约26厘米处 2 视觉追踪 出生12 48小时的新生儿中有3 4可以追视移动的红环 3 颜色视觉 出生后15天就具有颜色辨别能力 3 4个月的婴儿颜色辨别能力基本上趋近成熟水平 4 对光的察觉 出生后24 96小时的新生儿就能察觉光的闪烁 5 视敏度 在出生后24小时只有成人的13 100 其后开始稳定发展 三 听觉的发展 1 听觉辨别的能力 出生第一天婴儿已有听觉反应 新生儿能区别不同的音高 2 语音感知 婴儿对人的语音的感知能力十分敏感 对母亲的声音尤为偏爱 3 音乐感知 婴儿偏爱轻松优美的音乐曲调 6个月以前的婴儿已经能够辨别音乐的旋律和曲调 4 视听协调能力 初生婴儿就有听觉定位能力 表现出视 听协调活动能力 四 味觉 嗅觉和肤觉的发展1 味觉的发展 2 嗅觉的发展 3 肤觉的发展 五 空间知觉的发展 1 形状知觉 2 深度知觉 吉布森等通过视崖装置的实验发现 6个月的婴儿就已经具有深度知觉 单76 p197 单77 p197 3 方位知觉 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 次前后 再左右 通常 3岁能辨别上下 4岁能辨别前后 5岁能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 7 8岁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 方位知觉个别差异很大 有的人一生方位知觉都不清楚 婴儿期是个体感知觉发展的最重要时期 更是对儿童感知能力发展的干预和训练的最宝贵时期 单78 p198 二 记忆的发展 3 6个月婴儿的记忆 这一时期婴儿的长时记忆能力有很大的发展 他们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可保持数天或数周 6 12个月婴儿的记忆 这个时期婴儿长时记忆保持时期继续延长 出现 认生 现象 单79 p198 寻找物体的能力增强 出现了大量的模仿动作 这都说明长时记忆的发展 12个月以后婴儿的记忆 这一时期符号表象的出现使婴儿词语逻辑记忆能力的产生得以可能 延迟模仿的出现标志着婴儿表象记忆和再现能力的初步成熟 三 思维的发展 婴儿期的思维处于感知运动阶段 其典型特征是直觉行动思维 单80 p198 直觉行动思维 是指思维轰动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 单81 p198 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直观性和行动性 间接性和概括性 缺乏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思维的狭隘性 5 思维与语言开始联系 四 言语的发展 一 言语发展的理论 1 后天学习理论后天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对儿童获得言语的决定作用 其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等 单82 p199 强化说以操作条件反射的操作行为和正强化 负强化等概念来解释言语的获得 单83 p199 社会学习说认为儿童学习言语是通过模仿成人而获得的 强调模仿作用 后又提出 选择性模仿 的概念 单84 p199 2 先天成熟理论先天成熟理论强调先天因素对言语发展的决定作用 认为儿童言语的发展决定于成熟 单85 p199 所以也称自然成熟说 其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单86 p199 乔姆斯基是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创始人 单87 p199 他假设人类先天就具有学习语言的内在结构 普遍语法 在后天语言环境的作用下 通过大脑中的语言获得装置 普遍语法转换成个别语法 成为使用某一具体语言的能力 单88 p199 3 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环境和主体相互作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 单89 p199 二 婴儿言语的发展 1 语音的发展婴儿发音的发展顺序分为三个阶段 即简单发音阶段 0 4个月 多音节阶段 4 9个月 有意义的语音 即学话萌芽阶段 9 12个月 单90 p200 2 词汇的发展 婴儿在1岁到1岁半之间获得第一批词汇 词汇量约50左右 到3岁能达到1000左右 3 句法的发展 1岁半到2岁半是婴儿获得母语的基本语法的关键时期 3岁儿童基本上能掌握母语的语法规则 单91 p200 其发展过程如下 1岁到1岁半能使用不完整句 从单词句 双词句到电报句 1岁半到2岁的句法结构多属完整的简单句和一定程度的复杂句 3岁儿童基本上使用完整句 单92 p200 第三单元婴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婴儿的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行为规范 价值观念 社会行为技能 以适应社会生活 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单93 p200 一 情绪的发展 一 笑的发展 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 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 笑有其一定的发展过程 可分为三个阶段 1 自发性微笑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3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单94 p200 1 自我性微笑 婴儿出生1 2天就有笑的反应 这种笑的反应是反射性的 而不是社会性微笑 单95 p200 2 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5周 4个月这个时期引起婴儿微笑的刺激主要是人的语音和面孔 他们对熟悉人与陌生人都可以报以微笑 是不加区分的 这时期的微笑已属于社会性微笑 单96 p200 3 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4个月以后这个时期的婴儿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有更多的微笑 单97 p201 这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二 哭的发展 在婴儿学会语言之前 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婴儿啼哭有5种原因 饥饿 瞌睡 身体不佳 心理不适 感到无聊 最初的哭声多属于胜利反射性的哭 进而由不适宜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答性的哭 再进一步便出现主动的操作性哭泣 这后一种哭是从经验中学到的 是社会性的哭 三 恐惧的发展1 本能的恐惧 2 与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 3 怕生4 预测性恐惧 单98 预测性恐惧是一种由想象引起的恐惧 如害怕黑暗 害怕 狼外婆 单99 p201 二 气质婴儿气质类型分为三种 1 容易型 易于适应环境 生活习惯规律 情绪愉快 喜欢探索 主动交往 2 困难型 难以适应环境 生活无节律 负性情绪多 对新异刺激反应消极 3 迟缓型 适应环境缓慢 生活习惯逐渐变化 情绪通常不甚愉快 对新刺激慢慢感兴趣 单100 p201 三 社会性依恋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 通常是母亲 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 也是婴儿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单101 p202 一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 单102 p202 1 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对一切人都不加区别地反应 2 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对母亲有偏爱3 特殊情绪联结阶段 对母亲产生特别的依恋 二 婴儿依恋的类型 单103 p202 1 安全型依恋 占65 70 母亲在就有安全感 对外界积极反应 2 回避型依恋 占20 缺乏依恋 与母亲未建立起亲密的感情联结3 反抗型依恋 占10 15 既寻求与母亲接触 又反抗母亲的爱抚 四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个人作为主体的我 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的认识 单104 p202 婴儿自我意识的发展是婴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的一个具有关键意义的标志 威廉 詹姆斯把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 单105 p202 一 主体我的发展 5 15个月 8个月之前 婴儿的主体我认知尚未发展 9 12个月 婴儿产生了初步的主体我能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主体来认识 12 15个月 主体我得以明确的发展 这时婴儿已能将自己与他人分开 二 客体我的发展 15 24个月 15 18个月的婴儿开始能把自己作为客体来认知 表现为可利用外表特征来认识自己 18 24个月 具有明确的客体我的认知 这一时期婴儿有了用语言标定自我的能力 具有了用适当人称代词 如我 你 称呼自己和他人 单106 p202 这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 第四单元一 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二 关注婴儿的情感需要 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三针对不同类型的气质特点 积极对待婴儿 对迟缓型婴儿教养的关键 在于让这些孩子按照自己的速度和特点去适应环境 家长不要给他们施加压力 多鼓励他们去尝4试新经验 单107 p203 四 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附 母亲态度与孩子的性格 母亲态度是支配性的 孩子的性格是服从 无主动性 消极 依赖 温和的 母亲的态度是照顾过甚的 孩子的性格是幼稚 领带神经质 被动 胆怯的 母亲的态度是保护型的 孩子的性格是缺乏社会性的 欠深思的 亲切的 非神经质的 情绪是安定的 母亲的态度是溺爱的 孩子的性格是无责任心 不服从 攻击的 母亲的态度是忽视的 孩子的性格是社会性的 冷酷 攻击的 情绪不安定 但创造力强 母亲的态度是拒绝的 孩子的性格是神经质的 反社会的 粗鲁的 冷淡的 企图引起人们的注意 母亲的态度是残酷的 孩子的性格是执拗的 冷酷的 神经质的 逃避的 独立的 母亲的态度是民主的 孩子的性格是独立的 直爽的 协作的 亲切的 社会的 创造的 母亲的态度是专制的 孩子的性格是依赖的 反抗的 情绪不安 以我为中心 大胆的 第三节幼儿期的心理发展 幼儿期的年龄范围是3 6岁 单108 p203 第一单元幼儿的游戏游戏是幼儿期儿童的主导活动 单109 p204 一 关于游戏的理论 一 精力过剩论 主要指人需要活动的倾向 将剩余精力用于游戏活动 单110 p204 二 精神分析论 主要指通过游戏主动控制情境 以调节情绪 释放焦虑 补偿愿望 单111 p204 三 练习论 游戏是对未来生活所必需的技能的排演和练习 单112 p204 四 重演论 通过游戏重演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 这是套用进化论的思想 单113 p204 五 娱乐论 通过游戏获得愉快 以接触紧张 恢复健康 单114 p204 六 认知论 游戏是一种同化过程 儿童的认知水平反映在游戏活动中 如幼儿前运算阶段的特点反映在象征性游戏中 单115 p204 二 儿童游戏的发展 一 儿童游戏的特点1 2岁婴儿的游戏是实物游戏 婴儿末期以模仿性游戏为多 2 幼儿游戏的主要特点幼儿的游戏是象征性游戏 单116 p204 象征性地使用替代物进行假装游戏 1 要有现实的替代物 替代物与实物形状有某种相似性 2 活动和操作与人们的有目的的行为有类似性 3 游戏的动机主要在于活动过程 而不重视结果 4 具有想像的特点 如骑竹竿 竹竿似 马 的性质寓于 骑 中 从而有骑马的想像 5 具有概括性质 在游戏中体现某一类活动的一般行为 3 童年儿童游戏的主要特点童年儿童游戏是规则性游戏 单117 p204 二 游戏的社会性发展 单118 p205 1 独自游戏 2 平等游戏 3 联合游戏 4 合作游戏 三 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 一 游戏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 游戏是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 三 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 体现创造性能力 四 培养健全的人格 五 增强体质 第二单元幼儿期的认知发展一 言语的发展 言语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掌握的最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人的交流工具 它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幼儿期是儿童言语能力发展迅速的时期 是儿童增加词汇数量最快的时期 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 因此幼儿期是儿童言语发展的具有关键性时期 单119 p205 一 词汇的发展1 词汇量的增加3岁词汇量有1000左右 6岁3000左右 7岁4000左右 2 词汇内容的丰富和词义的深化3 词类的扩展 幼儿掌握各类词汇数量中名词最多 其次是动词 形容词 数词 量词 单120 p206 二 语法结构的发展第一 从简单句发展到复合句第二 从陈述句发展到多种形式的句子第三 从无修饰句发展到修饰句 三 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1 从对话语向独白语发展2 从情境语向连贯语发展 二 记忆的发展 一 幼儿记忆容量的发展 二 幼儿记忆特点的发展趋势1 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2 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3 形象记忆与词语记忆 三 记忆策略形式 1 记忆策略的发展这一过程被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没有策略 多为5岁以前的儿童 二是过渡阶段 一般为5 7岁儿童 其特点是自己不能主动运用策略 但经过诱导可以运用 三是能主动而自觉地采用策略 10岁以后记忆策略稳定发展 单121 p207 2 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幼儿能运用的记忆策略有 视觉复述策略 即不断地注视目标刺激 以加强记忆 特征定位策略 即 捕捉 突出特征 以便于记忆 复述策略 即不断重复需要记忆的内容 三 思维的发展 一 具体形象思维的主要特点1 具体形象性 单122 p208 2 不清晰性和易变性 单123 p208 3 具有符号功能4 有一定的计划性和预见性 二 抽象逻辑思维获得初步发展1 幼儿提问类型的变化 单124 p208 2 幼儿概括能力的发展 第三单元幼儿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1 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 2 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 3 从简单 笼统的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 单125 p209 4 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 二 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研究者将儿童自我控制活动区分为4种类型 1 运动抑制 即学会抑制某些行动 学会停止动作 2 情绪抑制 即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3 认知活动抑制 即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 4 延迟满足 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 学会等待 单126 p209 二 道德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指对他人或社会有利的积极行为及趋向 单127 p210 亲社会行为也称利他行为 表现为分享 合作 帮助 救助等 研究表明 1岁以内的婴儿就出现分享 2岁左右可以主动助人 4 6岁儿童日分享 助人行为都岁年龄增长而提高 7岁儿童能识别他人潜在的困难线索等 一般研究都认为儿童的助人 合作等亲社会行为岁年龄增长而增加 也有的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年龄增长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攻击行为是指针对他人的具有敌视性 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行为 单128 p210 攻击行为也称侵犯行为 它表现为身体的侵犯 言语的攻击以及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把攻击行为分为工具型攻击和敌意型攻击 单129 p210 所谓工具型攻击乃指儿童为了获得某个物品而做出的抢夺 推搡等动作 单130 p210 敌意型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的 采用嘲笑 骂人等言语指责 其根本目的是打击 伤害他人 单131 p210 研究发现 年龄较小的儿童以工具型攻击为主 单132 p210 对儿童攻击行为的控制需要多方面的措施 常用的控制措施有 改善儿童所处的环境条件 教给儿童减少冲突的有效策略 增加对攻击行为有害后果的了解 发挥榜样的作用等 三 性别角色社会化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别角色是儿童对同性别父母认同的结果 单133 p210 四 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 单134 p211 首先 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其次 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式 第三 同样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 第四 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 成人 尤其是父母亲 一定要珍惜儿童的伙伴关系 千万不能阻止或粗暴干涉 五 第一反抗期这就是第一反抗期 大约在幼儿三四岁时出现 单135 p211 一 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二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三 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四 培养其独立性 第四单元幼儿期的心理卫生 针对幼儿期的心理特点 这一阶段的心理卫生要注意以下方面 1 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2 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3 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4 培养其独立性 附 理想父母的条件 1 把孩子的人格健全 道德完善放在首位 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 独立自主 持之以恒 勤俭节约等个性品德和良好习惯的父母 2 永远保持年轻心境 懂得把童年 童心还给孩子 让孩子轻松自由 愉快成长的父母 3 善于发现孩子天赋 善于挖掘孩子潜能 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应该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 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4 有着和谐的家庭关系 能以身作则 一诺千斤的父母 5 永不对孩子失望 决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 决不使用侮辱性批评语言的父母 6 善于学习 具有教育理性和自觉 能够善于利用各种教育情境 富有教育机智的父母 7 努力配合学校 社区 对孩子进行全方位 多层次的教育 从而使孩子健康 快乐成长的父母 第四节童年期的心理发展 童年期的年龄范围大约是7 12岁 单136 p212 属小学阶段 童年期儿童的生活从以游戏为主导转为以学习为主导 单137 p212 第一单元童年期的学习一 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 1 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 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单138 p213 3 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 二 学习兴趣的发展 1 最初的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 2 最初对学习兴趣地不分化的 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 3 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 第二单元童年期的认知和发展一 记忆的发展 一 记忆的容量 广度 的增加 小学儿童的数字记忆广度已经与成人水平接近 单139 p213 二 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 1 有意识记忆超过无意识记忆成为主要方式2 意义记忆的活动中逐渐占主导地位 单140 p213 3 词的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逐渐超过形象记忆 三 童年期记忆策略的发展特点 1 复述2 组织 组织是把要识记的材料中所包含的项目 按其间的意义联系归类成系统以帮助记忆 单141 p214 1 归类 2 系列化 四 童年期元记忆的特点 元记忆是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 即对什么因素影响人的记忆过程与记忆效果 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人的记忆的以及各因素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等问题的认识 单142 p214 1 小学生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 1 有关自我的知识 2 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 3 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 2 记忆监控记忆监控是指主体在记忆活动过程中 将自己的记忆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自觉地对其进行积极的监视 控制和调节 单143 p215 二 思维的发展 童年期的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 童年期的思维获得飞跃发展 其基本特征在于 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 在发展过程中完成从形象逻辑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 单144 p215 童年期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 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幼儿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 经过童年期就进入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导的阶段 这一转变是思维发展过程的质的变化 单145 p215 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 3 10岁左右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 在整个童年期儿童思维发展存在着不平衡现象 也存在着具有关键性的转折年龄 一般认为 这个转折年龄在10岁左右 即小学四年级 单146 p215 二 思维形式的发展特点 1 概括能力的发展 单147 p216 1 直观形象水平直观形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事物特征或属性是事物的外表的直观形象特征 单148 p216 2 形象抽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特征或属性既有外部的直观形象特征 又有内部的本质特征 单149 p216 3 初步本质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的概括是指所概括的属性或特征是以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为主 初步地接近科学概括 单150 p216 2 推理能力的发展 1 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2 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 3 类比推理能力的发展 3 新的思维结构的形式 1 掌握守恒 2 思维具有可逆性思维具有可逆性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运算活动 也可以朝相反的方向运转 单152 p217 3 补偿关系认知补偿关系认知是指思维活动可以从不同维度进行转换 单153 p217 4 逻辑推理规则的掌握 1 类别体系化 2 序列化 第三单元童年期的社会性发展 一 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 自我概念童年期自我描述是从比较具体的外部特征逐步转向比较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 单154 p218 二 自我评价的特点1 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 2 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蒙达 哈特尔认为自我评价内容的发展顺序从身体的自我 活动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和心理的自我发展 单155 p218 4 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 二 亲子关系的发展进入小学以后 父母与儿童的关系发生变化 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单156 p219 父母对儿童控制的三种阶段模式为1 父母控制2 共同控制3 儿童控制 单157 p219 三 同伴关系的发展 一 同伴交往中儿童的人气特点 1 受欢迎的儿童 2 不受欢迎的儿童 3 受忽视的儿童影响儿童在同伴中是否受欢迎的因素有多种 基本的因素还是儿童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单158 p219 二 儿童伙伴集团的形成 单159 p219 1 依从性集合关系期他们的人际联结关系首先是教师 单160 p219 2 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二年纪开始 组成团伙并经常在一起活动 单161 p220 3 整合性集合关系期 四 友谊的发展 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 单162 p220 第一阶段 约3 5岁 短期游戏伙伴关系 第二阶段 约6 9岁 单向帮助关系 第三阶段 约9 12岁 双向帮助关系 第四阶段 约12岁以后 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 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其一 相互接近 其二 行为 品质 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 其三 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 其四 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 五 欺负与被欺负关于儿童欺负发生的原因 有多种理论解释 竞争假设 理论认为 儿童的欺负行为是在学校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 是对在学校受到挫折和失败的一种反应 单163 p221 外部特异性假设 理论认为 儿童之所以受欺负是由于其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 如肥胖 戴眼镜 讲方言等 单164 p221 依恋理论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就欺负产生的主要原因 单165 p221 第四单元童年期的心理卫生学会学习在学习态度上在学习习惯的准备上 教会儿童使用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培养良好的品行习惯的形式方式主要是依靠简单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 可以通过角色扮演 榜样 模仿 小组讨论等形式 正确引导 多表扬 少批评 逐步培养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品行 附1 学生的16种人格特质特点及教育建议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 人的个性可以分为 表面特性 和 根源特质 所谓表面特性是指一个人经常发生的 可以从外部观察到的行为 而根源特质则是制约着表面特性的潜在基础 卡特尔从许多表面的行为中抽取了16种 根源特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厂房水路改造方案范本
- 企业独栋规划方案范本
- 道闸基础定制施工方案
- 2025年区块链技术专家面试预测题集
- 河南省郑州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综合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5.1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教学设计
- 2025年中国建筑集团校园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第15课 两次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山西省大同市2025年-2026年小学六年级数学阶段练习(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交通运输局职位专业知识测试题库
- JB-T 14400-2022 食品机械 隧道式蒸烤机
-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与实践 课件全套 第1-9章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入侵响应
- 《计算物理学》课件全套 第1-6章 计算物理学简介-有限元方法
- 2024年安徽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 诚信教育与学术道德课件
- 专题一塑料制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胰岛素抵抗学习课件
- 建设工程设计单位法人授权书及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责任承诺书
- 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突发事件处理与善后工作指南
- 数控铣工(四级)职业技能理论知识考试题库附答案(新版)
- 跨境电商客服(双语) 课件 导论-Job Description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