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二套)目录: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一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二- 1 - / 30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卷一(本试题共三部分,满分120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62分)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ku w bo yun yu l bo qin yo wng ( ) ( ) ( ) ( ) () k ji wi xi shn di jun lin gu yn cn chun ( )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13分)心( )肉( ) 狂风( )( )( )( )不安( )高( )烈 刻( )( )心 汹涌( )( ) 和( )可( ) ( )( )不绝 ( )之大( )生机( )( ) ( )泽而( ) 罪( )祸( )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屋里听着( )的波涛声,( )地等待着出海打渔的丈夫.2、中国的晋西北曾是一个( )的地方,是老人创造了这一片绿洲.3、由于罗斯福主观的判断,鹿成了凯巴伯森林毁灭的( ).4、老师( )地告诉我做人要有所担当,老师的话让我( ),永远难忘.5、( )的成语告诉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不去做长远的打算.三、组词填空.(8分)用“赏”字组词填空(1)秋天,老师带我们去( )菊花.(2)我常常在家( )古典音乐.(3)同学们对助人为乐的品格十分( ).(4)古玩专家正在( )宝物.用“爱”字组词填空(1)鲁迅先生受到许多人的( ).(2)人人都要( )花草树木.(3)我们应该( )农民的劳动果实. (4)小弟弟在家里得到长辈的( ).四、给下面语段中的“一”字标上正确的读音,再选择填空.(4分)对于每一( )本读物,如果要逐一( )探究每一( )个字、词、句的意思,一( )定会浪费许多时间.一( )些不重要的书籍,我们可以“一( )目十行”地去读,读完后再回想一( )下所读的内容就可以了.以上所述的是 读的读书方法.(选择“精”或“泛”填空.)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1、姐姐对我说:“我在学校借的绿山墙的安妮先借给你看.”(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 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改为陈述句) 3、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印第安人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 4、万里长城、赵州桥、黄河都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修改病句) 5请写出两句课外搜集的有关诚信的格言.A. B.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1、 就是善待自己. 2、拯救地球就是 . 3、 ,共营生命绿色. 4、 ,不能动人. 5、有限的资源, . 6、有所期诺, ;有所期约, . 7、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围绕中心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 .”从 、 和 三个方面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8、通过第三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 的渔夫和妻子,还被残疾青年 的谎言所感动,更被“耳聋”的老教授无声的 所打动 .更懂得了与人交往要 .9、通过第四单元的学习,我们深深感受到了 . 七、口语交际.(5分) 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需要隐瞒真情,不说出真相.有人会说,说假话就是撒谎,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有人则认为,生活中有时需要“善意的谎言”.你的观点是什么呢?请说一说,并写出你的理由.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28分)八、课内阅读部分.(14分)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把这两个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打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1、“忐忑不安”的意思是 ,忐忑不安的原因是 .2、段中的“他”指的是 ,“他们”指的是 .3、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A话未说完. B人物在思索,表现了矛盾不安的心情.C表现人物惊慌失措语无伦次.4、上面片段中有两个成语,它们是 、 .5、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清楚地知道,自己家很穷,夫妻俩拼命干活,也只能勉强度日,但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她会这样想: .九、课外阅读部分(14分)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月球上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同样不讨人喜欢的星球.至于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自行焚化.但是掺合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人人称道的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交替变化,使我们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热烈赞成一天有24小时,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的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你就要不断上床、起床了.有些人批评过地球的重力,说它太强,从一米左右那么高的地方跌下来,就能摔断腿.不过也有一个优点足以相抵:房子不会轻易被风吹走.应当承认,重力是很有价值的稳定力. 有时候我们也听到有人埋怨地球上的气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坏,也比根本没有的好.人在月球上邂逅,势必没有什么寒暄的话可说.你也许可以说:“这个季节,陨石似乎多了一点.”以后就只好僵住,相对无言了.千秋万世,运转不停,这是地球另一个优点.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虽然这个乐土不能全无风波,优点却不容抹煞.1、 短文讲了地球的许多优点,分别是:优点一: 优点二: 优点三: 优点四: 优点五: 优点六: 2、 作者称地球是“可爱的地球”,那你又会怎样评价地球呢? 的地球 的地球 的地球3、 “只要妥善维护,地球总可以做我们永世的乐土”,联系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你能为地球列几条保护措施吗? 第三部分:习作(30分) 水龙头不停地流出清澈的自来水,用水的人却不知去向;房间里开着电灯、电视,却空无一人;只用了几页的作业本被同学们随意扔掉. 你在生活中肯定见过类似的现象,你是怎么想的呢?请你写一篇以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为主题的文章,题目自拟,字数400字以上.6 / 30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案二17少年闰土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教学时间: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自然段.3.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理解作者对闰土的特殊感情.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4.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联系上下文、时代背景、同学相互讨论等方式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情分析:因为课文写的是少年时代的事情,学生容易产生共鸣.但由于时代的原因,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很难理解,教师要注意指导.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1.谈话:有这样一位少年,他和我们的年纪相仿,不仅健康、天真、活泼,而且勇敢、聪明、有本领、见识广.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了解他呢?2.板书课题:少年闰土齐读课题.“闰土”是谁,他和“我”是什么关系?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默读课文,在课本空白处作简单的批注,在文中你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想一想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自读圈画,教师巡视指导.3.质疑,不懂的词和句子.4.说说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能谈多少就谈多少)三、初识闰土,了解特点1.“我”和闰土第一次见面时,闰土是什么样子的?速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出示句子:(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2.闰土的外貌有什么特点?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 头戴小毡帽 颈套银项圈3.从闰土的外貌特点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少年?(1)若学生不知从哪说起,可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练习:拿铅笔将“圆脸”的“圆”,“小毡帽”的“小”和“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一句话轻轻划掉,进行对比阅读.(2)如果学生没有新发现,再做一个练习:用铅笔将“紫色的”划掉,换上“苍白的”“蜡黄的”一类词语,读后说说有什么体会.板书:年少 健康 天真 活泼(3)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四、随文练笔,进行仿写1.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的特点)2.用几句话描写一位同学的外貌.让一位学生读,其他同学猜一猜他写的是谁.(如果同学们能很快猜出来,就说明他写得像,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特点)第二课时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上节课,从对“我”和闰土初次会面时对闰土的描写中,我们体会出他是一个健康、可爱的农村孩子.写人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呢?(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这篇课文还描写了闰土的哪些方面?(语言)请你们细细地品味616自然段,边读边想闰土向我们讲述了几件事?二、再识闰土,探究深读1.学生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师生交流,适时板书:雪地捕鸟 夏日拾贝 看瓜刺猹 潮汛看鱼3.闰土向“我”讲述自己的海边生活,你们能想象出他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吗?请你试着用成语描述一下.(眉飞色舞等)4.用你们所说的那种感受读这几段话,相信会读得更好.练好之后读给同桌听,请同桌评一评.5.学生自由练读.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觉得闰土是个怎样的少年?(教师相机板书:聪明、能干、勇敢、见多识广)三、想象画面,指导背诵月亮地下,闰土一个人看瓜刺猹在“我”眼里是多么惊险刺激的事啊.所以,三十年过后,“我”回忆起闰土来,头脑中首先浮现出来的就是这幅画面.出示课本第一幅插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幅画面.学生描述.轻声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作者的描述和同学们刚才的描述有什么不同.(景色描写烘托气氛、动词的恰当使用使画面动了起来)引导背诵(可以出示段落填空进行提示)四、解疑释惑,升华认识1.那闰土的心中仅仅只有这四件稀奇事吗?(学生肯定会回答:不,他还有无穷无尽的稀奇事)出示句子:“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2.大家想象一下,他那无穷无尽的稀奇事还会有哪些呢?(比如说:池塘捕鱼、捉泥鳅)3.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复杂的感情?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五、教师引读,学生接读出示课件:闰土在(海边)时,我正在(),不知道(海边有如此美丽的贝壳);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闰土在()时,我正在(),不知道().六、观看插图,想象表演1.闰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多么想再和他相处几天,再听听那些新鲜有趣的事儿呀,可惜我们却要分手了.2.读一读17自然段.他们会怎样话别呢?3.同桌分角色想象表演.板书:难舍难分七、拓展活动“我”和闰土一别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我”和闰土再次相遇,闰土的一句“老爷”让“我”大吃一惊.请同学们课下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然后交流读后的感想.板书设计: 、少年闰土雪地捕鸟聪明能干海边拾贝见多识广瓜地刺猹机智勇敢潮汛看鱼见多识广教学反思: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教学时间: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词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2.运用结合背景、查阅资料、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3.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继续学习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教学准备:1.查阅有关鲁迅的资料.2课件学情分析:通过对少年闰土一文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鲁迅先生,本篇课文要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同时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品质的方法.另外,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有的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当介绍时代背景.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新课1导语:我们曾经学过鲁迅先生的作品少年闰土,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鲁迅先生的侄女周晔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2板书课题: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学生读课题.3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认识鲁迅先生.4介绍作者及背景.5解题:为什么作者称了“伯父”还称“先生”呢?二、初读课文,把握内容1教师出示自读提纲,学生自学课文.认真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新词读读记记,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理解.想想作者回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试着用简短的语言给课文的每一部分加小标题.2自学反馈,全班交流.识字学词,理解词义.教师出示文中的生字新词,学生认读.教师重点指导:“唁、浒、囫、囵、悼”等的读音,“囫囵”一词的字形.理解词语:殡仪馆、追悼、挽联、吊唁、囫囵吞枣、张冠李戴、饱经风霜.说说文中作者同忆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课文以空行为标志写了五件事) 按顺序逐个部分再读课文.用简短的语言给各部分加小标题. 三、沉痛悼念,深受爱戴1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说说从这部分课文中你体会到什么?(体会到鲁迅先生深受人民的崇敬与爱戴.)2交流: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表现在哪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内容.4过渡:当时年幼的“我”知道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吗?(不知道、不完全明白.)出示句子:“我呆呆地望着一滴一滴地掉下来.”抓住“呆呆地”“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体会“我”失去伯父时的悲痛心情.了解“我”对伯父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体会“我”的悲痛之情.四、课堂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1谈话:为什么伯父鲁迅先生会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学生自由发言.出示文章中心句(即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2教师导言:这节课,我们结合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鲁迅先生“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崇高品质.二、了解事件,体会品质(一)谈水浒传.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内容.2理解句子:“哈哈!还是我的记忆好.”3讨论:为什么“我”听了伯父的话会“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羞愧”是因为伯父年纪比“我”大,而比“我”记性好.“悔恨”是后悔自己读书囫圈吞枣,结果张冠李戴.“比挨打挨骂还难受”是因为“我”听出了伯父的话中之意,伯父说自己记性好.实际上是说自己读书比“我”认真.伯父说这话是在婉转地批评“我”的学习态度.教育“我”读什么书都不能马马虎虎的.4临去时伯父为什么要送两本书给“我”?5议议:这个小故事反映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二)谈“碰壁”.1默读课文谈“碰壁”内容.2说说:在座的人为什么哈哈大笑?3理解句子:“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当刚黑暗的社会.“碰壁”指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时遇到的挫折及反动势力对鲁迅先生的迫害.鲁迅先生写文章揭露同民党反动派,他的笔是“匕首”,是“投枪”.同民党反动派非常害怕,不许鲁迅发表文章,甚至要逮捕他.这句话用反问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反对统治的憎限和顽强斗争的革命精神.这是鲁迅先生受到那么多人爱戴的根本原因. 4议议:作者回忆这个小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三)救助车夫1快速默读课文第四部分内容.2画出描写车夫伤势严重的句子,读一读,议一议:为什么这么冷的天,那位车夫还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体会车夫伤势严重.体会车夫生活的悲惨.3伯父他们是怎样救助车夫的?找出一系列表示动作的词,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鲁迅先生的什么情感?动作词:扶、蹲、跪、拿、夹出、洗、敷上、扎好、掏、给.这些动作词,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热爱.4事后鲁迅先生为什么脸上变得那么严肃,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呢?“脸变得严肃”是因为想到车夫在那样寒冷的天气里,还光着脚拉车,受了伤也没钱治,这是黑暗的旧社会造成的.他无法控制自己对旧社会的憎恨的思想情绪. “叹了一口气”是鲁迅先生对在旧社会苦难中挣扎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给劳动人民带来如此痛苦的黑暗社会的憎恨.5教师小结.(四)关心女佣1默读课文第五部分内容.2说说:鲁迅先生是怎样关心女佣的,又是怎样对待自己的.3通过这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品质?4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齐读.5体会这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既是对文章开头的照应,又是全文的中心句;既是第五部分的总结,也是全文的总结.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三、总结全文,认识写法1教师小结.2了解文章的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前后照应,篇末点明中心.板书设计: 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深受爱戴因 趣谈水浒 为自己想得少,倒叙 笑谈“碰壁” 为别人想得多果 救助车夫关心女佣教学反思:19*一面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3.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质.2.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情分析:通过对本单元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课文,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鲁迅先生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少年闰土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我们对鲁迅先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鲁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做了许多让人难忘的事情,以他高尚的人格魅力、坚定的斗争精神和犀利的批判文笔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以至有这样一个人,因为鲁迅与他的一面之交而感念不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关于鲁迅先生的故事.(板书课题:一面)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先写“我”与鲁迅一面之交的背景.再写内山的热情接待和“我”买书缺钱造成的窘况.重点写“我”与鲁迅的会面.第二部分:写一面之交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深入探究,体会重点语句跳读课文,勾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认真读一读,看能收获到什么.3学生读书,划出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仔细朗读,体会.指导学生朗读三处外貌描写.(1)我向里面望了一下阴天,暗得很,只能模糊辨出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2)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3)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4这三处外貌描写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5引导思考:文中这三次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6在写人物方面,你收获到了什么?7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1)默读讨论:“我”为什么能在历尽艰苦的、受尽虐待的情况下,咬紧牙,昂起头?(2)真情朗读.(范读个人读集体读)三、真情朗读,升华感情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认识.探讨:题目“一面”除了可以理解为“作者与鲁迅的一面之缘”,你还有其他有新意的不同理解吗?(还可以理解为鲁迅先生伟大人格的一个侧面,即“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四、拓展活动你读过鲁迅先生的什么作品?你从他的作品中体会到了什么?板书设计: 19 一面环境:深秋、风大、天冷 人物:鲁迅瘦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 高尚的品质事件:赠书给“我”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 顽强的意志教学反思: 20*有的人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2.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教学重难点:学习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准备:1.课前搜集鲁迅的相关资料.2.课件学情分析:对本课的学习是在学生对鲁迅先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诗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使学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会.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导入:人都有生死.对待生和死,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有的人活得崇高、伟大;有的人活得无耻、卑微.在死的问题上,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哪个同学能举出这两方面的例子?2.本单元我们已学过关于鲁迅的哪些文章?你了解到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揭示课题,板书,齐读.(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纪念鲁迅的文章,著名诗人臧克家于1949年写的经典诗篇有的人)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指三名学生朗读,检查学生是否读通顺、正确.2.根据朗读表现,简单评价.及时指导字音,呵在诗中读啊的音.三、根据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1.读阅读提示.结合对鲁迅的了解,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2.从这首诗中得到什么的启示.四、范读引领,指导朗读1.听读录音.2.教师教给方法,指导学生划分节奏,读好停顿和重音.3.学生自由展示朗读,把握节奏.4.齐读,慢慢读出诗的味道.五、对比品读,理解内容,体验情感1.可是诗歌的魅力不仅仅表现在它有明显的节奏,更表现在它独特的写法上.请同学们默读这首诗,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生默读体会)2.生汇报发现:对比的写法,读出相应诗句.再读读,还有什么发现?3.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这“有的人”指的就是哪两类人?引读第一小节,这两类人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一下吗?(虽生犹死,虽死犹生)4.对这两类人,你认为作者的态度一样吗?生汇报出几种态度:批判,赞扬,热爱.你对这两类人的态度呢?充分激发学生情感.5.师生对读,烘托诗情.6.小结.六、研读品悟,升华情感1看课文题目,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齐读),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你发现了吗?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的名字.诗人该不会忘了吧?你一定能从文中找到鲁迅的影子.学生读诗找诗句.2.汇报读诗句.结合所学课文简单谈谈你的理解.3.感悟鲁迅精神:这首诗只是在赞扬鲁迅一个人吗?在我们的记忆中,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和鲁迅先生一样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让我们把深深的敬仰献给那些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人.齐读描写鲁迅的诗句.七、拓展活动你还能举出哪些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鞠躬尽瘁,永远活在人民心中的人物.板书设计: 有人活着 对 有人死了 生与死的评价 行尸走肉 比 虽死犹生 全心全意有的人 对人民的态度 作威作福当牛做马 为人民服务 人民的态度 看到下场 举得很高 得到永生 憎恶、批判 歌颂、怀念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习作五回顾拓展五教学设计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授课教师: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目标:1.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2.通过口语交际,提高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3.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4.交流体会本组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总结体会这类句子的方法.5.积累鲁迅的名言.6.通过阅读“鲁迅巧对先生”的故事,感受鲁迅的敏捷才思.教学重难点: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情分析:学生在这么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应该跟不少人都打过交道:亲戚、邻居、老师、同学对他们都会留有一定的印象,或清晰,或模糊.教学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开拓思路,使他们从不同角度讲述经历,表现人物独特的一面.角度一的习作,可指导学生同口语交际相联系:角度二的习作,应重点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二、读提示,明要求1.引导学生自读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内容提示,明确要求.2.指名汇报,全班共同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三、联系实际,全班交流1.为交际做铺垫,回答清下面的问题: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2.指名回答: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四、小组交流,选举代表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1.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各组根据发言情况选举代表发言.五、汇报交流,集体评议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第二、三课时 习作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3.集体评议: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小结: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保材料领域专利申请与绿色制造代理服务合同
- 代理记账业务讲解
- 离婚后共同子女抚养权及生活费用调整服务合同
- 三个月总结汇报
- 2025至2030中国管弦乐行业运营态势与投资前景调查研究报告
- 新能源销售年终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铁矿石行业产能预测与企业竞争优势分析报告
- 二位小数除法讲解
- 2025至2030中国轻型车辆防冻剂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建筑工程监理合同范本及条款说明
- 城市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工作方案
- 肺真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 名著章节课件-《水浒传》第5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巩固试题
- 海口寰岛小升初数学试卷
- 智能化系统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 城市更新中装饰工程重点及难点措施
- 惠普尔养障体肺炎诊疗要点解析
- 计算机视觉技术 课件全套 第1-5章 计算机视觉概述-图像噪声
- 智能课件自动生成技术解析
- 贷款中介员工培训
- 移动公司干部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