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1页
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2页
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3页
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4页
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安远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1、 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是汉民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而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全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换句话说,没有客家群体,就不会有客家文化;但如果没有客家文化长期稳定的发展,客家群体也不可能具有那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经过数百上千年之久。客家人的先民是从中原地区来到岭南地区的,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或为军队戍边,或为躲避战乱。初以平民为主,后有文人贵族。而历史上的客家人因各种原因,又从岭南地区继续外迁。当今客家民系分布很广,其中粤闽赣边三角地区是其主要聚居地,在国外以东南亚为主。所以,客家文化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移民为代表的地域性文化,有古汉文化活化石之誉。在客家迁徙史和客家文化的诸多方面中,都突出体现了客家精神的丰富内涵,而其精神的核心又在于团结和奋进。首先是客家先民自身团结的精神形成了很强的向心力。正是这种向心力使他们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灿烂的文明带到南方播衍而不被迁徙地的土著同化。江西赣南,广东梅州地区的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典型的客家建筑,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支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在永定的一些大型土楼内,有石柱雕联、石鼓承柱、雕梁画栋;有天井、花园、假山、盆景、鱼池,美不胜收。甚至还有土楼附设学堂,楼有楼名,柱有雕联,如“振成楼”、“振纲立纪,成德达才”,教人遵纲纪,重德才,奋发进取。这些文化印记无不闪耀着中原文明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精神光芒。其次,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特质,还表现在对异族文化的博采和涵化上。客家先民的南迁,是中原的汉人与迁徙地土著长期斗争而又走向团结的过程,并最终形成了共同体。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客家人为主体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天生天养和为贵,各自相安享太平”、“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姐妹之群”的口号,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一视同仁那种朴素的民主思想。在客家地区,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连刘邦、项羽这对冤家也可合祀一龛接受人们的膜拜。妈祖本是沿海地区人们航行的保护神,客家人也把她请到山乡,作为山乡的保护神。客家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长期的迁移养成了兼收并蓄取其长、开拓进取不保守的民风,使客家民系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摘自罗勇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客家精神就是团结奋进,它是维护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b.客家人在由北向南的迁徙过程中把中原文化带到了南方,例如耕读文化和儒家文化。c.客家人包括入迁的中原汉人、本地的土著居民,还有迁入客家居地的其他民系。d.客家人不仅信仰妈祖,还信仰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3分)a.文章开篇第一段采用了假设的论证手法,论述了客家群体与客家精神之间的关系。b.文章第二段按时间顺序概括评述了客家人的迁徙史,为下文奠定理论基础。c.文章第五段引用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两句口号,旨在表现出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朴素愿望。d.文章主要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系统阐释了客家文化的特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客家群体是客家文化存在的前提条件,而长期稳定发展的客家文化又是客家群体拥有强大的生命力的保证。b.当今的客家人分布很广。在国内,客家人主要聚居在广东、福建、江西三省的交界处,国外主要聚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c.多层梅州围龙屋、永定的土楼、长汀的九厅十八井等建筑,使客家人的团结奋进精神得以存续。d.客家民系之所以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与他们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相关。(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材料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简称“5g”)引发了业界人士的丰富想象。与3g到4g的渐进变化截然不同,5g是一种“量子跃迁”。在5g网络覆盖下,下载一部分辨率达到4k的电影理论上不超过18秒。但速度带来的不仅是量变。业界人士认为,5g将给近年来“只听雷声大、不见雨点来”的“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带来新生。如果只是速度的提升,还谈不上质变。5g最显著的特点是低时延和高可靠。5g的技术要求之一是能够支持速度高达每小时500公里的设备,因此5g技术推动的产业还包括无人驾驶汽车。此外,5g网络每平方公里可支持100万台设备,非常有助于物联网发展。智慧城市作为一个新的产品类别,其底层技术就是物联网。有业界人士指出,过去30年将人连接起来,接下来30年会将物连接起来。目前5g的多数应用场景还只是一种展望,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有些未曾料想的场景又可能会冒出来形成颠覆式创新。但可以肯定的是,5g会引发一场大幅改变生活方式的革命,这也是各国推动部署5g的重要动力。(摘编自5g时代将会颠覆什么?,深圳商报2019年01月13日)材料二:在3gpp主办的5g标准投票会议上,全球通讯企业对于未来5g使用美国高通主导的ldpc技术还是中国华为主导的polar技术进行了投票,胜利的一方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会议最终达成的决定是: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采用ldpc方案,控制通道采用polar方案。图一:各公司在ldpc码上的专利数 图二:各公司在polar码上的专利数(摘编自透视5g投票风波,人民邮电报2018年5月14日)材料三:过去几十年,美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一直在全球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但在5g时代,美国的这种巨大优势正在丧失,告别一家独大的局面,甚至在无线通信设备制造领域,美国已经捉襟见肘。在5g领域,每个国家都在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中国是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中国之所以在1g、2g通信时代发展较慢,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如今,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比美国和欧盟的人口总和还要多30%左右,并且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前景良好,这是其他国家和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技术和政策上的优势同样值得关注,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技术成果转化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一大批行业企业快速成长,都从客观上促进了5g产业在国内的快速发展。(摘编自5g时代,中国领先了吗?,北京科技报2019年1月11日)材料四:虽然5g网络将改变社会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探索具体应用和商业模式时仍有诸多困难。4g从标准提出到完成经历了4到5年的时间,而5g标准的完成到真正商用只有一年左右的时间。产业链成熟度上看,非主流频段需要我们在全球去推动,将其从非主流变成主流。同时还要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解决好二者之间的协同问题。目前新的商务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如此巨大的投资如何获得回报,又能带来多大效益?怎样能够让5g更加健康可持续发展?通信行业仍然在摸索。此外,5g的发展实现了从移动互联网扩展到物联网的阶段。为了满足复杂场景和垂直行业的需求,5g对于网络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给网络运维管理带来了很大挑战,依靠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已是难以为继。在行业融通方面,5g要赋能各行各业。我们怎样去洞察行业需求?需要跟行业本身共同投入、联合创新。目前通信行业技术体系在变革,而技术的变革也要求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做出相应变革去适配,不发生变革就难以应对5g的发展。该专家表示,想要跨越这“三座大山”,构建开放、智慧和融创的5g产业环境是必须的。(摘编自5g商用: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1月3日)4.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从图一上看,在高通主导的ldpc码上,绝对数量上三星拥有的专利最多,但各方都有不少的专利,各公司专利数量份额相对较为均衡,很难做到一家独大。b从图二上看,在华为主导的polar码上,华为几百件的专利不算很多,但其他公司的专利布局很多都是个位数,华为在这一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c从5g标准投票会议的结果看,各方都想把标准定在自己专利比较多的方案上,获得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数据通道长码和短码编码方案均由高通主导的ldpc胜出。d综合两项专利数量和投票结果,华为在5g专利数量上遥遥领先高通,虽然在数字通道上败北,但在控制通道上扳回一城,长远看将成为全球5g行业的领导者。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5g技术相比3g、4g具有“快”“稳”“密”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未来将催化出“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技术、无人驾驶汽车、物联网等多种应用场景。b5g既是一次技术跃进,也会是一场生活方式的革命,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会将所有的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c美国正在逐渐丧失在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的绝对领先地位,凭借人口、市场、技术和政策上的潜力和优势,中国将成为重要的参与者。d5g改变社会的美好愿景让人充满期待,但在应用场景与商用化上依然充满挑战,产业链上下游通信企业必须短时间内做好冲刺准备。6.为应对5g商用化的挑战,我国通信行业需要在哪些地方努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雨中岳麓岳麓的春雨来得早,来得快,还有它独特的韵味,不仅可看、可听、可淋,还可赏可想。春雨像把把细线在空中万簇齐发穿插在大地的物件上。雨除了是乡愁的外衣,它还是天地相接的唯一可感知的细线。这些日子在雨中我品味到的不仅是雨本身由舌入心的真实味道,更多的是站在雨中我领略到了故乡雨的精魂。岳麓山南接衡岳,北望洞庭,西临苍翠原野,东瞰故水湘江,静若蛟龙潜伏于大地,动如万马奔腾于云间,远视如一天然屏障侧立湘水西畔,与浩浩湘江相呼应,乃我潇湘之大观。第一次走进岳麓山时已是傍晚时分了,走在上山的阶梯上,有晋朝的罗汉松、唐代银杏、宋时香樟、明清枫栗等名贵古树伟岸蓊郁的生于路旁,时近黄昏,再加上山间雾气萦绕让人视野不尽开阔,但是古树的老干虬枝苍劲挺拔直耸入云的身影还是十分清楚的。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见山涧泉水潺潺流动的声音,特别是水流撞击石头上发出的清脆声音更是岳麓山上终年不绝的悦耳音符。此时红枫层林尽染,红橘满挂枝头,使麓山充满了诗情画意。到过岳麓山的人如果不细心的话还不见得能发现在山林岳壑苍松翠柏之间还有灵芝异宝的存在,聚山间之灵气、生万物之精魂,却是奇妙景致。此山之间万壑千岩、幽泉千缕,走入其中很有曲径通幽之感,古木绿得幽,在傍晚的景色下幽得让人觉得入骨三分。奇巧的是刚走到半山腰时天空竟飘起了细细雨丝,不觉之中雨还越下越起劲,在雨的滋润下麓山显得更幽了,泥土里慢慢地冒出了雾气,慢慢地漫过我的大腿爬到我的身上来,我一时兴起把上衣脱了让自己的身体浸泡在这灵山雾气之中。第二次爬岳麓山的时候我们特别选好了一个晴天,可是等我们爬到山顶的时候天还是下起了雨,看来我与岳麓是跟雨有缘了,站在飞来石上可感觉自然的惊奇,放眼望去湘江映入眼帘,秀美传奇的橘子洲抢先吸引众人的目光,“橘子洲”取自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一词。站在岳麓山顶,俯瞰湘江,而橘子洲更像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航行于湘江之上,见到此景方知谁人可主世间沉浮了。在淅淅沥沥的雨中沿山而下到了云麓峰北侧小月亮坪上方时有一座墓坐西朝东,俯瞰着英雄的长沙城,这便是革命军总司令黄兴的墓。此墓地势开阔,且有湘江环绕,四周绿草如茵,“极目楚天舒”衬出了先烈生前驰骋疆场、叱咤风云的壮烈气势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坦荡豪情。在黄兴墓的下面,白鹤泉旁,一处在松柏怀抱中十分清幽肃静的地方躺着那位著名的“护国将军”蔡锷,孙中山在悼念他的挽联中写道:“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把将军比作投笔从戎的班超和东汉的伏波将军马援,足见将军功绩可彪青史。除此之外,岳麓山上有很多革命者的合墓,在风景独秀的山地里安息着革命先烈们,这样的景观在其他地方是不多见,在雨中,更有一种活的灵魂飘飞在岳麓山上。在山脚舍利塔不远处有一座爱晚亭傲然立于山间,看到此亭就不得不想起唐代诗人杜牧那首“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来。爱晚亭是革命活动的圣地,毛泽东青年时代在第一师范求学时,常与罗学瓒、张昆弟等人一起求知于岳麓书院,与蔡和森等聚会于爱晚亭下,纵谈时局,探求真理。站在爱晚亭前抬头便可清楚地看见毛泽东的亲笔题词。历经岁月的沧桑,雨中的爱晚亭依旧那么地璀璨。走到岳麓山脚下,“岳麓书院”四个大字清晰地呈现在眼前。岳麓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延及晚清(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至此标志旧式书院制度向近代新式教育转变,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至今仍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历史已逾千年,是世所罕见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大门上的对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道尽了岳麓书院历史上人才辈出的事实。在这里聚集过各朝各代有名的文人墨客,在这里一直流淌着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湖湘文化的血脉。千年的风雨也不曾撼动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这就是她引以为傲的地方。雨中岳麓让人耳目一新,让我流连忘返、永不懈怠,在多次雨的洗礼中我领悟到了故乡雨的精魂,那就是麓山墓、爱晚亭、橘子洲和千年学府! (选自博文,有改动)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散文以“雨”为线索,由眼前的春雨引出对岳麓山两次游历的回忆,而两次游览作者都在雨中感受到了岳麓山的魅力。b.作者按照空间转移的顺序叙述两次雨中游岳麓山的经过,又以时间先后的顺序叙述在岳麓山看到的风景名胜。c.在作者的笔下,岳麓山与橘子洲的景物遥相呼应,山上景物,水中“航母”,互为映衬,成为岳麓山的一道美丽风景线。d.综合全文来看,作者认为雨与“我”有缘,洗涤了“我”的心灵上的私念,让“我”感悟到故乡雨的精魂。8文中主要写了两次游岳麓山的经历,侧重点有何不同?分别有何作用?(6分)9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故乡雨的精魂”,请结合全文探究“精魂”的内涵。(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其一兰亭集序(节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其二兰亭记(唐何延之)至贞观中,太宗以德政之暇,锐志玩书,临写右军真草书帖,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寻讨此书,知在辩才【注】之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诏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辩才院,止于门前。辨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翼乃就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遂经旬朔,翼示师梁元帝自画职贡图,师嗟赏不已,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门,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又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辩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辩才。辩才熟详之曰:“是即是矣,然未佳善。贫道有一真迹,颇亦殊常。”翼曰:“何帖?”辩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注】伪作耳。”辩才曰:“禅师在日保惜,临亡之时,亲付于吾。”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上,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辩才时年八十余,每日于窗下临学数遍,其老而笃好也如此。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辩才出赴灵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遗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及师来,见御史乃是房中萧生也。萧翼报云:“奉敕遣来取兰亭。兰亭今得矣,故唤师来取别。”辩才闻语,身便绝倒,良久始苏。翼即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注】辩才:辩才禅师。 响拓:古代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10对下列画线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b.负才艺,多权谋 负:有c购募备尽,唯未得兰亭 募:招募d.更不复安于梁槛上 安:放,藏11下列对文中个别词语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仆射,官名。秦始置。汉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一人为仆射,位仅次尚书令。唐宋以左右仆射为宰相之职。元废。b.旬朔,十日为一旬;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为朔。旬朔指十天或一个月,亦泛指时日。c.微服,通常指帝王、官吏等外出时为不暴露身份而换穿便服。d.御史,官名。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掌文书及记事。秦置御史大夫,有弹劾纠察之权。汉以后,御史专司纠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唐太宗答应了萧翼提出的条件,并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接近辩才禅师并逐步取得他的信任。b.唐太宗非常喜欢临摹王羲之的真书、草书的法帖,一心想得到兰亭帖,所以接受了房玄龄的推荐,让萧翼前去办理此事。c.辩才十分喜爱书法艺术,所以一眼就看出萧翼的二王法帖虽是真迹,却不是上品,远比不上兰亭帖。d.萧翼借辩才禅师外出的机会取走兰亭帖,后来禅师得知萧翼是朝廷御史并已拿走了兰亭帖,一下子惊倒在地,很久才苏醒。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分)(2)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共2小题)幽居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头两句以人们为生活奔走营谋的世间常态来反衬作者的幽居生活。b诗中借用“道人和“樵者这样的形象,表达作者自然脱俗的追求。c全诗感触自然,语气平和,格调清新,表现出诗人闲居时的惬意自在。d最后两句意在突出作者淳朴守拙的性格特点和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15.在幽居韦应物一诗中,诗歌是如何表现诗人的“幽居”之情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静躁不同”,其中“静”指他在文中说的“ , ”(2)离骚中写屈原以香蕙作佩带,采集白芷作装饰来表明自己崇尚美好品德,遭到贬黜的句子是: , 。(3)荆轲刺秦王中著名的易水送别段落,通过荆轲出发后动作描写来表现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的两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本题共3小题,9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包括文化的复兴。今天,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维护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不是、闭关锁国,而是要承前启后、。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过去的也是未来的。以丝绸之路为例,( )。唐代的长安城,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国际性城市;明代初期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带回“麒麟”非洲长颈鹿,南京城 ,都来一睹其真容。今天,“一带一路”打开筑梦空间,“人类命运共同体”勾画宏大愿景,同样体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与创新发展。有学者把中华文化比作“一个有着强大向心力的漩涡”,不断与周边各个地方的各种文化 ,最终形成一个极其丰富而巨大的“时空存在”,这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整合力、包容力和创造力。17.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墨守成规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祸福相生b抱残守缺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相融相生c抱残守缺 前赴后继 万人一心 相融相生d墨守成规 继往开来 万人空巷 祸福相生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它不是一条通商之路,而是一条文化纽带b.它不仅是一条文化纽带,而且还是一条通商之路c.它不仅是一条通商之路,而且还是一条文化纽带d.它不是一条文化纽带,而是一条通商之路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击打着中国传统文化b.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撞击着中国传统文化c.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取得的,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打击着中国传统文化d.西方文化借助全球化进程,以一种强势文化的力量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是一种独特的汉族文学形式。 ,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回爆竹声声”。 。所谓横批,是指挂贴于一副对联上头的横幅。 ,例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红色有吉祥,辟邪的意思。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5个字。(5分) 2019年4月2128日,国际乒联第5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单项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行。中国队的许昕/刘诗雯在混双决赛中夺得首金,马龙/王楚钦夺得男双冠军,刘诗雯夺得女单冠军,马龙夺得男单冠军,王曼昱/孙颖莎夺得女双冠军。中国队包揽了本届世乒赛的全部5枚金牌,取得全面胜利。其中的男单决赛。马龙以4比1的比分战胜瑞典球员法尔克,实现了世乒赛男单三连冠的伟业,成为继庄则栋之后50多年来首位在世乒赛实现男单三连冠的选手。四、作文 (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大千世界,风景万千。山的雄姿,水的光彩,雨的气息,花的清香,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登山则情溢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面对万山红遍,生机勃勃的湘江,毛泽东抒发了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走在江南悠长冷清的雨巷上,戴望舒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世间风景无数,总有一抹景象触动你的心灵,让你感动,让你感悟,让你思考。但凭时光流逝,却永驻心头。请以“触动心灵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立意自定;运用多种手法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高一年级第三次月考参考答案1.b 【a张冠李戴。由第一段“一旦这种文化产生,它就成了该群体的识别标志及维系该群体生存与发展的最核心的力量。”可知,客家文化是维护客家人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力量。c扩大范围。第五段“今天的客家,绝不单靠入迁的中原汉人的自身繁衍,而是经过与当地民族融合而发展壮大起来的,也有其他民系迁入客家居地而;被同化成了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希望与土著居民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可知,客l家人不包括“土著居民”。d歪曲文意。第六段“人们的宗教信仰也是十分宽容和亲善的,儒、道、释以及基督等教可以亲如一家、同居一寺。”不等于说人们都信仰这些。】2. d 【文章采用的是“总分”的论证结构,重点阐释的应该是“客家精神的核心是团结和奋进。”】3.c 【是一种象征。不等于说是必要条件。】4.d(“华为在5g专利数量上遥遥领先高通”不合原图数据)5.b(“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人类会将所有的物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的技术理想”于文无据,原文有“5g的多数应用场景有些可能比预想中进展得慢”)6.(6分)在全球推动非主流频段,提高产业链成熟度;解决4g与5g网络建设的矛盾,协同发展;探索新的商务模式,提高投资效益,促进健康可持续发展;改变传统的网络优化方式,提高网络灵活性;做好行业融通,了解行业需求,与各行各业共同投入、联合创新;变革价值体系和管理体系,使之与技术体系适配(答对一点1分,2点3分,3点4分,4点以上满分。)7a【b选项“空间”“时间”应调换;c选项 “洗涤了我的心灵上的私念”,原文没有这种表述;d选项“岳麓山的一道美丽风景线”应是湘江上的风景线】8第一次以写自然景观为主(1分),突出了岳麓山壮观神奇、古朴清幽、充满诗情画意的特点,营造一种幽美肃穆的氛围(1分),为下文写伟人及先烈作铺垫(1分)。第二次以写人文景观为主(1分),叙写历史人物的优秀事迹,表现他们的宏伟志向、英雄气概和革命情怀(1分),突出了岳麓山深厚的历史内蕴,揭示了文章主旨(1分)。(每点3分,共6分)9. 示例:革命志士及先烈们的壮烈气概、坦荡豪情和献身精神;革命者们探寻真理、追求进步、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报国情怀;湖湘文化里经世致用、敢为天下先的优良传统。(每点2分,共6分)10.c.募:征集11.b农历每个月初一为朔,最后一天为晦。12.a.“让萧翼乔装打扮,混入寺内”,错,是萧翼自己提出要微服前往,掩饰身份才得以接近并且逐步得到禅师的信任。13.(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虚无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自造作的。(关键字:固,本来;一,把.看做一样;齐,把.相等;彭殇,长寿和短命)(2)萧翼因宣示敕旨,具告所由。使人召辩才。辩才仍在严迁家未还寺,遽见追呼,不知所以。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驿站工作人员。派人叫辩才禅师来,辩才禅师仍在严迁家没有返回寺庙,突然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的缘故。(关键字:具,详细;召,呼唤,召见;遽,突然;所以,原因。)【参考译文】贞观年间,唐太宗在实行仁德之政的闲暇,一心一意赏玩书法,临摹王羲之真书、草书的法帖,购置征集得十分完备,唯独没有得到兰亭帖。寻找打听这本法帖,得知在辩才禅师的住所。尚书右仆射房玄龄上奏说:“我听说监察御史萧翼,是梁元帝的曾孙,有才艺,多计谋,可以去办这件事,一定能成功。”太宗于是下诏召见萧翼。萧翼回答道:“如果公开前去讨要,从道理上讲是不能够获得的。我请求私下到他那里,但必须要有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各种法帖几件。”太宗依他说的给了他。萧翼就改换帽子穿上平民的服装,傍晚时走进寺庙,在巡廊里观看壁画,路过辩才的院子,停在门前。辩才在远处看见萧翼,就问道:“施主是哪里来的?”萧翼就上前行礼叩拜,道:“弟子是北方人,带有一些蚕种来卖,游历寺中恣意观看,有幸遇到禅师。”寒暄过后,言谈议论能说到一起。于是没过多长的时间,萧翼拿出自己效仿梁元帝画的职贡图给辩才禅师看,辩才禅师赞赏不已,于是论及书画。萧翼说:“弟子的先人,都继承二王的楷书法帖,弟子自幼潜心研究,现在也有几帖随身带着。”辩才高兴地说:“明日来,可以带到这里欣赏。”萧翼如期前往,拿出二王法帖给辩才看。辩才仔细观看法帖,说:“这倒是真迹,但不是最好的。我有一真迹,很是不同寻常。”萧翼说:“什么帖?”辩才说:“兰亭帖。”萧翼假装笑笑说:“几经混乱,真迹怎能还存在呢?肯定是响拓伪造的。”辩才说:“我师父在世时保护爱惜,临终之际,才亲手交给我。”辩才自己从屋梁上的暗槛内取出兰亭帖。自给萧翼看后,辩才禅师就不再把兰亭帖藏于暗槛,而是和萧翼拿的二王法帖放在一起,并且借来留下放在桌上。辩才当时八十多岁,每天在窗下临摹学习数遍,可见他老了还如此爱好书法。从此,萧翼往来多次以后,童子和徒弟们不再猜疑他。后来有一天,辩才出去到灵汜桥南严迁家做法事,萧翼就私自来到房前,对辩才的徒弟说:“我把手绢丢在床上了。”童子就马上为他开门。萧翼从案上取过兰亭帖以及御府中的二王法帖,急忙赶到永安驿。萧翼于是拿出圣旨,把情况详细告诉了驿站工作人员。驿站工作人员差人叫辩才来。辩才仍在严迁家,没有回到寺庙,突然就被人追赶呼喊,不知其中缘故。等到他来,见到御史竟是萧翼。萧翼告诉他说:“奉圣旨来取兰亭帖,现在已经拿到了,所以叫你来告别。”辩才听到这句话,一下子便惊倒在地上,过了好久才醒过来。萧翼于是乘坐驿车出发,到京都上奏皇帝,太宗大喜。14.d并没有“看破红尘后的思乡情怀”15.诗歌开篇以世人为生活奔走经营,反衬自己不为名利所扰,悠然自得的情怀。诗人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微雨来过,青山迎来曙色,鸟雀绕舍啼叫的美景,突出了环境的清幽,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诗人偶与道人邂逅,有时与樵夫随行,写出了自己幽居山林很少与人交往。同时,交往的人物身份是“道人”“樵者”,体现了生活的平静和内心的悠闲。(每点2分,共6分)1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17. b【解析】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墨守成规: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句子中对应着“中国文化”,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