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比较重的重点.doc_第1页
卫生学比较重的重点.doc_第2页
卫生学比较重的重点.doc_第3页
卫生学比较重的重点.doc_第4页
卫生学比较重的重点.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1、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称之为生态平衡。2.水体“富营养化”:生活和生产性污水中含大量的氮、磷等物质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水的感观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3、生物浓集:是指污染物在生物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在生物体内的浓度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并超过环境中的浓度。 4环境自净: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自然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受污染的环境污染物浓度或总量降低,其过程被称为环境的自净。5.光化学烟雾 :指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浅蓝色混合烟雾。6.需氯量: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和某些氧化反应所消耗的氯量。7余氯:指加氯消毒30分钟后水中剩余的氯量。8.健康: 健康是身体、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9.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问答题:1. 环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答:环境污染的来源有:生产性污染、生活性污染和其他污染;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性污染。2试述构成环境的因素及其与健康的关系。 答:构成环境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 生物因素主要有微生物、寄生虫、支原体、原虫等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病原微生物如伤寒、霍乱、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在世界上的流行;寄生虫如血吸虫感染危害大量的疫区人群;疟疾、狂犬病、毒蛇、河豚鱼和毒蕈中毒等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化学因素中如天然的或人为的因素造成地方病或使空气、水、土壤、食物污染而影响人类健康。 物理因素中合适的阳光和适宜的气候是人类生存必要条件,但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如反射线、微波、激光的使用:机器的运转和交通运输产生的噪声和动等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社会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已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的经济文化、生活方式、卫生服务、科技教育和风俗习惯等直接或间接与健康关系非常密切。3举例说明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答:1)传染病:如伤寒、霍乱、痢疾等2)公害病:如水俣病”、“痛痛病”:3)职业病:如矽肺、铅中毒等4)食物中毒:如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等细菌性食物中毒;河豚和毒蕈中毒4.试述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对人体的主要危害。答:1、直接危害:1)二氧化硫: (1)对黏膜的刺激作用:SO2氧化成亚硫酸和硫酸,对人体眼和上呼吸道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2)可引起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COPD),包括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3)吸附SO2的颗粒物,可引起支气管哮喘(4)与苯并(a)联合作用时,可有促癌作用。 2)氮氧化物(1)NO2能缓慢的溶解于肺泡表面的液体中,在肺泡表面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产生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使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肺水肿。严重时导致COPD。还可引起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过氧化,破坏肺泡弹性,出现肺气肿样症状。(2)形成高铁血红蛋白:NO在体内形成亚硝根,吸收入血后,氧化Hb中的二价铁,形成高铁Hb,使Hb携带氧的能力下降,导致缺氧。3)形成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形成浅蓝色混合烟雾(强刺激性)如臭氧、醛、过氧酰基硝酸酯即光化学烟雾 对健康的影响: 眼睛红肿疼痛、流泪畏光,咳嗽、声嘶,引起结膜炎、喉炎及气管炎。 4)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s, IP)概念:是指粒径10m并能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颗粒物对健康的危害:(1)引起慢性鼻咽炎、慢性支气管炎. 引起肺部炎症,长期作用可引起COPD(2)可含有石棉、苯并芘等致癌物或作为载体,运载有害气体经呼吸道进入机体,产生致癌或中毒作用。2、间接危害:(1)影响微小气候; (2)形成酸雨: 刺激呼吸道;水体酸化使水生生物受到影响;加速有毒重金属进入农作物;腐蚀建筑物;水质恶化等。(3)温室效应: 大量温室气体(如CO2、CH3、NO、O3、氯氟烃等)以及大量砍伐森林等,大气中CO2含量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温上升。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陆地被淹没。 (4)破坏臭氧层:含氟氯烃、氮氧化物可破坏臭氧层,出现臭氧空洞。5、试述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答:常见的是引起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其特点有: 1)水源一次大量污染后,可出现爆发流行,水源经常受污染,病例可终年不断。2)绝大多数患者有饮同一水源的历史。 3)加强饮水的净化和消毒,疾病的流行能得到迅速的控制。叶卓明老师部分 名词解释1. 膳食纤维:指一类不被肠道吸收的多糖:即是指食物中不能被消化利用的纤维性物质。2. 必需氨基酸: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数量不足,必须每日由膳食供给才能满足机体生理需要。3. 蛋白质互补作用:由于各种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核比值不同,故可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搭配混合食用,使混合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成分更接近合适的比值,从而提高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4. 营养(Nutrition):是指人体摄入、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的动态过程。5. 合理营养:从膳食中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能促进健康和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的营养。6. 合理膳食:能满足人体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提供的各种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列恰当保障健康的膳食称为合理膳食。问答题:1、试述地方性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答:病因:(1)缺碘:摄入量低于40微克/日或水碘低于10微克/L时,即可出现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 (2)致甲状腺肿的物质: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浓集能力,引起甲状腺素的合成障碍;存在于芥菜、甘蓝、卷新菜中的硫葡萄糖苷在胃肠道酶的参与下可形成硫氰酸盐和异硫氰酸盐,引起甲状腺素的合成障碍。 (3)高碘:摄入过多的碘而使酪氨酸被氧化的机会减少,甲状腺激素合成受到抑制,甲状腺滤泡代偿性增生。 (4)其他因素:如膳食中蛋白质缺乏,微生素不足,饮用高硬度水,被氟、硫化物污染的水,环境中其他矿物质不平衡等都可能架子加重碘的缺乏。总之I DD是以碘缺乏为主的多种营养素缺乏症。主要临床表现 (1)甲状腺肿 (2)克汀病:是I DD最严重的表现 1)神经型:以痴呆、聋哑和下肢痉挛性瘫痪为主 2)粘肿型:甲状腺功能低下,全身粘液性水肿,发育迟滞,身材矮小 3)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类型防治:1)碘盐2)碘油3)多吃富含碘的食物:如海产品 4)加强监测 5)对甲状腺肿患者使用口服或肌注碘油;甲状腺制剂,如甲状腺片、甲状腺粉等。对克汀病,适时适量补充甲状腺激素。2、试述食物中毒的特点? 答:1、突然暴发,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有许多病例同时出现,发病后很快形成高峰。2、发病者都有类似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易集体发病,一般无传染性。4、有食同一食物的历史,发病范围局限在摄食某种食物的范围内,停止食用,发病即停止。3、营养调查与评价答:目的: 1)了解被调查者营养摄取情况与DRIs之间的比较; 2)了解与营养状况有关的居民体质与健康状态; 3)发现营养不平衡人群,为进一步营养监测,研究 营养政策提供基础资料。内容: 膳食调查:调查期间进食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反映调查期间的营养素摄入情况。 体格检查:身体测量,营养缺乏病的症状与体征 检查。 反映长期的营养状况。 生化检验:营养素含量或其代谢物测定。 反映近期的营养状况。蒋云霞老师部分名词解释:1、尘肺: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有粉尘在肺内阻留而引起的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2、高温作业:高温作业系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问答题:1.试述慢性汞中毒的三级预防措施 答:一级预防即病因预防:将空气中的汞浓度降低到国家容许限值以下。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和消除空气中的汞。就业前进行体格检查。 二级预防即临床前预防:主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体措施有,定期检查生产环境空气中汞浓度及定期体格检查和普查,以早期发现汞中毒患者。 三级预防即临床预防:积极治疗汞中毒患者,用二巯基丁二酸钠或二巯基丙黄酸钠进行驱汞,促进中毒患者的康复。2、试述职业病的概念、特点及预防。答:职业病: 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于人体的强度与时间超过一定限度时,人体不能代偿其所造成的功能性或器质性 病理改变,出现相应临床征象,并影响劳动能力,这类疾病称为职业病。特点:1)病因明确 2)病因和发病率,病损程度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3)常出现相同职业人群中有相同职业病的流行,且临床表现类似 4)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愈后好,反之则亦然。且大多数职业病无特殊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所以一级和二级预防是预防职业病的最有效的措施。预防措施: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三级预防原则:一级预防亦称病因预防,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综合性的预防措施:(1)加强组织指导。(2)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预防性卫生监督、经常性卫生监督。(3)技术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