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案.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案.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案.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案.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 课程标准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2、教材分析:本课是该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以战争为主题,学习这一单元,可以了解历史,可以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可以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本课则是愤怒谴责非正义战争的罪恶,学习这篇课文就要抓住本文的语言特色,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进而关注那段历史,探究被劫掠的根本原因,由此把关注的目光投向艺术、文化、人类及整个世界。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中招考点:历年积累与运用部分相对稳定地对常见、常用,易错读、易写错的汉字的字音字形的考查;文学常识考查范围以传统经典、古今中外名家等为主;现代文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意主题的理解,概括能力,重点词语和句子的赏析,赏析语言是必考题。4、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语文知识的积淀、字词的感受力、阅读理解能力,整体感知力等方面依然需继续加强。二、学习目标1.能说出作者的重要信息,扎实掌握重难点字词;2.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比较阅读,说说雨果胸怀及品格;4.揣摩语言,深入理解文章内涵。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一,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能根据提示说出作者的重要信息,读写出字音,及词语。2、针对目标二,通过快速默读,能概括出书信的内容。3、针对目标三,设计三个问题进行比较阅读,说出作者是怎样赞美圆明园、怎 谴责侵略者的,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 学 活 动评价要点要点归纳目标1:能说出作者的重要信息,扎实掌握重难点字词;一:新课导入:“老天哪!整个中国在地上跌得粉碎”这是雨果的一句诗,是什么事让他如此感慨呢?(火烧圆明园)那么圆明园在他眼中是什么,他对火烧圆明园又是怎样的态度呢?让我们来品读一封书信。(板书课题)二:自学检测 1.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1827年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剧本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著名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186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其他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等。本文写作背景展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琉璃(li) 珐琅(f) 赃物(zng)箱箧(qi)惊骇(hi)瞥见(pi)晨曦(x)洗劫(ji)制裁(ci)朱鹭(l) 3.解释词语。(1)赃物:通过贪污、受贿或抢劫、盗窃等非法手段得来的物品。(2)制裁:用强力管束并惩处。(3)不可名状: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4)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5)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6)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也说丰功伟业。(7)富丽堂皇:宏伟美丽,气势宏大。1、 能说出作者的国别、身份、代表作品。2、能辨析字词的音、形、义1、勤查字典,建立错字错音采集本,注意积累,对每一课进行过滤。2、横向联系,提到作家,就能联想其代表作品、国别、身份、精彩片段等。目标2.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目标3.比较阅读,品味赞美与反讽的语言,说说雨果胸怀及品格;自学指导二:内容: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独学、默读、展示、点拨、归纳方法。时间:3分钟。检测:学生代表展示参考答案:作者热情赞美了圆明园,强烈谴责讽刺了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行为。自学指导三1.内容:(1)雨果怎样评价圆明园的?找出文中评价圆明园的语句并大声朗读;(2)画出信中谴责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大声朗读,说说有什么艺术效果(3)作为一个法国作家,雨果对强盗进行了愤怒的谴责,这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和品格?方法:默读、独学、对学、交流、展示、点拨。时间:5分钟。检测:学生代表展示参考答案:(1)先做总评,称圆明园为世界奇迹,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如同巴特农神庙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具体介绍园中之物,如同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请学生具体说出)最后通过建园劳动之巨,得出圆明园是全人类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评价语句:圆明园在幻想艺术中的地位在理想艺术中的地位。请您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亚洲文明的剪影。语言中充满感情,语句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学生齐读感受) (2)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地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这次胜利给予盛大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大量反语来形容强盗心理,如“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讽刺强盗逻辑,同时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其辛辣的讽刺意味,把强盗政府的颠倒黑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厚颜无耻的强盗嘴脸,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学生齐读感受)(3)能站在人类(人民、正义、中国)的立场上看问题的博大胸怀,有着正直的良知和公正立场。三:课堂小结:雨果以一个艺术家对人类文化的珍视,表现出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令我们深深感动。同学们,中国当年被践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对,腐败落后!铭记历史,化耻辱为动力,而今中国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向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前后作者描述的内容及情感1、能用浏览的方法快速找出需要的信息,找到总评,具体介绍圆明园的语句;以及运用反语谴责侵略者的语句。2、能有感情地大声读出来。3、能总结出作者的博大胸怀.。答题方法:1、 摘中心句2、 摘要归纳:人+事(心情、经过、感受等)结构:一般是主谓句快速浏览,标画出标志性的词语和句子,提炼筛选主要信息。赏析句子:修辞+作用 四、当堂训练一.作者( ) (18021885),( )国作家。法国( )的重要代表。代表作品有( )( )等二、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在东方有一座圆明园,要是说,大家没有看见过它,但大家梦见过它。这是某种令人惊hi()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中依希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这个奇迹已经消失了。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一个装满了箱箧(),一个胸前缀()满法琅,怀里抱着绸缎和琉璃,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1)给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3)解释画线的词语。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额尔金的儿子小额尔金是火烧圆明园的罪魁祸首。B.额尔金这个臭名昭著的英国殖民统治者,曾参与毁坏希腊雅典巴特农神庙。C.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冠冕堂皇的博物馆。D.这不是一件稀有的、独一无二的作品;这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3.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A.治人者的罪行不是治于人者的过错;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 B.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C.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D.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4.阅读课文“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回答下面的问题。(1)“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了欧洲”属于描写和描写,表现了侵略者得意和恬不知耻的心理。(2)“我希望有朝一日,解放了的干干净净的法兰西会把这份战利品归还给被掠夺的中国。”表达了作者对中国什么样的感情?(3)“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中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句中的“这”指什么?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雨果 法国 浪漫主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1.(1)骇曦pilq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