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知识结构提高复习效率——2008年高中物理高考复习.pdf_第1页
注重知识结构提高复习效率——2008年高中物理高考复习.pdf_第2页
注重知识结构提高复习效率——2008年高中物理高考复习.pdf_第3页
注重知识结构提高复习效率——2008年高中物理高考复习.pdf_第4页
注重知识结构提高复习效率——2008年高中物理高考复习.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注重知识结构提高复习效率——2008年高中物理高考复习.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注重知识结构 坦宣信司 征同夏列 一2 0 0 8 年高中物理高考复习指导 口梁旭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浙江杭州3 1 0 0 1 2 一 浙江近三年高考理综 物理 试卷知识点分析 鲴曼曼塞妻曼航铡 r 鹿 效率 内容选择题 6 分题 实验题计算题 总分值 1 4 牛二 1 6 圆周运动与引 2 3 1 6 分 人与跳蚤 双 物体双过程问题 5 82 0 0 5 年 力 1 8 振动和波 2 2 1 力的合成 2 4 1 9 分 多过程多物体弹 力 簧系统 机械能守恒 学 1 6 探月卫星问题 1 9 共振2 3 1 6 分 测量云层高度问题 2 0 0 6 年 问题 2 0 人起跳时冲量与做 2 4 1 9 分 传送带与物体相 5 3 功问题 对运动问题 1 4 行星问题 1 5 波动问2 3 1 5 分 运动员交接捧问题 2 0 0 7 年 2 2 2 碰撞实验 6 2 题 1 8 力的图象问题 2 4 1 8 分 碰撞 问题 动量能量 2 0 0 5 年2 1 气态方程 热和功 6 热 2 0 0 6 年1 8 分子动理论应用问题 6 学 2 0 0 7 年 1 7 气体压强问题 6 2 0 0 5 年 1 9 电磁感应 2 0 带电粒子2 2 2 测电源电 2 5 2 0 分 电路计算 带电粒 在磁场中运动 动势和内阻子在电场中偏转 4 4 电 1 7 滤速器问题 2 1 电磁感2 2 2 测电压2 5 2 0 分 小球在电容器内 2 0 0 6 年 4 3 学 应中的电量问题 表的电阻往复运动时的电量输送问题 2 5 2 2 分 带电粒子在磁场 4 0 2 0 0 7 年 用中运动 2 0 电势问题 电磁感应图象2 2 1 示波器使 问题 2 0 0 5 年 1 7 光的反射 折射与全反射 6 光 2 0 0 6 年 1 5 光子能量与传播速度比较2 2 1 研究双缝 1 2 学 问题 干涉现象 2 0 0 7 焦 1 7 玻璃锥问题 6 原 2 0 0 5 经 1 5 矿 兀 介子组成问题 6 子 2 0 0 6 年 1 4 原子核分裂问题 6 物 理 2 0 0 7 年 1 9 原子跃迁问题 6 全国高考试卷命题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改革 命 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稳定 通过对最近三年浙 2 7 江理综 物理 试题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理综 物 理 具有以下特点 2 0 0 8 3 J 教学管理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1 理综试卷结构已较稳定 物理卷占分1 2 0 分 符合 考试大纲 4 0 的比 例要求 所有题目连续设置在整卷中间 选择题与 计算题基本按难度递进排列 选择题为不定项选 择 物理试题都是单学科试题 没有与其他学科综 合的试题 1 由于受到题量的限制 题目配置比较稳定 和有规律 选择题共8 题 一般来说热学 光学 原 子物理各1 题 力学3 题 电学2 题 计算题为3 题 其中力学2 题 电学1 题 2 虽然这三年的试卷各部分知识的占分比例 略有不同 但还是能够看到力 电这两部分的分值 分配趋于稳定和合理 2 理综 物理 试卷涉及的知识点已较稳定 1 力学中选择题必考的内容为牛顿运动定律 与运动学结合 万有引力定律 与圆周运动结 合 振动和波 计算题通常为多个物体或多过程问 题 涉及的物理规律有牛顿运动定律 机械能守恒 定律 动能定理 动量守恒定律 平抛运动规律等 2 电学选择题必考的内容为电磁感应 另有 一题是电场问题 计算题通常为带电粒子在电场或 磁场中运动 3 热学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多为气体状态参 量 热和功 热力学第一定律 分子运动论 4 光学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多为光的折射和 全反射 光速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光电效应等 5 原子物理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通常是氢原 子的能级 跃迁 粒子的结构 核反应方程及质能方 程 由于原子物理以介绍原子和原子核的基本知识 为主 主干知识并不明显 命题知识点相对来说比 较散一些 3 试题风格会受到命题人员的影响 虽然命题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稳定 但由于 命题人员的变动 不同命题人员的知识结构或对中 学物理教学的熟悉程度的差异 会产生试题难度及 表达形式上的区别 比较典型的是2 0 0 7 年的物理 试题风格与前几年有较大的差别 下面例举几题 例1 2 0 0 7 年1 8 题 如图l 所示 在倾角为 3 0 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 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 力F 可按图2 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 图2 中纵 2 a 3 硐 2 8 坐标是F 与m g 的比值 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m g O 5 一 0 1 2 3 一 珈 5 旦JL m g O 5 一 D 12 3 7 0 5 1 L 一一 J t s 图1 旦J m g O 5 D 12 3 一 0 5 b 上J m g O 5 一 0 1 2 3 7 o 5 一 c d 图2 已知此物体在t O 时速度为零 若用秽 t 口 讥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 s 末的速 率 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L 口lB 口2 1 G 口3D t 4 点评 本题的纵坐标的表示方式在整个高中 物理中都没有出现过 对学生理解题目意义带来一 定困难 例2 2 0 0 7 年2 2 题 1 用示波器 图3 所示 观察频率为9 0 0 H z 的正弦电压信号 把该信号接入 示波器Y 输入 图4 图3 当屏幕上出现如图4 所示的波形时 应调节 钮 如果正弦波的正负半周均超出了屏幕的范围 应调节 钮或 钮 或这两个钮配合使 用 以使正弦波的整个波形出现在屏幕内 如需要屏幕上正好出现一个完整的正弦波 形 应将 钮置于 位置 然后调节 钮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2 碰撞的恢复系数的定义为e 古篆书 其中 t m 和t 分别是碰撞前两物体的速度 彭 和耖 分别 是碰撞后物体的速度 弹性碰撞的恢复系数e I 非弹性碰撞的e O O x O x a 的 区域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两区域内的磁 感应强度大小均为曰 在0 点处有一小孔 一束质 量为m 带电量为q q O 的粒子沿髫轴经小孔射入 磁场 最后打在竖直和水平荧光屏上 使荧光屏发 亮 入射粒子的速度可取从零到某一最大值之间的 各种数值 已知速度最大的粒子在O x a 的区域中运动的时间之比为 2 5 在磁场中运动的总时间为7 T 1 1 2 其中T 为该 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曰的匀强磁场中做圆周运动 的周期 试求两个荧光屏上亮线的范围 不计重力 的影响 y 匪 叫卜岛二 图8 图9 正确解答 对于Y 轴上的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9 所示 带电粒子的轨迹和菇 口相切 此时F a Y 轴上 的最高点为y 2 r 2 a 对于z 轴上光屏亮线范围的临界条件如图9 所示 左边界的极限情况还是和菇 口相切 此刻 带 电粒子在右边的轨迹是个圆 由几何知识得到在x 轴上的坐标为x 2 a 速度最大的粒子是如图9 中的 实线 由两段圆弧组成 圆心分别是c 和c 由对称 性得到c 在菇轴上 设在左右两部分磁场中运动时 2 0 0 8 3 陬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间分别为t 和屯 满足 争 t 屯 吾丁 J工 解得 护寺歹 如 亩n 由数学关系得到 订R 2 a O P 2 a R 代入数据得萄 O P 2 1l 筚k 所以在 名轴上的范围是2 蔟石 2 1 3 咎 典型错误 审题不清 题目要求的是亮线的范围 却用 亮线的长度来表示 题目中说明重力不计 少数同 学考虑了重力等 参思维不清 方法不当 不先求时 间和圆心角 而直接求亮线范围 没有按速度从零 逐渐增大 动态 有序 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推 理 从而无法把握众多粒子运动与单个粒子运动之 间的转换 表述不规范 如粒子运动轨迹的示意 图画得不够规范 字母表述混淆等 不会正确运 用数学工具 不会利用几何图形的对称性来求解 正弦与余弦表述不清等 2 实验能力高要求的典型 近几年实验试题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 注重自行设计实验 自行选择器材 2 0 0 5 年物理实 验题2 2 2 在以往注重考查实验方法迁移的基础 上 能力要求有了较大提升 突出了实验的创新能 力 由于题目所提供的理想电压表量程小于被测电 源电动势 需要学生打破课本实验的思维和方法定 势 从方法上进行创新 运用所提供的器材创造性 地进行实验设计 例6 2 0 0 5 年2 2 题 2 测量电源B 的电动势 E 及内阻r 昱约为4 5 V r 约为1 5 Q 器材 量程 3 V 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0 8 A 的电流表A 具有 一定内阻 固定电阻尺 4 Q 滑线变阻器R 电键 K 导线若干 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图中各元件需用题 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实验中 当电流表读数为 1 时 电压表读数 为以 当电流表读数为 2 时 电压表读数为巩 则 可以求出E r 用五 2 玑 如 及R 表示 2 0 0 8 3 硐 3 2 正确答案 实验原理图如图l O 所示 基本 方程为 E 砺 矗 r R E U 1 2 r R 相应的答誊为 E 等挚 岸糌峨 实验原理图如图l l 所示 方程为 辟阱 n U J R r E 时 助 巩侬 r 相应的答案为 E i 巧詈毫譬绱 一 堡 丛二丛2 一 一R l 一 2 仉一巩 典型错误 典型错误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违反了安全性要 求 电路中的电流表与电压表不可能同时处于安全 状态 如图 1 2 和图1 3 所示 为了保证电压表两端 的电压不超过3 V 电流表的读数肯定要大于1 A 另一类错误主要是违反了可行性的要求 如图 1 4 和图1 5 所示 这两种电路设计虽然能够保证电 流表和电压表同时处于安全状态 但对于图1 4 电 路来说 在所列的方程组中 电流表的内阻与电源 内阻已经整合为一个整体 因电流表电阻未知 故 从原理上讲就无法求得电源内阻 对于图1 5 电路 由于R 是滑动变阻器 无法进行读数 使所列方程 无法求解 故无法满足题目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的要求 图1 4图1 5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三 近三年高考试卷的特点分析 1 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考查 最近几年的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覆盖了力 学 热学 电磁学 光学 原子物理学各部分中的主 干知识 如牛顿定律 动量和机械能守恒 电场和磁 场 电路和电磁感应的规律等 2 0 0 5 年试卷中力 电 两部分内容的试题合计有1 0 2 分 为物理总分的 8 5 试卷中运用 力与运动观点 能量观点 分析 解决问题的试题占7 3 分 2 0 0 6 年试卷更注重的是 力和运动观点 整卷占5 0 多分 2 0 0 7 年试卷中用 力和运动观点 能量观点 解决问题仍是重点考 查的内容 整卷占7 9 多分 充分体现了考查学科主 干知识和学科主要思想方法的命题思路 2 部分试题情境比较新颖 大多数试题的物理情境是考生比较熟悉的或 似曾相识的 但也有部分试题陈中出新 通过题目 条件及设问方式的改变 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推 理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例7 2 0 0 6 年2 4 题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 上放置一煤块 可视为质点 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肛 初始时 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 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o 开始运动 当其 速度达到秽 后 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 时间 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 煤 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传送带是高中学生常见的运动模型 试题情境 与常规的传送带模型不同的是 传送带并不是一直 在做匀速运动 而是先匀加速 后匀速 j 3 注重以实际问题为原型 让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试题的情境来源于实际问题 从而考查考生知 识迁移和应用所学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简单实 际问题的能力 倒8 2 0 0 6 年2 3 题 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 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 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 的距离为d 3 0 k m 处进行一次爆炸 观测者听到 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 声时间上相差A t 6 0 s 试估算云层下表面的高度 已知空气中的声速V 一 k m s 例9 2 0 0 7 年2 3 题 甲 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 接棒的过程中发现 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 m s 的速度跑完全程 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 3 3 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 需在接力区前适 当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次练习中 甲在接力区前 S o 1 3 5 m 处作了标记 并以v 9 m s 的速度跑到此 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 口令时起跑 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 上 完成交接棒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 2 0 m 求 1 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口 2 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上述两题的关键是将实际问题通过建模转化 为物理模型 4 注重细节分析 由于试晒命题的范围是主干知识 学生对知识与基 本模型 情景 又比较熟悉 而体现能力要求的多物体与 多过程的题目又不宜多出 试题就会更加关注细节 通 过细节的考查看出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序与严谨 例1 0 2 0 0 6 年1 7 题 图1 6 所示为一 滤速 器 装置的示意图 a b 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 一束具有各种不同速率的电子沿水平方向经小孔 0 进入口 b 两板之间 为了选取具有某种特定速率 的电子 可在a b 间加上 电压 并沿垂直于纸面的0 方向加一匀强磁场 使所 选电子仍能够沿水平直 图1 6 线0 0 运动 由0 射出 不计重力作用 可能达到 上述目的的办法是 A 使口板电势高于b 板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B 使口板电势低于b 板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 使口板电势高于b 板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D 使口板电势低于6 板 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例1 1 2 0 0 7 年2 l 题 如图1 7 所示 L O O L 7 为 一折线 它所形成的两个角 L 0 0 和 0 0 7 均为 4 5 0 折线的右边有一匀强磁场 其方向垂直0 0 的 方向以速度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t O 时刻恰好位 于图中所示的位置 以逆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 的正方向 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一时 间 h 关系的是 时间以踟为单位 鬻e 分焉刀且手南 t f t f 伞尚 n 矗乃 图1 8 2 0 0 8 3 陬 早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 上述两题只有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序分析后才 能得到完整的答案 5 推陈出新 高考试题不一定会刻意追求新意 但更可能是 改造陈题 推陈出新 2 0 0 7 年2 5 题就属此类 此题 是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 最大的特点是粒子的速度 轨迹以及打到荧屏上的 位置这三个因素均不确定 增加了解题的难度 四 2 0 0 8 年高考理综 物理 复习建议 1 提高复习的效率 由于2 0 0 7 年的试题风格有些变化 部分教师 为了押题又深陷 题海 其实 题海战术 并不能解 决问题 我们认为2 0 0 8 年的试题风格应该会适当 回归 高考复习的关键问题仍是如何提高复习的 效率 提高复习效率应从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构建 学生良好的知识结构两方面人手 针对性主要体现 在对不同内容的不同能力要求上 热 光 原部分内 容 主要是理清相关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这部分 内容复习时 要把握好复习的难度要求 力与运动 的观点 和 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 仍将是整个物 理试卷的主线 对这些内容的能力要求不仅是分 析 还要综合 学生的综合能力哪里来 不仅需要做 题 更需要教师通过对典型题目的分析 提炼综合 的思路和方法 在学生知识结构上补充与综合相关 的知识 高考试题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的另一个内 容是电学实验 电学实验难点所在也是由于综合性 比较强的缘故 同样需要教师通过典型题目的分 析 提炼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 讲究复习的方法 提高复习的效率与教师的复习方法有密切关 系 复习方法好否既与是否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起点有关 又与教师对 适合高考需要的知识结构 把握有关 在复习的第一阶段 仍须以单元知识的整 理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 集成块 为主 教师在这一 阶段要避免大量使用综合性过大的难题 而应该以 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目的 根据构建知识 结构需要为目标进行结构性配题 既使学生能够顺 利解决问题 又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丰富 完 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要避免课堂上教师讲题 学生听 题的情况 做到讲解 总结 练习的有机结合 在复习 的后阶段 教师可引导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 教师在 2 0 0 8 3 硐 3 4 这一阶段的教学行为是进一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补充相对欠缺的与综合能力有关的知识 复习后 阶段要避免 碰到什么题就讲什么题 及只讲解题过 程的做法 教师常常要提醒自己的是 我为什么要讲 这题 目的是什么 教师应该选择有利于学生积累方 法 明确条件等有价值的典型题作为例题 讲题之后 要总结 提炼学生可以掌握的 知识点 并通过拓展 性问题进一步运用这些 知识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