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浅谈明朝宦官秘书.doc_第1页
7.13浅谈明朝宦官秘书.doc_第2页
7.13浅谈明朝宦官秘书.doc_第3页
7.13浅谈明朝宦官秘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明朝宦官秘书指导老师:冒志祥 学员李鹏伟摘要:明朝的宦官秘书在明朝的历史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明朝的宦官秘书一般都是皇帝的心腹庞臣充当要职。他们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的专政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关键词:明朝 宦官秘书 职能 评价 启示明朝开国后,开国皇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除宰相,朱元璋直接管理六部,皇权高度集体中,这样奏章就日渐增多,有时一天时间也很难处理完。到了宣宗时期,随着奏章的增多,就确立了内阁与司礼监联合辅政的政治体制。司礼监的宦官秘书因其处在皇帝和内阁中间,他们的位置重要,其影响力也就越来越大。一、 明朝宦官秘书职能(一)、处理事务在皇宫中,皇帝作为唯一的男性角色,要想保证他的合法地位不出现混乱,服务家国的重任就落在这些宦官秘书身上了。司礼监中的宦官秘书他们每天都在皇帝左右服务,他们最初只是负责皇宫的礼仪。作为皇帝,读书、生活、生理等都有最基本的礼仪服务,这是作为家的一面。封建社会,家国一体,都需要宦官秘书。随着皇帝的初长成,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宫中所有的礼仪,就会落到自己最信任的人身上,这些人就是在皇帝为太子时,服务太子读书、生活、生理等方面的宦官秘书身上。这些宦官秘书也是皇帝最亲近的人,最信任的人。宦官秘书王振就是英宗最信任的人。在英宗为太子时,王振是英宗的老师,他陪英宗读书、生活、出主意,时间一长,在某种程度上,王振也充当了父亲的角色。英宗即位后,几乎所有的事情都由王振来处理。权力膨胀的结果,就为宦官秘书参政、乱政创造了条件。土木堡之变注释: 是指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军打败,明军全军覆灭,王振被部下砸死,英宗被俘事件。参考文献:1、 熊如政:读了明朝不明白,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1年1月版。2、 包瑞:明月几时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1月版。3、 曹国庆:万历皇帝大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版。4、 赵中男:宣德皇帝大传,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1月版。5、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出版社,1982年5月版。 联系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麒麟街道悦民路银河湾花园17幢1304室 邮编:211135 电话,王振被部下砸死,可在英宗复辟后,任用王振手下的曹吉祥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这就说明了英宗对王振的信任、依赖程度。这就是宦官秘书处理事务最后膨胀的结果。(二)、辅助政务 参与决策宦官秘书最初处理礼仪的事务,随着事情的增多,宦官秘书除了负责礼仪事务之外,皇帝开始任用宦官秘书拆阅奏章、记录、传达皇帝的命令,代皇帝批答奏章。有时,在皇帝处理政务的时候,皇帝会问宦官秘书一些问题,宦官秘书就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宦官秘书会影响皇帝的决策。如果皇帝遇到紧急的事情,皇帝就让宦官秘书按照内阁的意见批示,到了后来,皇帝就让宦官秘书自己处理然后向自己汇报一下就可以了。刚开始有了皇帝的监督,还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到了后来,皇帝就不监督了。这时候,宦官秘书就可以不按照内阁的意见处理,因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了,他们就按照自己的利益关系来处理事务,这就会导致他们扰乱朝政、迫害大臣。这样他们就会和朝中大臣发生一定的冲突。明朝中叶之前,当皇帝有自己的想法,当皇帝不想简单的采纳内阁的意见时,宦官秘书就会察颜观色,就地趁要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坏的情况就是传递文书的宦官秘书会在皇帝不知道的情况下在文书上做一定的更改,这样,他们就直接参与了决策。明中叶之后,皇帝贪于是玩乐,就越依赖宦官秘书,最受皇帝信任的宦官秘书就优先得到了批红的权力,也就参与了决策。(三)、协调沟通在权力高度集中的明朝,由于皇帝与文官集团的权力之争,这样就导致皇帝扶持起来到一批宦官秘书人员来平衡内阁。在沟通方面,宦官秘书人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宣德时期开始,之后的皇帝多懒于朝政,但明朝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朝代,皇帝又想掌握权力,这就要靠宦官秘书来协调沟通。他们是皇帝和内阁沟通的桥梁。明中叶之后,皇帝或因年幼或因享乐而深居简出,这就更要宦官秘书来协调沟通。明朝中后期,没有宦官秘书的沟通协调,国家都很难运转。较为成功的例子就是宦官秘书冯保与张居正的联合,正是他们彼此的协调有效的沟通,出现了明朝历史上数十年繁荣富庶的景象。(四)、保守秘密宦官秘书每天都服务在皇帝身边。他们保管着皇家的实录、圣训档案;保管着皇帝的诏书、大臣的奏章等机密性文书;他们还保管着皇帝的印章,不能出现丢失的现象,因为这样会影响政局的稳定,有可能还会引起双边战火。二、 明朝宦官秘书评价(一)、文书处理宣宗时允许太监识字,而且在宫中设内书堂,让大学士陈山教太监识字,接受教育,学成后升迁,他们有了一定的学识后便成为宦官秘书。在文书处理方面,明朝皇权集中,皇帝每天要处理很多奏章,有时一天也处理不完,而且这些奏章是按照传统的儒家思想写的,文字往往不容易读懂,也不可能一下就可以看出问题的主次和中心思想,奏章中还夹杂着许多专用名词、人名、地名这样就会导致皇帝很容易厌倦,这时宦官秘书就有了用武之地,他们会帮助皇帝阅读奏章,经过推敲搞清楚中心思想后再向皇帝汇报,由于每天的奏章很多,皇帝就安排五六个宦官秘书阅读奏章,这些宦官秘书往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耐心,有时会熬到半夜才能对奏章解释的准确无误,这样他们就会轮流值班来处理奏章,由于他们有着实际处理奏章的工作经验,所以他们的学识水平也是相当高。一般情况下,明朝的宦官秘书都受到良好的教育,起初皇帝安排他们记录皇帝的命令,后交给内阁撰拟诏书、颁发,这时起到宣传帝命的作用。到了明朝中叶,皇帝开始疏于朝政,安排宦官秘书轮流值班,宦官秘书奏读奏章后就可以简明扼要的向皇帝汇报,皇帝只要看奏章中重要的部分就可以批答了。随着授予过多的权力,皇帝只要象征性的批答几份奏章,其余的都交给宦官秘书处理,开始时可以照阁批录,后来宦官秘书就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奏章,这样宦官秘书就掌握了一定的决策权。在明朝历史上,由于宦官秘书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们协助皇帝处理奏章,到后来自行批答,最后司礼监中的秉笔太监有了批红的权力。又因为他们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而且熟悉政务,所以宦官秘书不乏干练之人。(二)、协调人际关系 沟通各部门宣德皇帝之后所实行的内阁与司礼监联全辅政的体制,决定了宦官秘书要成为了协调人际关系,沟通上下的桥梁。皇帝想利用这种主仆关系进而来沟通、制约内阁进而协调六部。宦官秘书每天都在皇帝身边,他们将皇帝阅读后的奏章交给内阁由内阁大学士批答。当然皇帝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见将内阁大学士的票拟全部否定而且自行批答,如果皇帝这样做,其结果也就意味着内阁大学士没有被皇帝信任,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但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内阁大学士将被迫辞职。在明朝的历史上,按传统的原则,为保证政局的稳定,一般情况下,内阁大学士不会辞职。此时宦官秘书的重要性就能充分的体现出来了。所以皇帝要想让内阁的票拟体现自己的意思而不发生内阁大学士辞职的事情,这种事情只有宦官秘书可以做到,他们的协调、沟通作用就体现出来了。这说明了宦官秘书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明朝中叶之后,皇帝疏于朝政。这为宦官秘书专政创造了条件。刘瑾掌司礼监时,他会在武宗玩兴最高时,奏些小事,武宗就会很烦的让刘瑾自己处理。这时他以此为据,欺上瞒下,他利用皇帝对他的信任,对下说是皇帝的旨意,他们矫诏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的政治利益。为自己的的政治前途扫清障碍。在保证政局稳定的基础上,皇帝和朝中大臣都可以搞定,这也充分肯定他们的协调、沟通能力。即便是在皇帝弱小时,宦官秘书与内阁的沟通,出现了宦官秘书与内阁联合治理朝政的情况。在万历时,宦官秘书冯保与内阁张居正的联合,他们改变了明朝时期宦官秘书与内阁相互内容耗的局面,出现了社会繁荣的景象。这也不得不说明宦官秘书沟通协调的能力和技巧。(三)、调查研究 落实工作在督促检查,调查研究方面。 早在明成祖朱棣时就重要司礼监宦官秘书,授予他们出使地方,监军大权。让他们到地方落实工作。宦官秘书在出使全国各地的时候,他们往往代表皇帝到地方去检查,落实工作,然后将落实的结果向皇帝汇报。由于宦官秘书只对皇帝负责,他们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打着皇帝的旗号谋取个人利益。所以宦官秘书落实工作的结果是大打折扣的。司礼监的宦官秘书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他们往往还兼职东厂的工作。东厂是管理锦衣卫的机构,他们是皇帝的耳目。宦官秘书管理东厂的目的是打探大臣和老百姓的思想,了解有没有想谋反的人。所以宦官秘书也带有调查研究和性质进而让宦官秘书协助皇帝来巩固政权。实际上,这就相当于现代社会的调查研究,了解下属的想法,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不同的想法要有不同的措施。(四)、处理信仿事务在信仿方面,也就是民情上达方面。全国的公文都会送到通政司,之后再送到宦官秘书手中,宦官秘书拆阅奏章进而且处理,他们会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对自己有利的奏章,他们会送交皇帝;对自己没有利的奏章,他们会打击报复;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他们会借机谋取利益,大行贪污受贿之风。三、 明朝宦官秘书的启示明朝的宦官秘书对明朝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都有很多大的影响,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是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对于现代社会中的秘书,能给我们很深刻的启示。(一)、防止秘书干政现代秘书不能干政,只是起到服务的角色。我们应该从制度上规定秘书的职责,规定秘书重点是谋而非决。凡事要多汇报,秘书工作者要摆正常自己的位置,要起到参谋作用,不能私自作主,不能代替领导签字。秘书工作者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的提供较可靠的参考资料,引领领导做出正确的选择,为单位赢得发展。明朝虽从制度上对宦官秘书作出一定的限制,但是皇帝自己带头破坏规矩,重要宦官秘书,自己享乐,不断扩大宦官秘书的权力,还兼职东厂等特务机构。正因为皇帝不能以身作则,导致了宦官秘书专政。总之,防止秘书干政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体制上的规定;一个是领导的作用;一个是秘书的教育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秘书干政。(二)、领导以身作则 勤于政事明朝从宣宗开始,皇帝因为享乐而疏于朝政,这是宦官秘书把持朝政的原因之一。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要有责任心,要勤于政事,其工作要受到人民的监督。领导不能有官僚主义思想,要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作风,只有把自己当成人民的公仆才算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而秘书工作者也要配合好领导勤于政事,适时起到规谏作用。所以秘书工作者要配合好领导,同时领导也要以身作则,现身说法,勤于政事,展现一个领导的人格魅力,起到一个领导的榜样作用。(三)、防止秘书贪污受贿明朝的宦官秘书不胜枚举,即使较高素质的冯保也不例外,更不用说刘瑾、魏忠贤之流了。由于绝对的权力就会有绝对的贪污。明朝宦官秘书代行皇帝的批红制度,就是一种绝对权力体现。明朝没有将宦官秘书的职能能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宦官秘书的权力随意性很大,皇帝也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扩大宦官秘书的权力。这就会产生贪污受贿的土壤。在现代社会,秘书贪污受贿的情况也时有出现,他们主要是利用自己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位置为别人说话,为别人谋取利益,让国家蒙受损失。我个人认为现代社会我们国家强调以法制度国,除了完善国家的政治理体制,秘书制度外,还要考察秘书工作者的政治觉悟,完善组织考察制度,强调秘书工作者的品德作用。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不好,越是有才,对社会的危害越大。所以防止秘书贪污受贿是一个多方面的工作,对秘书工作者来说,最重要还是要完善组织考察制度,重用品德优秀的人才。(四)、秘书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明朝的宦官秘书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在明朝的历史上,文化素质低的宦官秘书更容易出现宦官秘书干政的情况。而这样的宦官秘书社会危害性则更大。刘瑾、魏忠贤就是例子。所以说秘书工作者要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生活节奏变快,工作中的科技含量也越来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