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探究.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探究.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堂探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课 题: 课 型:讲读 时间:2016主备人:黎晓霞 审核: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选择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2理解文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体会欲扬先抑的写法。3领会作者对一位劳动妇女的深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感。学情分析初二(2)班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求知欲高、自我表现欲强,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以他们未知的知识为引子。我校积极开展两先两后的教学模式,倡导“先练后教,先学后导”,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自学,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的挖掘。但,这个班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另外,该班学生课堂比较活跃,开小差的学生也有,容易不受控学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和管理学生的情绪,以群体为主,以整体约束个体。教学内容分析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是普通人。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所追忆的保姆虽是一个粗人,不识字、愚昧迷信,但却淳朴、善良、关爱孩童。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学习本文,能够让学生在生活繁琐中发现爱,尊重和赞美具有善良品德的人。在写作手法上,本文详略安排得当,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具有示范作用。教学环节与活动中国现代教育网 全国最大教师交流平台阿长与山海经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解本文围绕人物特点合理安排材料的特点。2、学习本文主次分明、祥略得当的写法3、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感悟作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真美。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主要性格以及祥写与略写相结合的写法。2、领悟这篇回忆性散文的双重眼光和欲扬先抑的写法。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同学们:我们在初一时候学过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为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这位长妈妈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她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鲁迅的作品中几次提到她,甚至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叫阿长和山海经,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一、课前预习1查字典,给加点字注音。憎恶(zng w) 絮说(x) 惶急(hung) 掳(l) 疮疤(chung b) 惧惮(dn) 霹雳(p l) 震悚(sng) 懿(y) 孤孀(shung)2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惶急:惊慌急迫。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渴慕:非常思慕。诘问:追问;责问。疏懒: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掳:把人抢走。3文学常识:本文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在莽原上发表时题目为旧事重提,编集出版时该用现在的名字。共收入1926年创作的回忆性散文10篇。该文集从一个侧面表现了鲁迅所处时代的社会风貌。朝花夕拾中以记人为主的有三篇,即阿长和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藤野先生写师恩,范爱农写友情,阿长和山海经则记作者儿时的保姆。二、探索体验(一)整体感知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全集,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对儿时往事的回忆,表达了对保姆长妈妈这样一个劳动妇女的怀念之情。(二)理清情节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感知人物, 探究情感变化。完成下面表格,说说这些事件体现了长妈妈怎样的性格特征。 从课文中标出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说说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指出其中运用了什么写法。段落事件性格特征感情变化写作手法第35自然段第612自然段第1318自然段第1929自然段三、拓展延伸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将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补充出来,想象合理即可。四、学后反思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教学评价“两先两后”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强了;在整节课中,教师点拨、总结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其余的时间都有学生来参与,探索体验环节,注重小组讨论,能更好的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了课堂;学生不再是旁观者、听众,而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似乎更能理解许多学生尝试自己去探究问题,找出答案,因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