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doc_第1页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doc_第2页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校教室采暖温度标准前言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室外气温很低,每年最冷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10之间,甚至低于-10。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采取保温和采暖措施,使教室内维持一定的温度和适宜的微小气候。关于冬季教室温度标准,前苏联、日本及英美等国家早已做过研究和规定。我国过去也有过要求。但主要是来自前苏联的标准。为此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冬季教室温度标准是十分必要的。本标准是根据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中小学生对热环境的主观感觉和生理反应状况,结合在冬季我国中小学校教室温度和微小气候现状而确定的。除教室温度外,教室的相对湿度和风速以及它们的测试方法也做了相应的规定。本标准只适用于有集中采暖设备的中小学校教室。本标准从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本标准由山西医学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融、强梅。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北京医科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负责解释。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暖地区冬季中小学校教室温度、湿度、风速标准及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采暖地区有集中采暖设施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教室,其他类型的中小学校教室也应参照执行。本标准不适用于无集中采暖设施的中小学校教室。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集中采暖 central heating由统一的热源经管道把热(如热水、热蒸气)送到采暖场所的采暖方式。2.2水平温差 horizont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教室四角处气温与中部气温的水平温差。2.3垂直温差 vertical temperature difference学生足部气温与头部气温的垂直温差。3教室温度3.1在学习(授课和自习)时间内,教室中部(距地面1m处)的气温应为1618,不宜超过20,相对湿度应为3080,风速应在0.3m/s以下。3.2教室水平温差和垂直温差均不宜超过2。3.3教室宜采用集中式热水采暖。4教室温度、湿度和风速测定方法4.1使用仪器4.1.1温度和相对湿度测定宜采用干湿球温度计,温度测定的准确度为0.5。4.1.2风速测定宜采用热球式电风速计。4.2测试方法4.2.1温度计感温部分挂在教室中部距地面1m和0.05m处,以测定室内中部气温和垂直温差,另在四角距地面1m,距邻近两侧墙壁各1m处挂置温度计,以测定水平温差。温度计的感温部分与人体的距离不宜小于0.5m,并应避开直射阳光及其他热辐射源。4.2.2从放置温度计开始,经过5min后进行读数,测试者眼与水银或酒精液柱的顶点凹面底部在同一水平线上。4.2.3在教室中部距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