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代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的影响 清代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的影响作者简介:陈东生(1957-),男,吉林伊通人,工学博士,闽江学院闽都学者教授,江南大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服装材料、服装文化及现代服装技术等研究。 陈东生1,甘应进1,覃蕊1,周丽艳2(1.闽江学院服装系,福建福州350108;2.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34)摘要:满清在服饰上的威权改制使得“满”渐渐影响“汉”,“汉”慢慢融合了“满”,这种演变和融合起到了推进民族服饰发展之作用。 满族服饰制对红楼梦中服饰的材料、纹样、色彩及服饰配件均有影响,红楼服饰既有汉民族的特点,又有满族的色彩,红楼服饰是清代的服饰政策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红楼梦;满族;服饰;影响:I207.411:A清王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服饰艺术方面,清代的服饰制度更加固化、沉淀,同时,代表新时代的新服饰艺术也呼之欲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王朝是继元代以后,又一个以少数民族为主要统治阶级的民族,少数民族服饰对已经全面恢复汉族服饰制度的明代服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一切使清代的服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满族是清代占主要统治阶级的民族,明代推行汉族服饰制度,而满族作为清代的统治民族,其服饰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 因此,清代的满族服饰制度对中国传承的汉族服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对清代满族风俗与红楼梦服饰研究1,2的基础上,本文主要从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材料、纹样、色彩及服饰配件的影响等几方面入手,进而探究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服饰的影响以及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红楼梦服饰所表现出来的深刻文化内涵。 1满族服饰制度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影响服饰文化代表着民族文化,服饰的改易也就意味着民族传统的抛弃,服饰文化传统的坚守则代表了民族文化的坚守。 一个民族对统治者代表的民族服饰的认同,就表现在对民族文化、政策上的认同。 清朝之前,中国悠久的历史大多是汉族占据统治地位的。 明代是以汉族为统治阶级的朝代,其服饰制度自然也体现了汉族的特征。 到了清代,满族服饰制度对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在未入关前,满族人多是以毛皮服饰为主,一方面是可就地取材,另一方面则是气候所致,而长期半农半猎的生活方式也造就了满族人强健机敏的体魄,融铸了满族人朴厚骁勇的性格,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习俗,其中包括服饰品种和样式。 清军在入侵中原的过程中,强行更改汉人的服饰式样。 清朝统治阶层中也有人建议满族同化于汉族服饰,但是为统治者拒绝。 据清太宗实录卷十记载,在皇太极执政期间,有人劝谏他推行汉族服饰,皇太极表示,如果善战的满人改穿汉人宽松的服饰,一旦外族如雄鹰一般的勇士入侵,满族人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因此禁止族人以汉人服饰替换满人骑射服装。 顺治帝也是推行满族服制的坚决执行者。 清军入关以后,竭力推行满族在关外时的服饰制度。 据(清)王家桢研堂见闻杂录所载:“我朝之初入中国(指关内)也,衣冠一承汉制,凡中朝之臣(指明原有官民)皆束发顶进贤冠,为长袖大服,分为满汉二班。 3由于清朝坚持以满族的传统服饰为基础制定冠服制度,所以对明朝的服制有较大的变革。 自从清太宗皇太极于崇德元年开始初步定制,几经变动修改,直到乾隆时的变动。 康熙九年定民公以下有顶戴官员以上者,禁穿五爪蟒缎。 雍正三年十二月在赐太保年羹尧自裁的罪状中有:“出门官员穿补服净街,用鹅黄小刀荷包,擅穿四衩衣服,衣服具用黄包袱,伊子穿四团补服,坐落公馆墙壁俱采画四爪龙,吹手穿缎蟒袍。 从明代到清代,中国的服饰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清代又实行逼令剃发易服,按满族的习俗制度实行剃发改服。 服饰制度坚守旧制,尤其在男子服饰上,保持满族特点而延续极长的时期。 尽管清代三令五申废除明代服饰,然其官服上的补子仍采用了明朝的样制。 清代冠服制度浩繁,除箭袖、蟒服、披肩、翎顶为王公大臣朝服所必具,四季色彩质料、当胸补子、朝珠等级、翎子眼数、顶子材料都有非常严格的区别。 从历代帝后的冠服,我们不难了解清朝历代冠服制度的一些特色,它保留了满族传统的民俗习尚的特色,如马蹄袖、四开裾,佩饰荷包,使用钮扣,男穿鞋子,女履旗鞋;男者戴冠,女者戴钿等。 中国经过了满清严厉的初期服饰规定,汉人似乎慢慢的改变了自己的服饰制度,而一个小民族以武力改变了一个大民族的服饰,这样的例子世界罕见。 满族人的武功与汉族人的妥协,造就了满汉服饰文化融合的历史。 2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的影响红楼梦所描写的是清代,因此,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也自然极其鲜明地表现了是清代服饰的特征。 满族的服饰制度对清代服饰的影响从红楼梦服饰的用料、纹样及样式特征中就可以体现出来。 2.1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材料的影响尽管满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以前的肃慎人,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满族以前处于从原始的氏族形态向奴隶制过渡的阶段,其社会内部的经济部门主要有两个:一为采猎,一为农耕。 在这种经济结构之下,作为服饰的重要材料是毛皮和树皮一类的自然物,没有丝织和棉织,妇女只能织粗毛布和麻布,长于制裘。 当时,貂鼠、青鼠、狐貉或羔皮等贵重的毛皮是供贵族穿用的,平民只能穿鹿皮或更次的牛、马、猪、羊、狗、鱼、蛇等类皮衣,缝制也很简单。 满族入关以后,随着社会性质、阶级结构和经济成分的变化,上述服饰材料也发生了变化。 由原来的相对单一的皮毛发展到丝织品、棉织品为主,兼有麻织品和皮毛织品等。 满族服饰运用的服饰材料在红楼梦中大多都有提及。 红楼梦中提到的服饰质料有丝织品、毛皮、呢料、棉织物、毛织物等。 其中丝织品种类繁多,有缎、锦、纱、绸、绢、绫、纨、绉等,每种都有非常详尽的描写。 清代的丝织品种类繁多,是当时占首要地位的服饰面料,同时也是红楼人物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服饰质料。 如红楼梦中称纱罗为“软烟罗”、“霞影纱”,在第四十回,贾母由窗纱引发的一番议论:“那个软烟罗只有四种颜色:一样雨过天晴,一样秋香色,一样松绿的,一样就是银红的,若是作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地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软烟罗;那银红的叫做霞影纱。 可见,这“老祖宗”既是丝绸专家,又是艺术家,诗情画意般的描述颇值玩味。 再如刘姥姥离开贾府之际,收到赠别礼品,其中就有“实地子月白纱”,这实地纱是纱中最厚密的品种,接近于白的浅蓝色厚密纱,用平儿的话说用于衣服里子。 可见,在清代,纱除用作居室饰品,如窗屉、窗纱、灯笼罩子等,还可用于服饰。 此外,棉织物也是红楼梦中人物经常穿用的面料。 清代的棉织业以传统的手织生产为主,所产除自给外还大量出口。 红楼梦中的人物服饰正反映了当时棉织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棉织物的广泛应用。 如第四十回:“凤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大红棉纱袄子襟儿拉了出来”,第五十八回:“那芳官只穿着海棠红小棉袄。 在当时,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喜好穿着棉织物。 棉织物和丝织物在红楼梦服饰质料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与满族服饰材料中以丝织品、棉织品为主的特点相一致,体现了清代顺应满族服饰制度的特点。 2.2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纹样的影响服饰纹样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一种智能创造。 在服饰上所要传达的愿望不外“富、贵、寿、喜”四个字。 贵指权力、功名,富是财富、丰收之意,寿指长寿延年并保平安,喜指婚姻、友情、多子多孙、登科等。 随着服饰图案的演变,其越来越成为等级地位的象征,尤为明显地体现是在明清时期的服饰上。 明太祖朱元璋在服饰改革中,对服色及服饰图案规定过于具体,如不许官民穿蟒龙、飞鱼、斗牛的图案。 明代官服上缝缀补子,名为补服,以补子图案的不同来区分官职的大小,文官与武官服装的补子、花纹图案不同。 文官一品为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武官一二品为狮,三品虎,四品豹,五品熊,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 4清朝以满族为主要统治阶级,因此,清代的服装自然而然的要以满服为主流,在服饰纹样上也对明朝的服饰制度进行了改革,使清代服饰具有满族服饰的特征。 具体体现在,各种服饰配件的完善、图案的繁琐,以及等级观念在图案上的反映更加森严明确了。 红楼梦中的“三镶盘金”纹样、“撒花”纹样、“团花”纹样、“刻丝”纹样、“掐牙镶边”纹样,这些纹样的图案之繁琐、装饰物件的完备是绝无仅有的。 清代的服饰除了继承前代的装束外,主要是在装饰物件上更加完备,在图案的设计上承袭十二章的纹样,在明代吉祥纹样的基础上,使图案的装饰作用达到了纷繁的程度。 在黄袍上绣以龙纹并形成制度,是起源于明代。 明代模仿前代,禁止民间使用龙纹,同时对大臣朝服的图案也作了规定,自此,龙纹遂为皇帝的御用之物,臣庶不得擅用。 相比之下,清王朝要相对宽松一些,它规定文武百官可穿蟒服,但蟒数及颜色各有等差。 如红楼梦第五回中提到的北静王的“江牙海水五爪坐龙白蟒袍”;第十五回中宝玉穿着的“白蟒箭袖”;第十九回中宝玉穿着的“大红金蟒狐腋箭袖”,都体现了清代服饰纹样的特点及与明代服饰纹样的不同之处。 2.3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色彩的影响红楼梦中对服饰色彩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有红色系、绿色系、黄色系、蓝色系、紫色系、黑色系、白色系,每个色系又分出十余种颜色。 黄色类计有葱黄,金黄,鹅黄,柳黄以及近似为桔黄的蜜合色;绿色类有葱绿,水绿,柳绿,豆绿,翡翠,松花绿和秋香色;红色类最多,计有杏红,银红,桃红,杏子红,水红,海棠红,石榴红,碧玉红,茜红,绛红,玫瑰红,大红再加上似为酒红的血点般大红等十多种;此外还有石青,莲青,耦合,玫瑰紫,荔枝,茄色等等。 除此之外,作者还娴熟地利用图案与缝制效果来增添色彩的韵味,令人叹为观止。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时代背景,服饰也不例外。 曹雪芹如此浓墨重彩地描写红楼服饰色彩的纷繁绚丽,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文化传统是息息相关的。 由于清代实行的是满族服饰制度,因此,对服饰色彩的运用也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如在明代,按照汉族的服饰制度,民间男女服装禁用大红、鸦青、黄等色彩,而紫、绿、桃红、白等色比较流行;而到了清代,妇女的外套,吉服用天青,素服用元青,裙子大都用大红、湖色、雪青等色彩。 如红楼梦中第六十三回提到的:“这尤三姐松松挽着头发,大红袄子半掩半开”;第九十回中:“凤姐叫平儿取了一件大红洋绉小袄儿”;又如第八回中提到的:“宝钗穿着蜜合色(淡黄色)棉袄”,这就说明,清代的实行的满族服饰制度在服饰色彩的运用上和汉族服饰制度有着很大的区别。 2.4满族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配件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服饰配饰及首饰发展到清代,表现出两个特征:首先,传统的服饰配饰及首饰,在讲究实用性的基础上,无论是从局部还是从整体,都更加体现出装饰美的风貌。 其次,由于清王朝在推行满族服饰政策上的坚定不移政策,使本来只存在或主要存在于满族人们中的某些服饰配饰及首饰,逐渐渗透到了各民族之中,这种渗透一方面表现出完完整整的流播,另一方面也包含着某些改造,因此,服饰配饰及首饰的种类较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多得多。 满族的服饰制度对红楼梦服饰配件的运用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如红楼梦中提到的“掐牙”,就是清代特有的服饰配饰。 “掐牙”是镶入衣服滚边内的细牙条,以做镶边和护边,多用于年轻妇女的服饰中。 如红楼梦第三回:“茶未吃了,只见一个穿红绫袄青缎掐牙背心的丫环走来”;第四十六中提到的:“只见鸳鸯穿着半新的耦合色的绫袄,青缎掐牙背心,下面水绿裙子”。 此外,朝珠、花翎、顶戴、雀顶、领约、耳饰等配饰都是清代特有的服饰配件。 服饰配饰发展到清代,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其种类之繁多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3清代的满汉交融对红楼梦服饰的影响清代是以满族为主要统治阶级的朝代,因此,清朝的统治者自然极力推行满族的服饰制度。 然而,从红楼梦中的服饰描写却可以看出,清代的服饰既有汉民族的特点,又有满族的色彩。 这是因为,满汉两族在长期交往中,服饰也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模仿借鉴。 其实早在入关之前,两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就十分频繁,内地与东北边境经常有商贸往来,清朝统治者参考前朝订定官服,所以满服在演变过程中注入了许多汉文化因子。 因此,满人服饰和汉族服饰在样式、花纹等方面也出现了融合。 5在清初,汉女与满女的服饰有显著的区别。 汉女为上衣下裙,而满女穿不分衣裳的长袍。 汉女平时穿袄裙、披风等。 上衣袖口最初很小,后来逐渐放大,到光绪末年又变小,露出内衣;下裳为长裙,系在长衣内。 清初时兴“月华裙”,光绪后期在裙上加飘带,飘带裁成剑状,尖角缀上金、银、铜铃。 与汉女子的服饰相比,满女装更具有民族特色,后人称为旗袍。 清早期旗袍腰身上小下大底摆肥大,两侧轮廓呈下宽的斜行线,袖管细窄,掩住手背;清中期演变为直身式,袖管呈喇叭形,袖口宽大,里面加刺绣及彩织涤带,向外翻卷出宽宽的有精致装饰的袖边,称为大挽袖;到了清晚期袍身细瘦,下摆窄小,袖管由宽变窄,逐渐合体,袍衫外加坎肩,一般和腰际平齐,也有与衫平齐的,有时外加穿马褂,但不用马蹄袖,上衣多无领,穿时加带一条小围巾,后来领口式样就逐渐多起来。 时尚新谈中提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截作短衣裳,脚跟形式先融化,道说莲钩六寸长。 这说明当时满族有效仿汉族穿着习惯的现象。 而汉族效仿满族服饰的风气,也于此时在达官贵妇或都市中的喜炫服饰者中流行,这也是红楼梦在服饰描写上带有满汉两族特征的原因所在。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蟒服、北静王的“江牙海水五爪龙白蟒袍”等,都是清朝服饰向汉族服饰学习的结果,清代服制的变化,是由外力促使而产生的改革与变化,推进了中国服饰的发展。 满族是清代占统治地位的民族,因此,清代的服饰不可避免要以满族服饰为主流,清朝的统治者也极力推行满族的服饰制度,满族服饰制度对中国服饰产生了很大的变革。 但是,满汉两族在长期交往中,服饰也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互为模仿借鉴。 清朝统治者参考前朝订定官服,所以满服在演变过程中注入了许多汉文化因子。 满服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合了汉族服饰的特色,是以新代旧的一种进步,是时代前进的产物。 这种变革形成了服饰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明显的突变。 这种演变和融合起到了推进民族服饰发展的积极作用。 4结束语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文化风俗的表象。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在其生活习俗上可能相似,但是在服饰上的文化差异则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从明代到清代,由于统治阶级的改变,中国的服饰制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于满清在服饰上的威权改制,使得“满”渐渐影响“汉”,“汉”慢慢融合“满”,造成满汉一家,大家把满汉文化交流下的服饰,统一称为唐装,形成现今中国的代表,哪一族的服饰已不那么重要。 红楼服饰既有汉民族的特点,又有满族的色彩,红楼服饰是清代的服饰政策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1陈东生,甘应进,周丽艳,覃蕊.解读红楼梦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xx,19 (10):51-54.2陈东生,甘应进,周丽艳,覃蕊.清代满族风俗与红楼梦服饰J.太原大学学报,xx,7 (3):8-11.3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xx:323.4周锡侏.中国古代服装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67.5陈东生,周丽艳,尉晓娟.清代满、汉服饰的演变与交融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xx (3):32-35.:姚晓黎The IofluenceonDream of the RedChamberFinery byManchus CostumeSystem CHENDong-sheng1,GAN Ying-jin1,QIN Rui1,ZHOU Li-yan2(1.Department ofClothing,Minjiang 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临床执业医师经典例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法规》全真模拟模拟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精练)
- 2024年职称计算机考前冲刺练习试题【能力提升】附答案详解
- 上海安全员考及答案职责
- 2024焊工考试通关考试题库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执业兽医答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煤炭经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语文高考试题及答案
- 自考专业(公共关系)试题(易错题)附答案详解
- 2025股份公司入股合同范本参考
- 出差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产科护理教学比赛课件
- 占道施工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芜湖市鸠江区村级后备干部集中招录工作101名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美容整形师专业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茶粉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培训民警拍照宣传课件
- 2025一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冲刺361题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 1~6的表内乘法必刷卷 (含答案)
- 抖音账号实名认证承诺函模板
- 证券业反洗钱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