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育保健学 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王勇 1 主要介绍体育保健学的意义 目的 任务和内容 使学生掌握体育保健学研究的对象 课程的性质 课程的内容体系 体育保健学的目的 任务 要求及基本观点和方法 体育保健学的形成和发展 内容提要 学习目标 绪论 2 体育保健学是在医疗卫生与体育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体育保健学作为一门比较完整的 有理论基础的学科 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 我国是在5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 体育保健学 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体育保健学是专门研究体育运动对机体的影响 它既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 也属于医学的范畴 悠久的历史 我国古典医著中都可找到有关内容 什么是体育保健学 3 体育卫生 人体卫生 环境卫生 营养卫生 等 体格检查 姿势检查 人体测量等有关内容 运动性疾病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发病 预防和处理 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的分类 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等 运动按摩 基本手法和在实践中具体应用等 医疗体育 基本原理 一般伤病后常用的体疗方法等 体育保健学的内容 运动营养 营养概述 运动员营养等有关内容 医务监督 自我监督等有关内容 4 掌握人体保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人体在体育运动中的保健规律和措施 掌握不同性别 年龄阶段人群的体育保健特点和要求 为从事体质与健康教育工作 学校体育教学 训练工作 指导人们从事符合生理规律的运动 提供理论依据和有关知识与技能 根据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和影响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 以及学校体育要使受教育者终身受益的要求 研究体育保健学的目的 5 1 研究体育运动者身体发育 健康状况 训练水平 为合理安排体育教学 训练 比赛提供科学依据 2 制定相应的体育卫生措施3 研究常见的运动损伤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4 研究伤病后的训练及体育康复的手段与方法 运用基础理论课程及卫生学有关临床医学基本理论 体育保健学的任务 6 思考题 什么是体育保健学 2 体育保健学的内容包括哪些 3 体育保健学的任务 7 教学任务 了解医务监督的目的和意义 掌握其形式 内容以及体格检查中几种常见异常现象的医学分析 主要教学内容 1 医务监督的目的和意义2 体格检查的形式与内容3 几种常见异常现象的医学分析教学重点 体格检查的形式 内容 教学难点 体格检查中几种常见异常现象的医学分析 第一章体格检查 8 一 医务监督的目的与意义 一 医务监督的目的1 竞技运动的医务监督通过医务监督使运动员在生理限度内 充分发挥竞技效能 创造佳绩 2 健身运动的医务监督通过医务监督使体育锻炼参加者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3 医疗运动的医务监督通过医务监督使参加运动者达到治疗或康复某种疾病的目的 9 二 医务监督的意义1 能更有效地运用体育的手段 促进体育活动参加者的身体发育 增进健康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2 能培养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和良好的卫生习惯 避免与减少运动伤病的发生 3 保证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顺利进行 使人们从中受益 获得更大成效 10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 用医学的方法对身体各系统进行一系列的检查 目的 1 了解身体的发育程度2 了解身体健康状况3 了解身体机能水平 11 体格检查的内容 1 健康史和运动史2 临床健康 物理 检查3 姿势检查4 人体测量5 特殊检查 一般史 既往病史和生活史 运动史 体表检查 临床物理检查 形态测量 功能检查 化验检查 特殊检查 体格检查的形式 初查 复查 补充检查 体格检查的内容 可根据不同的目的选定 12 二 体格检查 一 体格检查的内容体格检查主要包括一般史和运动史 体表检查 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形态测量 功能实验 化验检查 身体素质测试及特殊检查等 1 一般史病史 询问既往病史和预防接种史 特别是询问影响内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重大疾病 如高血压 心脏病 肝炎 肾炎 癫痫等 生活史 询问工作性质 劳动条件 生活制度 营养状况 有无饮酒和吸烟等不良嗜好 13 2 运动史询问参加体育活动情况 运动项目 年限 成绩 有无过度训练史或其他运动伤病等 3 体表检查 1 皮肤和粘膜的检查是否苍白 有无黄染 出血点和蜘蛛痣 以及皮肤病和静脉曲张 2 皮下脂肪层的测定 3 检查扁桃腺 甲状腺和淋巴结的情况 4 检查脊柱 胸部 上下肢和足弓形状 14 4 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1 心血管系统检查内容 脉搏频率 注意紧张度 充盈度和节律 有无胸部畸形和心脏异常搏动 叩诊心脏大小 听诊心跳速率 节律 心音强度及有无杂音 测量血压 15 2 呼吸系统检查内容 胸部形状 呼吸频率 节律和呼吸类型 叩诊检查有无浊音 肺底位置 听诊有无呼吸音异常 肺底位置 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下线第10肋间 16 5 形态测量测量内容 体重 身高 坐高 胸围和呼吸差 颈围 腰围 四肢围度 四肢各环节长度 肩臂长 手足间距 站立摸高 肢体宽度 其中体重 身高 胸围三项是评定发育程度的基本指标 17 6 功能检查检查内容 1 运动系统 肌力 关节活动度 柔韧性 2 心血管系统 定量负荷试验 3 呼吸系统 肺活量 闭气试验 PWC170试验 最大摄氧量测定等 4 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功能检查等 18 7 化验检查包括血液 尿液的常规及生化检查等 8 身体素质测试50M跑 立定跳远 男生引体向上 女生仰卧起坐 大学男生1500M跑 中学生男生1000M跑 大中女生800M跑 小学男女生400M跑 9 特殊检查X线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 脑电图 CT 核磁共振等 19 第一节健康检查 内容 神经 五官 内外科 血液检查等一般临床手段 望诊 触诊 叩诊 听诊等 特殊情况下需借助医疗仪器等手段 如 X光 超声 生化检验等 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通过协助医生检查 懂得如何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体育运动参加者的健康检查 多侧重心血管系统 主要有下列几项 20 1 安静时脉搏正常人脉率为60 100次 分钟 低于60次 分钟为心动徐缓 高于100次 分钟为心动过速 正常情况 动脉管壁光滑 柔软而富弹性 节律整齐运动员安静心率缓慢 40 60次 分钟 搏动有力是由于长期训练 迷走神经紧张性增高 良好训练状态 是对长期系统训练的适应 运动员有心动过速时 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 2 晨脉 1 晨脉不变或稍下降 说明身体功能良好 2 晨脉明显上升 说明身体功能状况不良 一 脉搏 21 3 运动中的心率运动中监测心率主要用于判断机体的疲劳程度和控制运动强度 判断机体的疲劳程度 控制运动强度 在重复训练中根据脉搏的变化调整强度 在耐力训练中调整或控制运动强度 22 定量负荷后 即刻与恢复期脉率 利用运动即刻测得的脉率判断运动强度的大小 一般180次 分钟为大强度150次 分钟为中等强度144次 分钟以下为小强度 利用运动后5 10分钟脉率的恢复情况来判断运动量大小 A 脉率已恢复到运动前水平属小运动负荷 B 脉率较运动前快2 5次 分钟属中等运动负荷C 脉率较运动前快6 9次 分钟属大运动负荷 23 正常人血压为12 18 6KPa 90 140mmHg 8 12KPa 60 90mmHg 血压高低的影响因素 心肌收缩力 心搏出量 外周血管阻力 血液粘滞度及年龄等高血压 160 95mmHg或舒张压 90mmHg 原发性 继发性 过度训练 过度紧张 力量训练 青春期高血压低血压 收缩压小于90mmHg 二 血压 24 早晨血压 1 运动员血压稍低于正常人 2 训练期若晨压较平时高出20 或收缩压在18 20KPa以上时 可能为过度训练 3 训练期若出现短期血压波动 可能是对运动量暂时不适应 25 1 指心脏面积大小 训练中常说明锻炼效果某些耐力项目 如马拉松 自行车 游泳 划船等 训练结果 常使心脏增大 称为运动性心脏增大2 心脏增大的原因 1 心脏工作性增大 2 病理性增大伴有异常体征 代偿性增大 3 过度紧张 过度训练造成的心肌肥大 好转后可消失 三 心脏形态 26 3 心脏工作性肥大与心脏病患的心脏肥大的区别 1 组织学方面不同 2 心脏功能不同 3 对运动负荷的反映不同4 运动员心脏 运动性心脏 由运动训练引起的心脏增大 1 耐力项目 心室明显扩大 伴有心室壁增厚 2 力量速度性项目 心室壁增厚 心室腔未见扩大 27 运动性心脏增大与病理性的心脏增大有何不同 1 运动史 运动性心脏有典型的运动史 病理性心脏有典型的心脏病史2 心脏机能 运动性心脏增大是心脏生理性肥厚 心脏机能增强 病理性心脏增大是有心脏病 心脏机能下降3 自我感觉 运动性心脏无任何临床症状 病理性心脏增大有心跳 气短等症状 28 29 指心脏在收缩或舒张期间出现的不正常的声音1 舒张期杂音都是病理性的 为提示心脏有器质性病变2 收缩期杂音a生理性杂音吹风样柔和 不固定 随体位改变 多见于儿童 运动员特别少年运动员 无不良症状 心血管机能试验多属正常反应b病理性杂音粗糙 时间长 伴有明显传导 心脏的生理性杂音常出现在收缩期 四 心脏杂音 30 1 窦性心律不齐窦房结窦性心律心率60 100 min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少儿 运动中多见62 成人也不少68 1 最多见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吸快呼慢 不需治疗 2 精神紧张 五 心律不齐 31 2 异位心律 除窦性以外的心律最常见的是期前收缩 又称早搏 早跳 运动员3 7 室性早搏 1 生理性过度疲劳 紧张 激动等成人100 2 病理性各种心脏病 3 过度紧张 过度训练造成的心肌肥大 好转后可消失 32 生理性的期前收缩通过运动试验怎样鉴别 1 运动试验后 期前收缩不消失 增多或伴有不良自我感觉 则说明心脏机能不良 2 运动试验后 期前收缩减少 消失 并无不良症状 说明心脏机能良好 是生理性的 33 思考题 1 心脏杂音2 窦性心律不齐3 训练期间怎样用脉搏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态 训练水平和运动量大小 4 如何初步鉴别生理性和病理性心脏杂音 5 生理性的期前收缩通过运动试验怎样鉴别 6 怎样初步鉴别运动性心脏增大和病理性心脏增大 34 姿势检查 静态姿势 直立姿势 脊柱 胸廓及腿和足的形状检查 动态姿势 反映组织结构间的力学关系 是评价生长发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据国内外报道 中小学生姿势上有缺陷的人约占总数的30 40 正常姿势 省力状态 健康精神面貌 优美感觉 不正确姿势 效果相反 第二节姿势检查 35 背面观 侧面观 头颈 脊柱和两足跟在一条垂直线上 两肩峰两骼嵴高度一致 直立标准姿势 头顶 耳屏前 肩峰 股骨大转子 腓骨小头 外踝尖各点在一垂直线上 脊柱呈正常生理弯曲 一 直立姿势检查 36 背面观 侧面观 棘突应与人体中心线一致 最大偏离不得超过0 5cm 生理弯曲正常 颈曲和胸曲离中轴垂线的水平距离3 5cm 二 脊柱形状检查 37 脊柱前后弯曲度的检查 测量工具 脊柱弯曲测量计 测量方法 两肩胛间 骶部和足跟部紧靠立柱等 背的形状分类 正常背 颈弯3横指 腰弯2横指 驼背 脊柱后凸 平背或直背 胸弯腰弯减小 鞍背 38 脊柱侧弯 侧凸 的检查 测量工具 脊柱弯曲测量计 检查方法 视诊 触诊 划痕法 脊柱弯曲测量计或悬垂测量 39 脊柱侧凸的分类 C 型 S 型 多曲型 按发生的原因 按侧凸的形状 按侧凸的部位 按侧凸的程度 胸段 胸腰段 腰段 轻度 棘突中心线2cm内 可逆性 中度 偏离2 5cm 有一定可逆性 重度 偏离5cm以上 不可逆固定性 先天性 原发性 外因性 继发性 40 测量工具 测径规 测量方法 前后径 指胸廓前点后点间距 前点在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水平和前正中线相交点 后点为前点同一水平的棘突处横径 与前后径同一水平胸廓两侧最宽处间距胸中点 左右第四胸肋关节上缘连线与前正中线的交点 三 胸廓形状检查 41 胸廓形状分类 正常胸 扁平胸 桶状胸 圆柱胸 上下方宽度相近 横前后径比近1 鸡胸前后径大 胸骨明显前突 漏斗胸 不对称胸 呈圆锥形 下方稍宽 左右对称 横径前后径之比为4 3 42 测量工具 内径卡尺 测量方法 两腿并拢直立 两膝 足间距 腿的形状分类 正常腿型 O 型腿 X 型腿 D 型腿 K 型腿 两膝 两足能靠拢或间隙 1 5cm 两内踝 1 5cm 两膝 1 5cm 四 腿的形状检查 43 足弓是指足底部由跗骨形成的拱形结构 检查方法 比例法 划线法 1 印迹法 2 形态测量法 3 X线摄片法 足在负重支撑时具有弹性 可缓冲对地面的冲力及减轻行走 跑 跳时对大脑的震荡 一般认为扁平足者 下肢支撑和弹跳能力差 不利于从事跑跳运动 运动员中发生率较高 早期过多过重负荷练习 但由于腿部肌肉力量代偿了足弓缺陷高足弓 弓形足 对长距离跑不利 五 足的形状检查 足高测量法 44 1 印迹法 比例法 正常足弓a b 2 1 轻度扁平足a b 1 1 中度扁平足a b 1 2 重度扁平足 无空白区 高足弓 中部无印迹 45 1为标准线2为中心线3为等分线 1 印迹法 划线法 正常足弓2条线外 轻度扁平足 2 3之间 中度扁平足 1 3间 重度扁平足 1上或外 46 2 形态测量法 KF hF SF 100 K 足弓指数 hF 足背高 SF 足长 高足弓 29以上 正常足弓 27 29 一般扁平足 25 27 轻度 中度 严重扁平足 25以下 例 一个人脚长为24cm 足背高为6 24cm 则此人的足弓指数是 6 24 24 100 26 在25 27之间 所以属于一般扁平足 47 科学性 可靠性 有效性 客观性 统一化和标准化 相同条件下 反映生长发育状况 体质水平 运动员选才依据 人体测量的注意事项 测量前校对仪器 每100人重新校正一次 被测者要尽可能少穿衣服 男短裤 女背心短裤 使被测者先了解测量的意义及要求 测量结束后要及时资料核实 整理和分析 发现身体发育缺陷 评定锻炼效果 利于教学和训练 人体测量 用各种仪器对人体外部形态进行测量 48 评定生长发育的基本指标有三项 常用的指标有身高 体重 胸围和呼吸差 坐高 肩宽和骨盆宽 皮褶等 人体形态测量的指标很多 应当根据需要去选择 身高 体重 胸围 49 身高是指站位时头顶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人的身高 在一天内有一定的变化 早晨起床时最高 傍晚时最低 一般相差1 3cm 原因 是反映骨骼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 人体生长长度 身高受年龄 性别 各族 地区 生活条件 体育锻炼 疾病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经过一天的活动和身体重力压迫 使椎间盘变薄 足弓变浅 脊柱弯曲度增加 所以 测量身高的最佳时间是晨起时最好 其次是上午10点钟之前 一 身高 50 测量工具 身高计 测量方法 两肩胛间 骶部和足跟部与立柱保持接触 三点紧靠柱 一线呈水平 指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最低点呈水平线 129 0 128 0 127 0 时间 点 厘米 681012141618 一天内身高变化曲线图 51 体重是指身体的净重 人的体重 一天内有一定的变化 受饮食 排便 活动等因素影响 一天内体重变化曲线图 是反映人体的营养状况 结合皮褶厚度能反映肌肉的发育程度 体重受年龄 性别 营养 气候 生活条件 体育锻炼 疾病等因素的影响 所以 测量体重的最佳时间是晨起便后 早餐前 测量工具 体重计 测量方法 略 二 体重 52 111 110 109 市斤 一天内体重变化曲线图 113 112 晨起 便后 早饭后 九时半 午饭前 午饭后 2 3时 晚饭前 晚饭后 53 男子标准体重 kg 50 身高cm 150 0 75 年龄 21 5 女子标准体重 kg 50 身高cm 150 0 32 年龄 21 5 理想体重的计算方法 54 胸围即胸廓的围度 呼吸差 最大吸气和最大呼气时的胸围之差 表示胸廓容积及胸 背部骨骼 肌肉和脂肪层的发育状况 是衡量少儿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还可间接反映肺容量 一般人6 8cm 常锻炼者8 10cm甚至超过12cm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呼吸器官发育情况 呼吸肌肌力 胸廓活动范围及肺组织的弹性 测量工具 带尺 测量方法 背部尺上缘于肩胛骨下角下缘 胸前尺下缘于乳头上缘 女性于乳头上方第四胸肋关节 松紧适宜 三 胸围 55 坐高指人于坐位时 头顶至坐凳面的垂直距离 测量工具 身高坐高计 反映躯干长短的指标 坐高和身高比例关系可评价体型 校正仪器 检查是否水平 高度是否合适 测量方法 骶部 两肩胛间及头部位置 姿势要求等与测量身高相同 四 坐高 56 肩宽指两侧肩峰之间距离 骨盆宽指两侧髂嵴最宽处之间的距离 它反映身体横向发育情况 反映骨盆的发育的情况 骨盆过宽对很多运动项目不利 测量工具 测径规 测量方法 肩宽 用食指沿被测者两侧肩胛岗向外上方触摸至肩峰尖 再测量 骨盆宽 用食指沿被测者两侧髂嵴触摸至髂嵴最宽处外缘 再测量 五 肩宽和骨盆宽 57 皮褶是指皮下脂肪的厚度 测量工具 皮褶卡钳 可评定身体成分 推算全身脂肪重和瘦体重 反映营养与运动素质和体质状况 测量方法 自然站立左手捏起皮褶 距1cm处测量 测量部位 一般测量右侧 常测部位 上臂部 肱三头肌 肩胛下部 肩胛骨下角下方与脊柱45度角 腹部 脐旁垂直捏起部位 髂部 髂嵴上方脐水平与腋中线交界处 大腿部 皮褶是指皮下脂肪的厚度 测量工具 皮褶卡钳 测量方法 自然站立左手捏起皮褶 距1cm处测量 测量部位 一般测量右侧 六 皮褶 58 思考题 什么是直立位标准姿势 2 简述脊柱侧弯的形状 类型和程度 3 怎样判断腿和足弓的形状 59 是保健人员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 并借助仪器设备 了解人体各器官 系统功能状况的有效手段 呼吸系统 运动系统 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肝 肾功能检查等 一般的体质与健康检查中比较重要的有 第三节机能检查 60 握力 背肌力 1 肌力检查 肩关节 肘关节 2 关节活动度 脊柱 握力指数 握力 体重 100 男子47 58 女子40 48 体重的150 200 男子 100 150 女子 一 运动系统功能检查 61 心音 心律 1 安静状态 一次运动负荷试验 联合运动负荷试验 2 定量负荷试验 血压 一个心动周期4个心音 窦性心律 一般60 100次 min 成男75左右 成女80左右 3岁100次上 初生儿达140次 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45 50次 成人收缩压90 130mmHg 140 舒张压60 85mmHg 90 脉压差平均30 40mmHg 台阶试验 二 心血管功能检查 62 测安静时脉搏 血压 30秒20次蹲起 30秒20次蹲起 15秒原地快速跑速度能力 3min原地高抬腿跑耐力能力 1 一次运动负荷试验 2 联合运动负荷试验 15秒原地疾跑 3分钟原地高抬腿跑 休息5min 由两种以上的负荷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间组成的负荷试验称为联合运动负荷试验负荷后立即测恢复期每分钟内前10秒脉搏 后50秒测血压 分别连续测3 4 5分钟 心血管机能检查常用的定量负荷 63 梯形反应 无力反应 正常反应 紧张性增高反应 紧张性增高不全反应 评定 心血管机能试验一般有五种反应类型 脉搏收缩压适度 舒张压 或不变 3 5min恢复 脉搏收缩压显著 180 200 舒张压 恢复期长 为周围血管调节障碍 训练水平不高或初训者 青少年 舒张压极度 0音反应 无休止音 1分钟收缩压显著 脉搏显著 为良好 见于训练水平良好者 2分钟收缩压 不明显 脉搏增高明显 恢复期长 为机能不良 早期过度训练 收缩压在2 3分钟 的多 舒张压 恢复期长 负荷时心脏功能 后休息收缩回升 有病未恢复 过度训练心血管机能不良 收缩压 不多 甚至 脉搏急剧 恢复期长 心肌收缩无力 患病或过度训练 64 120 100 80 12345 一次负荷机能试验五种反应类型 60 40 20 0 20 40 60 80 12345 12345 12345 12345 脉搏 收缩压 舒张压 65 3 台阶试验 哈佛台阶试验 评定标准 优大于90 良80 89 中65 79 下55 64 差小于55 心血管机能检查常用的定量负荷 30次 min登台阶 持续5min 中途20秒钟不能跟上节奏即停止 测恢复期第2 3 4分钟的每分钟前30秒脉搏 试验方法 评定标准 指数越大 机能越好 66 五次肺活量试验 屏息试验 闭气试验 间隔15秒 各次基本相同或逐次增加为机能良好 逐次下降特别是最后两次下降为机能不良 平静屏息深吸气后屏息深呼气后屏息 屏息时间长短和肺活量大小有一定关系 一般人吸气屏息时间 男58 8 3 33秒 女42 4 3 26秒 三 呼吸系统功能检查 成人正常值 呼吸频率 14 18 min 少儿20 24 min 呼吸深度 300 400ml 肺活量 3500 4000ml 男 2500 3500ml 女 5000ml 运动员 反映呼吸功能的指标有肺活量 时间肺活量 最大参通气量等 检查呼吸机能常用的负荷试验有五次肺活量试验 屏息 闭气 试验 67 植物性神经系统 运动神经机能 卧倒 直立试验 正常心率增加12 18次 高于此数为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6次以下减弱 直立 卧倒试验 正常减少6 10次 min 超过则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 视力检查视野检查眼底检查 四 神经系统功能检查 68 思考题 1 常用的心血管机能试验有哪些 2 心血机能试验的反应类型有哪几种及如何评定心血管机能 3 什么是台阶试验 方法及评定标准 4 呼吸机能检查采用的负荷试验有哪两种及评定 69 PWC170试验 是指运动负荷中 心率达到170次 min的稳定状态下 单位时间内身体所做的功 kg m 根据其大小评定身体机能能力 检测机体有氧能力 台阶负荷 自行车功率计 1 实验方法 达靶心率 170次 min时完成的负荷功率 值越大 则其心功能越好 两次功率运动 W1 W2 5min 间歇3min 遥测最后1min心率f1 f2 选择台阶高度 15 30 40cm 先低后高两种 负荷5min 一般3min 频率20 30次 min 间歇3或5min 遥测最后1min心率或立测10s PhysicalWorkCapacity 70 W1 W2 一般情况下 PWC170的值越高 表示身体机能能力越强 而对于心脏应激不力 如窦房结功能低下时可能PWC170也较高 该方法为亚极量运动负荷下测量的 所以较安全 适合中老年人测量一般男1060kg m min 女580kg m min 优秀运动员更高 2 评定方法 推算公式 PWC170 W1 W2 W1 W 上台阶功率 下台阶功率 71 3 测定PWC170的意义 PWC170指数是一项反映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指标 其数值的高低与人体有氧运动能力有直接关系 教练员可利用不同时期队员PWC170数值的变化作为评定训练效果 进行成绩预测及了解机能状况的客观指标 用于评定训练效果和机能状况 作为监督训练的手段 作为赛前调整及成绩预测的指标 72 最大吸氧量测定 VO2max 是反映心肺功能的重要指标 也是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由于是极量负荷 所以适用于运动员 健康人有氧能力检测 对心脏病 老年人有一定危险 间接测定 直接测定 1 实验方法 多波恩公式推算法 PWC170推算法 功率跑台或功率自行车 心肺功能自动分析仪 气体分析系统 递增负荷运动 当f达到180次 min以上或力歇时 既是最大吸氧量 一般人 2 2 PWC170 1240 ml min 运动员 1 7 PWC170 1070 ml min l min 73 Bruce方案 直接测定 Bruce方案和气体分析系统一起使用间接推算法 完成规定模式逐级递增负荷运动时能持续的时间长短来推算的方法 经常运动 3 778 负荷持续时间 min 0 19 ml min kg 较少运动 3 298 负荷持续时间 min 4 07 ml min kg 健康的人 3 36 负荷持续时间 min 6 70 2 82 性别系数 性别系数 男1 女2 ml min kg 心脏病人 2 327 负荷持续时间 min 9 48 ml min kg 持续时间越长 最大吸氧量越大 心功能也就越好 VO2max 负荷分7级 第1级 跑台速度1 7MPH 每小时英里 坡度10 2级 2 5MPH 12 3级 3 4MPH 14 4级 4 2MPH 16 5级 5 0MPH 18 6级 5 5MPH 20 7级 6 0MPH 22 每级持续3min 连续运动 每一级负荷时间这和即负荷持续时间 74 教学任务 熟悉儿童少年 女子及中老年的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掌握其体育卫生要求 教学内容 第一节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要求第二节女子的体育卫生第三节中年人的体育卫生第四节老年人的体育要求重点 儿童少年 女子及中老年的身体生长发育规律 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难点 儿童少年女子及中老年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章儿童少年 女子及中老年的体育卫生要求 75 教学任务 熟悉儿童少年的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掌握其体育卫生要求 重点 儿童少年的身体生长发育规律 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体育卫生要求 难点 儿童少年心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 第一节儿童少年体育卫生 76 一 儿童少年的体育锻炼特点是由儿童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的 一 儿童少年身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儿童少年身体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普遍现象 称为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它受遗传 社会环境 自然条件 家庭生活 营养和疾病 体育锻炼等因素的影响 1 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 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此过程中既有量的变化又有质的的变化 虽然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 但二者常是在同时进行的 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 77 2 生长发育的速度规律生长发育速度是呈波浪式的形式进行 人体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 呈波浪式上升的 连续性阶段性 两个突增期 生长发育高峰期 胎儿中期至两岁前 青春期 女孩9 11岁 男孩11 13岁 男孩13 15岁 女孩比男孩早两年 儿童少年在第二个生长加速期 青春期 身体发育规律 女孩侧重体脂的增长 男孩侧重肌肉的增长 78 3 生长发育不均衡规律但又是统一协调 人体生长发育过程中 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是不均衡的 胎儿期表现为一个头尾发展规律 头部先发育 后是躯干 下肢较晚 出生后 最迟7岁后 人体生长发育遵循 向心规律 的生长发育程序 从出生到成人 头部增长了1倍 躯干2倍 上肢3倍 下肢4倍 身体各器官 系统的发育也不均衡 但其发育与它们各自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同时彼此密切联系 现代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较快 发育成熟提前 生长期较长 79 二 儿童少年的解剖 生理特点体型 10岁前男女体型基本相同 其 表现 特点 头大 躯干长 四肢短重心低而不稳 四肢皮下脂肪分布较多 80 1 运动系统的发育特点 1 骨的弹性与柔韧性好 但易弯曲或变形 骨化尚未完成 骨骼有机物多 无机物少1 1 弹性大硬度小 2 肌肉力量小 肌肉纤维细 肌肉收缩蛋白少 3 耐力差 易疲劳 肌肉中能源储备少 N调节不善 4 动作的精确度和协调性弱 肌肉生长发育不均衡 大肌群快于小肌群 5 关节灵活 但稳固性差 关节面差度大 关节囊及肌肉韧带松驰 薄弱 伸展性大 81 2 心血管系统的发育特点 1 心收缩力弱 心肌f短而细 弹力f分布少 2 心率快 心输出量小 心收缩力弱 心脏瓣膜发育不完善 心容积小 交感N兴奋性高 心输出量 每搏 每分 相对较成人大 心率随年龄增加而减慢 血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运动时主要靠增加心率来增加心输出量 3 血压低 血管内径宽 血管长度短 青春期高血压 青春期后由于心脏发育速度快 血管发育相对落后 所以就出现了收缩压较高的现象 82 3 呼吸系统的发育特点 1 肺活量小 肺泡量少 胸廓狭小 2 负氧债能力弱 运动时主要靠加快呼吸频率与心率来提高肺通气量和心输出量 易缺氧 疲劳 83 4 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1 神经系统发育较快 5 6岁达成人脑重的90 机能活动不稳定 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不均衡 兴奋过程占优势 易扩散 随年龄增长 抑制过程逐渐发展 最后兴奋和抑制达到平衡 2 第一信号系统 形象具体思维 占优势 第二信号系统 抽象思维 正在不断发展 3 神经细胞工作能力较弱 易疲劳 也易恢复 4 神经系统稳定性下降 青春发育期性腺活动加强 内分泌活动变化 84 5 心理发育特点儿童少年时期是心理发展和逐渐成熟的时期 特别是进入青春发育期受其内分泌功能变化的影响 女少年的运动能力可能有所下降 使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下降 而男少年这时期主要表现争强好胜 常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 85 三 儿少的体育卫生要求 1 依据儿少运动系统的特点进行健身运动 1 养成正确的坐 立 走 跑 跳的姿势 防止骨弯曲或变形 2 注意身体各部分的全面锻炼 防止发育不均称 3 不宜在坚硬的地面上反复进行跑跳练习 4 避免从高处往下跳的练习 防止骨盆与下肢骨的发育变形 5 不宜过早从事力量练习 下肢骨化提前完成 腿变形 足弓下降 6 宜进行柔韧性练习 7 注意预防运动损伤 86 2 根据儿童少年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1 要合理安排儿童少年的运动负荷 强度稍大一些 密度要小一些 间歇次数要多一些 练习时间不宜过长 2 不适合进行激烈体育活动 应以发展有氧能力为主的运动 不宜进行用力过大的弊气的 长时间静止用力的活动 应避免做过多的屏气 倒立和 桥 等动作 3 要根据动作结构 节奏和用力情况 培养儿童少年逐渐学会科学的呼吸方法 并养成良好的呼吸卫生习惯 87 3 依据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进行健身运动 1 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生动活泼和多样化要防止内容形式单一 不能过早进行专项训练 2 要注意直观教学和示范教学手段的配合 3 不宜做过于复杂 精细的技术动作 N系统分析综合能力差 小肌肉群发育较迟 4 青春发育期 女少年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改变 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下降 同时在心理特征上表现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高 应对她们给予鼓励 男少年此时期心理特征表现为喜胜好强 对他们应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 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 88 1 体育运动要符合少儿的年龄特点 2 体育活动内容 形式要生动活泼 避免单调动作 3 注意培养少年正确站 走 跑 跳 投等姿势 4 少儿不应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 适宜发展有氧能力为主的项目 5 少儿适宜进行比较缓和的和活动性强的运动 不宜进行用力过大憋气的或长时间静止用力的运动 6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量 7 课外锻炼安排要合理 8 教学训练同时 应进行必要的卫生保健教育 儿童少年体育卫生的一般要求 89 早期专项训练 就是把从事专项训练的开始年龄合理地提前 使其较好地取得优秀成绩 原因 儿少发育成熟提前 运动训练手段日趋科学化保健角度目的不在于要求少年儿童过早地出优秀成绩 而应根据少年儿童的解剖 生理及心理特点 进行全面的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训练 为专项技术训练打好基础 一般需要2 3年专项训练准备阶段 关于儿童少年早期专项训练问题 早衰 是儿童在早期专项训练中由于片面追求单项训练 强调早出运动成绩 忽略身体发育特点 训练强度过大 比赛过多 致使身体不能适应而产生多种伤病使运动寿命缩短 过早终止运动训练 90 早衰的主要原因 没有根据儿少的解剖生理特点进行全面训练 如果过早要求出成绩 会忽视全面训练 专项训练量和强度过大 比赛频繁易造成 早熟 即很小年龄就出良好成绩 但也往往早衰 成年时出不了成绩 甚至过早结束运动生命 另一原因 选材不当 只看形态忽视机能和素质 只顾专项成绩忽视身体全面发展 早期专项训练的开始年龄与最好运动成绩出现的年龄 和为达到最好运动成绩所需要的训练年限有关 一般推算方法 早期专项训练开始的年龄 达到最好运动成绩的年龄 为达到最好运动成绩所需要的训练年限 91 身体各种素质快速发展的年龄 速度和灵敏为主的项目为10 11岁 篮 排 足项目为12 13岁 体力力量为主的项目为14 16岁 开始进行专项的年龄 一般按运动项目的性质分三类 体操 游泳 花样滑冰 技巧等 举重 长跑等 关于早期专项训练的年龄 必须以身体的各种素质快速发展阶段的年龄范围为依据 进行具体安排 92 思考题 1 儿少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 2 儿少心血管系统发育的特点 3 进行早期专项训练的原因 4 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5 儿童少年的运动系统发育的特点及体育保健措施 93 教学任务 了解体育锻炼对老年人防病健身的意义 老年人的身体特点 掌握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 教学重点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防病健身的意义 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教学难点 老年人的生理解剖特点 第二节老年人的体育卫生 94 衰老 身体各组织器官中出现退行性变化和机能衰退的现象 现代医学称老化 是一切多细胞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发的必然过程 是老年人不可避免的自然衰退 它表现为一定的组织改变 器官衰老及其功能和抵抗力的减退 生长发育 成熟 衰老是生物界一切生物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 一 衰老的概念与机理 95 按照人类生理变化将日历年龄分为四组 发育期 出生至20岁 成熟期 20 40岁 渐衰期 40 60岁 衰老期 60岁以上WHO新的年龄分段 衰老期推迟10年 青年人 44岁以下 中年人 45 59岁 年轻老年人 60 74岁 老年人 75 89岁 长寿老人 90以上 96 衰老的机理 衰老是一个渐进性 累积性 普遍性和内生性以及对人类的生命有危害性的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其机理尚不清楚 目前较公认的的有 1 程序衰老学说 遗传程序规定2 细胞突变学说 突变细胞影响正常生理机能3 错误成灾学说 细胞合成蛋白过程中出错误积累4 自由基学说 自由基对细胞 组织的损害5 神经内分泌学说 神经元及有关激素功能下降6 免疫衰老学说 自体抗体造成细胞的变性和死亡 97 一 运动系统1 骨骼骨萎缩 骨质疏松 弹性 韧性 脆性 易骨折2 肌肉肌肉萎缩 肌力下降3 关节关节软骨萎缩 关节面粗糙变形 骨质增生 关节囊僵硬 韧带弹性 骨关节退行性变或畸形 二 老年人各器官 系统的生理特点 98 二 心血管系统1 心肌萎缩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心肌收缩力下降2 血管弹性 管壁硬化 管腔窄狭 外围阻力 BP 一般认为40岁以后 每增加10岁 收缩压可增加10mmHg3 每分输出量 脉率 各器官血流量 易疲劳 三 呼吸系统肺组织弹性 氧弥散功能障碍 呼吸肌力量 胸活动度减小 通气量 换气功能 肺活量 呼吸功能 四 神经系统大脑退化要 皮层面积减小 血流量减少 大量神经细胞萎缩 死亡 神经纤维退行性变 脑血管硬化 脑血流阻力 血循环减慢 脑血量 耗氧量 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对各器官系统的调节功能 反应迟钝 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困难 99 一 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可以较好地改善骨骼和肌肉等的血液供应 提高其代谢水平 从而有效地延缓 减少骨骼 肌肉 韧带等的退行性变化 二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使心肌收缩力增加 提高心脏的工作能力 冠状动脉扩张 改善心肌供血 能降低血脂 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不但能改善心血管的机能 而且有助于控制老年人动脉硬化的发展和有利于防治老年人高血压 冠心病 三 体育锻炼对抗衰老的作用 100 三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对保持肺组织的弹性 提高呼吸肌收缩力 胸廓的活动度 预防老年人肺气肿以及改善肺脏的通气功能和换气机能均有良好的作用 预防老年呼吸系统疾病 防治老年性气管炎和哮喘 四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体育锻炼能改善改善脑细胞氧的供应 减轻脑萎缩 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提高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愉快的心情 五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胃肠蠕动加强 加强消化功能 改善血液循环 增加消化液分泌 加强营养物质吸收 101 体育运动为什么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1 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 增加脑血流量的供应2 能扩张冠状动脉 改善心肌供血 使心肌收缩力增强 提高心脏功能3 能保持肺组织弹性 改善肺组织的通气功能4 能增加消化液分泌 加强营养物质吸收5 能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 保持关节的活动度 102 四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开始量强度要小 以后随身体适应能力提高而逐渐加大合适强度 最高心率的60 或最大吸氧量的50 最高心率 220 年龄 适应心率为110 130次 min 170 年龄 有基础180 年龄 或比安静心率增加50 60 2 经常性原则3 个别对待原则根据老年人年龄 性别和体力特点 健康状况运动史等决定适宜的运动项目 并制定合理锻炼计划 103 1 体育锻炼前要进行体检2 合理选择体育锻炼项目及确定适宜运动负荷3 量力而行 要遵守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原则4 要加强医务监督 并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5 老年人不宜参加速度和力量性运动项目 宜选择以提高心肺功能为主的有氧全身运动项目6 活动时 呼吸自然 动作缓慢而有节奏 要避免做屏气 过度用力的动作7 锻炼期间要遵循正常生活制度 合理饮食和营养 五 老年人的体育卫生要求 104 普通健康老人体育锻炼的原则 1 循序渐进原则 运动量要逐渐增加 运动强度的指标比安静时增加50 60 2 经常性原则 经常锻炼才能改善各系统的机能3 个别对待的原则 根据不同情况制定锻炼计划 不适合进行速度性运动 体育保健措施 1 锻炼前体检 确定运动处方2 加强医务监督3 锻炼期间 遵守正常生活制度4 注意营养 105 六 某些患慢性病老人的体育卫生 高血压病人 方法 要求 冠心病人 方法 要求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 方法 要求 106 思考题 1 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对心血管疾病有什么作用 2 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3 老年人进行体育锻炼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4 普通健康老人体育锻炼的原则和体育保健措施 5 体育运动为什么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107 教学任务 了解女子的身体发育特点和解剖生理特点 掌握女子一般的体育卫生要求及其月经期和更年期的体育卫生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 1 女子的身体发育特点和解剖生理特点2 女子一般的体育卫生要求3 女子月经期和更年期的体育卫生要求重点 女子体育卫生要求 难点 女子体育卫生要求 第三节女子的体育卫生 108 女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 增进健康 提高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水平 使之能更好地胜任对身体条件要求较高的工作任务 而且还可以使身体各部的肌肉得到协调均匀的发展 特别是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腹肌 腰背肌和骨盆底肌的肌肉力量得到增强 这对于女子妊娠期的身体健康和顺利分娩都有很大好处 一 女子体育卫生的意义 109 一 女子的发育一般情况女子一生的六个分期 新生儿期 幼儿期 青春期 生育期 更年期和老年期 1 发育速度 特点 交叉生长 快速增长期早男子2年 11 12岁女超男 13岁后男超女 2 体型 肩部较窄 骨盆较宽 下肢较短 躯干相对较长 由于重心低利于完成下肢支撑平衡动作 但对跑与跳跃动作发挥不利 3 脂肪多 占体重28 皮下脂肪较厚 但皮下脂肪虽多 但对冷刺激很敏感 二 女子发育的一般特点 110 二 女子各器官 系统的解剖生理特点1 运动系统的特点女子运动能力的特点 耐力性运动差 肌力差 与男子一样机能具有可训练性 关键在于训练 1 骨骼骨骼细短 骨密度较薄 骨骼水分及脂肪含量相对较多 无机盐含量较少 所以女子重量轻 抗弯 抗压能力弱 女子骨骼重量较男子轻10 25 脊柱间软骨相对较厚 所以腰活动范围大 111 2 肌肉 肌肉生理横断面积小 含水分和脂肪较多 含糖少 故力量较男子弱 易疲劳 女子的肩带部和前臂肌肉力量较差 加上肩部较窄 所以做悬重 支撑 负重等动作较为困难 女子肌肉中慢肌纤维的比例高于男子 且皮下脂肪多 因此利于进行长距离运动 3 关节弹性和柔韧性好 关节活动范围大女子的关节囊 韧带较薄 弹性及柔韧性好 关节活动范围大 适合从事武术 体操等项目 112 2 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1 心脏体积小 重量轻 容积小 所以每搏输出量较男子少10 左右 2 心率快女子心收缩力弱 调节心脏的N中枢兴奋性高 故心率比男子快2 3次 分钟 3 血压低女子血压比男子低10 左右 收缩压平均低10 5mmHg舒张压平均低5 1mmHg 运动时上升幅度较小 运动后恢复时间较长 4 运输氧能力弱女子全身血量 血液内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低于男子 故血液运输氧能力较男子弱 113 3 呼吸系统的特点胸廓和肺脏容积小 呼吸频率快呼吸肌力量较小 肺通气量小胸廓活动较小 肺活量小女子的呼吸方式是胸式呼吸男子的呼吸方式是腹式呼吸 供氧能力低 114 4 生殖系统的特点女子的腹壁肌 盆底肌和横隔膜 三者对维持一定的腹腔和盆腔内压力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体育锻炼可使盆底肌与腹肌变得强而有力 可以维持和承受正常的压力 这对日后的生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115 月经周期 一般28 30天 提前或延后7属正常 长短5 7天或3 5天经血量中等 1 月经 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脱落和出血 叫月经 2 月经周期 这种生殖周期 叫月经周期 2 月经初潮月经的第一次来潮 叫月经初潮 116 月经失调 紊乱 月经周期或持续时间或经血量超过正常范围女运动员月经周期有以下四种表现 正常64 抑制23 兴奋10 病理3 5 人工月经周期 为避免女运动员经期身体反应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人为的使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的方法人工月经周期的方法有提前和延后人为打乱正常月经规律 不宜经常采用和盲目滥用 每年不应超过3次 117 1 中学体育课应男女分班教学2 运动负荷应相对比男子小 选用的器械 锻炼标准等应不同于男子 3 做悬垂支撑及大幅度摆动动作时要注意循序渐进 发展上肢力量和给予必要的保护4 宜进行平衡木和艺术体操等活动 身体重心低 平衡能力强 柔韧性好 5 不宜过多地做从高处往下跳的练习 避免剧烈震动引起子宫移位 6 要根据青春期女生的心理特点 注意引导和启发其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 女子的一般体育卫生要求 118 1 月经正常的女子 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通过运动可改善血液循环 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 从而减轻全身的不适反应 2 月经期的运动负荷应小 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3 月经期不宜游泳或盆浴 同时避免冷刺激 4 月经期应避免做剧烈的 大强度的或震动大的跑跳动作 以及使腹压明显增高的憋气动作和静力性动作 易造成经血过多或子宫移位 5 对月经紊乱以及经期下腹部疼痛和患有内生殖器炎症的女子 应减少及暂停体育活动 6 身体健康 月经正常 又有一定运动训练水平的女子 可进行一定量的训练 但开始阶段应减量 7 对月经期的比赛应慎重对待 四 女子月经期的体育卫生 119 五 女子更年期的体育卫生女子更年期应保持乐观情绪 注意劳逸结合 避免紧张而繁重的体力劳动 防止劳累过度 要合理调配膳食 适当限制热能摄入量 防止身体过于肥胖 可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如保健体操 健美操 散步 慢跑 气功 太极拳等 应按各人具体情况而定 运动负荷不宜过大 一般应以 不感疲劳 为度 要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区别对待 120 思考题 1 人工月经周期 月经失调 2 女子运动能力的特点 3 女子月经期体育卫生要求 121 教学任务 掌握体育课 早锻炼 课间操和下午课外体育活动医务监督的内容和要求 主要教学内容 1 体育课的医务监督2 早锻炼 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医务监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度申报表课件
- 工业的投入和产出课件
- 婴幼童产品安全指南培训课件
- 年度安全培训和考核记录课件
- 婴儿安全培训心得课件
- 娱乐主播线上培训课件
- 年前保洁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威尼斯小艇教学课件
- 平面构成的形式课件
- Fenspiride-hydrochlorid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住房供给调控预案
- 培训行业转介绍
- 文科物理(兰州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 人教版高二数学(上)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教学设计】
- catia考试图纸题目及答案
- 2025年行业机器人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场景分析
- 2025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 2025年加油站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中国工业传感器行业市场白皮书
- 手机桌面市场深度解析
- 2025中医四大经典知识竞赛真题模拟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