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人及哺乳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结构 1 第一节概述 自学 2 第二节基本组织 3 一 概述 组织 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 机能相同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构成的 在组织内不仅有细胞 也有非细胞形态的物质 称为细胞间质 每种组织各完成一定的机能 高等动物体具有很多不同形态和不同机能的组织 通常归纳为四大类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4 二 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的特点 细胞排列紧密 细胞间质少 细胞有极性 无血管 神经末梢多 分布特点 体表或衬于体内各种有腔器官的内表面 功能 保护 吸收 分泌 排泄 感觉 类型 被覆上皮 被覆体表 衬于管 腔 囊的内表面 占上皮组织绝大部分 腺上皮 构成腺体或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 具有分泌功能 特化上皮 感觉上皮 生殖上皮 5 1 被覆上皮的结构和类型 单层扁平 鳞状 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内皮间皮其它 复层扁平 鳞状 上皮复层柱状上皮 6 被覆上皮常见种类 单层扁平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单层柱状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 7 单层扁平上皮 薄而表面光滑 表面观呈多边形 边缘呈锯齿状 核扁圆 位于细胞中央 包括内皮和间皮 8 单层立方上皮 单层立方上皮表面观呈多边形 侧面为立方形 核圆形 位于细胞中央 分布于甲状腺 肾小管等处 具有分泌 吸收排泄的功能 9 单层柱状上皮 表面观细胞呈多边形 垂直切面观呈柱状 核椭圆 位居细胞基底部 分布于胃 肠 子宫 输卵管的内表面等部位 10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主要分别在呼吸道内表面 细胞高矮不等 细胞核的位置参差不齐 好似有多层 但每个细胞的基底部都附于基膜上 所以称假复层 11 复层扁平上皮 细胞层次较多 仅表层的细胞为扁平状 最深层的基底细胞为矮柱状或立方形 位于中间的数层细胞为多角形 12 2 腺上皮 腺上皮 又称泌上皮 是一种具有分泌功能且构成腺体的上皮组织 腺体 是以腺上皮组织为主构成的 具有分泌功能的一类器官 13 腺体发生模式图 14 腺体的分类 根据有无导管 将分泌物排放到腺体之外 可将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根据构成腺体之腺上皮细胞的数目 将腺体分为单细胞腺和多细胞腺 根据腺细胞的分泌方式 将腺体分为全浆分泌腺 顶浆分泌腺和局浆分泌腺 根据分泌物的性质 将腺体分为蛋白分泌腺 又称浆液性腺 糖蛋白分泌腺 又称粘液性腺 混合腺 固醇类分泌腺 腺体的分类 15 根据腺体分泌部的形态结构 单胞腺 囊状腺 管状腺 复泡腺 16 3 特化上皮 感觉上皮 由上皮细胞特化而成具有感觉机能 生殖上皮 卵巢和精巢中形成生殖细胞的上皮 3 感觉上皮和生殖上皮 17 三 结缔组织 特点 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 细胞数量少 种类多 细胞间质由纤维和基质构成 分布 分布在细胞间 组织间及器官之间 功能 连接 支持 营养和保护 连接身体各种组织和器官 保护 支撑身体 提供营养并具有修复功能 18 结缔组织分类 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弹性结缔组织网状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固有结缔组织血组织软骨硬骨 所有的结缔组织都是由胚胎时期的间充质演变而来 间充质是胚胎时期填充在外胚层和内胚层之间的散在的中胚层组织 由间充质细胞及基质组成 无纤维成分 19 1 疏松结缔组织Loo由排列疏松的纤维与分散在纤维间的多种细胞构成 纤维和细胞埋在基质中 充满在器官内部的间隙中 细胞 细胞间质 基质 纤维 纤维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各种血细胞 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 20 2 致密结缔组织 基质和细胞很少 而纤维多且致密主要由大量的胶原纤维或弹性纤维组成 组织坚韧有力如肌腱和骨膜膜 21 由平行的弹性纤维组成的结缔组织 特点是有很强的膨胀和缩小的能力 韧带 大动脉 肺壁 3 弹性结缔组织lasticCT 22 由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构成 网状细胞呈星状多突起 相邻细胞的突起互相连接成网 由网状细胞产生的网状纤维 沿网状细胞的胞体和突起分布 交织成网 肝脏 脾脏 淋巴结等的基质网架 4 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CT 23 脂肪组织由大量的脂肪细胞聚集而成 由于细胞内聚集了大量脂肪 细胞核与细胞器被挤到细胞一侧 网状纤维发达 将细胞分割成脂肪小叶 支持 保护 保温 参与能量代谢 5 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 24 6 软骨 组成 特化的致密CT 由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 软骨组织由软骨基质 纤维和软骨细胞构成 分类 根据软骨组织中所含纤维的不同 可将软骨分为透明软骨 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三种 功能 支持 保护等 25 透明软骨e 分布较广 成体的关节软骨 肋软骨及呼吸道的一些软骨均属这种软骨 软骨基质呈固态 含有少量的胶原原纤维 基质内的小腔为软骨陷窝 软骨细胞即位于此陷窝内 软骨组织内无血管 软骨细胞呈扁圆形或椭圆形 常成群分布 称同源细胞群 26 纤维软骨 纤维软骨 分布于关节盘 椎间盘和耻骨联合等处 其结构特点是含有大量由 型胶原蛋白构成的胶原纤维束 呈平行排列 基质较少 软骨细胞较小 成行分布于纤维束之间 27 弹性软骨 弹性软骨 分布于耳廓和会厌等处 弹性软骨的结构与透明软骨相似 主要特点是软骨基质中胶原原纤维较少 而含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 使软骨具有很强的弹性 28 7 骨组织 硬骨 坚硬的结缔组织 由细胞间质 骨基质 纤维和细胞构成 钙化的细胞间质称骨质 未钙化的细胞间质称类骨质 细胞包括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 骨细胞和破骨细胞4种 骨细胞最多 位于骨基质的骨陷窝内 其它三种细胞均位于骨组织的边缘 骨胶纤维属胶原纤维 在同一层骨板中呈平行排列 相邻骨板中的纤维呈垂直或交叉走行 根据骨细胞和基质结构的的区别 可分为 疏质骨 密质骨 8 血组织aemaltissue 包括血液和淋巴液 29 四 肌肉组织 由肌细胞组成 肌细胞一般呈纤维状 又称肌纤维 主要功能是将化学能转变为机械能 使肌纤维收缩 机体进行各种运动 根据肌细胞的形态结构 肌肉组织可分为 横纹肌 骨骼肌 平滑肌和心肌 30 功能 收缩 舒张 肌肉组织 31 横纹肌 也称骨骼肌 大多数骨骼肌借肌健附着在骨骼上 分布于躯干和四肢的每块肌肉均由许多平行排列的骨骼肌纤维 多核 组成 它们的周围包裹着结缔组织 32 骨骼肌纤维 骨骼肌 横纹肌 纤维呈长圆柱状 由肌膜 肌浆和肌细胞核3部分构成 1 肌膜 即肌细胞膜 很薄 在电镜下可分为内 外两层 内层为单位膜 与其他细胞的细胞膜相似 外层为基膜 由粘多糖蛋白质和网状纤维网构成 2 肌浆 即肌细胞质 其中含有大量的肌原纤维 还有肌质网 肌红蛋白 线粒体 脂滴 糖原等重要物质 3 骨骼肌纤维属于多核细胞 有的核可多达100个以上 位于肌纤维的边缘靠近肌膜部位 33 横纹肌 细胞质内有大量纵向平行排列的肌原纤维 其上有明带和暗带交替排列 整个肌细胞显示出横纹 横纹肌收缩受意志支配 也称随意肌 34 肌原纤维由粗肌丝 肌球蛋白微丝 和细肌丝 肌动蛋白微丝 组成的肌小节 肌原纤维节 构成 肌小节是肌肉收缩的机能单位 35 肌肉收缩是肌动蛋白丝在肌球蛋白丝之间主动地相对滑行的结果 36 平滑肌 分布在各种内脏器官 肌细胞呈梭形 只有1个核 细胞中的肌原纤维一般不见横纹 平滑肌反应较慢 但能持久地收缩 一般不受意志支配 又称不随意肌 37 心肌 为心脏特有的肌肉组织 由心肌细胞组成 心肌细胞为短柱状或有分枝 一般有1个细胞核 位于细胞的中心 肌原纤维的结构与横纹肌相似 但横纹不明显 心肌细胞之间有闰盘结构 是心肌细胞之间的界限 该处细胞膜凹凸相嵌 并特殊分化形成桥粒 彼此紧密连接 38 39 五 神经组织 由神经细胞 神经元 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一 神经元1 神经元的结构 神经细胞具有高度发达的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能力 神经细胞 胞体 胞突 树突 多个 传入刺激 轴突 1个 传出刺激 40 41 1 神经元的胞体 神经元的胞体存在于脑和脊髓的灰质及神经节内 形态各异 星形 锥体形 梨形和圆球形状等 胞体是神经元的代谢和营养中心 胞体的结构与一般细胞相似 有细胞膜 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 指胞体的胞膜和突起表面的膜 具有感受刺激 产生和传导冲动的功能 42 1 神经元的胞体 细胞核多为单核 位于细胞体中央 细胞质内含有一般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 如线粒体 高尔基体 中心体等 还含有神经细胞所特有的丰富的尼氏小体和神经原纤维 尼氏小体是存在于细胞质内的粒状或块状物质 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蛋白体构成 是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结构 神经原纤维是直径约为2 3 m的丝状纤维结构 在核周体内交织成网 并向树突和轴突延伸 可达到突起的末梢部位 43 胞突 是细胞体的细胞膜连同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突起 其数目和长短各不相同 按其形状和功能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树突 从细胞体发出 每个神经元有一至多个不等 每一树突反复分支如树枝状 借以扩大接受刺激的面积 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从另一个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 并传向神经细胞体 轴突 从细胞体发出 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 细长而均匀 表面光滑 常有侧支从轴突垂直发出 轴突未端分支较多 形成轴突终末 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来自细胞体的神经冲动传给其他神经元或效应器 44 2 神经元的分类 神经元分类 按突起数目分类 按功能分类 单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 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合神经元 45 按细胞突起数目分 单极神经元 只有一个胞突 仅见于胚胎时期的成神经细胞 假单极神经元 从胞体只生出一个胞突 经短距离即分为两支 一支伸向周围与感受器相连 称周围突 另一支伸向中枢 称中枢突 这类神经元在胚胎早期为双极神经元 在以后发育过程中 两极在突起根部合并成为一个 故称假单极神经元 双极神经元 从胞体两极各发出一个胞突 一个为周围突 与感受器官相连 另一个为中枢突 伸向中枢 多极神经元 从胞体发出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46 47 按功能特点分 感觉神经元 又称传入神经元 胞体位于脑神经节或脊神经节内 周围突末端终止于感受器 中枢突伸入中枢内 与联络神经元联系 感觉神经元接受感受器传来的神经冲动 并将神经冲动传给联络神经元 运动神经元 又称传出神经元 胞体和树突位于中枢内 轴突伸向周围 其末梢连接效应器 运动神经元将神经冲动传给效应器 引起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 联络神经元 又称中间神经元 都是多极神经元 胞体和胞突均位于中枢内 多个联络神经元之间互相联系 并在感觉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之间起着联络作用 48 二 突触 突触是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接触点 通过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能影响与之接触的另一个神经元的功能活动 大多数突触 是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形成的 即轴 树突触或轴 胞体突触 此外 还有轴 轴突触 树 树突触 体 体突触等 49 三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胶质细胞形状各异 大小不等 广泛分布于神经系统中 围绕在神经元周围 数量比神经细胞多十倍以上 神经胶质细胞也是由细胞体和细胞突两部分组成 但细胞突无树突和轴突之分 细胞质内没有尼氏体 不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 周围神经系统中的神经胶质细胞称施万细胞 50 51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神经胶质细胞在中神经系统中 胞突彼此互相连接构成网状支架 支持神经细胞体与神经纤维 当中枢受损时 可转变为巨噬细胞 吞噬溃变碎片 并大量分裂增殖填补于损伤处 胶质细胞以突起连接毛细血管与神经元 协助神经元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在周围神经系统中 胶质细胞生成有髓鞘神经纤维的髓鞘 有绝缘作用 可见 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元有着支持 营养 绝缘和保护等功能 52 四 神经纤维和神经1 神经纤维 由神经元的长轴突外包胶质细胞所组成 1 有髓神经纤维 施万细胞 53 有髓神经纤维 髓鞘及神经膜呈鞘状包裹在轴突的周围 髓鞘呈节段包卷轴突 形似藕节 其间断部位 突起膜裸露 此部位称为神经纤维节 郎飞结 两个相邻结之间的一段 称结间体 它是由一个施万细胞所形成的髓鞘及其周围的神经膜构成 施万细胞的核位于髓鞘边缘的少量胞质内 髓鞘主要是由类脂质和蛋白质所组成 髓鞘有保护和绝缘作用 可防止神经冲动的扩散 54 2 无髓神经纤维 无髓神经纤维由较细的轴突及施万细胞构成 无髓鞘 无郎飞氏结 无髓神经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是沿着轴突进行连续性传导 其传导速度比有髓神经纤维慢得多 植物神经的节后纤维和部分感觉神经纤维属无髓神经纤维 55 两种神经纤维传导的特点 有髓神经纤维 跳跃式 故速度快 无髓神经纤维 无髓鞘和郎飞结 故其传导为非跳跃式 速度慢 56 2 神经包括脑神经 脊神经和植物神经 也称自主神经 由神经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 57 五 神经末梢 1 游离神经末梢 1 感觉神经末梢 裸露的轴突 58 1 触觉小体 2 被囊神经末梢 结缔组织被囊 扁平细胞 裸露的轴突 包绕扁平细胞 2 压觉小体 环层小体 59 3 肌梭 结缔组织被囊 梭内肌纤维 裸露的轴突 包绕梭内肌纤维 60 1 躯体运动神经末梢 轴突终末失去髓鞘 呈爪状分支 末端贴于骨骼肌表面 形成椭圆形板状隆起 称运动终板 2 运动神经末梢 61 EM 突触结构 但间隙较宽 40 60nm 后膜凹陷成槽状 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 引发骨骼肌收缩 突触前成分 突触小泡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模式图 骨骼肌纤维的粗 细肌丝 62 2 内脏运动神经末梢 无髓神经纤维末梢呈串珠状膨突 内含突触小泡 与平滑肌或腺细胞表面接触 引发其收缩或分泌 63 六 神经纤维的再生 神经细胞属永久性细胞 没有再生能力 神经纤维可以再生 但是前提条件是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必须存活 离断后 首先远端及近端的一部分髓鞘及轴突崩解吸收 继而神经膜细胞增生 轴突一般以每天1mm的速度生长 最终轴突达末端 鞘细胞产生髓磷脂将轴索包绕形成髓鞘 64 65 第三节皮肤 66 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皮肤的结构 角质层生发层 67 角质层 是表皮的最外层 细胞干硬 已完全角化死亡 是由20 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细胞构成 呈鳞片状 主要成分 角质蛋白 具有较强的吸水性 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 20 之间 使皮肤柔软 不发生干裂现象 角质层是表皮层重要的屏障 角质层的功能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 化学性 机械性伤害 并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 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 68 生发层 生发层在角质层的下面 生发层细胞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 它增生的细胞逐渐向表层推移 形成表皮的各层细胞 生发层中有一些黑色素细胞 能产生黑色素 常受日光照射的皮肤 黑色素增加 皮肤颜色就变得黑些 黑色素能吸收紫外线 可以避免因紫外线穿透皮肤损伤内部组织 69 真皮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 由结缔组织组成 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 其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 由大量纤维 细胞和基质构成 富有弹性 并含丰富的血管 淋巴管 神经 腺体 立毛肌等 主要功能是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和营养作用 包括乳头层和网状层 70 皮下组织 对外来冲击起衬垫作用 以缓冲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是热的不良导体和绝缘带 以防寒和保温 高能量物质合成 储存和供应的场所 特殊的网状内皮组织 参与机体防御反应 塑造形体曲线 71 皮肤的附属器 包括皮脂腺 汗腺 毛发 指 趾 甲 72 皮肤的附属器 毛发 人体毛发的分类 硬毛 长毛和短毛 毛发的组成 毛干 毛根 毛囊 毛球主要成分 角蛋白 毛发的生长分三个阶段 生长期 约为3 10年 休止期 为3 4个月 和脱落期毛发的构造 毛表皮 毛鳞片 毛皮质 毛间质 毛髓质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 它能御寒 遮光 防摩擦 73 皮肤的附属器 皮脂腺 分布很广 除掌跖部外 几乎遍及全身 以头部 面部 前额 鼻翼等处 最多 躯干则以中央部如胸前 背部较多 与毛发同一开口 无毛处的则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构成皮脂腺的成分甘油三脂 游离的脂肪酸 胆固醇 鲨烯 酯类 其他碳水化合物 无机盐类 作用 分泌油脂 润泽肌肤皮脂腺分泌最旺盛为青春期 74 皮肤的附属器 汗腺 分布全身皮肤 大约有200万 500万 最多位于腋下 手掌 脚掌 额头 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 作用 分泌汗水 调节体温 75 小汗腺 分布 遍布于全身体表 独立开口 不连接毛囊 主要成分 99 水 无机盐和少量尿酸 尿素等代谢废物 出汗多应补充食盐 出汗多长时间不洗澡 常会必出酸臭味 这是尿素的作用 作用 润泽肌肤 调节体温 排泄废物等 76 大汗腺 顶浆腺 开口 毛囊腔内 及在皮脂的排泄口外方 通过皮肤表面作碱性分泌 易被细菌感染 分泌经感染会产生体臭 即狐臭 分布 腋窝 脐周 乳晕 外阴和肛周等部位 同一种族 女性大汗腺数目比男性多 大汗腺也被视为第二性征的一种表现 从青春期开始 显示功能活动 顶浆腺与皮脂腺共同成为体臭的原因之一 77 皮肤的附属器 指 趾 甲 甲覆盖在指趾未端 为半透明状的角质板从结构和功能上看 指 趾甲是健康状态和某些疾病的外部标志 也是一种重要的美容器官 许多全身疾病可致甲生长速度减慢 或甲板变薄并出现沟纹 饥饿时 甲生长缓慢 妊娠 咬甲 创伤 撕裂后 甲再生速度会加快 78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的保护 屏障 功能体温调节功能感觉功能分泌与排泄功能吸收功能代谢功能免疫功能 79 第四节运动系统 80 运动系统 由骨 骨连结 肌肉三部分组成 骨和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称为骨骼 骨骼肌跨过关节 附着在关节两端的骨面上 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 当肌肉收缩时 牵动骨骼产生各种运动 运动系统的功能 运动 支持 保护 81 一 骨与骨连结 一 概述1 骨 成人共有206块 约占体重的20 骨是一个器官 具有一定的形态和功能 它由骨细胞 胶原纤维和骨基质构成 1 分类 按骨的不同形态分为 长骨 呈长管状 分为中间的骨干 又称为骨体 两端膨大的骨骺 多见肢骨 短骨 立方形 主要分布于手和足 如腕骨及跗骨 承受较大的压力 灵活 82 扁骨 板状 多见于颅腔 胸廓的骨 如颅骨的顶骨 肩胛骨等 构成腔壁 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 如椎骨 含气骨 内有空腔 如颅骨的上颌骨 减轻颅重 引起共鸣 籽骨 退化的骨块 位肌腱内 83 84 2 骨的构造 骨由骨组织和骨膜构成 骨内有骨髓腔 内含骨髓 骨组织是一种结缔组织 其特点是有大量的细胞间质 并使骨组织成为一种坚硬而有一定韧性的结缔组织 骨组织中含有大量的钙和磷 85 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 骨细胞分4种 骨原细胞 成骨细胞 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组织的细胞间质习惯上称为骨基质 简称骨质 骨质 密质 长骨的骨干和其它骨的表面 坚硬 抗压 抗扭曲力强 松质 长骨的骨骺 短骨 扁骨的内部 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排列而成 呈蜂窝状 骨基质呈板层状排列 称为骨板 86 骨单位 又称为哈弗斯系统 呈长柱状 由数层呈同心圆排列的骨板 又称哈弗斯骨板 围成 骨单位中央为中央管 或称哈弗斯管 间骨板是位于骨单位之间的一些平行骨板 是原有骨单位或内 外环骨板更新改建过程中的残留部分 87 骨的解剖结构 88 骨髓 红骨髓 胎儿幼儿骨髓腔及松质内部都是红骨髓 具有造血功能 黄骨髓 5岁后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代替 成为黄骨髓 骨膜 是一层纤维结缔组织膜 紧贴于关节面以外的骨面上 外膜 外表面 内膜 腔面 89 3 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化学成分 有机质无机质 脱脂干骨 骨蛋白33 钙盐67 物理特性 弹性与韧性硬脆年龄差 成人 37幼儿 55老年 90 4 骨的可塑性 骨受内外环境的影响 发生形态和结构上的改变 5 骨的发生 软骨内成骨和膜内成骨 6 骨的生长 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两种方式 7 骨的功能 支持 保护 运动 调节磷钙的平衡 91 2 骨连结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 软骨或骨组织相连 构成骨连结 由于身体各部分骨的形态和功能不同按其连结的方式 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接 1 直接连结 纤维连结 骨与骨之间由结缔组织膜 或软骨 直接连结 其间无间隙 不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 缝隙结合 如颅顶骨之间的缝 软骨结合 如椎体之间的椎间盘 骨性结合 如骶椎骨 92 93 2 间接连结 关节 关节是人体骨连接的主要形式 关节的构造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面 一凸一凹 表面有关节软骨 属透明软骨 减少磨擦 缓冲冲击 关节囊 包在关节周围的结缔组织囊 内有滑膜层 分泌滑液 保持运动的灵活性和动态平衡 关节腔 囊与面之间的密闭间隙 正常情况呈负压 94 辅助结构 1 韧带 囊内韧带囊外韧带 囊外韧带 囊内韧带 关节唇 韧带 关节内软骨 95 2 关节内软骨由纤维软骨构成 位于两骨面之间 有半月板的关节是膝关节 半月板 膝关节 关节盘 胸锁关节 桡腕关节 颞下颌关节 96 3 关节唇 是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 有加深关节窝 增加关节稳固性的作用 机体内有关节唇的关节是 肩关节和髋关节 关节唇 97 关节的运动 在骨骼肌的牵引下围绕关节活动屈 伸 两骨的角度变小为屈 前屈 两骨的角度变大为伸 后伸 收 展 收 内收 向中线靠拢 展 外展 远离中线 内旋外旋 内旋 前转向内 外旋 前转向外 环转 以上动作的复合动作 98 二 全身骨的分布概况与特征人体共有骨206块 各骨以骨连结互相结合构成骨骼 按部位不同 可分为躯干骨 四肢骨和颅骨三部分 99 1 躯干骨及连结 1 躯干骨的组成 躯干骨由脊椎 12对肋骨和胸骨组成 脊柱是躯干背部中央的长形骨柱 由椎骨24块 颈椎7个 胸椎12个 腰椎5个 骶骨1块 尾骨1块构成 脊柱侧面观 呈 S 形 为生理性弯曲 分为颈曲 胸曲 腰曲 骶曲 颈 腰曲凸向前 胸 骶曲凸向后 生理弯曲的意义 维持重心 缓冲振荡 脊柱的功能 保护内脏 脊髓 作前屈 后伸 侧屈 环转的运动 颈腰部活动范围较大 易损伤 100 椎骨的一般结构 每个椎骨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 二者间为椎孔 相邻两个椎体以椎间盘相连 椎弓的上 下有关节突 分别与相邻关节组成椎间关节 相邻椎骨之间有韧带加强 101 102 骶骨尾骨 103 2 胸廓 胸廓的组成 由胸椎12块 肋12对 胸骨1块 胸廓的整体观 呈前后略扁的锥体形 额状径大于矢状径 年龄差异 幼儿圆 成人扁 老人更扁 性差异 女圆短 男扁 胸廓的功能 保护胸腹腔脏器 协助呼吸 104 脑颅骨 成对 颞骨 顶骨 不成对 额骨 筛骨 蝶骨 枕骨 颞骨 2 顶骨 2 额骨 蝶骨 枕骨 筛骨 蝶骨 3 颅骨及其连接 一 颅骨的组成 颅骨由23块骨组成 脑颅 8块 位于颅的后上方 容纳脑 105 面颅 15块 面颅各骨分别构成眶腔 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 成对的有 上颌骨 鼻骨 颧骨 泪骨 下鼻甲 腭骨不成对有 犁骨 舌骨 下颌骨 106 107 2 颅骨的连结 1 直接连结 是颅骨的主要连结形式 靠缝 结缔组织膜 软骨相连结 2 关节 下颌关节 颞骨的下颌窝和下颌骨的髁突组成 作上 下 前后 左 右运动 研磨 108 3 人颅的特点 由于人类直立劳动及改变了原来的生活习性 给颅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与猿相比表现为 脑颅发达 前额隆起 顶骨高耸 颅腔增大 猿650ml脑容量 人1200ml 4000ml脑容量 颅骨变薄 变轻 牙齿及牙槽缩小 出现下巴 面部平坦 109 4 新生儿颅特点 1 比值大 与体 新生儿1 4 成人1 7 2 脑颅 面颅 比值是8 1 3 顶 额结节明显 4 骨化不全 留有间隙 叫囟门 有膜封闭 前囟 额囟 和后囟 前囱位于额骨与失状轴前段之间 呈菱形 出生后1 2岁闭合 后囱 位于人字缝与失状缝相交处 多呈三角形 出生2 3个月闭合 意义 有利于分娩 110 新生儿颅上面观 111 四肢骨 上 下肢骨的组成基本相同 分为肢带部和游离部 上 下肢在运动功能上有了分工 因此在形态上也有其不同 上肢骨骼形体轻巧 关节松弛 附属结构少 运动灵活 下肢主要功能是支撑体重 便于行走 因而其骨骼形体坚实粗壮 关节结构稳定性强 连接紧密 112 4 上肢骨及其连结 1 上肢骨 组成 分为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骨 上肢带骨 锁骨 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 肱骨 尺骨 桡骨 手骨 2 上肢骨的连结 肩关节 肘关节 肱骨下端和尺骨 桡骨的上端构成的肘关节 113 肱骨图 114 桡骨和尺骨图 115 116 5 下肢骨及其连结 1 下肢骨 由下肢带骨及自由下肢骨组成 下肢带骨 髋骨 自由下肢骨 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足骨 2 下肢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a 髋关节 由髋骨的髋臼与股骨头的构成 b 膝关节 股骨下端与胫骨上端及髌骨组成的膝关节 c 骨盆 d 足弓 117 下肢骨 118 股骨 119 胫骨和腓骨图 120 骨盆 由髋骨 骶骨 尾骨及其骨连结组成 121 足弓 跗骨和跖骨借韧带连结而形成的凸向上的弓 122 二 骨骼肌 一 概述 全身肌肉600多块 占体重的40 1 肌的形态构造和分类 长肌 长梭形 多分布于四肢 短肌 肌腹短 位于躯干深部 阔肌 薄而宽 一端无肌腱而是腱膜 腹部的阔肌 轮匝肌 肌纤维呈环形排列 口 眼周围 123 124 每块骨骼肌分为肌腹和肌腱两部分 肌腹外包有结缔组织外膜 由此肌外膜发出纤维性隔进入肌腹内将其分割为较小的肌囊 肌腹主要由横纹肌纤维组成 色红 柔软 有收缩能力 肌腱位于肌腹两端 主要由平行的胶原纤维囊构成 色白 坚韧 无收缩能力 肌肉一般以腱附着在骨骼上 是力的传递结构 长肌肌性部 肌腹 呈梭形 肌腱细呈索形状 阔肌的肌性部呈薄片状 其腱性部分也相应呈膜状 称腱膜 125 2 肌的起止 起点 近侧的为起点 即相对静止的一端 止点 远侧一端为止点 牵引骨运动的一端 起点 止点可跨一个或多个关节 除皮肌外 至少要跨过一个关节 126 3 肌的配布 关节的周围 按运动的需要进行配布 运动幅度大的关节肌肉发达 运动灵活的地方肌块小而多 使关节完成同一个方向运动的肌肉叫协同肌 使关节完成相反运动的肌称为拮抗肌 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互为拮抗肌 127 二 人体肌肉的分部1 头颈肌2 躯干肌3 四肢肌 128 介诏几块常用的肌肉面部 表情肌 表现喜怒哀乐 颈部 胸锁乳突肌胸部 胸大肌 协助吸气 肋骨肌 肋骨之间 膈肌 胸腹腔之间 均参与呼吸运动 腹部 腹直肌 中间有白线 血管少 手术切口处 不易出血 上肢 三角肌 注射部位 下肢 臀大肌 肌注部位 股四头肌 动物实验 药物刺激试验部位 腓肠肌 动物实验 坐骨神经 腓肠肌标本 129 第五节循环系统 130 循环系统的组成 心血管系统 淋巴系统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组织 131 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 运输营养物质 氧和激素到全身各处运输机体代谢产物到肺 肾和皮肤等处排出体外淋巴系统还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 132 一 血液循环的路径 体循环 大循环 肺循环 小循环 心 毛细血管 静脉 动脉 133 一 心血管系统 体循环 大循环 行程长 范围广 营养全身 带走代谢产物 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左心室 主动脉 主动脉的各级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 气体和物质交换 各级静脉 上 下腔静脉及冠状窦 右心房 134 肺循环 小循环 行程短 在肺内完成气体交换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右心室 肺动脉 肺动脉各级分支 肺泡毛细血管网 气体交换 肺静脉的各级属支 肺静脉 左心房 135 肺循环的动脉 内流静脉血 肺动脉干 左肺动脉 右肺动脉 右肺 左肺 右心室 136 二 血管1 动脉 升主动脉 主动脉弓 降主动脉 右冠状动脉 左冠状动脉 左心室 左锁骨下动脉 头臂干 左颈总动脉 胸主动脉 腹主动脉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动脉 左 右髂总动脉 137 体循环的动脉 内流动脉血 肺循环的静脉 内流动脉血 左肺上静脉 左肺下静脉 右肺上静脉 右肺下静脉 左心房 138 2 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 内流静脉血 上腔静脉系 收纳头颈部 上肢 胸部的静脉血下腔静脉系 收纳下肢 盆部 腹部的静脉血心静脉系 收纳心脏壁的静脉血三脉系血汇集于右心房 139 动 静脉管特点的比较 动脉的特点 1 管壁较厚 管腔小 血流速度快2 平滑肌较发达 弹力纤维较多 弹性大3 分布较深 静脉的特点 1 管壁较薄 管腔大 血流速度慢2 平滑肌不发达 弹力纤维较少 弹性小3 分浅静脉和深静脉4 管腔内有静脉瓣 140 3 毛细血管管径最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燃气管道接入与分配系统优化方案
- 智能建筑空调系统设计、安装及能源管理服务合同
-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与离婚诉讼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废料管理与利用方案
- 脑出血护理测试题及答案
- 钢结构全寿命周期管理方案
- 道路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虚拟实践模式
- 农林大学复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轮胎测评题库及答案
- 4.3.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一)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 横向合同终止协议
- 企业孵化贸易增量合同样本
- Module 9 great inventions Unit 3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九年级英语上册
- 特殊教育《学习剪指甲》
-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课课件
- 钢材采购知识培训课件
- 投资担保合同范本7篇
- SketchUp 教程-第1章 初识 SketchUp
- 污水处理中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 兰州交通大学《高等数学》测验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教师版-专题10 小说阅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