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2号案.doc_第1页
《爬山虎的脚》2号案.doc_第2页
《爬山虎的脚》2号案.doc_第3页
《爬山虎的脚》2号案.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凤县凤州镇中心小学 高效课堂行动工具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主备人: 同备人: 组长: 审核人: 学生姓名: 年 级学科语文 教师 课型预习课课时1-2课 题6、爬山虎的脚授课时间 教材 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里的一篇观察描写某种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爷爷用细致简洁的文笔描写了爬山虎生长的地方,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启发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学习 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重难点会认会写本课字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知识 链接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人,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他中学毕业后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从事文学创作。他先后创作、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爬山虎:也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爬山虎生性温和,适应性强,喜阴、耐干旱,在一般土壤中都能生长。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教 学 流 程导 案学 案三环步骤时间 同学们,猜猜这是什么植物?长长的藤,绿绿的叶,爬在墙上一片片,大街小巷都能见。你还注意到它有哪些特点? 一、预习提示:按“六字诀”预习课文。(一)读:用朗读法把课文读23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划出不懂的词句,想一想哪些字、词需要注意。(二)读:用默读法,认真仔细地读课文,画出能表明各自然段内容的词语和句子。说说每段主要写了什么?(三)读: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爬山虎的?(四)读:仔细研读课文,划一划你喜欢的或感悟最深的词或句子,想一想,并把你的理解或感悟写在旁边。(五)读:带着课后习题读课文,尝试解决问题。 (六)读:速读课文,说说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小组交流) 二、预习检测。1读书反馈: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大家。2字词反馈:(1)、我会写下列生字,会组词,并能书写得正确、美观。茎( )( ) 柄( )( ) 痕( )( ) 叠( )( ) 虎( )( ) 逐( )( )(2)、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痕迹 (j j) 铺开(p p) 空隙(kng kng) 重叠(chng zhng)三、说说你的收获。(自由展示,全班交流)可以从字词、课文内容、喜欢的段落、写作方法等方面和大家进行交流。四、说说你们组的问题。(自由展示,全班交流) 自主学习情境导入明确目标(2分钟)自主结构化预习(15-40分钟)小组交流(5分钟)展示交流自由展示(8分钟)反馈拓展预习测评(6分钟)锁定疑难(4分钟)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导学案 主备人: 同备人: 组长: 审核人: 学生姓名: 年级 学科语文教师 课型展示课课时1课题6、爬山虎的脚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和兴趣。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2、学习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事物具体、有序地写下来的。教 学 流 程导 案学 案三环流程时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真思考下列问题,在小组内充分交流,并汇报。【合作探究】问题一:文中的爬山虎生长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爬山虎的叶子的?它的特点是什么 ?问题二: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它是什么样子的?你能画一幅简笔示意图吗?问题三: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你从中体会到什么?问题四:读课文第五自然段,说说爬山虎的脚在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时候有什么变化?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问题五:作者为什么能将爬山虎的脚如此生动、具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结合文中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回顾反思】1、学习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2、学习完本课,你还有什么问题?【拓展延伸】小练笔: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自主学习明确目标分配任务(2分钟)自主学习(6分钟)小组合作(4分钟)展示交流展示提升(18分钟)反馈拓展穿插巩固(5分钟)达标测评(5分钟) 四年级上册语文爬山虎的脚导学案主备人: 同备人: 组长: 审核人: 学生姓名: 年级 学科语文教师 课型 反馈课课时1课题6、爬山虎的脚 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 分层巩固训练,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意识,学习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2、 激发探究事物的兴趣,培养思考感悟能力。重点难点学习细心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思考感悟能力。 教 学 流 程 导 案 学 案三环步骤时间【积累运用】一、看拼音,写词语。 sh f kng x chng di hn j ( ) ( ) ( ) ( ) w ni jn yn y bng zh jin(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拂( ) 操( ) 渐( ) 茎( ) 佛( ) 燥( ) 惭( ) 苔( )三、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叶子( )的细丝( )的天空 ( )地请求( )地观察( )地欢呼四、修改病句 1、学校操场北边到处满是爬山虎。 2、爬山虎的脚即使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阅读感悟】五、阅读文段,完成练习。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1、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爬山虎的脚的 、 、 。2、“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运用的是 的修辞手法。爬山虎的细丝还像 。3、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正确与否,对的画“”,错的画“”。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 ) (2)爬山虎的脚有六七根细丝,颜色是绿的。 ( ) (3)作者以前就知道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 )六、读短文,瞧瞧大师们怎样观察事物。文学家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上面画的是一丛牡丹,牡丹下蹲着一只猫。欧阳修不知道这幅画画得是否好,就去请教对古画很有研究的丞相吴育。吴育一见画就说:“画的是正午牡丹。”欧阳修惊奇地问道:“您凭什么说画的是正午牡丹呢?”吴育笑着说:“你看,牡丹花的花瓣四下张开,有些下垂了,而且颜色不润泽,这恰是花在正午阳光照射下的样子。那猫的瞳孔缩成一条线,也正是正午时猫的神态。如果是早晨,那花就会带着露水,那么花心是聚拢的,而且颜色显得光泽滋润。猫眼的特点是:猫的瞳孔早晚都是圆的,太阳渐渐移向正中,猫瞳孔渐渐变成狭长,到了正午就像一条线了。” 欧阳修听了,很是佩服吴育。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长( ) 润泽( ) 收拢( )2、 欧阳修是宋代著名的 。3、 在文中画出写正午牡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