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局办公楼基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1页
地震局办公楼基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2页
地震局办公楼基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3页
地震局办公楼基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4页
地震局办公楼基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8 页 共 8 页丘北县地震局办公楼地基工 程 地 质 勘 察 报告(详细勘察) 一、前言 (一)场地位置及拟建工程概况 受委托,对其拟建的办公楼地基进行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勘察场地位于丘北县城边,距丘广公路100米左右。拟建办公楼长为20米,宽8.60米,层高三层,框架结构,上部单轴最大荷载达3000kpa,拟采用独立柱基,以层全风化泥岩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按130kpa设计,基础埋深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米,总埋深不小于1.80米。办公楼室外0.00m标高高于本次勘察假设0.00m高程点0.80m, 即高于公路路面0.80m。(二)勘察目的任务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1、查明地场内地质成因,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各岩土层的空间展布、厚度、物理力学性质及承载力特征值fak、桩周摩阻力极限值qSk、桩端阻力极限值qpk等。2、查明地基内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判明地表水及地下水对基础有无腐蚀性等水文地质条件。3、查明有无滑坡、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现象;4、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地震液化。5、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6、对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提出建议。7、提出对不良地质现象的治理意见。二、勘察工作(一)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概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13.1.4条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第3.1.1条,该拟建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为三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三级、工程重要性为三级,综合本次勘察等级为丙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和场地的实际情况,该项工程采用了钻探、原位标准贯入试验,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钻孔孔口标高及地下水位测量为主,辅以资料收集及地区经验综合确定的勘察方法。工程采用XB-100L型液压岩芯钻机,套管护壁,岩芯管无水回旋钻进。 根据本次勘察等级及勘察任务,本次勘察布孔据甲方提供的“丘北县地震局办公楼规划图”沿周边和角点按8.6020米的间距共布钻孔施工4个(详见钻孔布置平面位置图)。勘探孔深度按GB500212001规范4.1.18条规定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米时,勘察孔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本工程拟采用层全风化泥岩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为独立柱基,本次勘察所有钻孔均揭穿层全风化泥岩并进入下部层强风化泥岩3米以上,已满足规范要求。本次勘察布孔系据甲方提供的“丘北县地震局办公楼规划图”,以公路边点处为假设坐标原点(0、0),(已用油漆标注) ,以平行公路方向为X轴,垂直公路方向为Y轴,按钻孔孔口坐标进行布孔,详见平面图。本次勘察以公路路面高为假设0.00m(已用油漆标注),场地内各孔口高程均引用该处高程点,采用水准仪测量。(二)勘察工作量本次完成的勘察工作量见下表1:勘察工作量一览表 表1勘察项目单位数量技术要求钻孔标准贯入试验孔个3直径10891mm,深度16.0017.10m,干钻鉴别孔个1直径10891mm,深度16.90m,干钻钻孔总数个4总进尺66.90米标准贯入试验次16按规范标准规格,自动落锤取土样件0本场地内各岩土层均含泥岩碎块,无法采集原状样勘察报告册5按报告规范标准水位测量件4本场地内无地下水坐标及高程测量点次4采用全站仪进行高程及坐标测量,其误差不大于2cm。图 表张16平面、剖面及各种数据表(三)勘察依据1、工程地质勘察委托书;2、勘察合同;3、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4、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标准JGJ8782;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6、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5007-2002);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8、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四)勘察进程 三、场地条件(一)位置和地形勘察场地位于丘北县城边,距丘广公路100米左右,场地位于旱地内,四周无大的陡坎及边坡。勘察期间场地已整平,场地标高0.370.55m,相对高差0.18m。(二)地层本次勘察查明,在钻孔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由第四系及其下的中生代三叠系中统兰木组泥岩构成。经分析对比,从上而下分为三个岩性层。现分述如下;岩性分层描述表 表2地层编号地层名称地层描述杂填土褐色、松散、湿、软塑、不均匀,以全风化泥岩为主,杂少量的植物根系及腐蚀质,局部含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该层于场地内均有分布,层厚0.901.40m,平均层厚1.17米。全风化泥岩褐黄色、灰红、很湿,均匀,可塑,上部大量粘土化,呈可塑状,往下风化减弱。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风化裂隙较为发育,岩石风化呈薄片状,局部含石英脉,该层于场地内均有分布,层10.7011.20m,平均层厚11.02米。强风化泥岩褐黄、褐灰色、稍湿,均匀,硬塑状,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与上部无明显的分界线,为软岩,极破碎,岩心呈破碎状,岩石质量等级为V级,该层于场地内均有分布。本地段泥岩厚度较大,本次勘察未能揭穿,最大揭露厚度达5.30米。(三)、地下水本场地岩性不含水,为隔水层,在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四)、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详见表3;三、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一)、场地的均匀性、稳定性和适宜性本次勘察结果表明,场地地基均匀,层位齐全,属于均匀地基。本场地为已整平场地。场地内无滑坡、岩溶、土洞、坍塌、泥石流、采空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基均匀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二)地基基础方案拟建办公楼层高三层,上部单轴最大荷载3000 kpa,场地内层杂填土承载力不高,其fak=40kpa,层厚0.901.40m,平均层厚1.17m,层厚较薄,不能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层全风化泥岩承载力较大达130kpa,层厚较大,坚硬稳定,埋深不大,宜作为拟建工程浅基础持力层,层强风化泥岩坚硬稳定,承载力较高但埋深较大,可作为桩基础持力层。综上所述,拟建办公楼层高三层,框架结构,上部单轴最大荷载达3000kpa,拟采用独立柱基,以层全风化泥岩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按130kpa设计,基础埋深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米,总埋深不小于1.80米。采用浅基础方案施工时,应注意下列问题:1、本场地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采用浅基础时地下水位对基础施工无影响,在基坑开挖时应注意不扰动基底持力层,使其保持原状,在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及时进行垫层浇灌,以免雨水渗入基坑降低持力层承载力。2、本报告建议的各岩土层承载力是根据原位测试查表据地区经验综合确定值,具体数值应根据基坑开挖时进行浅层载荷板试验所得成果进行调整。(三) 地震效应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可知丘北县城地区为VI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根据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从场地土的性质判定,本场地属于中软场地,场地类别为II类。本场地属于对抗震设防有利地段。五、结论和建议通过本次勘察工作,现已查明场地内的土体结构,各土层的深度、厚度及其变化规律,物理力学性质,承载力特征值fak,水文地质条件及不良地质作用等,现结论和建议如下:(1)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场地内岩土体由第四系及其下的中生代三叠系中统兰木组泥岩构成。经分析对比,从上而下分为三个岩性层,现分述如下:即层杂填土、层全风化泥岩、层强风化泥岩。(2)其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详见报告内表3。(3)本场地岩性不含水,为隔水层,在钻孔揭露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4)根据拟建工程特点、场地土及周围环境条件,拟建办公楼层高三层,砖混结构,上部单轴最大荷载达3000kpa,拟采用独立柱基,以层全风化泥岩为基础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按130kpa设计,基础埋深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0米,总埋深不小于1.80米。(5)根据地震烈度区划图可知丘北城区为VI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