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实验报告.doc_第1页
有机实验报告.doc_第2页
有机实验报告.doc_第3页
有机实验报告.doc_第4页
有机实验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命科学学院有 机 化 学 实 验 报 告 实 验 名 称: 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 学 院: 生命科学学院 专 业: 生物技术 班 级: 一 班 姓 名: 陈雯 学 号: 11111101 地 址: 吉林农业大学 日 期: 2012.10.21 【摘要】: 目的 研究从茶叶中提取一定量咖啡因的最好方法。方法 按照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提 取升华法和提取萃取法), 用乙醇和水作溶剂, 采用不同的装置及回流时间, 从5g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水提取升华法煮沸20m in, 重复2次, 结论 从时间、产量、环保、成本等综合因素考虑, 水提取升华法提取咖啡因是较理想的实验方法。【关键词】:茶叶末;索氏提取器; 萃取;升华;蒸馏;咖啡因 一:前言部分茶叶中含咖啡因虽然较低,但因我国是产茶大国,并有悠久的历史,所以资源丰富。在茶叶的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茶末、茶灰、茶梗,加工1t茶叶产生下脚料2040kg,当茶叶生产过剩时,低档茶叶大量积压1。如何利用这些废茶料和低档茶提取市场紧俏的天然咖啡因,增值增收,满足市场需求,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关资料报道,茶叶中咖啡因的质量分数约为1%4%2。多年来,一直有人用不同方法从茶叶中提取天然咖啡因,主要方法有溶剂萃取法和升华法两大类。茶叶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成分为咖啡碱,约占1-5,咖啡因的结构式如下:咖啡因的化学名为1,3,7-三甲基-2,6-二氯嘌呤,它是无色针状晶体,含一个结晶水,在100时失去结晶水开始升华,在178可升华为针状晶体,无水物的熔点为235,是弱碱性物质,易溶于热水、乙醇、丙酮、二氯甲烷、氯仿3。咖啡因(caffeine)属于嘌呤类的衍生物, 有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从茶叶中提取、分离咖啡因, 实验室的常用方法为提取- 升华法和提取-萃取法2种。提取- 升华法利用95% 乙醇, 在索氏提取器中连续抽提, 或用水直接煮沸提取, 然后蒸去溶剂, 得到粗的咖啡因, 然后采取升华的方法, 得到较纯的咖啡因;提取- 萃取法选用水作为溶剂, 加热浸提, 再用有机溶剂氯仿, 从提取液中萃取出咖啡因。我们采用实验室中的茶叶末(10克)(每种方法), 通过醇提取- 升华法、水提取- 升华法、氯仿提取- 萃取法三种方法,进行对比, 进而从中找到一种最佳的省时、低成本、操作简单、安全、环保的试验方法,为了简便,在实验室里我们采用水提取升华法进行实验。1、材料和方法1.1 实验所需药品 实验室提供的茶叶末、生石灰。1.2、 提取方法 1. 2. 1、水提取- 升华法1. 步骤:将茶叶末在研钵内捣碎成细微状,用电子天平称取茶叶末10g,放进300毫升的烧杯中,在烧杯内加入100ml热水以充分浸泡茶叶,水浴加热煮沸,并不断添加热水,以维持烧杯内水量在20ml左右。20分钟后,停止加热,并把茶叶水倾倒进100毫升的烧杯中,重复操作2次,茶液于蒸发皿中浓缩至约3-4ml加入0.5g生石灰粉, 拌匀, 置于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小火加热蒸发皿,让其不断浓缩溶液。当水分被除尽留下粉末状固体,将小漏斗倒置蒸发皿上,小火生华。 重复多步,测量产量。 2.实验结果:较多针状晶体析出 一二三得到咖啡因平均值/(mg)81.684.386.784.2(该结果为与其他方法对比的参考数据,并非本人测量) 1.2. 2、 醇提取- 升华法(网上参考的对比实验) 1.实验主要步骤:先把茶叶末在研钵内捣细,再用电子天平称取10g茶叶末,装入150ml索氏提取器的滤纸套管内, 在250ml圆底烧瓶内加入95ml95%的乙醇, 水浴加热, 使热乙醇多次溶解茶叶中的咖啡因, 这样连续抽提2 3h, 直到提取液颜色变浅为止,停止加热4。稍冷却后,将索氏提取装置改装成蒸馏装置, 把提取液中的大部分乙醇蒸出(回收),蒸馏瓶内剩1020ml黑绿色提取液为止。将残液倾入蒸发皿中, 加入4g生石灰粉, 搅成奖状,在蒸汽浴上蒸干,除去水分,使成粉状。然后将蒸发皿移至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小火加热, 将一张刺有许多小孔且孔刺向上的滤纸盖在蒸发皿上, 再在滤纸上罩上一只干燥的大小合适的玻璃漏斗(漏斗颈部塞一小团疏松的棉花) , 用酒精灯隔着石棉网小心加热,适当控制温度。当滤纸上出现白色针状结晶时, 使升华速度尽可能减慢, 以提高结晶纯度。当玻璃漏斗出现棕色烟雾时, 即表示升华完毕, 停止加热。冷却后, 取下漏斗,轻轻揭开滤纸,用刮刀将附着在滤纸上下两面及漏斗内壁的咖啡因刮下5,残渣经搅拌后,再用较大的火加热片刻,使升华完全,合并几次升华的咖啡因,最后用电子天平称量。此法用3种不同的时间进行抽提:120,150,180min。2:实验主要装置:3.实验结果:数次/t间时120min150min180min一70.177.682.6二68.581.385.7三72.682.687.9提取咖啡因量平均值/(mg)70.480.585.41. 2. 3 提取- 萃取法(网上参考的对比实验) 1.实验步骤:将一定量的茶叶末在研钵内捣细,再用电子天平称取取10g茶叶末,将10g茶叶末和150ml水放入300ml烧杯中,水浴加热煮沸20min(适当的往烧杯内添加水量以保持水的体积不变)。趁热滤去茶渣。然后边用玻璃棒搅拌边慢慢加入10% 醋酸铅溶液约25ml,使茶液中的鞣酸等物质沉淀, 并用布式漏斗吸滤,除去沉淀, 滤液在250ml蒸发皿中酒精灯加热浓缩至约15ml ,冷却, 再吸滤, 将浓缩液倒入分液漏斗中再加入25ml氯仿,用力振摇,静置一小段时间分层,水层再用氯仿萃取2次, 每次用15ml氯仿,合并氯仿萃取液于150ml蒸馏烧瓶中,水浴蒸馏回收氯仿至10ml时停止蒸馏, 将剩余液移至50ml小烧杯中, 再用水浴蒸发除去氯仿7,就获得黄色结晶体咖啡因。再在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重复以上实验3次。2.实验结果:一二三得到咖啡因平均值/(mg)70.265.467.867.82. 4 提取- 萃取法(低反应体积,网上参考的对比实验) 1.实验步骤:茶液制取同方法三。滤去茶渣后在玻璃棒搅拌下向热茶液中加入10% 醋酸铅溶液约25ml以沉淀鞣酸等杂质。抽滤, 滤液转入蒸发皿内,浓缩至约15ml冷却, 再抽滤。滤液倒入分液漏斗, 加入25ml氯仿和10ml饱和食盐水, 用力振摇(其间应经常打开活塞使过量氯仿蒸气逸出), 静置分层, 将下层氯仿溶液流入小烧杯中, 再用水浴加热蒸去氯仿, 就得到黄色结晶体咖啡因8。再在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重复以上实验3次。2.实验结果:一二三得到咖啡因平均值/(mg)56.754.552.654.6讨 论由实验可见, 用同样的茶叶、同样的量(10g),由于提取方法和提取装置的不同, 其得到咖啡因的量也就不同。综合上述几种提取方法进行分析:方法三、方法四采用提取- 萃取法得到的咖啡因产量不高, 且产品不是很纯, 须进行重结晶,由于氯仿为萃取溶剂, 而氯仿既有毒, 又易挥发, 散布于空气中, 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操作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带来危害9。由于试剂、抽滤装置及真空泵的费用都较高,使用起来也会比较麻烦, 而且试剂不能完全回收, 这样会造成提取成本增加,且浓缩时间长, 实验效果较差。方法一用水作溶剂, 水是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良好溶剂, 它既能充分提出咖啡因, 又不溶解其他杂质, 价格便宜、无毒, 不会对环境或者操作者造成危害。实验所用仪器均为常规仪器, 且成本低, 用时少。方法二虽然得到的咖啡因产量较高,但回流时间长, 由于提取的溶剂是乙醇, 乙醇易燃、易挥发、不易操作、价格较高、实验中也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出危险, 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再者索氏提取器价格较高, 其虹吸管易破损,只要虹吸管损坏, 就会使整套装置报废, 造成提取成本增加。缺点: 提取得到的咖啡因产量不是很高。如果增加溶剂量和提取时间, 提取得到的咖啡因量将会增 加。因它易溶于热水(1:5. 5、80 或1:1. 5、100 )。综上所述, 水提取- 升华法提取咖啡因不论从时间、产量、成本的角度, 还是从环保、安全的因素考虑, 都更具有实用性。参考文献1 韩香、苑庆兰、顾军、曲琦、张秋燕,正交法对咖啡因提取与纯化工艺的优化研究。天津化工,Sep.2002 , (6) : 4-6. 2 张长花、刘海燕,关于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实验分析。滨州师专,Dec.1997,(12):42-433 刁晓菊、高峰,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不同实验方法对照研究。徐州医学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