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一: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doc_第1页
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一: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doc_第2页
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一: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doc_第3页
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一: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doc_第4页
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一: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政治全程检测十一: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学校班级姓名成绩本试卷分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主人,人定胜天。人们为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局部利益,无节制地掠夺大自然,造成了生态的严重恶化,各种自然灾害日益频繁,大自然也给了人类以沉重报复。这表明()A.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错误意识对自然界的发展也有决定作用D.人类所到之处都留下了自己意识的印记2我国13 亿多人口,9亿在农村。农业兴,百业兴;农业稳,全局稳。我国这一基本国情所体现的哲学道理有()整体和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有决定作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A.B.C.D.3“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来自农民的创造和党对农民伟大实践的高度总结,也必将在农民的创造和实践中不断向前推进。我们要在稳定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推进农村改革;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政策。”这段讲话体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C.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事物不断涌现,因此我们必须善于紧跟形势的发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的认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据此回答45题。4从哲学上看,所谓“新事物”是指()A.新出现的力量强大的事物B.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C.发展速度快的事物D.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事物5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办事情必须从整体着眼,顾全大局必须使自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了的情况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A.B.C.D.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传统的天然放牧改为集中圈养,用电气化、电脑化手段控制禽兽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等。然而,家禽家畜却失去了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天地,降低了抗病能力,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发生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进而间接影响到人类。据此回答67题。6由于圈养,家禽家畜失去了自然状态下的活动天地,因而降低了抗病能力,进而影响到人类,这说明()A.事物总是处在因果链条的联结之中B.相继出现的现象之间具有客观的因果联系C.联系是客观的,人们不能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的特性7从哲学上看,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重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B.必须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C.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D.必须承认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8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涉及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所以,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必须把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上述要求体现的哲理是()A.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们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D.主观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和活动9孙子说符中说:“理无常是,事无常非。”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B.矛盾即对立统一的关系C.规律是客观存在的D.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10近年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顺利回收,令世界刮目。我国的航天事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从哲学上说,主要是因为我们()A.懂得航天规律的客观性B.能认识到意识的巨大反作用C.能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D.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11近些年来,内蒙古、河北等地过度放牧,盲目开垦,滥挖药材成风,致使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加剧,水土流失严重。上述事实说明()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任何事物总是无条件地与其周围的事物联系着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A.B.C.D.12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是巨大的,为了预防地震,许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研究,但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准确地预报地震,这说明()A.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C.人们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不是轻而易举的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132003年1月10日,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2年中国海洋环境公报显示,我国近海生态环境恶化触目惊心,生态系统结构失衡,使主要的传统经济鱼类资源衰退,海水养殖品种品质严重退化,大自然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这说明()A.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所固有的联系B.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C.必须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和精神的力量D.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因果联系14目前,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的阶段。农业结构调整要因地制宜,逐步推开,不能搞“一刀切”硬性要求农民种什么、不种什么。调整农业结构的辩证法依据是()A.只有优化各部分的结构,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B.没有整体就无所谓部分C.整体的性能状态会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D.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15在谈到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要集中力量解决关系到经济建设和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 “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上述要求蕴涵的哲理是()A.新出现的事物具有无比的优越性B.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C.社会的发展是客观的D.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要坚持全面的观点,反对片面性16 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我们应当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敢想、敢说、敢干。敢为天下先,开展创造性工作,不抱残守缺,不随波逐流。”从哲学上看,这一要求强调的是()A.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联系C.要具有创新精神,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D.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17 2003年10月1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顺利升上太空,在围绕地球绕了14圈后,按计划返回地面,落点距指定地点相距仅4.8公里。我国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本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B.人们能正确地认识规律,揭示出事物运动中内在的本质的联系C.人们能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自然、改造规律D.规律是客观的,也是可以为人们认识和利用的18近年来,世界上又掀起一股太空探索的热潮。美国提出“重返月球计划”,中国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日本、欧洲也不甘落后,也在加紧太空开发计划的落实。人类探索太空的工具从飞机到火箭、卫星、太空飞船、航天飞机,越来越先进,载荷也越来越大。这表明()A.事物的发展不断从量变到质变B.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提高C.人既能认识规律,也能改造规律D.事物的发展是曲折性和前进性的统一据2002年2月20日人民日报报道,上个世纪90年代前期,云南玉溪抚仙湖旅游业迅速发展,湖边大量建设宾馆饭店和度假村,有时甚至直接建在水中,生活垃圾和污水直接排入湖中,导致湖水富氧化现象严重,水质急剧下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玉溪市站在对历史、对未来、对人类负责的高度,投以巨资,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使目前水质总体仍保持一类。据此回答1920题19由于湖边大量建设宾馆饭店和度假村,导致抚仙湖水质急剧下降。这说明()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条件的C.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0在水质急剧下降后,玉溪市投以巨资,对其进行综合治理,使水质总体仍保持一类。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人们能够认识和改造规律C.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活动D.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第卷(非选择题)二、问答题(共40分)21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注意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东部地区要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上述材料对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有何启示?(10分)22材料一:小清河是山东境内的一条重要河流,流经济南。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泄洪渠道,也曾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5060年代的济南人都记得,那时的小清河河水清澈,水草茂盛,水中的游鱼自由嬉戏,河的两岸垂柳成行,树木与河水相映成趣,小清河和泉水一起,被济南人视为骄傲。但是后来,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小清河成了许多工业企业废水的排放渠道。加上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生活脏水也大量排入小清河,小清河逐渐成为公共下水道,慢慢地人们再也看不到小清河往日的清丽景象,小清河成了一条又脏又臭的河。极大地影响了公共环境,也给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材料二: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一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这项工程的实施,对于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实现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人和规律之间的关系。(15分)23材料一:20多年前,A村的农民为生计所迫而冒险探索,实行大包干,成为全国农村改革的一面旗帜。20多年来,A村的粮食产量增长了20多倍,人均收入从改革前的20多元增长到2500元。A村人津津乐道,吃的是白面馍,住的是砖瓦房,认为改革已成功。10多年来,A村农业生产基本还是传统的一稻一麦的方式,村里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集体收入更是寥寥无几。材料二:B村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80年代中期,B村适时调整该村的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行多种经营,使全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均收入达到5200元;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成了全国闻名的亿元村、“明星村”。90年代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