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解析实验报告200911085 徐晗 化工0903.docx_第1页
氧解析实验报告200911085 徐晗 化工0903.docx_第2页
氧解析实验报告200911085 徐晗 化工0903.docx_第3页
氧解析实验报告200911085 徐晗 化工0903.docx_第4页
氧解析实验报告200911085 徐晗 化工0903.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氧解吸实验(第七组)一、 实验目的:1)测量不同干、湿填料的压降气速关系(1组干填料,2组湿填料);2)测量不同湿填料的Kxa值随空气、水量的变化关系;3)测定吸收塔的Kxa值随氧气、水量的变化关系。二、 实验原理及方法: 本装置先用吸收柱使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后,送入解吸塔顶再用空气进行解吸,实验需要测定不同液量和气量下的解吸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a,并进行关联,得到Kxa=ALaVb关联式,同时对四种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1) 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 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如下,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此压降对气速作图可得一斜率为1.82的直线(图中aa)。当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下(c点以前)压降正比于气速的1.82次幂,但大于相同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bc段)。随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图中c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斜率变陡(图中cd段)。到液泛点(图中d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lg ualgpabcd填料层压降空塔气速示意2)传质实验在填料塔中,两相传质主要在填料有效湿表面上进行,需要计算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的填料高度,其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传质单元法和等板高度法。本实验是对富氧水进行解吸,如图下所示。由于富氧水浓度很低,可以认为气液两相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及平衡线位置线,操作线也是直线,因此可以用对数平均浓度差计算填料层传质平均推动力。 空气流量修正(密度修正)V2: (T1=293 K,P1=101.3 kPa) m3/h,V1是转子最大截面对应刻度 空塔气速: m/s 解吸塔传质速率方程: L=0.0555V水 /(0.78540.12)H填料高度,0.75m; L水摩尔流率, kmolm-2h-1 ,喷淋密度大于7.3m3/m2h,; V水水流量,L/h; Kxa液相体积传质系数,kmolm-3h-1;由于氧气为难容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因此传质阻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液膜中,即Kx=kx,由于属液膜控制过程,所以要提高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a,应增大液相的湍动程度即增大喷淋量。三、 实验装置流程图:氧气吸收与解吸实验流程图1、氧气钢瓶 2、氧减压阀 3、氧压力表 4、氧缓冲罐 5、氧压力表 6、安全阀 7、氧气流量调节阀 8、氧转子流量计9、吸收塔 10、水流量调节阀 11、水转子流量计 12、富氧水取样阀 13、风机 14、空气缓冲罐 15、温度计 16、空气流量调节阀 17、空气转子流量计 18、解吸塔 19、液位平衡罐20、贫氧水取样阀 21、温度计 22、压差计 23、流量计前表压计 24、防水倒灌阀四、 实验步骤:1)关闭空气阀门启动风机,待填料塔内填料吹干以后,从小到大改变空气流量,测定填料塔压降,测取68组数据,记录数据,完成干填料实验。2)测定前进行预液泛,使填料表面充分润湿。固定水在某一喷淋量下,改变空气流量,测定填料塔压降,测取810组数据。实验接近液泛时,进塔气体的增加量不要过大。小心增加气体流量,使液泛现象平稳变化。调好流量后,等各参数稳定后再取数据。着重注意液泛后填料层压降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明显上升的这一特点。注意气量不要过大,以免冲破和冲泡填料。3)注意空气流量的调节阀要缓慢开启和关闭,以免撞破玻璃管。4)将氧气阀打开,氧气减压后进入缓冲罐,罐内压力保持0.05MPa,不要过高,并注意减压阀使用方法。为防止水倒灌进入氧气转子流量计中,开水前要关闭防倒灌,或先通入氧气后通水。5)塔顶和塔底液相氧浓度测定:分别从塔顶与塔底取出富氧水和贫氧水,注意在每次更换流量的第一次所取样品要倒掉,第二次以后所取的样品方能进行氧含量的测定,并且富氧水与贫氧水同时进行取样。6)用测氧仪分析其氧的含量。测量时,对于富氧水,取分析仪数据由增大到减小时的转折点为数据值;对于贫氧水,取分析仪数据由变小到增大时的转折点为数据值。同时记录对应的水温。7)实验完毕,关闭氧气减压阀,再关闭氧气流量调节阀,关闭其他阀门。检查无误以后离开。五、 实验数据及处理:表1干填料: 水流量L=0 L/h 填料高度h=0.75m 塔径d=0.1m计算实例(以干塔第一组数据为例):流量校正:流速确定:单位塔高压降确定: 湿塔数据处理与干塔相同。表2湿填料: L=60250 L/h,h=0.75m,d=0.1m 表3解吸传质实验: h=0.75m,d=0.1m w平衡=11.03mg/L (y1=y2=0.21,P=101.3kPa)计算实例(以第一组第一次测量数据为例):流量校正:与干塔处理相同。18oC时的密度:998.67kg/m3。塔温:亨利系数确定:系统总压确定:亨利系数:平衡浓度:塔顶(底)摩尔分率计算:同理:平均推动力:液体流率:气体流率:填料塔体积:传质系数的确定:传质单元高度:*表4吸收传质实验: h=0.5m,d=0.032m w平衡=11.03mg/L (y1=y2=1, P=101.3kPa)表4吸收传质实验:h=0.5m d=0.032m w平衡= 11.03 mg/L (y1=y2=1,P=101.3kPa)序号氧气流量V氧/L.min-1水流量V水/L.h-1自来水浓度w1/mg.L-1富氧水浓度w2/mg.L-1平均水温t/自来水富氧水x1xe体积传质系数Kxa/kmol.m3h-1NolHol10.75211.838.96116.63746E-062.19145E-052.98175E-057722.68461.07610.464720.77611.829.6711.256.63746E-061.66891E-052.96534E-056020.72190.57400.871130.710011.827.9710.956.63746E-061.57329E-052.98506E-056863.42230.49731.005540.714211.826.2211.056.63746E-061.47485E-052.97845E-058455.16170.43141.159050.710011.827.55116.63746E-061.54966E-052.98175E-056646.53130.48161.038360.710011.828.1711.056.63746E-061.58454E-052.97845E-0510479.44280.75930.6585六、 实验结果作图及分析:七、 实验结论及误差分析:1、 思考题:系统误差,如流量的波动。人为操作所造成的误差,如读取数据时的随意性也可导致误差。在数据处理过程中有效值的取舍带来的误差等等。2、 通过实验所得的填料塔流体力学性质如上图所示;求得不同气液流量对应Kxa 、HOL如上表。八、1、 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