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勘探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1页
旅游资源勘探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2页
旅游资源勘探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3页
旅游资源勘探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4页
旅游资源勘探课程实习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实习报告姓 名 班 级 学 号 课程名称 旅游资源勘探综合实习 任课教师 任耘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制2010年 1 月 20 日一、实习简介(时间、地点、方式、实习单位或项目简况)实习时间:2010年1月16日17日 (为期两天)实习地点: 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蒙顶山景区、雅安市上里古镇实习方式:本次实习为本专业的旅游资源勘探综合实习,是在学习了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实战演练。实习以旅游资源实地调查分析以及对利益相关者的调查访问为主要调查方式。实习单位简介:本次实习地点选择了雅安市名山县蒙顶山景区和雅安市上里古镇两个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1、蒙顶山旅游景区简介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茶马古道的起点、全国首批省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自古与峨眉山、青城山齐名,并称蜀中三大历史文化名山。景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共有5峰48个景点,其中文物古迹有18处,蒙顶山古建筑群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上里古镇简介上里古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部,距城区27公里,坐落于四县交接之处,东通名山、邛崃,西达芦山、雨城,是四川历史文化名镇,亦是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古镇初名“罗绳”,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临邛古道进入雅安的重要驿站,是唐蕃古道上的重要边茶关隘和茶马司所在地;又是近代又为红军长征过境之地。又因场镇内有韩、杨、陈、许、张(韩家银子-钱、杨家顶子-官、陈家谷子-田、许家女子-靓、张家锭子-斗)五大家族居住在此,故俗称“五家口”。二、实习内容 1、实习前的准备:本次实习是在掌握了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等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实习前主要做了一下准备:(1)知识讲授。教师讲授了旅游资源调查、分类和旅游资源评价等相关知识。(2)资料搜集。上网查询了关于两个实习地点的基本情况以及一系列的出行指南;在图书馆翻阅了相关旅游管理的书籍,对旅游地理学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重点温习及补充学习。(3)调查前培训。仔细阅读学习了2003年发布及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重点学习了旅游资源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相关术语和定义、旅游资源分类、旅游资源调查、旅游资源评价等知识,并打印了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和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格式两份表格。教师讲解了有关注意事项。2、具体实习情况(1)蒙顶山旅游景区实习在两位老师的带队下,本专业100余名学生于2010年1月16日中午按期到达蒙顶山旅游景区。蒙顶山坐落在名山县境内,距成都110公里,离雅安市15公里,318国道纵贯景区,成都雅安高速公路两条引道与蒙山和百丈湖直接相连,交通十分方便。同学们携带好出行前打印的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格式和旅游资源调查区实际资料表格式两份表格,进入景区后便自行分组,按照蒙顶山导览图的指示上山开始了蒙顶山旅游资源勘探。据资料的搜集得知,蒙顶山是世界茶文明的发祥地,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由于蒙顶山的海拔高度、土壤、气候等最适合茶叶的生长,因此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蒙顶山茶祖师吴理真开始在蒙顶山驯化栽种野生茶树,开始了人工种茶的历史。唐宋时期是蒙山茶的极盛时期。从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被列为贡品,作为天子祭祀天地祖宗的专用品,一直沿袭到清代,历经一千二百多年而不间断。在民间,蒙山茶历来被看作祛疾去病的神来之物。因此,历史悠久的蒙顶茶被称为仙茶,蒙顶山被誉为仙茶故乡。蒙顶茶的声名远扬使之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颂的对象。在我国,赞茶的名联佳句首推以民谚方式流传甚广的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琴茶诗有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吟唱。唐宋大家孟郊、韦处厚、欧阳修、陆游、梅尧臣等,都留下不少以蒙山茶为题的诗文。明清时代的诗文题词则更为丰富,当代诗人、文学艺术家也留下了许多吟诵蒙山茶的华章佳句。悠久的茶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蒙山茶文化。可见,蒙顶山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其人文特色也极富吸引力。同学们一路上对所见之景积极讨论交流,并记录填表。总体来说,蒙顶山有三条游道红军历史文化游道、茶文化历史文化游道和后山游道。由于后山游道因为一些自然原因禁止游客通行,我们主要就茶文化历史遗迹游道和红军历史文化游道做了探勘。我们依次前往了天梯古道、天盖寺、皇茶园、蒙泉井、甘露石室、红军纪念馆、盘龙亭等景点。天梯古道位于山腰禹王宫至天盖寺,有1430级石阶,沿30-50的坡度上升,宛如云梯,故名天梯。天盖寺位于蒙顶山顶,创建于汉代,宋代重修。寺占地8000平方米,遥对群山,四周环绕12株千年古银杏,中间为明代建筑石柱大殿,系蒙茶祖师吴理真结庐种茶处。大殿塑有吴理真大师全身座像,周围有展示蒙顶茶史的图文、实物等。此处为蒙顶品茶最佳去处。寺前殿后,古坊碑林,题刊较多,以天下大蒙顶山碑为最。皇茶园坐落于蒙顶主峰的五个小山头之中,因周围山峰形似莲花,皇茶园正落于莲心而成风水宝地,汉代甘露大师吴理真植灵茗之种七株于此。从唐代开始在此采摘贡茶,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正式命名为皇茶园。园以石栏围绕,正面双扇石门,两侧有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石刻楹联,横额书皇茶园。蒙泉井位于皇茶园旁,又名甘露井,侧立古蒙泉二碑。石栏镌刻二龙戏珠。为甘露大师种茶时汲水处。县志载井内斗水,雨不盈、旱不涸,口盖之以石。取此井水烹茶则有异香。甘露石室位于皇茶园左侧甘露峰,明代双坡顶单间全石结构建筑。石柱、石殿、石斗拱、石屋面,漏光不漏雨,建筑风格甚为独到。红军纪念馆坐落于蒙顶山之巅,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馆内陈列了大量的红军文物,馆后尚存有战壕等遗迹。盘龙亭位于蒙顶山山脊东侧。系木结构六角亭,内塑有一长36.7米的石刻盘龙,造于明代,刻工精湛,造型生动,亭内镌刻有218个造型不同的龙字。(2)上里古镇实习2010年1月16日下午16时,蒙顶山景区的旅游资源探勘结束后,集体前往上里古镇。在上里古镇的实习一直持续到1月17日上午10时。同学们依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系列的实地旅游资源调查以及对当地旅游发展状况的深度体验。古镇的街道均为石板铺成,建筑群的房屋为木制楼阁,错落有致,青瓦飞檐流光益彩,木制的窗、枋、檐均以浮雕、镂空雕、镶嵌雕刻组合而成,画面栩栩如生,精美的艺术虽然被岁月侵蚀已残旧失去了光鲜色泽,然而其工艺的精湛、构图的精巧却无法掩饰,凸显着民族文化的深厚。此外,1935年红军长征经过此地,还留下了众多的石刻标语及给革命文物。她的古朴无华而富有文化底蕴的古镇风情,令人赞叹。斑驳的古桥、参天的古树、古老的街道、古朴的建筑、淳朴的民风无不向世人展示她那千百年的历史风韵。 据实地调查,上里古镇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几项:古镇。古镇建在二水环绕,面向田野小丘,与四周古主、修竹、溪水、古桥相映成趣。镇上古朴的建筑高低错落,风格各异,石板铺街,木屋为舍。街市以主要是“井”字布局,取“井中有水”防止火患之意。居高俯览,宛如观赏一幅古老的画卷;身临其间,有又一种时光倒流回到从前的感觉,仿佛置身世外。古桥。从古镇沿河上溯1公里,有十余座古桥,造型无一相同,这些桥梁不仅是南来北往的通道,而且再现了古镇历史和匠师的技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乾隆41年的“二仙桥” (单孔大跨度石拱桥)与清乾隆14年的“立交桥” (进入古镇的必经之路,桥面平整,两端为引桥,可上下通行,大有“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之势)。古塔。上里的古塔分为文峰塔(又称字库)、建桥塔、药王塔和舍利塔。是体现上里镇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繁荣程度的象征性建筑物。古牌坊。古镇内尚存有3座石牌坊,即省级保护单位“双节孝”石牌坊;市级文化陈氏“九世同居”和陈氏“贞节”牌坊。古泉。白马泉、喷珠泉是古镇域内独特的风景区,素有“雅州山水秀,二泉天下奇”的美誉。白马泉古名“龙渊”,是常年恒温间歇泉,因起潮落潮均能听见马蹄的声音二得名;喷珠泉,距白马泉100米,泉边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鹤所书“喷珠泉”三个大字,改泉泉水终年不枯,清澈见底的泉池随时可见到珍珠般的气球从池底喷出。韩家大院。现具保存完好的韩家建筑群有两处,一位于四家村,一位于古镇内。大院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院内雕刻历经三代人方完成,雕刻内容以川戏折子戏和历史典故为题材,其独特的镶嵌式雕刻工艺,实为地方一绝。红军石刻 。1935年6月1936年2月26日,红一方面军经雅安在夹金山下的达维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湖,一方面军继续北上,四方面军因受错误路线影响而南下。 1935年11月12日,红军再次解放了上里。红军北上后,群众用泥土和石灰将四个政治部(认真、德诚、紫光、崇安)标语保护起来,解放后又将覆盖物去掉,标语又恢复原貌。古镇境内尚存有红军石刻标语数十幅,绝大部分集中在古镇上,形成一条“红军走廊”,是后人重走红军路,体味红军文化的理想所在。十八罗汉拜观音。上里镇自然景观,位于上里镇中心小学对面。因十八个连续突兀的小山峰,面对“观音峰”而得名,是上里最具庄严神圣、奇拔秀逸的自然景观。 总之,古镇特具历史和自然生态两大优势,二水环绕的镇内,古桥、古树、古场镇,古塔、古洞、古牌坊,再加上清末的宅院(韩家大院)、唐代的喷泉(渊泽侯白马泉)尽向世人展示她朴实无华的千百年的风韵!三、实习收获开发旅游资源进而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增加旅游目的地财富、带动相关部门发展、扩大就业机会、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品位和旅游形象等作用和意义。雅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将对全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意义非同一般。经过此次实习,学生受益匪浅,并对蒙顶山和上里古镇提出如下建议:(1)蒙顶山景区根据蒙顶山旅游资源特色,结合雅安市旅游项目建设情况,确定蒙顶山旅游业开发功能布局为“五区”。这五区具体为:人文景观旅游区,以茶文化和红色主题旅游文化为主线,世界茶文化博物馆、天盖寺、红军纪念馆、八仙宫等景点都极具人文特色。自然景观旅游区,以后山游道为主。绿色生态观光旅游区,以茶叶采摘生态区、山乡野趣为主。农家乐餐饮旅游区,以品茗及农家特色餐饮为主。茶制品采购旅游区,提供品种多样的茶叶及茶具展卖,附以当地绿色食品采购等。(2)上里古镇在对上里古镇的调查中,结合旅游规划与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对上里古镇旅游发展中的四个利益相关主体:政府部门(由于调查时间的限制,对政府部门这一利益主体的调查主要依赖于网上资料及新闻的一些查询分析)、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以及游客的态度和发展现状做了总结,并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上里古镇旅游发展中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一致性与冲突性的分析,在满足和协调各相关主体利益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上里古镇旅游开发建议,希望以此能为上里古镇旅游的开发与发展增添一份人本关怀。提出以下四点建议:加强政府职能指导,充分实现政府管理工作。上里古镇作为四川省“十大古镇”之一,政府部门应抓住古镇旅游蓬勃发展的契机, 以文化振兴旅游,增强当地旅游接待能力,强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对古镇的业态发展加以引导,保护古镇风貌。上里古镇的旅游规划和开发应努力避免商业业态混乱、现代商业气氛过浓以及旅游项目单一等问题,在规划时,要注意抓住古镇特色,找准古镇定位,深入分析古镇产业结构,积极完善古镇服务功能,将上里古镇打造成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活体文化博物馆和古镇旅游胜地。并注意限制外来人员在此经商,鼓励古镇原住居民结合产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增强旅游开发的社区参与力度,维护社区居民利益。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态度与旅游产品的质量直接相关, 影响到旅游产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 努力解决当地居民的各种问题,在保护其传统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在政府部门做旅游规划时,更应积极听取当地居民的建议,让社区居民了解规划、参与规划。只有这样, 在制定各种政策、规划时才能实事求是, 真正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保护古镇生态环境,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