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陋世铭导学案班级: 姓名: 组别: 类别: 评价: 【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背诵并翻译课文。2、了解古代文体“铭”的基本知识,借助文体知识读懂文章。3、学会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把握“陋室”的特征,理解作者寄予的思想情怀。【学习重点】掌握相关文言实词和通过抓住关键字词句来把握“陋室”的特征。【知识链接】一、 文体知识“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省洛阳)人,自称为汉代中山王刘胜的后人,唐朝著名诗人和文学家,颇得白居易推崇。贞元九年进士,官至察御史。王叔文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刺史,官至检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三、写作背景简介:(知世论人)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四、“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基础部分】(课外独立完成,学科组长评价;课内小组交流5分钟;小展示、点评10分钟。)一、预习检测与基础过关1、“铭”是古代刻于碑版或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内容多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文字 却 ,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2、刘禹锡,字 ,唐朝著名 和 家,颇得白居易推崇。3、结合课文,给加点字注音。 德馨( ) 苔痕( ) 案牍( ) 鸿儒( )( ) 西蜀( ) 何陋( )4.预习疑惑。(温馨提示:贴近文本,写出有价值的疑难问题。)5、 翻译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7)孔子云:“何陋之有?” 【 要点部分】(课外独立完成,学科组长评价;课内小组交流5分钟;大展示、点评15分钟。)二、理解课文,探究主旨6、通读全文,找出文中的主旨句。7、陋世铭中表明陋世不陋的原因的句子8、陋世铭结尾写到“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试联系全文内容作具体分析点拨:先找出能具体表现陋室不陋的句子,然后具体分析陋室不陋的原因。9、这里运用了 的写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拓展部分】(学习程序:展示、点评、总结5分钟)三、拓展延伸了解刘禹锡的生平和写作背景的资料,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刘禹锡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点拨:先结合全文,特别是开头和结尾,全面、深入理解刘禹锡的志趣和抱负。爱莲说导学案【学习目标】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知识链接】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理学家,文学家。为人清廉方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他的诗文多抒怀。 公元1072年,周敦颐来到江西,创办了濂溪书院,从此开始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濂溪”,并自号“濂溪先生”。因他一生酷爱莲花,便在书院内建造了一座爱莲堂,堂前凿一池,名“莲池”,以莲之高洁,寄托自己毕生的心志。先生讲学研读之余,常漫步赏莲于堂前。后造就一篇爱莲说,其佳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仍脍炙人口。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就是一篇借物咏志讽世风的散文【基础部分】(课外独立完成,学科组长评价;课内小组交流5分钟;小展示、点评10分钟。)一、预习检测与基础过关1、甚fn( ) y()泥 zhu() 清涟() xi( )玩 xin()有闻2、 解释加点的字并翻译下面句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陱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要点部分】(独立完成,学科组长评价;课内小组交流5分钟;大展示、点评15分钟。)二、理解课文,探究主旨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试根据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应当具有哪些品质。4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这篇短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抒发了作者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传染病防治指挥机制
- 公司市场策略执行规章
- 传染病防治科学技术规程设计
- 榨汁机调速器维修指南
- 5S企业管理实施细则与流程示范
- 传染病防控传染患者追踪法规
- 医院感染控制与质量管理措施
- 2023年教师年度考核总结模板及写作技巧
- 高校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及应用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记录与整改报告
- 物流园区规章制度模版(2篇)
- 《多能源耦合供热系统》
-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完整课件
- 京东方岗位胜任力测评题库
- 印刷包装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二手车国庆节活动方案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必修3练透答案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2024年初中升学考试九年级数学专题复习新课标要求-中考33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