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doc_第1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doc_第2页
语文苏教版八年级下册《马说》教学.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学案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重点掌握“食、见、策、尽”的词义和“其、以”的用法。2了解作者及文体特征。3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充分领悟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4背诵并默写这篇文章。能力目标 1加强朗读训练,培养文言语感,通过疏通词句,翻译课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昏庸愚妄;珍惜当今时代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学法指导 思考讨论结合知识导航1关于作者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因曾任吏部侍郎,所以又有“韩吏部”之称。谥号“文”,所以又世称“韩文公”。唐代文学家。21教育网韩愈三岁而孤,由嫂抚养,刻苦好学。及长,尽通六经百家之学。贞元八年进士,曾任汴州观察推官、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官。因关中大旱,上疏奏请减免徭役租赋,得罪权贵,被贬为阳山令。后又因上书谏阻迎佛骨,触怒宪宗,几乎被杀,乃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卒年五十七。21在文学上,他领导了著名的古文革新运动,反对浮艳华美的骈文,恢复散句单行、自由朴实的秦汉散文艺术,掀起了散文的新高潮,奠定了唐宋八大家古文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散文无论说理、叙事、言情,均写得生气流动、雄奇奔放,被誉称为“文起八代之衰”。21cnjycom2关于文体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记叙事物,但都是用来阐述作者对各种问题的见解。本文是杂说第四篇,“马说”是后人加的标题,“说”比“论”随便,是一篇托物寓意的散文。3关于背景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难以找到出路。通不过科举考试就潦倒终身,即使考上了还要受到种种限制,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韩愈自身就经历过这种遭遇,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4关于伯乐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伤心流泪,并且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低下头吐气,仰头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在感激伯乐体贴它啊。伯乐的典故曾几次被韩愈引用,可见韩愈对伯乐能识别千里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伯乐相马 骈 槽枥 粟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食之不能尽其材才美不外见 其真无马邪 3、难句翻译。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有时能吃尽一石粮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4、 按原文填空(1)表现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的句子: , 。 (2)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语句: , 。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