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doc_第1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doc_第2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doc_第3页
江西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农业人口比重大的国家。据“五普”数据,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4%,约占世界农村人口的1/4(24.9%)。我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劳动力结构,农业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50%,农业劳动力约占世界农业劳动力的1/3左右。我国农业劳动力一直处于供大于求的境地,在新时期下,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可耕地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加入WTO后,短期内我国农产品不仅会面临国际市场的价格压力,使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而且进口农产品势必导致国内农产品的需求减少,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进一步扩大。在严峻的就业压力及其重重困难下,如何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是一个非常重大的事情。鉴于此,在有幸参与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赴江西的活动中,我主要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进行了调查。我们走访了湖口县、武宁县、进贤县以及南昌市郊等地方,对江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一些管中窥豹的认识。一、江西农业概况江西省是一个农业比重较大的省份,农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2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536亿元,比上年增长4.4%,占全省GDP总值的21.9%。农民人均纯收入2334元。全省耕地面积2280千公顷,水面1667千公顷。2002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4876万亩,产量1549.5万吨,其中优质早、晚稻面积1893.2万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中,除甘蔗、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外,果树、蔬菜、花卉、中药材等都有较大增幅。畜牧水产业日渐成为江西农业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农口总产值的40%。肉类总产量196.8万吨,水产品总产量138.2万吨。肉牛、肉羊、鹅等草食畜禽及特种水产品发展较快,2002年水产品出口3065.8万美元,连续五年居全国内陆省市水产品出口创汇第一。江西省农业人口比重大。在我们所走访的几个地方如武宁县,该县人口36万多,其中农业人口30多万,将近占80%;再如进贤县,全县人口72万,农业人口60来万,占80%多。如此巨大的农业人口,在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无疑会遇到重重困难。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制定适宜的政策、法规,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二、制约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向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所能决定的。它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要受到许多方面的制约。1、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农业中出现剩余劳动力并向非农产业转移,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经济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劳动力就业领域中作用的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能否实现转移,直接决定于社会经济达到了什么样的历史水平,从而是否要求社会劳动力就业结构到达一个相应的高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一国的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将呈现出由正三角形向桶形,再向倒三角形的结构变化。这一普遍的规律说明,要实现减少农业劳动力、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和服务业中就业的目标,就必须努力促进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2、 产业与技术选择在非农产业中,不同的产业部门对劳动的需求弹性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就是同一种产业部门,在技术选择中的不同偏向也会导致对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相比第二产业而言,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业)每安排一个劳力就业,所需的资金量要小得多;相对重工业而言,轻工业每安排一个劳力就业,所需的资本量要小得多。所以,第三产业、轻工业比例过低,是不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并且,农业剩余劳动力大多素质不高,若过分强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不可能大量地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到非农业部门就业。因此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时,不可忽视发展简单技术产业对吸收低技术层次劳动力的作用。3、 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容纳能力有限从我国农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就地发展非农产业是我们今后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发展方向,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但是,90年代以来,随着乡镇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和吸纳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就业弹性明显下降;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因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趋于减少,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减弱。另外,乡镇企业空间布局分散,使农村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转移更为滞后。与此同时,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总之,今后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速度、数量、规模都将有下降的趋势。 4、 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而由政府职业介绍部门组织安排外出的却很少。大量劳动力流动的同时,必然形成初级劳动力市场,对于劳动力市场,政府同样需要宏观调控,但目前还缺少这一环节,即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引起了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期望解决这一问题。但至今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并未真正得以解决,有不少地方甚至都未纳入规划,政府部门对当地区域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和就业状况及劳动力流动有关的具体问题并未进行详细调查,对何地需要劳动力、需要多少、需要什么专业工种的劳动力等问题也无法掌握,难以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系统的规划,难以制定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有关措施和决定,因而农村劳动力流动是自发的。此外,劳动力流动的服务体系及中介组织建设也严重滞后,因缺乏有关信息,或信息不准导致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使大批劳动力徒劳往返,蒙受损失。可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几乎完全处于无组织和无序状态。 三、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与对策(一)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适时调整农村就业战略,以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实现农村小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向城镇的大规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转化,第一产业的农业人口向第二产业,接着又向第三产业为主的城镇化人口转移,农村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城镇化。通过农村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来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因为通过农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地域分布广、数量多,新建扩建都有潜力,农民实现身份转移的难度和风险较低,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同目前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比较接近,容易协调和在发展中同步提高。城镇是农村工业、服务业发展的载体,对乡镇企业、文化、科学、教育、娱乐业等产业都有明显的集聚作用。(二)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1、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来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江西省可利用的山地资源丰富,内陆水域面积很大,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开发潜力极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资源特点,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新、珍农产品,以此达到以深化农业内涵生产来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如湖口县,全县国土面积669.3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2.01%,水域面积 28.2%,耕地面积25.1%。经济水产种类有100余种,特种水产如鲥鱼、螃蟹、银鱼等驰名中外。再如武宁县,该县拥有林地、山地300多万亩,水域面积40多万亩。宽阔的水域为发展淡水养殖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场地。同时,利用山地、林地种植名贵中药材。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减少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经济作物的比率。如今,武宁县已种植黄姜5万多亩,黄姜的生产已初具规模。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内部载体。农业产业化就是要把农、工、贸有机地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即生产专业化、经营集约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商品化、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如武宁县,已初步建立了黄姜基地,现在正在发展黄姜的深加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黄姜加工业将为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及提高农民收入做出较大贡献。因此,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业渠道的有效途径。(三)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第三产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容易进入的产业,也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目前农村第三产业主要集中于一些传统的、低水平的交通运输和商业饮食服务业上,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科技服务、技术信息咨询、金融保险等万面)发展严重不足,发展潜力还很大。现阶段应重点搞好市场建设,包括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村资金市场建设,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应注重发育和完善资本、技术、劳动以及企业产权交易等生产要素市场,逐步建立起体系完备、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市场结构。如武宁县,该县十分注意流通体系的建设,现已形成一个以批发大市场为主框架,以各级综合农贸市场为支撑,以农民购销组织为补充的大市场流通网络。全县现有农副产品交易市场27个,总面积18万平方米,年成交额达8亿多元。该县在石门楼镇建立了辐射全国的生姜批发市场,年销售量达300多万公斤;在新宁镇建立粮油批发大市场,年吞吐量达2亿多公斤;建成集各种农副产品及深加工产品于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48个;在北京、浙江、南昌、九江等地兴建“窗口”市场。同时还有10万农民流通大军,2万农民职业购销员走南闯北,极大地活跃了农村经济,拉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此外,把交通、通讯、保险、农村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发展重点,作为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加快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渠道。与此同时,要大力发展旅游业。如集名江、名湖、名山、名岛于一体的湖口县,山水风光独特,文化积淀丰厚,开发潜力巨大。湖口县加大旅游开发步伐,以现代市场理念规划旅游发展,组建旅游开发总公司,整体包装湖口旅游项目,重组旅游资源,使旅游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开发人文资源。重点分期开发陶渊明县令古城、民俗文化村;投资20多万元建设石钟山艺术馆,建设石钟山宝钟寺,对石钟山千年沉淀下来的丰富文化进行搜集、整理,让游客更深切地感受石钟山独特的文化魅力。着手建设鄱阳湖森林公园环湖公路,加快森林公园开发,力争今年部分开园;开辟鄱阳湖水上观光旅游项目,建设鞋山岛候鸟观光景点,构筑以山江湖为主体的湖口旅游二日游格局。把发展旅游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拓宽石钟山广场,以建设沿湖、沿江路为重点,有序改造县城老区,建成以城防堤为主体的展现江湖特色的旅游休闲观光区。把湖口逐步发展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于一体的江南新兴旅游县城。再如武宁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并在筹建高新技术农业示范园,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