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程论研究生开题报告.ppt_第1页
化学课程论研究生开题报告.ppt_第2页
化学课程论研究生开题报告.ppt_第3页
化学课程论研究生开题报告.ppt_第4页
化学课程论研究生开题报告.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市与东莞市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 07级课程与教学论 化学 专业硕士开题报告 目录 一 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1 在中学生中开展环境教育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 世界人口 资源 环境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探索一条 人口 经济 社会 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 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任务 环境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现 2 我国环境教育发展不平衡原因有两点 客观上 我国地域辽阔 因此形成了地区间 省份间 沿海与内陆之间的自然资源 地理条件 环境状况 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的极大差异 各地公众的环境观 资源观 价值观也不尽相同 主观上 经济发达地区政府环境保护意识较强 即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因此 对环境教育的认识较深刻 会创造条件不断推进环境教育的发展 而欠发达地区因为经济落后 政府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搞经济建设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上 因此往往忽略环境的保护 忽略环境教育的普及与推动 3 南京市与东莞市环境教育比较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南京市与东莞市有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与现实背景 南京市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 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它的教育相对全国其他大部分省市都显得较为优秀 东莞市是一个新的移民城市 又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 其环境压力相对而言要大得多 通过对南京市和东莞市中学化学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的比较研究 期望发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的一些规律 推进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渗透和优化 二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1 世界范围内环境教育的发展随着人类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 人类对环境教育的认识也日益深入 环境教育 这一名词的诞生 当追溯到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首届 人类环境会议 113个国家以及联合国机构和非官方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提出了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的著名口号 并正式将 环境教育 EnvironmentalEducation 名称确定下来 这次会议被认为是环境教育的里程碑 会议通过的 人类环境宣言 指出 要培养这样的人 他们能够对于自己周围的环境在本身可能的范围内进行管理 并在每一步都要坚定地采取符合规范的行动 这一阶段 人类对环境教育的认识只停留于制定规范 并以此约束人们的行为 使其符合外在规范的范畴 1975年10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研讨会 这是有史以来级别最高的一次以环境教育为专题的国际性研讨会 会议通过了 贝尔格莱德宪章 提出了环境教育的目标 1992年6月 联合国组织召开了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环境与发展大会 大会通过了 21世纪议程 论述了环境教育的有关问题 1979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教育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主题为基础教育中的环境教育的会议 会议建议将环境教育纳入小学和初中教育之中 并且选择了不同城市和省的学校实施试点计划 这样 中国开始了环境教育 1985年 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教委一起在辽宁省举行了一次全国会议 来自不同的地区的教师参与了会议 交流环境教育活动经验 会议强调了开展中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从1991年8月起 国家教委决定环境教育将在高中一年级作为选修课或课外活动而开设 从1993年起 环境教育的内容被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学资料之中 2 中外环境教育的特点国外的环境教育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制定环境教育法并建立有关机构 2 注重培训教师 3 环境教育渗透到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之中 国内环境教育的特点 1 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2 缺乏的相关专业 3 环境教育形式单调 3 比较研究方法在环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是人类认识 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方法 比较研究在教育研究工作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在教育研究中 我们对某个复杂问题进行探讨时 往往要采用多种比较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比较 从而在整体上全面认识研究对象 由于事物性质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多样性所决定 比较研究的种类很多 而我国学者通常从三个角度对比较研究进行分类 根据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分为同类比较研究与异类比较研究 根据比较对象历史发展和相互联系 分为纵向比较研究和横向比较研究 根据所有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的观点分为定性比较和定量比较 三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目标 1 研究比较南京市与东莞市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的异同 2 在相关研究和理论的指导下 分析这些异同点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3 对中学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2 研究内容 1 利用文献研究法研究两个城市有关环境教育的规章 条文 政策及制度等 分析两个城市环境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及其现状 2 用调查法调查分析两个城市环境教育的课程设置 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异同点 3 利用网络 访谈 实地考察等方式对两市环境教育的基地资源 社会网络资源 学校内部资源 硬件 软件 等进行调查 了解 整理分析 4 利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两个城市中学生对环境教育的看法 分析其异同点 5 实地考察两个城市中学化学教学中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 方式 分析其异同点 6 分析总结出两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的特点 并分析其原因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比较总结出南京市与东莞市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的异同点 四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实验方案 1 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环境教育的有关理论 分析南京市与东莞市有关环境教育的规章 条文 政策及制度等 2 用调查法分析南京市与东莞市有关环境教育的资源 课程设置 师资培训等 3 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南京市与东莞市中学生对环境教育的看法 4 用实地考察法分析南京市与东莞市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的内容 方式等 2 可行性分析环境教育如今方兴未艾 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而南京市与东莞市属于两个有着不同社会底蕴的城市 具有可比性 而本人在东莞市实习过 对东莞市的相关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又在南京读研 故有一定条件进行此比较研究 五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 目前国内所做的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比较研究 更多的是国内外的比较 从而借鉴国外较成功的经验 而国内两个不同城市的有关比较却较少涉及 六 年度研究计划 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1 年度研究计划2009 2 2009 4整理研究相关文献 设计研究框架2009 4 2009 5于南京市中学中进行相关研究2009 5 2009 7于东莞市中学中进行相关研究2009 10 2010 2论文撰写及修改2010 2 2010 4准备论文答辩 2 可能遇到的困难相关研究的理论 实践经验不足 还没有设计出完善的研究具体计划 3 解决方法多研读相关理论 请老师多多指导有关研究 七 已具备 缺少的研究条件和拟解决的途径 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 已经对中学化学中环境教育理念 环境教育途径 环境教育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 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思考了两市的教育状况 对研究的思路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 对比较研究的大体思路有了较清晰地认识 且已经联系好东莞市的相关学校 可以进行相关的研究 具体的研究步骤还未有明确的计划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文献以及在老师的指导下 更好地进行本研究 参考文献 1 毛红霞 中外环境教育比较 环境教育 2006 1 2 毕超 谷秉忠 中外中小学环境教育的比较研究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1998 1 3 吴长材 浅论环境教育的基本特点 环境教育 2001 2 4 周志华主编 化学与生活 社会 环境 人文社科学生素质教育教材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年5 林钰 朱伯仲等主编 化学 环境 社会 成都 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年6 刘恩山 澳大利亚中小学的环境教育 比较教育研究 1988 04 7 刘大瀓 第一部 环境教育法 的诞生地 记美国环境教育 环境教育 2007 10 8 刘云丽 德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特点 环境教育 2001 3 9 刘静玲等编 人口 资源与环境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110 JoyA Palmer著 田青 刘丰译 21世纪的环境教育 理论 实践 进展与前景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111 刘爱玲主编 绿色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6 9 12 燕国材 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9 3 13 王亚南 胡瑛 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的启示 江苏高教 1999 5 14 唐淑云 吴永胜 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述介 哲学动态 2000 9 15 卓挺亚 张亿钧等著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海口 南海出版社 2003 16 陈时见 徐辉主编 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与研究方法 北京 商务引书馆 200617 梁忠义主编 比较教育专题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8 何塞 加里多著 万秀兰译 比较教育概论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9 李方著 现代教育研究方法 广州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20 安迪 格林著 朱旭东 徐卫红等译 教育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721 乔伊斯 高尔 M D 高尔等著 屈书杰 郭书彩等译 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1222 杜娟 中国与加拿大高中化学教材编写的比较研究 硕士论文 200823 林菲菲 新课程背景下情景教学的比较教育初探 英国 索尔特高级化学 教材的研究 硕士论文 200724 程瑶琴 中学环境教育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初步研究 EIC模式的理论与时间 硕士论文 200525 JoyA Palm PhilipNeal TheHandbookofEnvironmentalEducation London Routled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