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 61页).ppt_第1页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 61页).ppt_第2页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 61页).ppt_第3页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 61页).ppt_第4页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课件(PPT 61页).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目录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产生 环境法律 标准 ISO14000术语 标准 ISO14001内部审核及判定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产生 人类远古时代的生产和生存方式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 产生了 废水 废气 废渣 噪声 放射性物质 个别的环境问题已经危害人类的生存 英国伦敦的雾都现象 日本的汞中毒事件 前苏联发生的核泻漏事件 是全球的八大环境事件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环境问题的全球化 日本国内的酸雨现象成因 南极和珠穆朗玛峰的雪水中都发现DDT 现在全球性环境问题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水资源危机 海洋污染 酸雨 生物多样性丧失 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 主要的环境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硫化物 氮氧化物 碳氢化合物及颗粒物等 水体污染物无机无毒 无机有毒 有机有毒 有机无毒 水污染物的程度指标 a 悬浮物 SSb 有机物浓度生物化学需氧量 BOD5化学需氧量 COD总有机碳量 TOC酸碱度 PH值细菌有机物质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固体废弃物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放射性废物 噪声污染单位是分贝 dB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国际环境保护新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 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环境标志 根据生产产品的安全 质量 能耗 现场环境状况 污染排放等确定发放环境标志 如 绿色食品 环保产品 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 依靠科技提高劳动者素质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清洁生产 目标 节省能源 降低原材料消耗 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手段 改进工艺 强化管理 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 主要方法 1 排污审计 发现排污部分 寻找排污原因 筛选措施 2 项目改造 消除或减少污染物措施的实施 终极目的 保护人类和环境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生命周期分析 一种产品取之自然又回到自然的全过程 包括原材料采掘和生产 产品加工 制造 运输 分配与营销 使用再循环及最终处置等各个阶段 即产品从 摇篮到坟墓 的全过程 原材料的生产加工产品的生产与加工产品的运输过程产品的使用与回生产品的废弃与再生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ISO14000标准的产生 随著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人类自身为追求经济的发展 不断地向周围环境释放出各种污染物质 一旦所释放出的物质超出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便形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严重地威胁人类自身社会的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国际竞争的需要 国家政策的要求 社会公众的期望 使各种类型的组织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环境行为和环境表现 越來越多的组织 包括企业 希望以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规范其环境管理活动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联合国为适应人类自身和经济的发展 1972年6月5日於斯德哥尔摩通过 人类环境宣言 1980年发表的 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1982年5月在肯尼亚内罗毕通过了 内罗毕宣言 1985年3月於维也纳签订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1992年6月於里约热内卢发表了 关於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 1997於日本东京通过的 京都议定书 九十年代初 一些国家在质量管理标准化成功经验的启发下 率先开展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活动 英国BS7750 欧共体EMAS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随之也在一些成员国家的推动下 开始从事此项工作 於1993年6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SO TC207 TC207成立了六个分技术委员会 SC 和一个工作小组 WG ISO中央秘书处给予100个标准号 ISO14001 ISO14100 ISO TC207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布了六个标准 ISO14001ISO14004ISO14010ISO14011ISO14012ISO14040 其它的标准也正在处於制订或通过阶段 第一章 世界环境问题及ISO14000标准的产生 第二章 环境法律 标准 环境法律 制定和实施 国家立法机关 实施立法权和监督权 国家司法机关 实施司法权 审判环境案件 实施环境保护法 国家检察机关 实施检察权 对违法个人或团体提出公诉 追究责任及监督行政机关 国家行政机关 实施行政管理权 企事业 社会团体 个人 执行和遵守环保法 社会团体 参与环保活动 宣传和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并促进实施 公民 对违反行为监督 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 环境法律 标准 法律架构 从立法机构來看 第一层 国家法律第二层 国家环境行政法规第三层 国家环境行政规章第四层 地方环境行政规章其它层 上述外其它环境规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於1979年9月颁布施行草案 1989年12月正式出台 共6章47条 第二章 环境法律 标准 环境法律架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專项法相关法国际公約环保資源法地方环保法环境行政法规环保规章水污染防治法城市规划維也納公約野生动物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衛生防疫京都議定书草原保护法噪聲污染防治法文物保护土地法固体廢物污染防治法漁业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 按照国家之规定 地方标准要嚴於国家标准 第二章 环境法律 标准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环境影響評价制度 簡稱环評制度 三同時制度同時設計 同時施工 同時投產 排污收費制度 排污申報登記制度及排放污染物許可証制度 限期治理制度限期治理的最長期限不得超过三年 环境保护許可証制度防止环境污染許可証防止环境破坏許可証整体环境保护許可証 第二章 环境法律 标准 环境标准 由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級构成 环境質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监測方法标准标准樣品标准环保行业标准基礎标准 我国的主要标准 大气环境質量标准 1个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15个 水环境質量标准 6个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5个 基礎标准 3个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ISO14000术語 组织 具有自身職能和行政管理的公司商行企业政府机构或事业單位 或是上述單位的部分或結合体 無論其是否法人团体 公營或私營 注 1 对於擁有一个以上運行單位的组织 司以把一个運行單位視为一个组织 注 2 在內部环境审核中 组织指的是企业本身 相关方 关注组织的环境績效 行为 或受其环境績效 行为 影響的个人或团体 注 1 对於一个组织來說 它的相关方可以是 企业內的職工 周圍的厂家或住戶 當地的政府机关 供方 顧客 或最終受益者 可能是地球上的所地者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环境的定義 环境 组织運行活动的外部存在 包括空气 水 土地 自然資源 植物 动物 人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关系 注 1 是组织的外部存在 注 2 可以从组织內部延伸到外部全球 环境因素 一个组织的活动產品或服務中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要素 注 重要环境因素是指具有或能夠產生重大环境影響的环境因素 环境影響 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活动產品或服務给环境造成的任何有害或有益的變化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环境因素和环境影響的比較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环境方針 一个组织对其全部环境績效 表现 行为 的意圖与原則的陳述 聲明 它为建立组织的行为及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注 环境方針是一个组织長遠目标 环境目标 一个组织依据其环境方針规定自己所要实现的總体环境目的 如可行應予以量化 注 环境目标是一个短期的指标 环境指标 直接來源於环境目标 或为实现环境目标所需规定并滿足的具体的环境表现 行为 要求 它們可适用於组織或其局部 如可行應予以量化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环境目标 目标指标比較 环境績效 一个组织基於其环境方針 目标和指标控制其环境因素所取得的可測量的环境管理体系的成效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 全部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評审和保持环境方針所需的组织机构 规划 活动 職责 慣例 程序 过程和資源 注 一个公司可能有許多的管理体系 如質量管理体系 職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 环境管理体系是其中一部分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客觀地獲取証据并予以評价 以判斷一个组織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該组织所规定的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則的一个系統化 并形成文件的驗証过程 包括將這一过程的結果呈報管理者 注 1 客觀指 1 不以主觀为标准 2 具有重复和再现性 2 包括管理評审 3 在原則上 內审和外审是一樣的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污染預防 采用防止 減少或控制污染的各种过程 慣例材料或產品 可包括再循环 处理 过程更改控制机制 資源的有效利用和材料替代 注 污染預防的潛在利益包括減少有害的环境影響 提高效益和降低成本 持續改进 強化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 目的是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針 改进整体环境績效 注 該过程不必发生於活动的所有方面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 1總要求组织應建立并保持环境管理体系 整个第四節敘述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 4 2环境方針最高管理者應制定本组织的环境方針并确保它 a 适合於组织活动 產品或服務的性質 规模与环境影響 b 包括对持續改进和污染預防的承諾 C 包括对遵守有关环境法律 法规和组织應遵守的其它要求的承諾 d 提供建立和評审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框架 e 形成文件 付諸实施予以保持 并传達到全体员工 f 可为公眾所獲取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注 1 方針必須与组织相适應 2 方針應体现二个承諾和一个框架 3 环境方針必須公开 能为相关组织或个人獲取 4 分公司与總公司保持环境方針一致性 5 环境方針是目标和指标的基礎 4 3规划 4 3 1环境因素组织應建立并保持程序 用來确定 识別 其活动 產品或服務中它能夠控制 以及可以期望它施加影響的环境因素 以便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響 或可能具有重大影響的因素 组织應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時 考慮与這些重大影響有关的因素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组织應及時更新這方面的信息 注1 识別环境因素應从三种狀態 正常 异常 緊急 和三种時態 过去 现在 將來 方面进行识別 注2 识別环境因素方法 a 自身評分识別法 調查表 面談 直接检驗和測量 b 專家识別法 c 利用以往审核或評审的結果 注3 它是建立公司目标和指标的基礎 注4 环境因素可能包括 1 向大气的排放2 向水体的排放3 廢棄物的管理4 土地污染5 原材料和自然資源的使用6 其它地區性問題注5 环境因素的評审應注意 1 从影響 可能性 嚴重性和頻率 2 从這些影響是當地的 區域性或全球性考慮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注6 評价环境因素和环境影響的四个步驟 1 選擇活动 產品或服務 2 确定活动 產品或服務的环境因素 3 确定环境影響 A 实际的和潛在的 B 積极的和消極的 4 評价环境影響的嚴重程度 A 从环境方面考慮环境影響的规模环境影響的嚴重程度发生的概率环境影響的持續時間B 从经營方面考慮有关的法规和法律要求改變环境影響的難度改變环境影響的費用改變对其它活动和过程的影響相关方的关注对组织公眾形象的影響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3 2法律与其他要求组织應建立并保持程序 用來确定它的活动 產品或服務中环境因素的适用法律 以及它所應遵守的其他要求 并建立獲取這些法律和要求的渠道 注 1 法律包括国家 地方法律及行业规范 2 其它要求可能包括顧客的要求 3 應該建立有效的渠道來獲取国家及地方法律 4 法律的适用性可延伸到公司產品售后服務及產品的生命終端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3 3目标和指标组织應針对其內部每一有关職能和层次 建立并保持环境目标和指标并形成文件 组织在建立与評审环境目标時 應考慮法律与其他要求 它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 可選技术方案 財務 運行和经營要求 以及各相关的觀點 目标和指标應符合环境方針 并包括对污染預防的承諾 注 1 目标和指标必須建立在已经達到符合国家法律的基礎上 2 目标應具体 指标應现实可測量 3 目标和指标盡建立在可行的基礎上 即高效率 低成本 4 指标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完成 可作出合理解釋 5 指标應該量化 有具体的完成時間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3 4环境管理方案组织應制定并保持一个或多个旨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环境管理方案 其中應包括 A 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職能和层次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職责 B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時間表 注1 环境管理方案應使相关部門 阶层及责任人员明确化2 环境管理方案注明实施方法和完成時間表如果一个项目涉及到新的开发和新的或修改的活动 產品或服務 就應对有关方案进行修订 以确保环境管理与該项目相适應 注1 一旦有新的项目或活动存在 就應重新对新项目或活动进行环境因素识別 修订目标和指标注2 环境管理方案應該是动態的 定期予以修订以反映组织目标和指标的變化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4实施与運行 4 4 1组织結构和職责为便于环境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應當对作用 職责和权限作出明确规定 形成文件 并予以传達 管理者應为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控制提供必要的資源 其中包括人力資源和專项技能 技术以及財力資源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應指定專門的管理者代表 無論他 們 是否還負有其他方面的责任 應明确规定其作用 職责和权限 以便 a 确保按照本标准的建立 实施与保持环境管理体系要求b 向最高管理者匯報环境管理体系的績效 以便評审 并为改进环境管理体系提供依据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注 1 组织必須任命环境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可以是一名或几名2 必須授予其相當的权利 義務并明确规定其職责3 组织還可成立相关机构并付予其職能來躍进环境管理体系4 公司應给予相當的資源予以支持例 确定總体方向董事長 總裁 董事会成员环境方針董事長 總裁 环境主管人员制定环境目标和指标有关管理者确定顧客期望營銷人员确定供方期望采購人员遵守规定程序全体人员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4 2培訓 意识和能力组织應确定培訓的需求 應要求其工作可能对环境產生重大影響的所有人员都经过相應的培訓應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使处於每一有关職能与层次的人员都意识到 A 符合环境方針与程序和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 B 他們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潛在的重大环境影響 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帶來的环境效益C 他們在执行环境方針与程序 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包括應急准備与響應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職责 D 偏离规定的運行程序的潛在后果 从事可能產生重大环境影響的工作的人员應具備适當的教育 培訓和 或 工作经驗 从而胜任他所擔負的工作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注 1 组织應对相关层次之人员建立培訓需求2 建立完整的培訓計划并根据需要进行修改3 相关的人员都必須经过培訓4 部分人员必須具有相應資格5 对培訓效果进行評价例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4 3信息交流组织應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的环境管理体系的A 组织內各层次和職能間的內部信息交流 B 与外部相关方聯絡的接收 文件形成和答复 组织應考慮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聯絡的处理 并記錄其決定 注 1 信息交流包括雙向內部信息和雙向外部信息交流2 相关交流信息必須进行記錄3 外部的相关投訴必須予以回复并記錄4 交流方式 对外 年度報告 法规要求呈文 公开的政府記錄 传媒等設立开放日 公布投訴和咨詢電話內部 張貼公告 內部刊物 会議和電子郵件等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4 4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編制组织應以书面或電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信息 A 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 查詢相关文件的途徑 注1 運行过程和程序要形成文件 并必要時予以更新 編寫环境手冊和程序文件 2 文件的存在可采用任何的方式 书面或電子的形式 但應遵循实用性和易於理解3 文件內容可包括 过程信息组织架构等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4 5文件控制组织應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以控制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文件 从而确保 A 文件便于查找 B 对文件进行定期評审 必要時予以修订并由受权人员确認其适宜性 C 凡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運行具有关鍵作用的崗位 都可能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 D 迅速將失效文件人所有发放和使用場所撤回 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誤用 E 对出于法律和 或 保留信息的需要用留存的失效文件予以标识 所有文件均須字跡清楚 注明日期 包括修订日期 标识明确 妥善保管 并在规定期間內予以留存 應规定并保持有关建立和修改各种類型文件的程序与職责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注1 文件便於查找2 文件定期进行評审3 修订由责任者認可4 必要的場所 部門 都得到必要文件的最新版本5 作廢的文件應馬上撤离或采取其它措施 以防止誤用6 对需要保存的舊文件必須进行标识7 文件易於讀懂8 所有文件必須的版本歷史9 應规定文件的保持和修改的责任和程序10 文件應該受控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4 6運行控制组织應根据其方針 目标和指标 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運行与活动 應針对這些活动 包括維护工作 制定計划 确保它們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程序的建立應符合下述要求 A 对于缺乏程序指導可能導致偏离环境方針和目标与指标的運行情況 建立并保持成文的程序B 在程序中规定運行标准C 对於组织所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中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 建立并保持管理程序 并將有关的程序与要求并將有关的程序与要求通報供方和承包方 注1 对於可能影響环境的活动 服務等必須建立程序或工作指導2 相关人员必須按已规定的程序或工作指導運行3 相关的活动牽涉到供方或分承包方時 應要求相关方遵守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4 7應急准備和響應组织應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以确定潛在的事故或緊急情況 做出響應 并預防或減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響 必要時 特別是在事故或緊急情況发生后 组织應对應急准備和響應的程序予以評审和修订 可行時 组织還應定期試驗上述程序 注 應充分考慮异常運行 事故和潛在的緊急情況 建立相應的應急計划工作组织和相應職责人员名單應急服務信息內外部聯絡計划相應措施培訓計划或演習必要時 特別是在事故或緊急狀態发生后 應对有关程序和應急准備进行評审和修订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5检查和糾正措施 4 5 1监測和測量组织應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響的運行与活动的关鍵特性进行例行监測和測量 其中應包括对环境表现 有关的運行控制 对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況的跟蹤信息进行記錄 监測設備設備應予校准并妥善維护 并根据组织的程序保存校准与維护記錄 组织應建立并保持一个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以定期評价对有关环境法律 法规的遵循情況注1 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影響的活动进行常规性监測2 对监測結果与环境目标和指标进行比較3 对相关結果是否遵循法律和法规进行定期評价4 监測的設備及其系統进行定期校准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5 2不符合 糾正与預防措施组织應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用來规定有关的職责和权限 对不符合进行处理与調查 采取措施減少由此產生產影響 采取糾正与預防措施并予完成 任何旨在消除已存在和潛在不符合的原因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應与該問題的嚴重性和伴随的环境影響相适應 对于糾正与預防措施所引起的对程序文件的任何更改 组织均應遵照实施并予以記錄 注 1 对於不符合必須进行調查和处理 在ISO9000內可进行关閉 2 采取措施減少由不符合引起的所有影響3 对不符合必須采取糾正和預防措施4 采取的糾正措施必須与不符合 問題 的嚴重程度查适應5 由於采取的糾正措施而引起的程序文件的更改 均應記錄變更內容6 为避免不符合的再度发生 必須建立发要的控制和修订程序7 此项也包括环境管理体系內审的不符合项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5 3記錄组织應建立并保持一套程序 用來标识 保存与处置有关环境管理的記錄 這些記錄中還應包括培訓記錄和审核与評审結果 环境記錄應字跡清楚 标识明确 具備对相关活动 產品或服務的可追溯性 对环境記錄的保存和管理應使之便于查閱 避免損坏 變質或遺失 應规定其保存期限并予記錄 组织應保存記錄 在对其体系及自身适宜時 用來証明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注1 相关的記錄包括 适用的法律和其它要求的信息投訴記錄培訓記錄过程信息產品信息检查 維护及校准記錄承包方和供應方的信息 事故記錄內部外部审核結果管理評审結果环境影響評价結果等 2 环境記錄應标识明确 具有可追溯性3 便於检索 避免損坏變質和遺失4 應规定保管期限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5 4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组织應制定并保持作用于定期开展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一个或多个方案和一些程序 进行审核的目的是 A 判定环境管理体系 1 是否符合对环境管理工作的預定安排和本标准的要求 2 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B 向管理者報送审核結果 组织的审核方案 包括時間表 的制定 應立足于所涉及活动的环境重要性和以前审核的結果 为全面起見 审核程序中應包括审核的范圍 頻次和方法 以及实施审核和報告結果的職责与要求 注1 包括內部审核和外部审核2 审核的目的是評价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环境計划內容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注3 應定期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审核 可能一年一次或一年兩次 特殊情況可进行几次 4 可由公司內部人员或聘請外部人员进行5 审核人员必須公正和客觀6 环境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方案包括7 审核的活动和區域8 审核的頻率 取決於運行的性質 9 审核的方法10 审核员資格 必須经过适當的培訓 11 审核結果通報 呈報管理者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4 6管理評审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應按其规定的時間間隔 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評审 以确保体系的持續适用性 充分性和有效性 管理評审过程應确保收集必要的信息 以供管理者进行評价工作 評审工作應形成文件 管理評审應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結果 不斷變化的客觀环境和持續改进的承諾 指出对方針 目标以及环境管理体系的其他要素加以脩正的可能的需要 注1 應按适當的時間間隔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評审 以确保其持續适應性和有效性2 評审范圍應覆蓋组织的全部活动 產品或服務 包括財政效果和競爭地位的影響 第三章 ISO14000述語及标准 3 环境管理体系評审包括 对环境目标 指标和环境表现的評审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結果对体系有效性的評价根据下列因素对环境方針的适宜性和更改的需要性进行評价法律的變化相关方愿望和要求的變化组织的產品或活动中的變化科學技术的进步从环境事故中得到的教訓市場導向通報和信息交流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环境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环境标志审核 清洁生產审核 环境行为符合性审核 應負责任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外部审核 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內部审核 第一方审核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环境管理体系內部审核特點 符合性 內容 文件审核与现場审核相結合 有效性现場审核 适合性现場审核的結果分析 系統性 方式 有計划 有步驟 正规地进行 獨立性客觀 公正 文件化审核的全过程 审核的方式 以要素为主線 以部門为主線 环境因素为主線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审核范圍 全部要素 全部部門和職能 所有EMS管理范圍 EMS所涉及到的產品 服務和活动 审核的方法 面談 查閱文件及記錄 现場觀察 第四章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审核技巧 提問的技巧 注意頃听 要做記錄 善於觀察和分析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