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及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4、了解什么是弹性势能及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5、能用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6、通过实验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重难点重点: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其影响因素。难点:能的概念的建立及动能、势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能量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你能说出几种来?如:_2、“能”确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能的概念跟功的概念有密切联系。比如:电流能做功,说明具有电能;燃料燃烧放热可以做功,说明具有热能;因此,我们认为:一个物体能够_它就具有_。3、一个物体具有能量它一定做功吗?_4、能与功的关系是:。(二)动能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急流的河水能把石头冲走,流水能做功;飞行的子弹能把木板打穿,飞行的子弹能做功;风吹动帆船航行,空气流动形成的风能做功。这些物体能做功,它们都具有能。它们的能量由于_才具有的。水由于_、子弹由于_、空气由于_而具有能。物理学中把_而具有的能叫动能。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_能。2、请同学们判断下列物体中哪些物体具有动能。A.静坐的人; B.足球场上奔跑的运动员; C.炮膛中准备发射的炮弹;D.从飞机上投出的炸弹; E.被电风扇吹动的空气。具有动能的是:_;理由是_;3、动能的大小或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有: (三)势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生活中也有很多物体并没有运动,但是它们也能做功,也具有能。1、什么样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人们在打桩时,必须把重锤高高举起,当重锤落下时可以做功,因为重锤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重锤下落时沿着重力的方向向下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举高的重锤可以做功,将木桩打入地里。试想,一个重锤如果静止地压在本桩上是不能做功的。重锤只有在被_的情况下才能做功,即重锤被举高时才具有做功的本领能。一池静止的水是不能做功的,但是这一池静止的水如果处在高山上,水落下时就可以做做功,把水车冲得转起来。因此,物体由于_叫重力势能。 2、重力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 3、物体由于 叫做弹性势能。二、合作学习、探究:任务一: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那么动能的大小决定于哪些因素呢?现在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1、动能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方法:用一个带槽的木板,我们把钢球放到斜面上令其滚下,到达平面上打击一个小木块,推动木块做功,根据来判断钢球具有的动能的大小。第一次,我们使小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滚下。注意木块被推的距离。第二次,我们换一个质量大的钢球,从由静止开始滚下,到达平面上时和刚才的小钢球具有同样的速度,再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观察到的现象:这个实验说明: 思考:质量不同的两个钢球为什么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2、动能与速度的关系:我们用同一个钢球再做两次实验。(多媒体演示,学生观察)第一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低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第二次我们让钢球从比较高的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比较两次实验中木块被推的距离大小。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和,它们与动能大小的关系是:。任务二:重力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大家判断下列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1)打地基时,质量是20千克的石头重锤和质量是100千克的铁制重锤被举得同样高,谁的重力势能大?(2)同一个重锤,被举高1米或3米两种情况下,哪种情况重力势能大?小结:通过以上的两个例子我们能判断出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和有关,关系是:。日常生活生产中,你知道有哪些事情在应用重力势能吗?列举出几个:任务三: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大家看一个实验。(教师演示,学生回答)把一个砝码放在弹簧上的小木板上,用力将弹簧压缩,使其发生(弹性形变)。此时,弹簧静止,没有能。弹簧也没有被举高,也没有。可是大家猜想,弹簧能不能做功?,放开手,我们观察到可见,被压缩的弹簧也具有能。这种能区别于动能和重力势能,它是由于而具有的能。所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叫。物体在很多情况下都具有弹性势能。请你举出几个应用弹性势能的例子: 我们住地上拍打篮球的时候,球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球就弹起得越,这说明:物体的弹性势能的大小跟物体有关,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大。三、反馈训练:1、动能是指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其大小与物体的和 有关。2、势能包含 势能和势能两种.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做势能,它与物体的和有关;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叫做势能,它的大小与有关。3、我们常用的能量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4、判定下列物体是否具有动能或势能,假如有,说出能量的名称,假如没有,说明原因:在水平地面上滚动的铅球:_;悬挂在室内的电灯:_;玩具汽车中被卷紧的发条:_;弹簧:_;在空中飞行的波音747客机:_ 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列车:_;高速升空的火箭 ;被拉弯的钢板尺;被水电站拦河坝拦住的上游水;空中下落的皮球 。5、质量较大的喜鹊与质量较小的燕子在空中飞行,假如它们的动能相等,那么_飞得快。6、假如卡车空载和满载时都以同样的速度行驶,那么空载时具有的动能满载时具有的动能停放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 该卡车下山时具有的重力势能(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7、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 中, 能逐渐增大, 能逐渐减小。四、学习小结:五、巩固提升:1、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线悬挂着的物体,它没有做功,它不具有机械能B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因为它能做功,所以它具有机械能C甲物体的运动速度比乙物体的大,则甲物体的动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D甲物体的高度比乙物体的高度大,则甲物体的势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大2、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A动能增大,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势能都不变 D动能减小,势能增大3、司机开车上坡前,往往加大油门,以提高汽车的速度,这是为了()A增大动能 B增大势能 C增大惯性 D减小阻力4、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神州七号”飞船送人太空。在飞船随火箭一起离开发射塔飞向天空的过程中()A飞船的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大 B飞船的势能不断增大,动能不断减小C飞船的势能和动能都在不断减小 D飞船的势能和动能都在不断增大5、三峡水库修建大坝,为了提高水位,增加水的()A内能 B重力势能 C弹性势能 D动能11.4机械能及其转化学习目标:1.理解机械能的概念.2.知道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3.能解释一些能之间转化的物理现象.中考考点:中考中本节内容以正误判断形式出现居多,从中考角度出发,一张卷覆盖整个初中物理全部内容是不可能的,但是考卷必然要强调扩大覆盖面,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是非判断题能照顾到更多的知识点就自然是热门题。【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1、动能的大小跟物体的_和_有关.2、重力势能跟物体的_和_有关.二、课内探究:(一)阅读课本P117想想做做1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我来归纳:滚摆下降时,高度逐渐_,速度越来越_,重力势能逐渐_,动能逐渐_,_能转化为_能.2讨论一下吧:当滚摆处于什么位置时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当处于什么位置时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二)分组讨论P118想想做做2部分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我来归纳:甲图中:是_能转化为_能.乙图中:小球从A点运动到B点时,_能转化为_能;从B点运动到C点时,_能转化为_能;从C点运动到B点时,_能转化为_能;从B点运动到D点时,_能转化为_能.丙图中:小球从左端摆向右端的过程中,先是小球的_能转化为_能,然后再由_能转化为_能,当小球运动到_位置时,动能最大.(三)阅读课本P118,完成下列填空.我来归纳:_统称机械能.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_.(四)完成课本P118图15.53想想做做的实验,讨论一下吧1、铁锁的动能和势能是怎样转化的?2、铁锁回不到原来的位置,为什么?3、在此实验中,机械能的总量守恒吗?如果不守恒,它有什么变化?(五)阅读课本P119“科学世界”的文章,讨论人造地球卫星的近点和远点三、自我小结:本节课我最大的收获是:_;我的疑惑: 。四、我来试一试:典型例题例1、向上抛出的石块在空中上升时是_能转化为_能;到达最高点后下落,是_能转化为_能.例2、电动小车沿斜面向上匀速行驶,则在这个过程中( )A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总机械能不变 B 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不变C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总机械能不变 D 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总机械能增大针对练习1、洒水车沿街道匀速行驶,将水洒向路面,在此过程中它的动能将_,这是因为速度虽不变,但_.2、一个同学在蹦床上玩,从跳起到上升至最高点的过程中,_能逐渐增大,_能逐渐减小._能转化为_能.3、神州五号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航天英雄杨利伟所具有的动能变_,具有的机械能变_.4、2004年8月26日,在雅典举行的奥运会中,我国跳水运动员郭晶晶以绝对优势夺得女子三米跳板冠军,为我国争得了荣誉.她在起跳过程中,跳板的_能转化成_能,又转化成_能,最后转化成她的_能,而进入水中.5、自行车下坡,不踩脚踏板,速度也越来越快,从能的转化角度分析,是因为_能越来越小,_能越来越大.6、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的椭圆轨道运行,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重力势能_,动能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7、下列情况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 B、汽车上山 C、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D、苹果从树上落下8、空中沿水平方向飞行的一架飞机,正在向灾区空头物资,空投过程中,飞机的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 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 B、动能和势能都减小C 、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9、下列关于水的各句诗句中,和机械能没有关系的是( )A、不尽长江滚滚来 B、飞流直下三千尺 C、白毛浮绿水 D、一江春水向东流10、一顾客站在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上升,在此过程中他( )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D、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11、水电站是通过拦河坝来提高上游的水位,被提高了水位的水流下来,冲击水轮机的叶轮,带动发电机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 )A、 动能 重力势能 电能 B、 重力势能 动能 电能C、 重力势能 电能 动能 D、动能 电能 重力势能12、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阻力和摩擦,机械能总是守恒吗?过山车你见过吗?当它从最高处滑下后,再爬上另外一个坡,这个坡的高度能不能与最高处相等,为什么?第一节 杠杆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2.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二、学习新课认识杠杆讲解: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如图91第一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一点: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提问: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讨论: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实验1学习实验方法讲解: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分组实验:(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我们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有多重,2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然后,把2个钩码挂在杠杆左边、从中间数第2格的位置,右手握在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用力向下压,把钩码提起。(学生实验。)此时,杠杆像不像那撬动大石块的棍子?在杠杆上,哪里是支点?哪里是动力?哪里是阻力?动力臂是多少?(用格作单位)阻力臂是多少?那么,我们是用了多少力把重物提起来的呢?可以在动力作用点挂钩码来测量。试一试,在动力作用点(杠杆右边、从中间数第4格的位置)挂几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学生实验,汇报。)讲解:当杠杆平衡时,右边挂的钩码的重力就是提起重物用的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小于左边的重力,是省力:如果右边的重力大于左边的重力,是费力;如果右边的重力等于左边的重力,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提问:以上实验结果是省力还是费力?(省力)在这个实验中,动力臂与阻力臂关系是怎样的,大于、小于、还是等于?(大于)指导学生把以上实验条件及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中。实验2学生自己探究杠杆的规律讲解:下面,各组接着实验。利用实验1的方法,分别测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连做三次实验。把每次实验的条件、结果,像实验1那样填写在实验记录中。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发现使用杠杆提起重物有什么规律?教师小结:杠杆原理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指导学生填写本课关于杠杆作用的空白。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应用谈话: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想一想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哪些装置像用棍子撬石头一样?哪些装置像杠杆一样?讨论:(出示剪子)剪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要剪一块很厚很硬的纸板,把纸板放在剪刃的哪个位置剪比较省力?(演示)为什么?(出示钳子)钳子是不是杠杆?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为什么用钳子能截断很粗的铁丝?(演示)钉在木板上的钉子很结实,怎样把它拔出来?(如果学生说用钳子,可以接着问“除了用钳子还可以用什么工具?”待学生提出起钉锤后,演示用起钉锤起钉子。)为什么利用起钉锤能比较省力地把钉子拔出来?在用起钉锤起钉子时,锤子上哪里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是动力臂长还是阻力臂长?(出示指甲剪)这是什么?(指甲剪)指甲剪是不是杠杆?在指甲剪上,哪里是支点?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杠杆?.指甲剪上有三个杠杆。手把部分是一个省力杠杆,刀口部分是两个费力杠杆。还有哪些工具应用了杠杆原理?教师小结: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杠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杠杆的外形是可以变化的,并不都像一根棍,凡是工作时围绕支点转动的装置,都是利用了杠杆的原理。杠杆类的工具也并不都是省力的,有的是费力的,为了使工作方便。人们掌握了杠杆的规律,就可以根据需要,制造各种各样的杠杆类的工具。三、巩固应用1.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杠杆。2.提问:什么样的装置属于杠杆?在杠杆上,哪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使用杠杆,在省力费力方面有什么规律?3.讨论:一个大人与一个小孩能不能玩压板游戏?怎样玩小孩才能把大人压起来?四、布置作业观察还有哪些装置应用了杠杆原理?分析它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研究它是省力的杠杆还是费力的杠杆?为什么要做成那样的?第十一章第三节 滑轮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 了解滑轮组 知道简单机械的一些应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与实验,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结构 通过探究,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 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 , 从而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 培 养抽象思维和论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收集 , 培养严肃认真的操作态度及科学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技术发展的作用2 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是实验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以及做功问题3 教学方法:演示 讨论 探究 4 教具: 定滑轮、动滑轮、弹簧测力计2个、铁架台、钩码(大、小各一个)、刻度尺(标记物)、标记箭头(自制)细绳等。5 教学实践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引入:通过大屏幕展示引入(三)教学实施过程:1、初识定滑轮、动滑轮:师:出示实物认识滑轮学生: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并可以绕轴转动的轮子师:小明家住在六楼,家要装修你能不能利用滑轮帮他把装修材料从一楼弄到六楼?学生:到前边展示他的设计并具体操作。师:请说出在物体上升的同时滑轮的位置是否变化?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结论:使用时滑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叫做定滑轮。 使用时滑轮的位置跟被拉动的物体一起运动的叫做动滑轮。师: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你在生活中见到的滑轮有那些?学生:(略)2、探究定滑轮的特点,分析讨论定滑轮做功:师:演示 A、弹簧测力计直接把钩码提起来,记下示数; B、通过定滑轮再用弹簧测力计把钩码提起来(改变力的方向)学生:观察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出结论:1)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是能改变力的方向师: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那么能否省距离?能否省功? 演示 A、弹簧测力计直接把钩码提起来,记下示数,钩码上升的高度; B、通过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排水系统施工方案
- 2020-2025年证券从业之金融市场基础知识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2020-2025年中级会计职称之中级会计财务管理提升训练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抗菌药物培训试题含答案
- 养殖肉鸡用工合同范本
- 幼儿园传统文化系列灯笼制作教案
- Unit 6 综合检测2023-2024学年河北省衡水八年级英语人教版下册
- 2025年10月职业卫生模拟考试题(附参考答案)
- 上海市浦东新区十校联考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
- 云计算服务合同法律条款解读
- 非遗申报范本
- 气血共振技术介绍
- 通信的知识-家长进课堂
- WS/T 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 LY/T 2246-2014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建设和管理规范
- GB/T 3871.3-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第3部分:动力输出轴功率试验
- GB/T 29529-2013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价
- 防诈骗专题教育
- 减速机技术规格书模板
- 五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回顾整理-总复习|青岛版(五四制) (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