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2课湖心亭看雪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7分)1. (6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古往今来,人们都在编织着梦想与希j_。如果说梦想是天边的星辰,永恒地照亮匆匆的人生,那么,现实就是脚下的土地,真实地记录着行走的足迹。人,既不能生活在华而不实的梦想里,也不要沉n_于喧xio_纷扰的现实中。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要一边种植梦想,一边着眼现实,随时采xi_,收获希望。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 . 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C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D .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当立者乃公子扶苏。3. (2分)下列朗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 A . 烟笼寒水|月笼沙B . 零丁|洋里叹|零丁C . 僵即|孤蚓|不|自哀D . 白头|搔更短4. (5分)翻译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词。虽有嘉肴_不知其旨也_虽有至道_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教然后知困_然后能自反也_然后能自强也_教学相长也_学学半_5. (11分)根据提示默写句子。 (1)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 (2)“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使人想起柳宗元江雪中的名句:_,_。 (3)描写西湖的诗句很多,例如:“_,_”,这是苏轼笔下的雨后西湖;“_,_”,这是白居易眼中的初春西湖;“_,_”,这是杨万里心中的夏日西湖。西湖的确是个迷人的地方。 6. (6分)会结网的_是个_高手。7. (2分)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它所称赞的人物是( ) A . 诸葛亮B . 黄忠C . 关羽D . 张飞8. (3分)作者在湖心亭上与人相遇饮酒共话的情景,与下列诗句中哪两句相似( )A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 . 酒逢知己千杯少。C .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D . 君向潇湘我二、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9. (7分)根据下列三则材料,完成题目。材料一:恐怕中国以外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是不可能从他本民族母语中的“明”字(光明、明亮的意思)里引发出“太阳公公和月亮公公在一起”这样美妙而大胆的联想。(摘自袁鹰汉字的魅力)材料二:司马迁集大半生心血融进一部史记,历史上的点点滴滴就此凝结进小小的汉字中。一个汉字映入眼帘,你的心境便随它而产生了一种相关的情感;文人笔下的“杏花春雨江南”成了所有欲回乡而不得的游子的纽带,连接着故土、文化和游子的回忆。(摘自2017年8月6日光明日报)材料三:“小冰”的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正式出版,这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机器人写的诗集。相比当下一部分所谓“诗人”的诗,“小冰”的诗一点都不落下风,但“小冰”的诗本质上只是对于文字的调动和排序而已。诗歌写作中,最落下乘的便是那些素材组合、词语堆砌和套路句式,而这些正是机器人“小冰”最容易学习、模仿和复制的。(摘自2017年3月1日光明日报)(1)请根据材料一说说汉字的特点。 (2)有人说“炎黄子孙最为显著的标志是汉字”。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 (3)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指导同学写作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三、 文言文阅读 (共3题;共70分)10. (22分)阅读下列古文,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祗:_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等:_策之不以其道 道:_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策之不以其道。其真无马邪?(3)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1. (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莲花洞袁宏道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六桥杨柳一络,牵风引浪,萧疏可爱,晴雨烟月,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洞石玲珑若生,巧逾雕镂。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皆石骨土肤,中空四达,愈搜愈出。近若宋氏园亭,皆搜得者。又紫阳宫石,为孙内使搜出者甚多。噫!安得五丁神将 , 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选自四部丛书)【注】莲花洞:在杭州西湖南岸,净慈寺旁。须眉:指男子。这里指作者自己。六桥:西湖苏堤上有六桥相连,自南而北:映波、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吴山:在杭州南郊,西湖东南岸上。南屏:在西湖正南岸。孙内使:对明万历时司礼太监孙隆的尊称。五丁神将:传说中帮助秦王打通蜀道的五位大力士。挽:牵引。(1)对下列划线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莲花洞之前,为居然亭(为:动词,是)B . 风景互异,净慈之绝胜处也(绝胜:远远胜过)C . 余尝谓吴山、南屏一派(尝:曾经)D . 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安:怎么)(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亭轩豁可望,每一登览,则湖光献碧,须眉形影,如落镜中。(3)本文写景运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如写亭,用“_”;写石头,用“_”。 (4)“安得五丁神将,挽钱塘江水,将尘泥洗尽,山骨尽出,其奇奥当何如哉”这句话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12. (2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濠州定远县一弓手 , 善用矛,远近皆服其能。有一偷亦善击刺,常蔑视官军,唯与此弓手不相下,曰:“见必与之决生死。”一日,弓手者因事至村步 , 适值偷在市饮酒,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墙。久之,各未能进。弓手者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汝皆健者,汝敢与我尉马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又有人曾遇强寇斗,矛刃方接,寇先含水满口,忽噀其面,其人愕然,刃已透胸。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噀水之事。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濠州定远县:地名,今属安徽。弓手:又称弓兵,宋代地方治安军之一。村步:村埠头。步,通“埠”,码头。噀(xn):含在口中而喷出。(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远近皆服其能_有一偷亦善击刺_唯与此弓手不相下_适值偷在市饮酒_(2)用“”给下面的句子画出两处停顿。见 必 与 之 决 生 死。(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弓手应声刺之,一举而毙,盖乘隙也。寇复用之,水才出口,矛已洞颈。(4)文末壮士最终能战胜强寇的原因是什么? 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