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创新论文.doc_第1页
德育创新论文.doc_第2页
德育创新论文.doc_第3页
德育创新论文.doc_第4页
德育创新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思考张洪彬(唐山市教育局,河北唐山 063000)摘 要: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科学发展观要求,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只有发扬传统,勇于创新,才能使德育工作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本文对德育工作创新进行了阐述,并从德育工作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新时期对德育工作者的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了学校德育工作创新的基本思路。关键词:德育工作创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Thinking of Innovation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a New PeriodZHANG Hong-bin(Tangshan Education Bureau, Tangshan 063000,China)Abstract: Although th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work has scored some achievements currently, there is a certain gap in contrast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Only when we develop the traditions and be bold in innovation can we make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advance with the times and full of vitality. This paper tries to illustrate innovation of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It puts forward some basic ideas that we should follow in the moral education work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main content and the demand for the moral educators in a new period.Key words: innovation in moral education work,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people-oriented1 对德育工作创新的理解创新,就多年来经验,我的理解有三层含义:一是在薄弱、不完善环节上的加强,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总结提高,三是更新、创造出来一种崭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讲,德育创新就是继承、开拓,是改进、加强,是完善、提高,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和扬弃。但是,德育工作创新不能仅仅追求“新”,而首先要追求创新的“社会价值”,否则,不能持久、深入。2 德育工作创新的必要性2.1德育是一门科学,有创新才有活力。德育工作对象是人,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不像解答数理化问题那样可以一成不变。但长久以来,形成的“我讲你听、我考你答、我说你服”的做法,已经与新时期德育工作和科学发展观要求不相适应,失去了应有的生机与活力。2.2新时期新形势要求德育工作要创新。一是党和国家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党的十七大提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为思想道德建设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局面已初步形成,新一轮重视德育工作的热潮已经掀起,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提供了宝贵机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认真分析德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发挥现有优势,发掘潜在优势,创造新的优势,开创德育工作创新的新局面。二是社会上道德失范、价值观念多元化,信息渠道多样化,学校德育工作的缺失及片面追求成绩和升学,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三是科学发展观要求德育要创新。近年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在理念、内容、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德育目标过于笼统、空泛,德育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德育过程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了“德育低效”。3 新时期德育工作创新的基本思路3.1德育工作创新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时代性原则。随着时代发展日新月异,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随之改变,必然对德育工作创新提出新的要求。二是坚持规律性原则。把握学校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德育自身规律。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基础,重点抓好养成教育;初中阶段处于青春期,好奇好动、自制力差、逆反心理强,重点抓好体验教育;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在养成、体验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实践教育,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完善公民的基本素养;大学阶段是在前段基础上,将大学生引入道德真理探索之路,使伦理审视和价值反思成为他们生活的基本内容。三是坚持客观性原则。坚持联系教育实际,即联系教育发展的现状、程度和水平,增强德育实效性,避免盲目性,使德育工作达到最佳效果。四是坚持尊重性原则。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取得不是通过简单的几堂德育课或者几次严厉的说教就能达到的。成功的德育工作是心灵相通、心心相印的过程,要讲求内容和过程的有机结合,体现科学性和可接受性。3.2德育工作创新的内容。一是创新德育理念。牢固树立“德育就是质量”的观念。德育质量是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德育为智育提供导向、动力和思想保证,智育为德育提供科学文化知识基础。好的学习品质、好的学习行为、好的学习方式方法,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就能为学生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突出和提升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不能就活动搞活动,只看事,不看人;只重形式,不重效果。坚持“大德育”观。坚持大德育观。要让“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处处都有德育工作”的观念深入人心,让每个人都有教育学生的义务和责任,每个人都做学生的榜样,处处都有德育工作。二是创新德育内容。加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美好情感,是永恒的主题。重视诚信教育、礼仪教育为内容的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我们创新的任务是把这些内容具体化,鲜活化。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德育的新内容,现阶段要加强珍惜生命教育、健全人格教育、健康文化教育、健康上网教育等。三是创新德育载体。在学科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学识、人格去感染、影响、同化学生,对学生施加良好的影响,用自己美好的言行,亲和的态度,真诚的情感去熏陶学生,发挥学科育人功能,使德智有机融合。通过学校、社会、家庭渠道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不断自我调整思想和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使学生明事理、懂是非,激发学生情感、磨炼学生意志、指导学生行为。四是创新德育方法。降低重心,从细微之处着手,改变同学生接受能力和发展需求相脱节、“假、大、空”的说教式教育。做到“三贴近”。学校德育工作要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学习、贴近学生实际,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彰显个性。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品质和接受能力,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通过个性激励,引导群体行为,进而促进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五是创新德育机制。激活评价机制,全面、科学地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扭转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教书不育人、“一好代三好”的倾向,逐步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体验、感悟,做到知情意行统一。激活激励机制。制定具体的奖励措施,对德育工作成绩突出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在评优、晋职、晋升等方面向长期从事教育管理工作的同志给予高度重视。激活调研机制。制定德育研究计划,加大对德育热点、难点、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力度,逐步形成各级德育研究网络,以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3.3德育工作创新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新时期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修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要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先进经验和基层实践成果;同时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学校德育工作的真实信息,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扩展我们德育研究的视野,重视吸收国内外德育的有益经验,牢牢把握学生思想发展脉搏,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不断创新德育工作举措,充分发挥学生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