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范文护理论文精神科论文心理护理减轻精神科住.doc_第1页
临床护理范文护理论文精神科论文心理护理减轻精神科住.doc_第2页
临床护理范文护理论文精神科论文心理护理减轻精神科住.doc_第3页
临床护理范文护理论文精神科论文心理护理减轻精神科住.doc_第4页
临床护理范文护理论文精神科论文心理护理减轻精神科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护理范文护理论文精神科论文:心理护理减轻精神科住院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减轻精神科住院患儿父母的焦虑情绪,促进患儿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父母进行焦虑程度调查,同时对试验组父母进行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父母通过心理护理,焦虑程度明显降低。结论合理、系统的心理护理,可减轻父母的焦虑程度,使其积极面对疾病,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关键词】精神科 患儿双亲 焦虑 心理护理儿童这一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近年来患精神障碍者逐渐增多,其发病原因、治疗及护理已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孩子患病后会对父母产生巨大的压力,同样使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卫生问题,如焦虑、恐惧等。患者家属的喜、怒、哀、乐会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1。有文献报道,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进行临床短期干预,收到明显效果2。说明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精神病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为促进精神障碍患儿的早日康复,预防复发,本文针对焦虑情绪对患儿父母进行了心理护理,收到了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4年6月2005年12月在我院儿童精神病房陪护患儿的父母93例。患儿年龄6岁12岁,依据CCMD-2-R诊断标准,被诊断为分裂样精神病、自闭症、孤独症等精神障碍,排除精神发育迟滞。按入院时间进行排序,单号者入试验组,双号者入对照组,父亲或母亲由护士抽签决定。试验组47例,其中母亲22例,父亲25例,平均年龄33.24.71)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者21例,初中及以下者26例;脑力劳动者23例,体力劳动者24例。对照组46例,以上各项与试验组相仿(P均0.05)。1.2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te-trait anxietyinventory,STAI)中文版,第120项为状态焦虑量表(SAI),其中半数为描述负性情绪的条目,半数为正性情绪的条目,主要用于评定即刻或某一特定时间的感觉,得分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高3。每周固定时间对该时间段入院的患儿父母进行焦虑程度测评,第2天对入试验组者进行系统心理护理,而予对照组只进行常规入院指导。2周后分别再次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父母进行焦虑程度测评。因出院等原因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3例未完成此项研究。1.3心理护理1.3.1集体心理护理患儿父母进行测评后,对试验组父母进行集体心理护理和个体心理护理。集体心理护理主要对患儿父母讲解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和应对焦虑的有效措施,每周2次。1.3.1.1精神疾病的知识首先向患儿父母讲解出现精神疾病的外在原因,使其认识到人为环境因素的致病作用,以正确应对,同时利于防止这些原因成为以后疾病复发的诱因有关专家指出,排除遗传、生理生化因素外,儿童患精神障碍的因素有:家庭教养方式不良;孩子学习压力过高;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网络游戏的泛滥。针对这些原因,首先向患儿父母指出,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融洽、宽松的环境,提醒患儿父母不能太宠溺孩子,或害怕孩子学坏,而对其管束过多造成其过分叛逆。不能以成绩高低论成败,注意因材施教,发现其优点,多进行鼓励,不要给孩子过分施加压力。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差,对孩子的上网时间、爱好等需要父母对其控制和指导,防止孩子养成不良的生活、学习习惯。其次,向其介绍有关药物的知识,强调长期服药的重要性,停药需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停药。说明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指导其出现副作用时,不要过分紧张,应及时就医,也不要因为有副作用而拒绝服药。另外,向其介绍康复特点,及有关专家指出的精神病患者婚恋和生育问题的积极意见,使其对孩子的未来仍要充满希望。指出患儿经过正确治疗和护理康复后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和生活,使其充满信心。1.3.1.2应对焦虑的措施首先,工作人员要耐心倾听并鼓励他们诉说,给予合理解释,适当安慰,帮助其用正确的方式勇敢面对。其次,帮助他们寻找社会支持。已有研究表明:心理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4。向他们介绍同病室的患儿及其亲属使他们尽快熟悉起来,增加信任感,减少隔阂,促进他们建立友好的社会互助关系,消除他们的自卑感,减轻焦虑情绪,同时要防止患儿父母亲之间焦虑情绪的影响。鼓励他们向已获康复患儿父母讨教经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告诉患儿父母向医护人员咨询有关疾病进展情况,医护人员均会耐心解释,不要听信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的亲友们的错误解释,以免增加焦虑情绪。1.3.2个体心理护理个体心理护理是针对患儿父母对疾病、焦虑的不同应对方式随时进行个别指导。如对急于治疗盲目乱投医者,向其解释精神疾病治疗的长期性,不要随便更换治疗药物,防止药物疗效事倍功半,不仅耽误了治疗时间,而且增加了经济损失,增加了焦虑程度。对因家庭经济等问题无力求治者,帮助他们发掘和依靠有关的社会及经济支持系统,以求摆脱困境,减轻焦虑情绪寻求积极治疗。1.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2结果试验组患儿父母进行心理护理前后,焦虑状态均分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患儿父母两次评分无显著性差异,以上均说明理护理的效果显著。试验组与对照组患儿父母焦虑状态均分异有显著性。同时对试验组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结果显示:母亲焦虑程度略高于父亲,SAI评分略高;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焦虑评分高于初中及以下者,从事脑力劳动者焦虑评分高从事体力劳动者。3讨论因为精神疾病的特殊性,目前多数精神病医院除个别情况设陪护者,但在儿童病房为了减少住院患儿的心理伤害,提家长陪伴5。患儿父母的各种心理反应直接影响患儿,如果患亲属心理健康,积极应激,能给患儿很好的心理支持,帮助孩配合治疗及护理,则对患儿健康恢复有益。加之大多数患儿达能力差,所以对患儿除药物治疗和护理外,对其父母进行理护理,可以降低其焦虑程度,改善其应激,对促进患儿康复重要意义。本项研究表明:住院患儿父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而对他们实施心理护理后,使患儿父母对精神疾病有了进步了解,端正了态度,对精神疾病有了正确的认识,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改善了对患儿的态度,减轻了怨恨愤怒,不再怨天人,改变了不合理的期望值,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了解了有关知识,也提高了患儿父母的照顾水平,不再过分备和溺爱,这对减轻父母的焦虑情绪,促进患儿的康复均起了积极的作用。这与曹新妹6等研究结果一致。父母亲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职业其焦虑程度不同,这能与母亲照顾孩子较多,及家庭中角色的特殊性(家庭生活主要照顾者)有关。护理时要给予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帮助们发掘利用现有资源,帮助孩子及整个家庭渡过难关。文化度较高及从事脑力劳动的父母可能对孩子疾病的发展及预后考虑得较多,以致SAI评分略高。应鼓励他们说出心中的想法、担心的问题,并予以解释,帮助其寻找合理解决途径,减轻焦虑程度。所以,对患儿父母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还应注意文化程度、从事职业、性别、所担心的问题、孩子所患疾病等,以提高心理护理效果。参考文献:1Wison JH.The family education:a professional resource for familiesJ.Journal of Psychosoial Nursing,1999,37(6):22-28.2梁先锋,赵桂霞,虞与庆.分裂症患者家属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2):126-127.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3:138-141.4闻吾森,王义强,赵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