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考研复习心得经验.doc_第1页
[精品]考研复习心得经验.doc_第2页
[精品]考研复习心得经验.doc_第3页
[精品]考研复习心得经验.doc_第4页
[精品]考研复习心得经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考研复习心得经验 原来是今天赶毕业论文的,正好同学复试回来,想写点关于考研的东西。 虽然败军之将不可言勇,况且这也不可能说帮助谁去成功。 只是说很多失败的经历,希望后来者可以去避开这些陷阱。 至于成功的路,都要自己去摸索。 一、关于选择选择比努力重要(巴菲特说如果你走在一条错误的路上,那么奔跑也没有用。 ),这句话对初报的人是没感觉,体验过一年辛酸之后会明白。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能真正地重视这个问题。 今年财科所招25人,8人推免,实际招考17人,报考人数一千七百多。 五道口招70人,无推免生,实际报考人数两千二百多(本人的考号是2129,所以报考人数并非夸张,我所在考场也无人缺考)。 还有今年很多四百多的被刷,二战三战的又成炮灰,总之有点悲剧的一年。 都说分那么高,排除其他因素,高分考生就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实力很强是毋庸置疑的。 京沪之外的考生在择校择专业时要特别注意,参考自己的本科院校,报考院校的专业课和复试情况。 不要只凭冲动就做出决定,特别是报考名校的同学。 有时候你承担了高风险自以为会有高收益,可结局也许在你报名的那一刻就已经写好,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报考京沪地区而本科院校一般的考生,英语成绩比当地考生少个10分左右很正常,毕竟实力摆在那里。 跨校报名校的考生专业课做好95-115之间的打算,这个区间是努力可以决定的,再高就取决于你的关系网络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当然也不排除少数牛人,只是很多案例表明是这样的。 想鲤鱼跃龙门的那类考生数学做好满分的打算,政治75左右,其他也要上等水平。 一般没有本科生的各类研究所相对好点,名校不仅分高,还要考虑推免和本校考生,例如复旦,金融复试线就是四百多,厦大,会计复试线413。 所以千万不要幼稚地以为你考到复试线或者考到去年录取的最后一名的分数就行了。 一来年年情况有变,碰到国家线都大涨20分时,各院校的实际涨分通常很不平衡;二来最后几名进去你有那个综合实力(包括复试表现和人际关系)吗?不要总想怎么黑,你只能做好自己,改变自己,大环境是这样,你自己真正当权那天也未必就不这样。 但是也不要灰心,即便在我们这类学校,考上北大复旦人大浙大的人也都有,只是专业可能各异,而且确实也不排除个体因素在里面。 这几年,打酱油的不打酱油的都来考研,细菌空调光电哲学英语农学自动化的都来考经管,特别是金融。 所以说分数怎么可能不涨。 而且中国人那么多,基数大了,而风水宝地就那么少,凤毛麟角的牛人聚到一起都变成牛人堆了。 扎堆总是要落榜的,要找好自己的位置。 保存自己的精锐部队,集中尽力去攻打最适宜的对象。 二、关于复习复习各有方法,只是简单说说自己的。 太具体了不实用,太抽象了就没用,我尽力而已。 我是3月份开始复习,期间心态很混乱,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扎堆,没有看进去多少。 5月份开始正式复习,一天9个小时,一周休息一到两个半天,剔除部分喜欢点名的上课时间,很规律的生活基本一致持续到考试。 1、数学三三四月份看了教材,五六月份全书,七八月份660题加全书。 九月份开始写套题,极度受摧残。 那时想着要放弃的,每天在干点其他的和焦虑中度过。 到九月二十左右心态缓过来了,写分章节的真题。 十月到十一月写400题和真题,成套地做,十二月写真题附带总的复习。 写完660题并总结了两轮之后觉得基本没有不会的小题了。 写套题时基本一碰到线代的题就头大,自己感觉特别不好,其实写的时候十之七八也能对,但这种怀疑和忧虑的心态我一直没有摆脱掉,后来考试果然也是死在这上面。 考试时刚写完选择就觉得自己卷子会写不完,拼命地写。 总的来说很顺,看到题目思路基本很清晰,最开始几道题我都写两遍,写到二重积分那道算了三次,三个答案。 我就不敢算第二次了。 写到最后的概率时瞟了一眼题就开始写。 写完开始检查选择,检查了四五道的样子想着老师怎么还不来收卷子,疑虑了很久戴上眼镜一看挂钟还剩着一个小时。 一阵冷汗,然后又开始从选择题检查。 人混乱时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有道密度函数的题,明明算出来是那个选了的答案,心想着命题人应该不会这么命题啊,然后改成了看似最复杂的那个选项。 还改了两道填空,后来知道改的两道选择和两道填空都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了。 一直在检查,连证明题都觉得做错了。 瞟了一眼最后那道题时老师说收卷,开始封卷子,脑袋里在想题目。 封上密封条时知道最后那道错在哪了,第一问就开始错了。 肠子都悔青了,在考场不想走,哭的心都有。 如果不是同学在下面等,基本是不想吃饭也不想走。 下午颓废得进了考场,试卷袋怎么都打不开,前面的同学转过身来帮我切开的。 写最后的论述题时发现怎么只有5分钟了,拿着笔狂写,中指当时写得陷进去了,写了二分之一的A4纸,越想越不对劲。 拼命让自己停下来,看一下准考证,又看一下挂钟,又看了两次,确认原来还有半个小时,才开始正常地写。 写完后前半页字基本是连在一起看不清了,想拿笔描一下实在是描得不好看,而且时间也不够。 等着交完卷就飞快地走了,反正形式是走完了。 我知道自己很可能是考不上了的,其他的一般数学差那么多。 后来对数学的答案,印象中似乎一道大题也没对,大哭了一场再也不敢对其他科目的答案了。 北京地区最后查分,同学的分数陆续出来,我以为我数学是80分左右。 不是绝望,也不是忙着找工作,大脑一直空白,抽空了的那种空白,僵尸一般等着出分。 后来查到118分,悲喜都不是,总之体会过的人会清楚那种感觉。 推荐书目李永乐的全书和真题。 660和400也很好,不过如果是今年这种出题的话后两本书没必要买,用不着。 2、政治暑假翻翻红宝书,九月份在等着出新大纲,一直看大纲,看到序列二出来。 序列二出来后就开始写,很受打击。 序列二写得很认真,马原部分写了两遍,自己理了一个大纲。 后来一直跟着启航上课,11月买了张剑锋的真题,分章节看,后来想写套题,但没完成几套。 1月份买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写写就上考场了。 那个时候特别紧张,总觉得哪道题都没背住。 特别感谢冉,她一直告诉我不要紧张,肯定可以的。 她确实舒缓了我紧张的情绪,给了很多的信心。 考试那天感觉题目比去年难,选择题和平常做的很不一样,很多都不确定,还蒙了好几道多选。 大题有几道是平常也讲过的,有几道感觉出得很非主流。 我应该比较迟钝,看到建党的那道都震惊了一下,人民政协那道在序列二上见过,但当时不以为意。 考完心里很没底,没有想象中的好,觉得好多题目还没发挥出来。 还好我对红宝书比较熟,基本自己在组织答案,语言也比较规范。 考出来的实际分数每个人的都比预期要高,我就是中等的样子,79分。 推荐书目序列 二、张剑锋的真题、肖秀荣的四套卷 3、英语一买了红宝书,其实感觉用处不大。 三四月背单词,五月份看了王若平的长难句,六月份和同学合买了石春祯的阅读,盗版的还每人撕了一半,写了三分之二的样子。 七八月份就是看张剑的真题,写王若平的阅读专项,原计划都写完的,后来到14个单元左右就停了。 九月份看唐静的拆分组合翻译法,看得特认真,可是后来感觉考场上也没用上。 后来就是做石春祯书上的新题型,考前还买了张剑的四套题,才无知地发现新题型可以出好多种。 一月份自己总结了一个作文模板,背背上了考场。 考试时觉得题目好难,没哪个是确定对的,每个答案都反反复复改了好几次。 翻译写得极其纠结,最后只有把点号全画成巨大的圈(那时谣言京沪地区改卷看到点号就扣分的),很夸张的。 大作文光写模板去了,感觉其实没抓住主题,小作文写得很不好。 考完大家都说听天由命,我那时也估摸着今年分数肯定也不高。 天知道今年英语单科线暴涨了9分,我不知道我英语是否膨胀了,去年没考也没比较,只是觉得难度真的差不多。 英语考了64分,还勉强可以。 就像我之前说的,和名校、京沪或优秀考生相差10分左右。 推荐书目张剑的真题 4、专业课这个每个学校不一样,如果是想考五道口的同学可以看一下,有用就吸收点,没用就全当是废话就行了。 专业课我花的时间很多,关键是被吓到了。 先是看教材,其实不用做笔记,真的,浪费时间而且至少在早期对我是用处不大。 看完书后就是金圣才的三本书,那时被误导了,说背完那三本主要科目通吃。 我就下定决心要背,这个宏伟的计划毫无悬念地流产了。 一是太多了,二是我确实不是个适合背的人。 大学期间也是看懂了自己答,从来在85左右徘徊,上不了90的。 这样做的结果是背不住,很深的挫败感。 九月底时实在受不了了,问了西财的一个朋友,他帮我把观念纠正过来了。 很感谢姬,不仅是这些,其他也帮了我很多。 不管今后寒暄与否,有否交集,都是要一直感激他的。 后来大科目就是一遍一遍地过,抓主流和主干。 我个人觉得人行是很实力的一个学校,就考你的硬功夫,不会过分地去考那种花里胡哨容易放水的东西。 小科目去年考了投资连结保险,我就记住了现有市场上了大多新险种。 去年考了监管溢出和监管套利,我就总结了很多热点小名词,可是都没考。 会计学基本也扑了个空,统计学和微观过了两遍教材,倒是考得很主流。 对于小科目一般摸不到它的出题思路,如果想要拿分就只能打基本功。 所以今年的题目二战考生肯定是有优势的。 提醒后来考的人一定要看投资学,我当时臆断不会,事实是投资学必考而且很好拿分。 后来总结了好几个热点专题通胀、利率、汇率、货币制度、巴塞尔、资本充足率、主权债务危机、货币政策等,后来写卷子时看到通胀答得很爽,可是其他都扑空了,好多经典的话没写出来,极其遗憾。 事实证明如果你能有自信进复试,热点专题的总结就是时间上的问题;如果还很悬就不要总结了,专心看书,初试考到的分值很低的。 可以查到初试成绩后再开始,完全来得及。 今年专业课卷子出得相对简单,深度明显不如往年,就是特别意料之中的感觉,但是很不对我的胃口和复习的侧重点。 而且我自己复习得并不是很全面,像相对购买力、套利定价、代位求偿、财政货币政策异同这种我以为肯定不会考的,也就没准备,结果看到时一愣一愣的,好歹把自己学的课程的目录给答上了,加上自己一些个人的理解想当然地就写上去了。 考完也不知道是怎么一个判卷法,但是总觉得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不管方法得不得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所以专业课我一直估分110,后来查到很意外,正好110。 推荐书目论坛里推荐的10本主流教材和金圣才的三本书,图书馆一般都有。 论坛里打印的历年真题和部分答案,加几份经验帖定定心。 考完研,很多很多的遗憾,有硬实力上的,也有软心态上的。 数学118就是直接挂掉的命,但是其他科目其实也乏善可陈。 实力上的差距明显有,但其实如果发挥得当是可以弥补过来的,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两害相加的结果就是直接挂掉。 我真不是幸运的那类人,是一定要认认真真补实力,打个折扣再去考的那种。 三、关于调剂人能不走调剂这条路真的不要走,就是人生的噩梦。 我没法跟人说我数学没考好,除了我自己知道没人信,也没有任何意义。 我也不能和别人说我专业课难,没人想你这么多。 明显除了京沪苏外,其他地区公共课的分历来就高,去年有个四川一严,34所之一划线都不到国家线。 但京沪苏怎么卡都没用,因为从来不缺考生,而且是优质考生。 今年人民大学这头大牛瘦身运动太剧烈,吞不下的生源都赶往其他地了,加上“个别”学校专业课放水太不手软了,加上我的本科院校,经管的调剂形势一片凄风苦雨。 两次想去北京,撞到墙了。 这番原计划去上海,被五道口吸引了,一时冲动报了北京。 调剂时再也不想停驻那个伤城,况且我的北京情结并不严重。 之前一通乱调,后来慢慢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最后沪广各选了两所,严密跟进。 随着形势的变化,有些选项被自动排除了,哪怕你付出的是全部心血,可是人跑不过环境,真的。 很沮丧,很想放弃,而且很累。 可是有些选择当年的我没有想到也没想那么深,到现在才发现路原来那么少。 打定决心一定要调成功后,就又开工了。 后来调到了上海,不要问我什么学校。 在我看来是上海第三层次的学校,但是是我的可能性空间中的帕累托最优了。 关于调剂,自己的一些经验就是 1、如果是大学,不要热衷于寄资料,太烧钱了,心疼的。 让老师知道你的本科院校专业,报考院校专业,初试成绩就可以了,这些足够让他明白你够不够调剂的资格,其他的基本没用。 2、如果是科研院之类的,要打电话取得导师好感之后寄材料,尽可能详尽但最重要的是要突出你对他的研究方向很感兴趣,你能写,并且写作功底极其好。 基本导师点头了就没问题了。 3、如果是烧钱或者走人情关,我没那个机会去尝试,有好心人可以公布一下这些灰色地带。 这种途径的调剂生应该是数量最多的,尤其在好大学里。 4、如果招办电话打不通,打学院的,由学院转接具体负责的老师。 如果学院也打不通,查询一下你的那个院和哪些院是在邻近办公的,打其他冷门的院,态度礼貌诚恳,可能老师会帮你转接或者喊一下。 5、心态要好,要经得起折腾。 不是有句话说趾高气昂的人在走下坡路,谦卑忍让的人在走上坡路吗?学生一般面子薄点,可是谁在乎你的面子。 尊严都是自己争取的,现在不到点就要忍着,到点的人其实都是很和善的。 四、关于复试这个各个学校千差万别,好学校的话实力是十分重要的,涉猎面很广,临门一脚的可能性不大,很多时候初试的成绩就决定了你复试差不多的排名。 不要以为自己复试能多么优秀,能补点差距回来,考名校的大多人复试一般也不会太差,只有个别例外的。 但是复试一定要准备充分,有针对性,能够投其所好。 一般的学校大多也就走走过场收收钱,不紧张,表现自然有自信一点,遇到不会的可以先按自己的思路分析一下,得出老师通常认为的结论,再说你愿意认真学习,表现很积极上进就行了。 只要不是那种一句话说不出来,问三个问题都不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