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 论意义、历程、对策摘要: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当前,厦门正在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厦门经济特区已扩大到全市,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大城乡统筹力度,率先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对于加快推进厦门经济特区科学发展新跨越,既是形势所需,更是势在必行。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岛内外;一体化一、厦门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厦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我市总体上已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率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型,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发挥厦门在海西建设中的先行先试和龙头示范作用,必须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的试验区作用”、“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现以城带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厦门作为经济特区和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肩负着先行先试和龙头示范的重要使命。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意见,推动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互促共进、社会和谐共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活力。 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必须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三农”工作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的转型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和问题,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村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任务繁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既是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的客观要求,又是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根本途径。二、厦门统筹城乡发展的漫长历程1、实践与探索进入新世纪以来,厦门市市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持续不断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城乡统筹体制机制探索和创新,其成效和经验均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一)是统筹城乡发展战略不断深化。2003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居住社区化、就业非农化、资产股份化、福利社保化”的农村城市化思路和目标。2005年,明确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向工业化发展、农村向城市化推进、农民向市民化转变”。 2009年8月,市委十届十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2010年底召开的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作出了推进厦门科学发展新跨越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要在形成岛内外一体化格局上实现新跨越。(二)是规划建设管理逐步城乡融合。厦门市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规划范围拓展到包括岛外农村在内全市域。全面落实发展重心从岛内向岛外转移、发展空间从城市向农村拓展、重大项目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倾斜的战略决策,全面启动集美、海沧、同安、翔安等四大新城区建设,为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大力实施旧村改造和老区山区建设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实现质的飞跃。大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面实现通行政村、自然村道路硬质化。(四)是社会事业发展城乡一体。大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体系工程建设,全面实现村村都有篮球场和其他文体休闲活动设施,率先在全国建立城乡统筹的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困难与问题厦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也面临不少新的挑战和问题,岛内外和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活和基础设施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岛内外和城乡区域经济差距。目前厦门农村集中在岛外,岛外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层次落后岛内,城乡区域经济差距明显。(二)岛内外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岛外农村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公共就业服务等社会事业方面既投入不足又分布不均衡,城乡人均占有公共服务资源及质量差距悬殊。与城镇接轨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刚刚起步,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与城市有一定差距。(三)岛内外城乡生活水平差距。从收入方面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呈扩大之势。(四)岛内外城乡规划建设差距。规划管理体系存在城乡二元现象,农村无规划或有规划但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普遍存在。城乡基础设施差异大、各种功能布局不合理、设施共享性差等问题突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标准及建设质量明显地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三、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主要对策思路当前,厦门总体上已进入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时期,要充分发挥特区先行先试和龙头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推动城乡资源优化配置、要素自由流动、经济互促共进、社会和谐共荣,努力形成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岛内与岛外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规划是龙头和基础,要以“全域厦门”的理念,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规划的管理体制。(一)是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布局。(二)是推进镇村规划。(三)是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2、统筹城乡土地管理利用要进一步探索城乡一体的土地管理新机制,统筹城乡土地资源,做好农村分散土地、宅基地集约利用文章,建立土地资源增值收益城乡共享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一)是探索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二)是鼓励实施土地开发整理。(三)是创新农村宅基地管理机制。通过村级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引导农民住房逐步向城区、集镇和农民集中居住区聚集。(四)是建立土地开发共享机制。3、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按照节约发展、效益优先原则,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城乡经济发展布局,进一步拓宽和提升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经济发展思路。(一)是推进工业集中集群发展。(二)是推进服务业均衡发展。(三)是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4、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与农村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的连接,逐步实现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同城同价。(一)是推进城市市政设施向农村延伸。(二)是加快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三)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5、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积极引导城市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快农村就业、社保、教育、文化等方面制度与城市的对接,加快城乡社会事业一体化发展进程。(一)是推进服务均等化。(二)是推进就业非农化。(三)是推进福利社保化。(四)是推进素质市民化。6、统筹城乡公共管理体制着眼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行政管理和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一)是建立城乡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二)是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三)是建立城乡并轨的基层管理体制。四、结语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是城乡一体,但绝不可以把“城乡一体化”理解为是“城乡一样化”,理解为是把乡村全变为城市、把农民全变为城市居民,或是把城市再倒退回乡村;更不可狭义地理解为是“村镇相接, 连为一片”的城乡地域空间的“一体化”。世界上没有100%城市化的国家,即使在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地区,农业不会消失,农村作为农业生产的场所不会消失,作为人类聚集的社区的一种形式,也不会完全消失,有城与乡的存在就有城与乡的差别存在,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始终是客观存在的甚至是无法消灭的。城乡统筹发展虽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城乡差别,但却有助于城乡之间差别的缩小。城乡作为不同的空间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市政供热老旧管网改造工程节能评估报告
- 煤炭仓储物流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机械拆除与人工拆除配合方案
- 2025年关于轴承考试试题及答案
- 氢能电源生产线项目技术方案
- 起重设备安装项目成本控制方案
- 足疗理论考试题目及答案
- 住宅小区物业股权转让及业主权益保障协议
- 离婚协议经典样本:婚姻终止财产分配与子女监护协议
- 液化空气储能空分技术经济性分析与评估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1年版) 燃气供应服务员
- 食品生物技术导论ppt课件
- 非油气探矿权变更延续申请登记书
- 鱼塘补偿协议书范文
- 蓝花花钢琴谱
- 印度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学习笔记
- 卢春房副部长讲话《树立质量意识,强化风险控制,持续纵深推进铁
- 成型周期公式及计算
- 第11章分析化学中的分离与富集方法
- 管桩垂直度检测报告
- FMEA培训资料(PPT 57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