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doc_第1页
苏教版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doc_第2页
苏教版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doc_第3页
苏教版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doc_第4页
苏教版21、爱因斯坦和小女孩.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主备教师:大西完小 李丽梅一、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认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3、 凭借对课文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学习他谦虚好学的美德,感受小姑娘的率真可爱。二、 课时计划 2课时三、 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认读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有关词语。四、 教学难点1、体会爱因斯坦热爱科学事业、谦虚好学的品质以及小女孩的活泼率真。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五、 教具准备爱因斯坦图片 课件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学习课文中的新字,理解新词的含义;2、 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 学习给课文分段,说说各段的段意。 (教学过程设计)课前谈话:讲故事:有一位大科学家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突然,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记自己做什么了,猛地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引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他想到这里马上站立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这个想法记了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有怎样的感受?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刚才老师课前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就是爱因斯坦。(板书名字)2、你了解爱因斯坦吗,谁能来简单介绍一下?(学生介绍)教师课件出示图片和简介:爱因斯坦,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证实,人们还利用这个理论建立了核电站,为人类造福。在192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3、可就是这样一位了不起的科学家,却与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21课。(板书课题:爱因斯坦和小女孩。)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自读课文,初知大意过渡:是啊,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与一个小女孩是怎样认识的?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棒起书本,大声地自由朗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顺课文,想想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几次交往?2、检查自读效果。(1)出示词语:蓄 裹 衣衫不整 一撮 趿拉 一塌糊涂 蓬乱 拖鞋 纳 闷 师:老师已经把课文中的生字和容易读错的词语都写在了黑板上,你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第一关,谁来读呢? (2)指名读,正音 齐读。(3)恭喜你们过了第一关。第二关,你看,发现了什么?出示:噢、嘛、呵。你会读了吗?放入句子,揣摩语气。男女生对话。小结:一个小小的语气词,居然包含着这么丰富的感情。可见,我们平时读书一点都不能马虎。人物对话不仅要注意语气词,还得关注提示语呢?第三关在等着你,这是一个长句子,你能不能读好它呢?出示长句子:听了这话,-但愿你肯教我。”小结:同学们真不愧是朗读高手,学习能手,连闯三关,真不容易。(1) 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2) 教师巡视指导。4、讨论交流,理清层 。那你还记得老师给你的思考题吗?(1)快速地浏览课文,爱因斯坦和女孩有几次交往?(2)(三次)分别是从哪儿到哪儿(第一次:1-3;第二次:4-5;第三次:6)(3)你为什么这样分呢?学生说说分段理由。5、哦,原来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三次相遇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请你找一找,他们每次是怎样相遇的?(1)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2)归纳段意第一段(1-3)写小姑娘第一次碰到爱因斯坦。第二段(4-5)写第二次相遇,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穿戴。 第三段(6-7)写第三次相遇,爱因斯坦向小姑娘学习整理工作室。 第四段(8)写小姑娘的母亲和爱因斯坦的对话。三、读熟课文,巩固练习1、请学生分别演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母亲,朗读文中的人物对话,其他同学读课文的其他部分。2、进行描红,完成课后第一题。四、总结反馈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有了很多的体会,那爱因斯坦究竟是不是一个伟大的人,我们下节课将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句子,品读人物对话,领会课文内容。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你对爱因斯坦的了解。2、一个世界上很有名气的科学家和一个12岁的小姑娘,他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三次相遇,长期相处,成了好朋友)二、精读训练(一)精读第一次相遇部分(第1-3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一段。(1)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外貌的句子。课件出示:老人蓄着一撮短而硬的小胡子,一双棕褐色的眼睛深陷在眼窝里,长着一头蓬乱的灰白头发。照样子写词语:短而硬_你觉得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爱因斯坦在外貌上很不讲究)(2)用“”画出写爱因斯坦动作的句子。“一边一边”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齐读画线的句子。(3)提问:小女孩第一次遇到爱因斯坦,她怎么会想到“这个人简直就是从我的童话故事书里走出来的”?读课文,用“因为所以”说说原因。(4)学生回答后,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外貌和穿着的句子。课件出示:女孩望着老人,只见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 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照样子写词语:又肥又长 _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爱因斯坦在穿着上很不讲究。)指导朗读写爱因斯坦穿着的句子。2、当小女孩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后又怎样呢?教师引读父亲的话。3、什么叫“纳闷”?(因为疑惑而发问)小女孩为什么“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4、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5、分角色朗读这一段。(由三名同学分别读爱因斯坦、小女孩、父亲的话)6、小结:这一段写小女孩第一次遇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伟大而又平凡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小女孩天真好奇和纳闷不解。)(父亲对爱因斯坦的由衷赞叹。)(二)精读第二次相遇部分(第4、5自然段)1、过渡:小女孩第一天遇到爱因斯坦,第二天他们又遇上了。这次相遇的情景是怎样的呢? 2、找出课文中有两个“仍是”的句子。出示:他仍是衣衫不整,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1) 读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的句子具体描述爱因斯坦的“衣衫不整”。(他穿的衣服拖鞋)(2)“仍是一面踱步一面埋头沉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哪句话?(“他一边埋头走路,一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3)说说“一面一面”体现了什么?(都是表示一个动作跟另一个动作同时进行)(4)指导用“一面一面”造句。3、找出这一段中爱因斯坦和小姑娘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一读。说说从这一段对话里读懂了什么?(爱因斯坦平易近人,不承认自己是伟人,还请小姑娘教他。小姑娘天真) 找出有关的语句进一步体会。4、提问:爱因斯坦眼中的自己是怎样的?随机出示句子“噢,他只讲对了一半,我是爱因斯坦,但并不伟大。”指导朗读,联系上下文体会“噢”的读法,感悟爱因斯坦的平易、谦逊。 5、“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但愿你肯教我。”同桌练读,指导朗读,抓住“温柔的目光”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女孩做个鬼脸“但愿你肯教我”,从品读人物神态动作、语言感悟爱因斯坦的爱心、童心、虚心。 6、分角色读第二段。7、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这一段说的是小姑娘第二次遇爱因斯坦,教给爱因斯坦穿戴要领。(三)精读第三次相遇部分(第6-7自然段)1、默读全段,思考小姑娘第三次遇爱因斯坦的情况。写了哪两点?(爱因斯坦穿戴得整整齐齐,小姑娘教爱因斯坦收拾房间)2、想象一下,爱因斯坦变成了什么样的?假如你是小姑娘,面对变了一个人的爱因斯坦,你心情会怎么样?指导朗读,师生接读“爱因斯坦先生,你比昨天年轻了20岁”。 3、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变? 4、小女孩使爱因斯坦的什么发生变化?师描述生想象房间“一塌糊涂”,请你想象一下小女孩教爱因斯坦收拾好房间的情景,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说? (从“小姑娘简直吓了一跳、整个变了一个人、年轻了20岁”等语句体会爱因斯坦“穿戴整整齐齐”。)5、什么叫“一塌糊涂”?(乱或糟到不可收拾)6、分角色读第三段7、引发讨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不是一个最伟大的人呢?说说理由。(四)学习第四段(第8自然段)1、自由读本段课文。2、为什么小女孩的母亲会好奇地问?引导学生读出“好奇”,爱因斯坦的回答让人想到了什么?(抓住“什么也帮不了她”“只好”等词句,进行进一步体会爱因斯坦的谦逊。)4、指导用“只好”造句。三、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朗读全文,回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三次交往的具体情况。2、想一想: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为什么?请学生说说。(他把自己的精力都投入到了科学研究之中)。3、教师小结:正因为爱因斯坦潜心研究科学,所以无暇顾及生活小节,甚至连走路都在埋头思考问题,把精力完完全全地放在搞科学研究上。我们从他在生活上的平凡见到了在科学上的伟大。爱因斯坦是一个最伟大的人。 4、师生共赏爱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