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课堂测试题.pdf_第1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课堂测试题.pdf_第2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课堂测试题.pdf_第3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课堂测试题.pdf_第4页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课堂测试题.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与哲学第四课课堂测试题 满分50分 测试时间3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 共30分 1 人们能够创造出自然界里本来没有的东西 如计算机 电冰箱 宇宙 飞船等 这表明 A 人们能够创造自然物 B 人们能够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 态 C 人工化的自然物不再具有客观性 D 人们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2 随着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扩大和程度的加深 一些原来只在动物中传 播的疾病威胁到人类的健康 这提醒我们 A 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也改变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B 利用和改造自然必须以认识和保护自然为前提 C 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失去了客观性 D 改造自然必然以牺牲自然为代价 3 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称作反物质 1997年美国科学家发现 在银河系上方约3500光年处有一个不断喷射反物质的反物质源 2002年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 了研究 从哲学上看 反物质的存在表明 A 世界的本质并非是物质 B 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 C 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 D 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4 哲学的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 象 它既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 也包括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 包括 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物质关系 哲学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之间的 区别是 A 前者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后者依赖于人的意识 B 前者是永恒的 后者是暂时的 C 前者具有客观实在性 后者没有 D 前者是可知的 后者不是 5 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 万物都在运动 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这一观 点是 A 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 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 点 C 离开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 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 观点 6 赫拉克利特说 世界是 团永恒的活火 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 在 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7 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 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 旋风 瞬息万 变 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 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能说 其错误在于 A 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 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 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8 王夫之说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 静者含动 动不舍静 下列观点 与之相符的是 A 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C 静止是绝对的 运动是相对的 D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9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与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的分 歧 实质是 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 C 是否承认绝对运动的存在 D 是否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10 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发展是有规律的 这种规律 受到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制约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是可以改造和创新的 是能够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的 A B C D 11 下列诗句中 与 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人寻常百姓家 B 桐花万里丹山路 雏凤清于老凤声 C 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 D 世人闻秋悲寂寥 我道秋日胜春潮 12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月亮绕地球转 新陈代谢 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 生物体的自然选择 适者生存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 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 苹果落地 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 水往低处流 A B C D 13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到2009年建成后 将避害趋利 按照人们 的意志发挥出巨大的综合效益 上述材料还充分说明 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造客观世界 人们利用规律的前提是服从规律 人们可以改变规律 使其服从人们的需要 A B C D 14 地震是岩石圈受力所致 某些地震学家认为 断层两侧岩体由于受 力的作用 会在两侧岩石上产生单性变形 当岩体继续受力 单性变形 越来越大 会积累其变形 能 断面上的摩擦力不能维持这种变形时 沿断面两侧的岩体就发生滑动 弹性变形也随之消失 变形能转变为位 能 此时 就发生地震 这表明 运动是事物的变化和过程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事物的联系引起运动变化 物质有时不是运动的主体 A B C D 15 流水不腐 户枢不蠹 主要说明 A 运动离不开物质 B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 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D 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答题卡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 答案 二 非选择题 16 背景材料 2008年5月12日下午 四川汶川县发生了8 0级地震 造 成重大人员伤亡 因此 有人认为 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请用哲学有关知识加以分析 20分 附加题 16 近年来 某地的洪水泛滥越来越严重 对民生危害越来越大 造成 洪水泛滥的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增多所造成的地球环境破坏 从哲学上 看 洪水与自然灾害之间存在本质的联系 改造自然 务必要尊重 顺 应和保护自然 人类活动必将引起自然灾害的出现 事物之间存在着联系 A B C D 17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 指的是 A 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 自发的过程 C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 D 社会形态的发展 无规律可循 18 树欲静而风不止 这句话反映了 A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 是物质的 C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 质有反作用 19 2008年5月12日 中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 0级的地震 造成当地人员 伤亡 建筑毁坏 人们现在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 地点和强 度 这说明 A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不可能预测地震的发生 B 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 C 如果掌握了地震的规律 就可以防止地震的发生 D 科学的预见离不开对于客观规律的掌握 20 水的流动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或者 洪水无 情 或者 细水润田 我国兴建三峡工程对于防洪 发电 航运 灌 溉等所起的作用极为有利的 这说明 A 人们发挥自觉能动性 就可以改变水流动的规律 变害为利 B 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规律 C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改变条件和规律 就可以限制水流的破坏作用 D 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以利用规律创造有利条件 为人类服务 21 旅行家保罗 泰鲁在 游历中国 中写到 有昆仑山脉在 铁路就永 远到不了拉萨 然而 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 破解了 多年冻土 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 创造了 天堑变通途 的 人间奇迹 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A 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 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 的制约 C 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 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 规律 22 蟾蜍有毒 蟾衣却可入药 某青年农民偶然看到了蟾蜍蜕皮的过 程 于是开始了巧获蟾衣的探索 经过反复观察 实验 总结 发现 蟾蜍蜕皮是其生长过程的自然现象 一般在黑夜发生 过程很短 然后 马上吃掉 还发现蟾蜍的眼睛只对运动的物体敏感 根据这些情况 他 发明了通过控制光 线 在水中获取 用光照引吸幼虫喂养等技巧获取 蟾衣的方法 终于闯出了低成本 省劳力 不破坏生态平衡且有巨大经 济效益的致富道路 巧获蟾衣之所以可能的 客观依据是 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作用 认识规律及其实现条件才能利 用规律 客观事物发展有自己的特殊规律 规律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A B C D 23 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 揠苗助长 苗枯田荒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 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B 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 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 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 2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其 中 客观实在 是 A 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 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 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 万事万物的总和 25 台湾回归祖国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改善和 发展两岸关系 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在 一切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人 是注定要失败的 这体现的哲理是 A 规律是客观的 违背客观规律必受规律的惩罚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 C 矛盾具有特殊性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 错误意识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参考答案 B B D B B A C D D B C D A D B 附加题D C A D D A B C C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