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中心“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总结[范本]_第1页
广电中心“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总结[范本]_第2页
广电中心“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总结[范本]_第3页
广电中心“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总结[范本]_第4页
广电中心“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总结[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电中心“走基层 转作风 改文风”活动总结 自全县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动员会议召开后,我中心随即开展了以“走基层一线,听百姓新声,看发展动态”为主题的走基层活动,中心领导示范带头,新闻记者积极落实,既播发了一系列真实感人的新闻报道,又帮助基层群众解决了一部分关乎贴身利益的生产生活难题,走基层活动既展现了新闻记者的职业美德,又真正发挥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 一、深入发动,广泛动员 沁县县委宣传部召开会议对活动进行进行动员部署后, 9月4日,广电中心召开全局动员大会。广电中心负责人董俊宏在会上要求,要深刻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主动性和自觉性,使“走、转、改”的过程真正成为锻炼队伍、推动工作的过程。一要真走基层,带着浓厚感情深入群众生产生活一线,着力反映生动实践、讴歌创业激情,为群众代言、为群众谋利;二要真转作风,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不断开阔视野、增强导向意识、提升思想境界;三要真改文风,善于用百姓视角观察问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述观点,提倡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让人们爱听爱读爱看。 二、成立机构,建立制度 为了促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深入有效开展,沁县广电中心成立了活动领导组,细化了活动任务,明确了采访责任;建立了活动激励制度,增强了记者责任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完善了学习制度,激发了记者灵感,提升了采写水平。 1.成立以中心新闻工作中层以上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组 长:* 广电中心负责人 副组长:* 广电中心副主任 * 广电中心工会主席 成 员:* 广电中心专题部主任 * 广电中心总编室主任 * 广电中心新闻部主任 * 广电中心新闻部总编 2.合理分配人员,组建走基层活动采访分队 组建队伍时,坚持了“领导积极带队,人才合理调剂”的原则,由中心负责人、中心副主任、工会主席、专题部主任、总编室主任、新闻部主任各带一队,将出镜记者、摄像记者、编辑记者合理调配,组成了人才配置均匀、队员配合默契的过硬采访队伍。并将联系点进行了科学化分。 一组: 组长:* 组员:* 联系点/对象:*镇 基层学校教师 农机局农机手 二组: 组长:* 组员:* 联系点/对象:*乡 交警队 三组: 组长:* 组员:* 联系点/对象:*镇 城管队 重点工程一线工人 四组: 组长:* 组员:* 联系点/对象:*乡 林业局植树造林专业队 乡镇医院村级卫生所 五组: 组长:* 组员:* 联系点/对象:*镇 交通局修路护路队 农村便民连锁店 六组: 组长:* 组员:* 联系点/对象:*乡 环卫队 公安局基层派出所 3.建立周评月奖制度,充分调动采访积极性 为了鼓励和引导更多编辑记者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切实转变作风、改进文风,中心建立周评月奖制度,即对走基层情况每周小评一次,每月综合评定一次,每季度对优秀个人和作品进行奖励,同时将成绩作为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同职称评定、提拔重用等方面相结合。 4. 建立了周一早学习、周五晚评稿制度 针对新闻节目稿件中存在的使用不适合收听的书面语言、专业术语、句子冗长、滥用简称等问题和摄像中存在的镜头不规范、不美观、不稳定、与稿件内容配合不力等问题,特建立了周一早学习、周五晚评稿制度。 每周一的学习由新闻部六名中层领导轮流主持,内容也由这些主持者提前准备,内容紧扣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国情省情县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新闻摄像和稿件写作基础知识等,使记者牢固树立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端正了记者新闻工作指导思想。 每周五的评稿活动则由新闻部的两个编辑轮流主持进行,对每周的优秀新闻作品供集体观赏学习,并点评好在哪里、妙在哪里,告诉记者应该从何处学习,何处改进;对较差的一些新闻作为反面教材来指点,告诉记者应该如何改进,如何完善。该活动结合实际工作,通过挑错改错、学习研讨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了记者、编辑、主持人在新闻采写、编辑稿件、主持节目等方面的业务水平,倡导了“短、新、实”的文风,使新闻报道和新闻节目更符合了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规律,创作出了百姓听得懂、听得清、能理解的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三、新闻改版,群众好评 针对该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结合“走基层一线,听百姓新声,看发展动态”的实际内容,沁县新闻全面改版,着重推出“时政新闻”、“一线动态”、“百姓新声”三大版块。把开展走基层采访活动与日常报道结合起来,使“三贴近”、走基层经常化。在沁县新闻中开办面向基层、服务群众的专栏“一线动态”和“百姓新声”,每周推出3篇以上报道。 全体记者奔赴水城的大街小巷、社区、乡村和重点工程建设一线开展采访报道活动,全面反映沁县人民群众投身转型跨越发展的伟大实践和生动创造,反映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措施给人民群众生活带来的实际变化,反映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美好生活,展示了人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 新闻改版、走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促使一篇又一篇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好新闻不断涌现,水城中那一抹靓丽的橘黄色、乡村教师赵水娥:学生快乐,所以我快乐、可爱城管:我选择,我光荣等报道走进水城建设的一线工作者,挖掘他们思想的伟大,报道他们灵魂的纯洁;册村镇:万亩有机私家菜园建设蓝图已绘就、丈河上村:发展大田蔬菜助农增收致富、段柳乡:选好经营模式促进有机蔬菜产业发展等新闻则紧密结合水城农业政策,走进农民的生产生活,报道真实而有力。这些新闻既说出了百姓心声,又宣传了县委政府新政策新举措,清新、自然、活泼、朴素的风格深受群众好评,老百姓纷纷来信来电致意,说我们的栏目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切实道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沁县新闻收视率随之大幅提升,每晚基层群众都等在电视旁收看沁县新闻,关注走基层报道。走基层栏目甚至成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四、领导带头,员工竭力 走基层活动动员会后第二天,中心负责人董俊宏便召集小组成员深入联系点定昌镇丈河上村开展了蹲点调研活动,就该村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探索之路通过走田头、入农户、访干部的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采访报道。第三天,中心副主任张一凯,第四天,中心工会主席李雪东也分别带领各自组员深入所包联系点开展调研采访活动。平常,中心领导只要有时间,就会深入基层参加采访活动,并亲自参与策划,参与稿件写作。与此同时,广大新闻工作者也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起早贪黑,下乡住村,上山下地,访干部,问百姓,深度挖掘发生在基层群众身上的有趣事、新鲜事、幸福事,与他们一起感受北方水城这块沸腾的热土、幸福的家园。“一头汗两腿泥虽然累了点,但当分享到基层群众的喜悦时,我们就会有一种最幸福、最开心的成就感”,这是中心每一位走基层的记者都非常认同的一句话。中心记者史慧君和郭娟在采访杨安乡发展有机私家菜园进展情况时,就曾跟随基层干部跋山涉水、走高窜低,数小时颠簸劳碌于山路之间,方才艰难到达目的地,回来后三天内都觉得腰酸腿疼,但依旧对走基层的采访活动乐此不疲,保持着莫大的热情。正是通过这样的锻炼,记者们业务素质提升了,工作热情提高了,变得空前团结了,也变得更能打胜仗硬仗了。 五、宣传给力,群众得利 根据走基层活动内容的不同,中心将走基层专栏细分为一线动态、百姓新声、重点工程一线行、关注民生、焦点透视等版块,其中关注民生、焦点透视具有舆论监督的性质,对群众生产生活困难需要帮助的真实情况等进行报道,倡议全社会关注和援助,或者针对部分单位不作为、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而造成的恶劣后果和现象进行挖掘报道。希望有关部门引起重视,迅速开展整改补救措施。这些新闻报道既推动了各部门工作的开展,更维护了基层群众的利益。今年9月份,沁县县直工委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为卫生局患身重病的王志宏同志捐款献爱心,中心随即派出走记者跟踪报道了此事,节目播出后,干部群众了解了王志宏家困难的真实情况,纷纷解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