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云南的歌会.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云南的歌会.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云南的歌会.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6、云南的歌会.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 云南的歌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沈从文及其创作概况。2了解云的歌会,感受当地浓郁的民情民风。过程与方法1、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领会文中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2、 揣摩品味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激励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热爱生活。教学重点1、揣摩课文所写的三种场合中唱歌的不同情景,体会内容与写法上的差异。2、领略文中优美的意境,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揣摩语言、品味文中人物描写的精妙。学情分析本班级的学生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多数学生不愿意朗读课文,学习的主动性不高。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采用分小组学习,进行小组知识结构组合,课堂探究,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解读法、讨论点拨法、延伸拓展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1.生字词迤( y ) 糯(nu) 柞(zu) 哕( hu ) 箍( g ) 嘻( x)2解释下列词语。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淳朴:诚实朴素。二、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2写作背景三、整体感知1、感知歌会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在什么地方的、哪三种形式的歌会?并说说理由。(用四字短语回答)(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小组活动2、说歌会: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歌会读一读,并结合具体段落、句子说说你喜欢的原因。(四人小组讨论)山野对歌: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自然、淳朴的本色美村寨传歌:场面宏伟,气势壮观(隆重:人多、时间长、盛妆)3、赏歌会(1)、从文中你感受到云南美在何处?结合内容说说理由。(歌美、景美、人美、情美、文化美)(2)、文章虽是为云南的歌会而写,却用大量的笔墨写了云南的人、云南的景、云南的情,这样写,你能从文中感受到作者一种怎样的情感呢?(对自然、人、艺术的品味与赞赏)4、 小结。5、 作业。第二课时教学过程1、 复习引入二、品悟全文,问题探究-分析人物刻画方法1在三种不同形式的歌会中,作者都进行了细腻的人物刻画,请跳读课文,划出三处人物描写的句子。看看作者分别写了哪三种人?讨论后明确: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2在三个歌会中,作者重点刻画这三种人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来进行分析。分析时必须先感情朗读相关描写的句子,然后结合具体语句和关键词语分析作用。山野对歌重点写的是年轻妇女。她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作者描写她胜利时轻松愉快的神态,拍拍灰土的动作,既表现了山野对歌时活泼欢快的场面,更赞扬了朴素的劳动妇女的聪明机智。山路漫歌重点描写的是赶马的女孩子。作者着力描写她们稚嫩的略带沙哑的嗓音,是为了突出山路漫歌时的淳朴本色美。村寨传歌重点刻画的是一个年过七十的吹鼓手。只见他牙齿早脱光了,但却能十分热情地整本整套地唱歌。唱的内容不仅有爱情故事,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像个“歌库”。作者对吹鼓手的描写衬托了村民们参加盛会的热情,同时也写出云南歌会代代传歌这一特色。3作者在对这三个人物进行描写时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讨论后明确:相同点,都对人物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不同点是,描写刻画人物时方法各不相同。请学生结合语句作具体分析。例如:山野对歌作者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来描写人物。点是对一个年轻妇女的描写,但紧接着在第三段作者说“这种年轻女人在昆明附近村子中多的是。”继而由点及面泛泛描写众多云南年轻妇女的性情,脸庞,白白的糯米牙,穿着打扮,特别是抓住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特色来描写了她们的衣裤、围裙、鞋等美丽的装饰。由此可见在这里作者的目的不是赞扬一个妇女的美丽和聪明机智,而是云南整个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妇女的勤劳、美丽和智慧。再如,山路漫歌,作者在刻画赶马的女孩子时,并没有对她们的外貌进行更多的正面描写,而是通过对云南美丽风光的描写来侧面烘托赶马女孩的美丽,歌唱的优美动听。村寨传歌中对吹鼓手的描写着重年龄和会唱的歌之多,以此表现云南歌会参加人员广泛,风俗久远,为群众盛会的特色。4通过对三种歌会中人物的细致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人物描写时的哪些启示呢?学生讨论后明确:(1)人物刻画为主题服务,不能脱离文章主题独立描写人物;人物刻画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正面描写,可以侧面烘托,特别是运用环境描写的方法来衬托人物是一个好办法;可以由点到面,由具体到概括地描写一类人。5、 概括出云南歌会的总特色云南歌会具有淳朴自然、气势壮观、地点自由、歌唱内容广泛、形成多样等特点。6、写作特色(1).选取具有代表生的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文章中心。(2).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生活气息。(3).运用映衬、烘托手法,创设动人情境。3、 板书 山野对歌 才情智力大比拼 以人衬景 云南的歌会 山路漫歌 发乎性情 自然成趣 以景衬人 歌唱生活由衷赞美 村寨传歌 场面宏伟 气势壮观 点面结合四、 归纳主题 文章借写云南民歌在三种场合中的不同演唱方式、内容、目的和作用,表现了云南民歌的丰富多彩,历史悠久,传达出作者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体验与赞赏。五、写作特色(1).选取具有代表生的材料,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现文章中心。(2).语言准确生动,富有生活气息。(3).运用映衬、烘托手法,创设动人情境。六、教学反思课前,我为“民俗”的讲解作了充分准备。对文章分析过程中让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问题提问全班讨论,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