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2.1 1mol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温度升高1,求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交换的功。解:理想气体n = 1mol对于理想气体恒压过程,应用式(2.2.3)W =pambV =p(V2-V1) =(nRT2-nRT1) =8.314J2.2 1mol水蒸气(H2O,g)在100,101.325kPa下全部凝结成液态水。求过程的功。假设:相对于水蒸气的体积,液态水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解: n = 1mol 恒温恒压相变过程,水蒸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应用式(2.2.3)W =pambV =p(Vl-Vg ) pVg = nRT = 3.102kJ2.3 在25及恒定压力下,电解1mol水(H2O,l),求过程的体积功。 H2O(l) H2(g) + 1/2O2(g)解: n = 1mol 恒温恒压化学变化过程, 应用式(2.2.3)W=pambV =(p2V2-p1V1)p2V2 =n2RT=3.718kJ2.4 系统由相同的始态经过不同途径达到相同的末态。若途径a的Qa=2.078kJ,Wa=4.157kJ;而途径b的Qb=0.692kJ。求Wb.解: 热力学能变只与始末态有关,与具体途径无关,故 Ua = Ub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 Qa + Wa = Qb + Wb Wb = Qa + Wa Qb = 1.387kJ 2.5 始态为25,200 kPa的5 mol某理想气体,经途径a,b两不同途径到达相同的末态。途经a先经绝热膨胀到 -28.47,100 kPa,步骤的功;再恒容加热到压力200 kPa的末态,步骤的热。途径b为恒压加热过程。求途径b的及。 解:先确定系统的始、末态 对于途径b,其功为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6 4mol某理想气体,温度升高20, 求HU的值。 解:根据焓的定义2.7 已知水在25的密度=997.04kgm-3。求1mol水(H2O,l)在25下:(1)压力从100kPa增加至200kPa时的H;(2)压力从100kPa增加至1Mpa时的H。假设水的密度不随压力改变,在此压力范围内水的摩尔热力学能近似认为与压力无关。解: 已知 = 997.04kgm-3 MH2O = 18.015 10-3 kgmol-1凝聚相物质恒温变压过程, 水的密度不随压力改变,1molH2O(l)的体积在此压力范围可认为不变, 则 VH2O = m /= M/H U = (pV) = V(p2 p1 ) 摩尔热力学能变与压力无关, U = 0H = (pV) = V(p2 p1 ) 1) H U = (pV) = V(p2 p1 ) = 1.8J2) H U = (pV) = V(p2 p1 ) = 16.2J2.8 某理想气体Cv,m=3/2R。今有该气体5mol在恒容下温度升高50。求过程的W,Q,H和U。解: 理想气体恒容升温过程 n = 5mol CV,m = 3/2RQV =U = n CV,mT = 51.5R50 = 3.118kJW = 0H = U + nRT = n Cp,mT = n (CV,m+ R)T = 52.5R50 = 5.196kJ2.9 某理想气体Cv,m=5/2R。今有该气体5mol在恒压下温度降低50。求过程的W,Q,U和H。解: 理想气体恒压降温过程 n = 5mol CV,m = 5/2R Cp,m = 7/2RQp =H = n Cp,mT = 53.5R(50) = 7.275kJW =pambV =p(V2-V1) =(nRT2-nRT1) = 2.078kJU =HnRT = nCV,mT = 52.5R(-50) = 5.196kJ2.10 2mol某理想气体,Cp,m=7/2R。由始态100kPa,50dm3,先恒容加热使压力升高至200kPa,再恒压冷却使体积缩小至25dm3。求整个过程的W,Q,H和U。解:过程图示如下 由于,则,对有理想气体和只是温度的函数 该途径只涉及恒容和恒压过程,因此计算功是方便的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2.15 容积为0.1m3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有一绝热隔板,其两侧分别为0,4mol的Ar(g)及150,2mol的Cu(s)。现将隔板撤掉,整个系统达到热平衡,求末态温度t及过程的H 。已知:Ar(g)和Cu(s)的摩尔定压热容Cp,m分别为20.786Jmol-1K-1及24.435 Jmol-1K-1,且假设均不随温度而变。 解: 恒容绝热混合过程 Q = 0 W =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过程 U=U(Ar,g)+U(Cu,s)= 0U(Ar,g) = n(Ar,g) CV,m (Ar,g)(t20) U(Cu,S) H (Cu,s) = n(Cu,s)Cp,m(Cu,s)(t2150)解得末态温度 t2 = 74.23又得过程 H =H(Ar,g) + H(Cu,s) =n(Ar,g)Cp,m(Ar,g)(t20) + n(Cu,s)Cp,m(Cu,s)(t2150) = 2.47kJ或 H =U+(pV) =n(Ar,g)RT=48314(74.230)= 2.47kJ2.21 求1molN2(g)在300K恒温下从2dm3可逆膨胀到40dm3时的体积功Wr。(1) 假设N2(g)为理想气体;(2) 假设N2(g)为范德华气体,其范德华常数见附录。解: 题给过程为 n = 1mol应用式(2.6.1) (1) N2(g)为理想气体 p = nRT/V (2) N2(g)为范德华气体 已知n=1mol a =140.810-3Pam6mol-2 b= 39.1310-6m3mol-1所以2.22 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mol从始态350K,200kPa经过如下四个不同过程达到各自的平衡态,求各过程的功W。(1) 恒温下可逆膨胀到50kPa;(2) 恒温反抗50kPa恒外压不可逆膨胀;(3) 绝热可逆膨胀到50kPa;(4) 绝热反抗50kPa恒外压不可逆膨胀。解: 双原子理想气体 n = 5mol; CV,m =( 5/2)R; Cp,m = (7/2)R 2.23 5mol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始态300K,200kPa,先恒温可逆膨胀到压力为50kPa,再绝热可逆压缩到末态压力200kPa。求末态温度T及整个过程的W,Q,UH和H。解: 理想气体连续pVT变化过程. 题给过程为由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得 1) H 和 U 只取决于始末态,与中间过程无关H = n Cp,mT = n Cp,m(T3-T1) = 21.21kJU = n CV,mT = n CV,m(T3-T1) = 15.15kJW2 =U = n CV,mT = n CV,m(T3-T2) = 15.15kJ W = W1 + W2 = 2.14kJ3)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 Q =UW = 17.29kJ2.27 已知水(H2O,l)在100的饱和蒸气压ps=101.325kPa,在此温度、压力下水的摩尔蒸发焓。求在100,101.325kPa下使1kg水蒸气全部凝结成液体水时的W,Q,UH和H。设水蒸气适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解: 题给过程的始末态和过程特性如下: n = m/M = 1kg/18.015gmol-1 = 55.509mol题给相变焓数据的温度与上述相变过程温度一致,直接应用公式计算W=pambV =p(Vl-Vg )pVg = ng RT=172.2kJU = Qp + W =2084.79kJ2.28 已知100kPa下冰的熔点为0,此时冰的比熔化焓。水的平均比定压热容求在绝热容器内向1kg50的水中投入0.1kg0的冰后,系统末态的温度。计算时不考虑容器的热容。解:假设冰全部熔化,末态温度为t:整个过程绝热 H = H1 +H2 +H3其中 整理可得末态温度 t = 38.212.30 蒸气锅炉中连续不断地注入20的水,将其加热并蒸发成180,饱和蒸气压为1.003Mpa的水蒸气。求每生产1kg水蒸气所需要的热量。已知:水(H2O,l)在100的摩尔蒸发焓,水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水蒸气(H2O,g)的摩尔定压热容与温度的函数关系见附录。解: 2.31 100kPa下冰(H2O,s)的熔点为0.在此条件下冰的摩尔熔化焓。已知在-100范围内过冷水(H2O,l)和冰的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和。求在常压及-10下过冷水结冰的摩尔凝固焓。解: 在100kPa、273.15K下,水和冰互相平衡,所以在100kPa、263.15K的过冷水凝固为冰就偏离了平衡条件,因此该过程为不可逆相变化,设计途径如下:2.32 已知水(H2O,l)在100的摩尔蒸发焓,水和水蒸气在25100范围间的平均摩尔定压热容分别为和求在25时水的摩尔蒸发焓。解:由已知温度的相变焓求未知温度的相变焓,常压下对气体摩尔焓的影响通常可以忽略,可直接应用p68公式(2.7.4)2.34 应用附录中有关物质在25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计算下列反应在25时的和。解: 题给各反应的和分别计算如下:(1) (2) (3) 2.35 应用附录中有关物质的热化学数据,计算25时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要求: (1)应用附录中25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的数据;(2)应用附录中25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的数据.解: (1) 由得:(2) 先分别求出CH3OH(l)、HCOOCH3(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应用附录查出在25时 CH3OH(l)、HCOOCH3(l)的燃烧反应分别为: 再应用公式得:第五章 化学平衡5.1 在某恒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取的A(g)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若,试证明,当反应进度时,系统的吉布斯函数G值为最小,这时A, B间达化学平衡。5.2已知四氧化二氮的分解反应 在298.15 K时,。试判断在此温度及下列条件下,反应进行的方向。(1) N2O4(100 kPa), NO2(1000 kPa);(2) N2O4(1000 kPa), NO2(100 kPa);(3) N2O4(300 kPa), NO2(200 kPa);解:由Jp进行判断5.3 1000 K时,反应 的。现有与碳反应的气体混合物,其组成为体积分数 ,。试问:(1)T = 1000 K,p = 100 kPa时,等于多少,甲烷能否形成? (2)在1000 K下,压力需增加到若干,上述合成甲烷的反应才可能进行。5.4 已知同一温度,两反应方程及其标准平衡常数如下: 求下列反应的。 解:所给反应 = (2)(1),因此5.5 已知同一温度,两反应方程及其标准平衡常数如下: 求下列反应的。 解:所给反应 = 2(2)(1),因此注:平衡组成的计算关键是物料衡算。5.6在一个抽空的恒容容器中引入氯和二氧化硫,若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则在375.3 K时的分压分别为47.836 kPa和44.786 kPa。将容器保持在375.3 K,经一定时间后,总压力减少至86.096 kPa,且维持不变。求下列反应的K 。 解:反应各组分物料衡算如下 因此,5.7使一定量摩尔比为1:3的氮、氢混合气体在1174 K,3 MPa下通过铁催化剂以合成氨。设反应达到平衡。出来的气体混合物缓缓地通入20 cm3盐酸吸收氨。用气量计测得剩余气体的体积相当于273.15 K,101.325 kPa的干燥气体(不含水蒸气)2.02 dm3。原盐酸溶液20 cm3需用浓度为52.3 mmoldm-3的氢氧化钾溶液18.72 cm3滴定至终点。气体通过后只需用同样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15.17 cm3。求1174 K时,下列反应的。 5.8 五氯化磷分解反应 在200时的,计算: (1)200,200 kPa下PCl5的解离度。 (2)摩尔比为1:5的PCl5与Cl2的混合物,在200,101.325 kPa下,求 达到化学平衡时PCl5的解离度。解:(1)设200,200 kPa下五氯化磷的解离度为,则5.9 在994 K,使纯氢气慢慢地通过过量的CoO(s),则氧化物部分地被还原为Co(s)。出来的平衡气体中氢的体积分数。在同一温度,若用CO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求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混合物在994 K下,通过适当催化剂进行反应,其平衡转化率为多少? 解:两还原反应的化学计量式分别为 一氧化碳与水蒸气的反应 显然,(3) = (2) (1),因此 设一氧化碳和水蒸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平衡转化率为a,则 因此, 5.10 在真空的容器中放入固态的NH4HS,于25下分解为NH3(g)与H2S(g),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力为66.66 kPa。(1) 当放入NH4HS时容器内已有39.99 kPa的H2S(g),求平衡时容器中的压力。(2) 容器内原有6.666 kPa的NH3(g),问需加多大压力的H2S,才能形成NH4HS解:反应的化学计量式如下 5.11 现有理想气体反应 开始时,A与B均为1 mol,25下,反应达到平衡时,A与B的物质的量各为(1/3) mol。(1) 求此反应的K 。(2) 开始时,A为1mol,B为2mol。(3) 开始时,A为1mol,B为1mol,C为0.5 mol。(4) 开始时,C为1mol,D为1mol。分别求反应达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解:(1) (2) (3) (4) 5.12 将1mol的SO2与1 mol O2的混合气体,在101.325 kPa及903 K下通过盛有铂丝的玻璃管,控制气流速度,使反应达到平衡,把产生的气体急剧冷却,并用KOH吸收SO2及SO3。最后量得余下的氧气在101.325 kPa,273.15 K下体积为13.78 dm3,试计算下列反应在903 K时的及。 解:平衡时反应掉的O2为 因此,平衡时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为n总1.615mol5.13 383.3 K,60.483 kPa时,从测定醋酸蒸气的密度所得到的平均摩尔质量是醋酸单体分子摩尔质量的1.520倍。假定气体分子中只含有单分子及双分子。求下列反应的。 解:醋酸单体分子摩尔质量为,设单分子及双分子 的 物质的量分别为,则 5.14 (1)在1120 C下用H2还原FeO(s),平衡时混合气体中H2的摩尔分数为0.54。求FeO(s)的分解压。已知同温度下 (2) 在炼铁炉中,氧化铁按如下反应还原: 求1120 C下,还原1 mol FeO需要CO若干摩尔?已知同温度下 解:(1)各反应计量式如下 显然,(3)=(1)+(2) (2)氧化铁还原反应 显然, 因此所需CO(g)的物质的量为1 + 2.38 = 3.38 mol。5.15 求下列反应在298.15 K下平衡的蒸气压。 已知298.15 K下个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如下。物质CuSO45H2O(s)CuSO43H2O(s)CuSO4H2O(s)CuSO4H2O(s)H2O(g)-1879.6-1399.8-917.0-661.8-228.6解: 解: 利用计算利用计算11t/305070901001101/T0.0032990.0030950.0029140.0027540.002680.00261p/kPa0.8273.99915.955.2397.47167log (kPa)-0.082490.6019511.2013971.7421751.9888712.222716直线的斜率m =3.345103解:当温度T=473K时 473K, -235.34 x 0x2(-235.34) = 40.21x430.47kJmol1解:第六章 相平衡6.1 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组分数C,相数P及自由度F。(1) I2(s)与其蒸气成平衡;(2) CaCO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2(g)成平衡;(3) NH4HS(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与其分解产物NH3(g)和H2S(g)成平衡;(4) 取任意量的NH3(g)和H2S(g)与NH4HS(s)成平衡。(5) I2作为溶质在两不互溶液体H2O和CCl4中达到分配平衡(凝聚系统)。解: (1)C = 1, P = 2, F = C P + 2 = 12 + 2 = 1. (2)C = 31 = 2, P = 3, F = CP + 2 = 23 + 2 = 1.(3)C = 311 = 1, P = 2, F = CP + 2 = 12 + 2 = 1.(4)C = 31 = 2, P = 2, F = CP + 2 = 22 + 2 = 2.(5)C = 3, P = 2, F = CP + 1 = 32 + 1 = 2.6.2 已知液体甲苯(A)和液体苯(B)在90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 和。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今有系统组成为的甲苯-苯混合物5 mol,在90 下成气-液两相平衡,若气相组成为求:(1) 平衡时液相组成及系统的压力p。(2) 平衡时气、液两相的物质的量解:(1)对于理想液态混合物,每个组分服从拉乌尔定律,因此(2)系统代表点,根据杠杆原理6.3单组分系统的相图示意如右图。试用相律分析图中各点、线、面的相平衡关系及自由度。6.4已知甲苯、苯在90下纯液体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54.22 kPa和136.12 kPa。两者可形成理想液态混合物。取200.0 g甲苯和200.0 g苯置于带活塞的导热容器中,始态为一定压力下90的液态混合物。在恒温90下逐渐降低压力,问(1)压力降到多少时,开始产生气相,此气相的组成如何?(2)压力降到多少时,液相开始消失,最后一滴液相的组成如何?(3)压力为92.00 kPa时,系统内气-液两相平衡,两相的组成如何?两相的物质的量各位多少?6.6 101.325 kPa下水(A)-醋酸(B)系统的气-液平衡数据如下。100102.1104.4107.5113.8118.100.3000.5000.7000.9001.00000.1850.3740.5750.8331.000(1)画出气-液平衡的温度-组成图。(2)从图上找出组成为的气相的泡点。(3)从图上找出组成为的液相的露点。(4)105.0 时气-液平衡两相的组成是多少?(5)9 kg水与30 kg醋酸组成的系统在105.0 达到平衡时,气-液两相的质量各为多少?解:(1)气-液平衡的温度-组成图为 (2)的气相的泡点为110.3。 (3)的液相的露点为112.7。 (4)105.0时气-液平衡两相的组成,。 6.7已知水-苯酚系统在30液-液平衡时共轭溶液的组成为:L1(苯酚溶于水),8.75 %;L2(水溶于苯酚),69.9 %。(1) 在30,100 g苯酚和200 g水形成的系统达液-液平衡时,两液相的质量各为多少?(2)在上述系统中若再加入100g苯酚,又达到相平衡时,两液相的质量各变到多少? 解:(1)系统代表点,根据杠杆原理6.8水-异丁醇系统液相部分互溶。在101.325 kPa下,系统的共沸点为89.7 。气(G)、液(L1)、液(L2)三相平衡时的组成依次为:70.0 %;8.7 %;85.0 %。今由350 g水和150 g异丁醇形成的系统在101.325 kPa压力下由室温加热,问:(1)温度刚要达到共沸点时,系统处于相平衡时存在哪些相?其质量各为多少?(2)当温度由共沸点刚有上升趋势时,系统处于相平衡时存在哪些相?其质量各为多少?6.9 恒压下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气-液平衡的温度-组成图如附图,指出四个区域内平衡的相。解:各相区已标于图上。 l1, B in A. l2, A in B.6.10 为了将含非挥发性杂质的甲苯提纯,在86.0 kPa压力下用水蒸气蒸馏。已知:在此压力下该系统的共沸点为80,8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47.3 kPa。试求:(1)气相的组成(含甲苯的摩尔分数);(2)欲蒸出100 kg纯甲苯,需要消耗水蒸气多少千克?6.11 液体H2O(A),CCl4(B)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4050607080907.3812.3319.9231.1647.3470.1028.842.360.182.9112.4149.6 两液体成完全不互溶系统。(1)绘出H2O-CCl4系统气、液、液三相平衡时气相中H2O,CCl4的蒸气分压对温度的关系曲线;(2)从图中找出系统在外压101.325 kPa下的共沸点;(3)某组成为(含CCl4的摩尔分数)的H2O-CCl4气体混合物在101.325 kPa下恒压冷却到80时,开始凝结出液体水,求此混合气体的组成;(4)上述气体混合物继续冷却至 70时,气相组成如何;(5)上述气体混合物冷却到多少度时,CCl4也凝结成液体,此时气相组成如何?6.12 AB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的液-固平衡相图如附图,试指出各个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各条线所代表的意义,以及三相线所代表的相平衡关系。6.13 固态完全互溶、具有最高熔点的A-B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如附图。指出各相区的相平衡关系、各条线的意义并绘出状态点为a,b的样品的冷却曲线。解:单项区:1 (A + B, 液态溶液, l) 4 (A + B, 固态溶液, s) 二相区:2 (l+ s), 3 (l + s)上方曲线,液相线,表示开始有固溶体产生;下方曲线,固相线,表示液态溶液开始消失。冷却曲线如图所示615 二元凝聚系统HgCd相图示意如图指出各个相区的稳定相,三相线上的相平衡关系。质),再根据两个单相区(线)夹着的区域便为该两单相区的共存区。如本题的附图是由两个具有转熔型的、二组分固态部分互溶凝聚系统相图组合而成的,因此有固溶体单相区存在。623 指出图中二组分凝聚系统相图内各相区的平衡相,指出三相线的相平衡关系。第九章 统计热力学初步1按照能量均分定律,每摩尔气体分子在各平动自由度上的平均动能为。现有1 mol CO气体于0 C、101.325 kPa条件下置于立方容器中,试求: (1)每个CO分子的平动能;(2)能量与此相当的CO分子的平动量子数平方和解:(1)CO分子有三个自由度,因此, (2)由三维势箱中粒子的能级公式 2 2某平动能级的,使球该能级的统计权重。解:根据计算可知,、和只有分别取2,4,5时上式成立。因此,该能级的统计权重为g = 3! = 6,对应于状态。3气体CO分子的转动惯量,试求转动量子数J为4与3两能级的能量差,并求时的。 解:假设该分子可用刚性转子描述,其能级公式为4三维谐振子的能级公式为,式中s为量子数,即 。试证明能级的统计权重为解:方法1,该问题相当于将s个无区别的球放在x,y,z三个不同盒子中,每个盒子容纳的球数不受限制的放置方式数。x盒中放置球数0,y, z中的放置数s + 1x盒中放置球数1,y, z中的放置数s .x盒中放置球数s,y, z中的放置数1方法二,用构成一三维空间,为该空间的一个平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6941-2025隔离栅
- 物业承包合同下新增厨师补充协议范文8篇
- 压力真空罐安全培训流程课件
- 2025年区块链行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与金融改革研究报告
- 2025年物联网行业物联网技术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火箭航天行业商业化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环保行业绿色环保产品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虚拟现实行业VR技术与虚拟现实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商品车电器使用培训课件
- 商品混凝土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股权代持协议(模板)8篇
- 《AI创意课件之设计》课件
- 医院会计笔试题目及答案
- 河南豫信电科所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GB/T 45345-2025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工程用直流磁控溅射银镀层镀层附着力的测量
- 无人机教员聘用协议书
- 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 脑科生理病理图谱解读
- 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专业水平认证笔试考题
- (行业)常用表面处理工艺详解(行业讲座教学培训课件)
- 配电网安健环设施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