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文撰写步骤.doc_第1页
关于论文撰写步骤.doc_第2页
关于论文撰写步骤.doc_第3页
关于论文撰写步骤.doc_第4页
关于论文撰写步骤.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撰写步骤1、 查阅资料,构思论文,列好提纲(即列出论文每章节题目,4-5章为宜,最后一章最好做案例分析),注:提纲列好后email发给我,我将在1-2日内回复修改意见2、 根据提纲撰写论文内容,确定初稿,进一步修改,论文定稿(注:论文初稿完成后email发给我,我将在1-2日内回复修改意见)3、 根据论文撰写要求排版格式,准备答辩论文撰写过程中大家有问题和疑问请及时和我联系,我的电话email:关于资料搜集与整理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到各种期刊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要全方位”的原则,即考察资料时,不仅要考察国外资料,而且要考察国内资料;不仅要考察当代的资料,而且要考察历史的资料;不仅要考察外国学者的有关资料,而且应该和必须同时考察中国学者写的有关资料。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论文主题要尽可能地考察或搜集相关的资料。 同时,尽量“要上机”即搜集资料时动用现代的计算机设备来处理信息,如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大家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如baidu,google搜集资料;到自己学校的网上图书馆访问中国期刊网(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查找资料;到互联网上的论文网站查找资料,查找的资料最好加以分类保存好。2对搜集到的材料认真加以鉴别,区别出真伪、主次、轻重,表面和实质,典型和一般,本义和旁义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酌地加以利用。经过筛选,有的资料可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旁证补充,以使论文充实丰满。 3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即做到认真刻苦研究,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科学的态度,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是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论文不少于10000字。论文内容及要求如下:(1)前置部分摘要 摘要是毕业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其内容应包含与论文等同量的主要信息。摘要应说明工作目的、实验方法、结果、结论等,要突出论文创新之处。摘要分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中文摘要一般不少于2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但不要求逐字对应。关键词 毕业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以显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目录 由论文的章、节、附录等的序号、名称和页码组成。(2)正文正文内容: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包括对研究对象的观测及观测数据、对观测对象的分析及分析图表、试验数据、设计方案(或形成的论点)、方案评价(或研究结论)等内容。正文内容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语言流畅、结构严谨、符合学科要求。正文格式:汉字字体字号:正文字体选用小4号宋体。外文、数字字号与同行汉字字号相同,字体用WORD系统中的Times New Roman体或相近字体。插图:插图包括图解、示意图、构造图、曲线图、框图、流程图、布置图、地图、照片、图版等。插图注明项有图号、图题、图例。图号编码用章序号。如“图2.1“表示第2章第1图。图号与图题文字间置一字空格,置于图的正下方,图题用5号字,字体可用宋体,须全文统一。图中标注符号文字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表:表的一般格式是数据依序竖排,内容和项目由左至右横读,通版排版。表号也用章序号编码,如:表2-1是第2章中的第1表。表应有表题,与表号之间空12字,置于表的上方居中,用5号宋体,须全文统一。表中的内容和项目字号不大于图题的字号。正文按章、条、款、项分级,在不同级的章、条、款、项阿拉伯数字编号之间用点“.”(半角实心下圆点)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排版格式见表1。此分级编号法只分至第四级。再分可用(1)、(2);(a)、(b)等。表1 标题排版格式标题字号字体格式举例第一级(章)二号黑体居中,占3行第1章 XXX第二级(条)三号黑体居左,占2行1.1 XXXXXX第三级(款)四号黑体居左,占2行1.1.1 XXXXXX(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0-15篇,必须要有近3年的文献,著作类(即书籍)参考文献不要超过3篇)采用顺序号编号体系,格式如下:(1)期刊文献:序号作者.文献标题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2)著作: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城市:出版社,出版年:起止页码.(3)学位论文:序号作者.论文名D.保存地(城市名):保存单位,年份.(4)专利:序号专利所有者.专利名称: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5)标准: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号及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6)论文集:序号论文作者.论文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集责任者.论文题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7)报纸中析出的文献:序号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称,出版日期版次.(8)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普通图书:M;会议录: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件载体和标志代码:磁带(magnetictape)MT;磁盘(disk),DK;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OL。(4)计量单位学位论文一律采用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论文中命名用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GB3100-82,GB3101-82,GB3102/1-13-82等的规定。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书写方式,可以采用国际通用符号,也可以用中文名称,但统一采用一种,不要混用。表格举例:表2-1 设计钢的化学成分(质量百分比,%)Table 2.1 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designed steels (mass%)CMnSiNV合金I0.11.00.20.010.1合金II0.11.00.20.020.1合金III0.11.00.20.010.05公式举例: (6-1) (6-2)图举例:图3.3硬度和表面粗糙度随CSR形变量的变化Fig. 3.3 Variation of hardness and surface roughnessof the samples with CSR reduction参考文献举例:1 张毅. 铸造工艺CAD及其应用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14-15.2 Huang S C, Huang Y M, Shieh S M. Vibration and stability of a rotating shaft containing a transerse crack J. J Sound and Vibration, 1993, 162(3): 38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