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语文运用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doc_第1页
例谈小学语文运用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doc_第2页
例谈小学语文运用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doc_第3页
例谈小学语文运用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doc_第4页
例谈小学语文运用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例谈小学语文运用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例谈小学语文运用远程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陈晓荣胡长荣(重庆市忠县官坝镇中心小学校404300)摘要:互联网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和信息社会的集中体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有效应用网络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以泊船瓜洲为例,阐述了小学语文运用网络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教学师生互动四个环节中图分类号:C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O1互联网是现代科技的结晶和信息社会的集中体现,它的强大功能对社会生活产生着广泛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网络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远程教育提倡资源共享来提高全民族素质.教学网络中的成果,为山村小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有效应用网络,能够优化课堂教学,收到最佳教学效果.笔者以泊船瓜洲为例,试谈小学语文运用网络教学师生互动四环节.一,文本对话.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是让学生预习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要想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必须边读边思考.必须用心阅读.提出问题,可以是师对生提问,可!是生对生提问.也可以是生对师提问.例如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让学生进行文本对话,提出了许多问题.其中提出这样三个有价值的问题:1,京口,瓜洲,钟山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是怎样的?2,“春风又绿江南岸”怎样理解?特别是”绿”字用得好,但我不知道好在什么地方?3,诗人刚离家就又想回家.这是为什么?在教学中.我注意到了凡是提出与这一文本有关的问题都给予了肯定.对有价值的问题给予了表扬,让他们在愉悦中主动参与学习.二,带着问题,查阅资料,Q群讨论,发帖跟帖这一环节,教师必须面对全体学生,注意生与生的交流,及时回应学生,特别不能忽视后进生1,教学泊船瓜洲一诗时,有的学生查阅资料后把多音字注上拼音,还把它们其他读音都标注出来并组了词:有的学生把自己划的朗读节奏和配音朗读给需要帮助的同学.我及时表扬并把精彩的朗读播放给同学们听,他们听得如痴如醉.我同时对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让他们迎头赶上.2,在O群讨论中,学生对于”绿”字的讨论非常激烈,许多同学把”绿”字换成了”到入”“满过”“拂碧”等,我马上回应:同学们真聪明,你们知道吗?诗人经过了十多次修改,都不大满意,最后才用到了”绿”字.作者为什么用”绿”字?请同学们查找”王安石改字的千古佳话”吧13,公告板上又出现了简笔画,把京口,瓜洲,钟山三者之间的地理位置关系画成了两种情况:钟山京口瓜洲(一种)瓜洲京口钟山(另一种)我马上用一个大大的问号.问到底谁对?找地图帮帮忙吧4,有的学生从作者简介中惊喜地发现”钟山”其实不是王安石的第一故乡,还提出疑问:王安石去当大官多好啊!为什么还要一步三回头地不愿离开他的第二故乡呢?三,关键问题.制成课件,借助(多)媒体.师生讲解这一主要环节以教学泊船瓜洲为例具体阐述.l,体会”绿”字的妙用多媒体展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情景.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生:”绿”字不仅仅写出了颜色,还写出了绿的过程.好像春风一吹来,江南岸就慢慢地绿起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很形象,很生动.师:”绿咛用得好的原因:1),反映了江南水乡早春嫩绿的色调.2),表现了春风使大地复苏的神奇.3),表现了绿的层次美,动态美.用语言描绘眼中和耳中的春天师:听配音朗诵”春风又绿江南岸”.你的脑海里又会浮现出什么画面呢?生1: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绿草丛中蝴蝶飞舞,鸟语花香的画面,让我陶醉不已.师:你的想象不仅陶醉了自己.也感染了同学和老师.生2:我仿佛看到了一阵春风拂过,小草就冒出新芽,”噌噌”地往上长.让我感受到一种动的美师:你真会体会!你会体会到诗人用那个”绿”字的精妙了.生3:我想象到了,春姑娘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把冬爷爷送走了.她所到之处小草发芽了.花儿盛开了,鸟儿唱起了欢乐的歌,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一切更增添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2,练习说句师:同学们想象的画面真美,我也想象诗人那样用一句诗来表达我眼前的美景”桃花又红江南岸”.你们能像诗人那样写诗句吗,小诗人们?(出示课件.仿写诗句:一又一一江南岸.)(学生口头回答:)生1:燕子又回江南岸.生2:蝴蝶又舞江南岸.生3:小鸟叉鸣江南岸.生4:鲜花又开江南岸.3,多媒体展现春景图:春意盎然,鸟语花香,草长莺飞,百花齐放的美景.师:多美的江南啊l然而诗人你却离开了家乡,泊船在瓜洲(出示课件:钟山图景)望着故乡钟山,望着,望着,你情不自禁地说.小诗人们,你想说什么?生l:故乡啊.我真的舍不得离你而去!生2:故乡啊,有朝一日,我一定会回来的.生3:再见了,我如诗如画的故乡!再见了,我朝夕相处的亲人14,此时.你再读”春风又绿江南岸”,你觉得哪个字不能忽视?再看插图你有什么更深的理解?生1:我觉得是”又”字.让诗人不由得想到:春天去了,有再来的时候,可我这一走.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呀?师:诗人他怎能不想生2:(读)明月何时照我还.生3:我看到插图的近处有两只白鹭在振翅飞翔,它们迎着和熙的春风飞回自一33囊壁ll己的巢穴.诗人看到这一幕感叹道:鸟儿都回家了,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呢?师:是啊,故土难离!(出示课件:一轮明月当空)此时此刻,小诗人们望着当空的明月.你怎能不想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师:遥望着美丽的故乡,遥想着家乡的亲人,诗人他怎能不问生:(读)明月何时照我还.师:诗人就这么想着,望着,一幕幕温馨的画面又出现在眼前,一丝丝甜蜜的回忆又掠过心头,一处处揪心的场景弥漫在胸中.同学们,诗人在家乡会度过哪些难忘的时光,你们能想到吗?请用”我仿佛看到了,那是一个的日子,诗人在干什么.感受是什么”来写诗人在家乡生活的一处场景.学生写话.教师巡视师:谁先来汇报一下?生1:我仿佛看到了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一天.诗人和家人一起去郊游,他们是多么幸福!师:你是一个用心感受生活的孩子!生2:我仿佛看到了那月光皎洁的晚上,诗人和家人坐在庭院里,一边赏月,一边聊天,生活是多么美好!师:团团圆圆一家亲.多么温馨的画面!生3:我仿佛看到了那雨后初晴的一天,诗人和他的朋友们一起泛舟湖上,饮酒品诗.是多么的惬意!师:是呀!和朋友在一趁的日子是特别让人难忘的!同学们,诗人现在泊船在瓜洲.和家人团团圆圆.尽享天伦之乐还能吗?生:不能.师:眼前只见(出示幻灯片)生(男):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师:和朋友一起饮酒品诗还能吗?生:不能.师:眼前只见(出示幻灯片)生(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师:一切都已远去.相伴诗人的只有这轮明月,只有这轮明月呀!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诗人肺腑的仰天长问,是诗人刚刚离开家就来问明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要问诗人的吗?生1:我想问:诗人你那么舍不得离开家.为什么还要离开呢?生2:诗人他为什么要离开家?师:相信同学们都有这样的疑问,老师准备了一段资料,相信同学们读过之后就会明白.(出示课件)资料:王安石是北宋时期着名的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公元1o70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领导变法.变法对富国强兵起到积极的作用,但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守旧派的反对.1074年,王安石无奈辞去宰相职务,任江宁知府.1075年2月,宋神宗再次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官场的复杂,前途的迷茫,使王安石对从政产生了强烈的厌倦感,他两次请求辞去宰相之职,宋神宗都不批准.这年春天,迫于无奈,王安石只好勉强上任.北上京城途经瓜洲时,他写下了这首着名的<泊船瓜洲).师:同学们,你们明白了吗?生:明白了.师:明白什么了?生1:知道在什么地方写下这首诗的,泊船瓜洲时写的,是在江边师:这时诗人正做什么事情?生2:去赴任的路上.所以说是在赴任路上写的师:还知道些什么呢?生3:我还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一34一师:他诗写得好啊.还知道什么?生4:王安石原来是不想赴任的.师:恩.两次推辞皇帝都没批准,所以生4:所以他在江边写下这首诗时,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师:非常好啊!怪不得他刚出来就这么忧愁,忧伤.他前面的路是一条艰辛的路啊!这一去呀,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了.同学们请注意,最后一句他用了什么标点符号?全班:句号.师:他不是在问.而是在心里全班:想.师:对.想自己的蹉跎.想(请学生)生5: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乡.师:是啊,真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这首诗充满了了忧愁.现在,我们再来读,感受就不一样了,(作手势)我们再读.再谈体会.生1:诗人他被逼无奈才离开了家,所以他特别不愿离开家.生2:诗人他极不情愿离开了家,他其实不想去当宰相.生3:诗人是身不由己的,皇帝的话他不敢不听.师:你们有着很强的感悟力!是呀,通过这段资料,我们知道皇命难违啊!想不去但又不敢不去.这就叫身不由己.这就叫无可奈何!我们读出了一个被逼无奈的王安石.一个身不由己的王安石,一个无可奈何的王安石.诗人他无可奈何离家而去.只好问明月f出示幻灯片)生1:明月何时照我还师:诗人他身不由己离家而去,只有问明月生2:明月何时照我还师:诗人他被逼无奈离家而去.只能问明月生3:明月何时照我还师:诗人他恋恋不舍离家而去,发自肺腑地问明月生全体:明月何时照我还.师: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生l:诗人对家乡无限的留恋之情!生2:诗人思念家乡亲人,思念家乡的感情!生3:诗人是多么想家,舍不得亲人!师:同学们,你们已经走进了诗人的内心,用自己的心去体悟诗人的心!大家一起来朗诵这首诗!(生声情并茂地朗诵)四,拓展问题.课外延伸这一环节是对当天的所学进行一个回顾复习,不仅能够有效的巩固新知识.还能在补充中得到知识的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讨论,对练习情况的反馈,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从而得到帮助.并且,在网络的延伸学习中还能够学到更为广泛的知识.来充实课外补充的力量达到”专才”程度上的”通才”,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在教学泊船瓜洲结尾时师: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皓月当空,思绪万千,古代诗人借明月或喜或愁抒发感情,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句.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们一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