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ppt_第1页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ppt_第2页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ppt_第3页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ppt_第4页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定风波 诗词原文 定风波 常羡人间琢玉郎苏轼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 微笑 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此心安处是吾乡 诗词原文 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知人论世 苏轼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 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 自号道人 世称苏仙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 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族 北宋眉州眉山 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人 其诗题材广阔 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 独具风格 与黄庭坚并称 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 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并称 苏辛 又工书画 有 东坡七集 东坡易传 东坡乐府 等 知人论世 苏轼的好友王巩 字定国 因为受到使苏轼遭杀身之祸的 乌台诗案 牵连 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 王定国受贬时 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到岭南 公元1083年 元丰六年 王巩北归 柔奴 别名寓娘 为苏轼劝酒 苏轼问及广南风土 柔奴答以 此心安处 便是吾乡 苏轼听后 大受感动 作此词以赞 注文释文 上片总写柔奴的外在美 开篇 常羡人间琢玉郎 天应乞与点酥娘 描绘王定国丰神俊朗 柔奴的天生丽质 晶莹俊秀 两人真是天造地设的双璧人 第三句 自作清歌传皓齿 风起 雪飞炎海变清凉 意思是说 柔奴能自作歌曲 清亮悦耳的歌声从她芳洁的口中传出 令人感到如同风起雪飞 使炎暑之地一变而为清凉之乡 使政治上失意的主人变忧郁苦闷 浮躁不宁而为超然旷放 恬静安详 注文释文 下片通过写柔奴的北归 刻画其内在美 换头承上启下 先勾勒她的神态容貌 万里归来年愈少 岭南艰苦的生活她甘之如饴 心情舒畅 归来后容光焕发 更显年轻 笑时犹带岭梅香 表现出浓郁的诗情 既写出了她北归时经过大庾 y 岭这一沟通岭南岭北咽喉要道的情况 又以斗霜傲雪的岭梅喻人 赞美柔奴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为下边她的答话作了铺垫 最后写到词人和她的问答 先以否定语气提问 试问岭南应不好 却道 陡转 使答语 此心安处是吾乡 更显铿锵有力 警策隽永 注文释文 白居易 初出城留别 中有 我生本无乡 心安是归处 种桃杏 中有 无论海角与天涯 大抵心安即是家 等语 苏轼的这句词 受白诗的启发 但又明显地带有王巩和柔奴遭遇的烙印 有着词人的个性特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